
《中藥大辭典》:碧桃干
拼音注音 : Bì Táo Gān
別名 : 桃梟(《本經(jīng)》),鬼髑髏(《雷公炮炙論》),桃奴、梟景(《別錄》),干桃(《圣惠方》),氣桃(《草木便方》),陰桃子(《分類草藥性》),桃干(《現(xiàn)代實用中藥》),癟桃干(《中藥志》)。
出處 : 《飲片新參》
來源 : 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未成熟果實。4~6月采收。摘取未成熟的果實,曬干。主產(chǎn)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性狀 : 干燥未成熟的果實,矩圓形或卵圓形,長1.8~3厘米,徑1.5~2厘米
,厚0.9~1.5厘米,先端漸尖
,烏喙狀
,基部不對稱
,有的留存少數(shù)棕紅色的果柄。表面黃綠色
,具網(wǎng)狀皺縮的紋理
,密被短柔毛;內(nèi)果皮腹縫線凸出
,背縫線不明顯
。質堅實,不易折斷
。氣微弱
,味微酸澀。以干燥
、實大
、堅硬、色黃綠者為佳
。
炮制 : 刷凈果皮上絨毛,曬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独坠谥苏摗罚?凡修事鬼髑髏,以酒拌蒸,從巳至未
,以銅刀切
,焙
,取肉用
。"
歸經(jīng) : 《本草匯言》:"入手足厥陰經(jīng)。"
性味 : 酸苦,平
。①《本經(jīng)》:"微溫。"②《別錄》:"味苦
。"③《綱目》:"苦
,微溫,有小毒
。"④《飲片新參》:"甘酸
,平
。"⑤《四川中藥志》:"性平
,味淡苦
,無毒。"
功能主治 : 治盜汗,遺精,吐血,瘧疾
,心腹痛
;妊娠下血
。①《別錄》:"療中惡腹痛。"②《日華子本草》:"治肺氣,腰痛
,破血,治心痛,酒摩暖服之
。"③汪穎《食物本草》:"主吐血,燒存性,研末
,米湯調(diào)服。"④《綱目》:"治小兒虛汗,婦人妊娠下血
,破伏粱結氣,止邪瘧
,燒煙熏痔瘡
,燒黑油調(diào)敷小兒頭上肥瘡軟癤
。"⑤《本經(jīng)逢原》:"療瘀血癥堅。"⑥《分類草藥性》:"治膀胱疝氣
,遣精,婦女月經(jīng)閉塞
。"⑦《飲片新參》:"生津
,止汗。治勞咳
,養(yǎng)胃除煩。"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燒煙熏。
復方 : ①治盜汗不止:樹上干桃子一個,霜梅二個,蔥根七個,燈芯二莖,陳皮一錢,稻根 、大麥芽各一撮。水二鐘煎服
。(《經(jīng)驗方》)②治內(nèi)傷吐血:桃梟(煅存性)、棕灰
、蒲黃
、朱砂、京墨
。為末,臨臥以童便調(diào)服三錢
,小便解
,色漸淡為度。(《本草經(jīng)疏》)③治瘧:樹上自干桃子二七枚
,黑豆一兩
,巴豆七粒(去皮、心膜
,出盡油)
。上三味
,搗羅為細末
,滴冷水丸如梧桐子大
,丹砂為衣
。每服一丸
,凌晨井華水吞下。(《圣濟總錄》干桃丸)④治伏粱氣
,在心下結聚不散:桃奴三兩
。搗細,羅為散
,每服食前,溫酒調(diào)下二錢
。(《圣惠方》)⑤治妊娠下血不止:桃梟燒存性
,研,水服
。(《肘后方》)⑥治小兒頭瘡:樹上干桃燒研
,入膩粉、麻油調(diào)搽
。(《圣惠方》)⑦治食桃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禾覘n燒灰二錢。水服取吐
。(《綱目》)
備注 : 本品在江蘇地區(qū)稱核已硬化者為碧桃干;核未硬化者為碧桃奴。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碧桃干
拼音注音 : Bì Táo Gān
別名 : 桃梟、鬼髑髏、桃奴、梟景、干桃
、氣桃
、陰桃子
、桃干、癟桃干
。
英文名 : immature fruit of Peach, immature of David peach
出處 : 出自《飲片新參》;1.《雷公炮炙論》:用鬼髑髏勿使干桃子
,其鬼髑髏只是千葉桃花結子在樹上不落者,于十一月內(nèi)采得
,妙
。2.《別錄》:桃梟是(桃)實著樹不落,實中者
。正月采之
。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幼果。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mygdalus persica L.[Prunus persica (L.) Batsch.]2.Amygdalus davidiana (Carr.)C.de Vos ex Henry[Persica davidiana Carr.;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采收和儲藏:4-6月采收。摘取未成熟的果實,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山谷溝底或荒野疏林及灌叢內(nèi)
。資源分布:1.桃全國各地普遍栽培
。2.分布于河北
、山西
、陜西
、甘肅
、山東、河南
、四川
、云南等地
。
原形態(tài) : 1.桃 落葉小喬木,高達3-8m。小枝綠色或半邊紅褐色,無毛。葉互生
,在短枝上呈簇生狀;葉柄長1-2cm
,通常有1至數(shù)枚腺體
;葉片橢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
,邊緣具細鋸齒,兩面無毛
。花通常單生
,生于葉開放
,直徑約2.5-3.5cm
,具短梗
;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
,無毛
。葉柄長7-12mm
,具腺點?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ㄍǔ紊睆郊s2.5-3.5cm;具短梗
;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
,外被絨毛;花瓣5,倒卵形
,粉紅色
;罕為白色;雄蕊多數(shù)
,子房1室?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ㄖ氶L
,柱頭小,圓頭狀
。核果近球形
,直徑5-7cm
,表面有短絨毛
;果肉白色或黃色
;離核或粘核
。種子1枚
,扁卵狀心形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ㄆ?-4月,果期6-7月
。2.山桃 落葉小喬木
,高5-9m
。葉互生;托葉早落
;葉柄長1.5-3cm
;葉片卵狀披針形
,長4-8cm
,寬2-3.5cm,花單生
,萼片5
,花瓣5,闊倒卵形
,粉紅色至白色。核果近圓形
,黃綠色
,表面被黃褐色柔毛
。果肉離核;核小
,堅硬。種子1顆
,棕紅色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ㄆ?-4月
。果期6-7月
。
栽培 : 生物學特性 1.桃 喜陽光和溫暖的氣候,在肥沃高燥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最好。怕澇,在低洼堿性土壤中生長不良。幼樹抗寒力弱,容易凍梢。耐修剪
,壽命較短
。2.山桃 喜光,在半陰處也能生長,耐寒
,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貧瘠
、荒山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 1. 桃 以嫁接繁殖為主。用山桃
、毛桃
、為砧木,可增強其抗?ji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抗寒性。供砧木用桃核在濕沙中完成春化階段
,使硬殼容易裂開
,易于發(fā)芽,3月播種
,4月上旬即可出芽。有經(jīng)沙藏的種子,可在秋季播種
,選地勢高燥的圃地培育桃苗,苗木生長迅速
,當年秋季幼苗可長20-30cm高
。芽接一般以8月下旬、中旬為宜
,多采用丁字形芽接法
,或在春季4月上旬進行枝接,多采用切接
、腹接和劈接法
。2.山桃 用種子繁殖
。6-9月份摘下成熟果實
,除去果肉
,將種子在水中沖洗干凈,撈出晾干,沙藏
。春播
,3月上旬進行至4月初播種,把經(jīng)過沙藏種子取出
,按行株距35cm×(20-30)cm
,深5-6cm穴播
,覆土,澆水
,15d左右可出苗
。幼苗在苗圃培育1-2年出圃定植
。秋播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可以當年采收的種子
,不經(jīng)沙藏處理
,直接播種,于翌年春生苗
。山桃苗木一般常作為桃樹品種的砧木。田間管理 1.桃 注意整形修剪
,加強土
、肥、水管理
。2 .山桃 幼苗出土后
,應及時進行追肥
、澆水
、中耕除草
。定植結果后,于每年的冬季進行修剪
,剪除徒長枝
、過密枝
、病蟲枝
、細弱枝
,使通風透光
,提高果實的產(chǎn)量。病蟲害防治1.桃 抗病能力弱
,量易遭受蟲害
。桃炭疽病
,主要為害果實,也為害葉和新梢
,發(fā)芽前噴波美3度石硫合劑
,發(fā)芽后噴65%代森鋅500倍液2-3次。流膠病
,發(fā)生在樹枝干
,加強栽培管理
,枝干涂白,預防凍害和日燒傷
,防治蛀食枝干的害蟲
。桃蚜,為害葉片
,發(fā)芽前噴波美3度石硫合劑,生長期用2.5%溴氰菊酯5000倍液
。2.山桃 桃縮葉病
,為害葉片
、新梢、果實
,嚴重時造成落葉甚至枝條枯死
。發(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
。蟲害有桃芽、桃粉蚜
。
性狀 : 性狀鑒別 癟桃干呈矩圓形或卵圓形,長1.8-3cm,直徑 1.5-2cm ,厚0.9-1.5cm
,先端漸尖,呈鳥喙狀,基部不對稱
,有的存有少數(shù)棕紅色的果柄
;表面黃綠色
,具網(wǎng)狀皺縮的紋理
,并密被短柔毛
;質堅硬
,不易折斷。破開
,斷面內(nèi)果皮厚而硬化
,腹縫線凸出
,背縫線明顯。含未成熟種子1枚
。氣微弱,味微酸澀
。桃奴呈扁壓狀卵形,較小
,表面毛茸更多
。質軟,斷面內(nèi)果皮較薄,未硬化
。以干燥
、實大
、堅硬
、色黃綠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棕黃色。①非腺毛眾多
,單細胞
,淡黃色,多自基部斷離
,呈纖維狀
,微彎
,長33-612(-2700)μm,直徑17-40μm
,壁厚
,表面有螺紋狀角質理。②內(nèi)果皮石細胞成片
,呈尖圓形
、類方形或不規(guī)則形,直徑14-45μm
,壁較薄
,微木化
,紋孔
、孔溝細密,明顯
。③草酸鈣簇晶可見
,直徑7-21μm
。
炮制 : 1.2.《雷公炮炙論》:凡修事鬼髑髏,以酒拌蒸,從巳至未
,以銅刀切
,焙
,取肉用
。
鑒別 : 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加熱微沸15min
,趁熱濾過
,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1)取濾液滴于濾紙上,干后噴以0.1%溴酚藍乙醇液
,即顯藍色斑點
。(檢查有機酸)(2)取濾液5滴
,置白色點滴板內(nèi)
,加三氯化鐵試液1滴
,顯污綠色或褐綠色。(檢查酚性成分)
歸經(jīng) : 肺、肝經(jīng)
性味 : 酸、苦;平
功能主治 : 斂汗?jié)?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活血止血,止痛。
。主盜汗
;遺精
;吐血;瘧疾
;心腹痛
;妊娠下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9g ;或入丸
、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燒煙熏
。
復方 : ①治盜汗不止: 樹上干桃子一個,霜梅二個 ,蔥根七個
,燈芯二莖,陳皮一錢
,稻根
、大麥芽各—撮
。水二鐘煎服
。 (《經(jīng)驗方》)②治內(nèi)傷吐血: 桃梟(煅存性)、棕灰
、蒲黃
、朱砂
、京墨
。為末,臨臥以童便調(diào)服三錢,小便解
,色漸淡為度
。(《本草經(jīng)疏》)③治瘧: 樹上自干桃子二七枚
,黑豆一兩
,巴豆七粒(去皮、心膜
,出盡油)。上三昧
,搗羅為細末
,滴冷水丸如梧桐子大,丹砂為衣
。每服一丸
,凌晨井華水吞下
。 (《圣濟總錄》干桃丸)④治伏梁氣
,在心下結聚不散: 桃奴三兩。搗細
,羅為散
,每服食前
,溫酒調(diào)下二錢
。(《圣惠方》)⑤治妊娠下血不止: 桃梟燒存性,研
,水服
。 (《肘后方》)⑥治小兒頭瘡:樹上干桃燒研
,入膩粉
、麻油調(diào)搽。(《圣惠方》)⑦治食桃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禾覘n燒灰三錢
。水服取吐
。(《綱目》)
各家論述 : 1.《別錄》:療中惡腹痛。2.《日華子本草》:治肺氣 ,腰痛
,破血,治心痛,酒摩暖服之
。3.汪穎《食物本草》:主吐血,燒存性
,研末
,米湯調(diào)服。4.《綱目》:治小兒虛汗
,婦人妊娠下血,破伏梁結氣
,止邪瘧
,燒煙熏痔瘡,燒黑油調(diào)敷小兒頭上肥瘡軟癤
。5.《本經(jīng)逢原》:療瘀血癥堅。6.《分類草藥性》:治膀脫疝氣
,遺精
,婦女月經(jīng)閉塞。7.《飲片新參》:生津
,止汗
。治勞咳
,養(yǎng)胃除煩
。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79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百齒衛(wèi)矛
下一篇:
秘魯香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