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藥材

      鱉卵

      中醫(yī)世家 2023-04-30 09:07:41

      《中藥大辭典》:鱉卵

      拼音注音 : Biē Luǎn

      出處 : 《本草蒙筌》

      來源 : 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卵

      性味 : 《醫(yī)林纂要》:"咸

      ,寒。"

      功能主治 : ①《本草蒙筌》:"鹽淹煮吞

      ,補陰虛亦驗。"②《綱目》:"鹽藏煨食
      ,止小兒下痢
      。"③《醫(yī)林纂要》:"治久瀉久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鱉卵

      拼音注音 : Biē Luǎn

      英文名 : Soft-shelled Turtle egg, fresh-water turtle egg

      出處 : 出自《本草蒙筌》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或山瑞鱉的卵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2.Trionyx steindachneri Siebenrock采收和儲藏:5-8月產卵期在河
      、湖及池塘岸邊收集,鮮用或冷藏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活于湖泊

      、河流、池塘及水庫等水域
      。2.生活在山區(qū)的河流
      、溪、潭中
      。資源分布:1.除新疆
      、寧夏、青海
      、西藏等地未見報道外
      ,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2.分布于廣東
      、海南
      、廣西、貴州
      、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1.中華鱉,體呈橢圓形或近卵圓形,成體全長約30-40cm

      。頭尖
      ,吻長,形成吻突呈短管狀
      ;鼻孔位于吻突前端
      ,上下頜緣覆有角質硬鞘,無齒
      ,眼?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煌讏A表
      ,鼓膜不明顯
      ,頸部可長達70mm以上,頸基部無顆粒狀疣
      ,頭
      、頸可完全縮入甲內。背腹甲均無角質板而被有革質軟皮
      ,邊緣具柔軟的較厚的結締組織
      ,谷稱裙邊。背面皮膚有突起小疣
      ,成縱行棱起
      ,背部中央稍凸起,椎板8對
      ,肋板8對
      ,無臀板,邊緣無緣板相連
      。背部骨片沒有完全骨質化
      ,肋骨與肋板愈合,其末端突出于肋板外側
      。四肢較扁平
      ,前肢5指;內側三指有外露的爪
      ;外側二指的爪全被皮膚包裹而不外露
      ,后肢趾爪生長情況亦同,指
      、趾間具蹼而發(fā)達
      。雄性體較扁而尾較長
      ,末端露出于裙邊
      ;雌性尾粗短,不露出裙邊。泄殖肛孔縱裂
      。頭頸部上面橄欖綠色
      ,下面黃色,下頜至喉部有黃色斑紋
      ,兩眼前后有黑紋
      ,眼后頭頂部有10余個黑點。體背橄欖綠色或黑棕色
      ,具黑斑
      ,腹部肉黃色,兩側裙邊處有綠色大斑紋
      ,近尾部有兩團豌豆大的綠色斑紋
      。前肢上面橄欖綠色;下面淡黃色
      ,后肢上面色較淺
      。尾部正中為橄欖綠色,余皆為淡黃色
      。2.山瑞鱉
      ,體近圓形,當體重9kg時
      ,長
      、寬達36cm×21cm,體重大者可達20kg
      。體背隆起
      ,皮膚粗糙,體背
      、邊緣
      、頸基部、四肢及尾部均有大小不等的肉質喜釘狀突起
      ;體后部的鼓釘更大而密
      。邊緣內質裙邊甚為肥厚。四肢粗壯
      ,側扁
      。尾短,略呈扁圓錐形
      ,基部寬
      ,末端尖。體灰黑色
      、墨綠色
      、紫黑色或黑青蓮色
      。頭、四肢烏黑色或墨綠色
      。腹面烏黑色帶紫
      ,具深色斑塊。

      歸經 :

      ;大腸經

      性味 : 味咸

      ;性寒

      功能主治 : 補陰;止痢

      。主小兒久瀉久痢

      用法用量 : 內服:煮食

      ,2-6個。

      各家論述 : 1.《本草蒙筌》:鹽淹煮吞

      ,補陰虛亦驗
      。2.《綱目》:鹽藏煨食,止小兒下痢
      。3.《醫(yī)林纂要》:治久瀉久痢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84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猴頭菌
      《全國中草藥匯編》:猴頭菌別名 : 猴頭、刺猬菌
      石長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
      、長生草、丹沙草
      、生肌草
      、石中珠、巖浮萍
      、豬毛七
      、水豬毛七
      、豬鬃草、豬毛腳筋草出處 : 石長生
      ,始載于《本經》
      ,一名丹草
      ,列入下品
      桑白皮
      《中國藥典》:桑白皮拼音注音 : Sānɡ Bái Pí別名 : 桑根皮英文名 : CORTEX MORI來源 : 本品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浦参锷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秋末葉落時至次春發(fā)芽前采挖根部
      兩面青
      《全國中草藥匯編》:兩面青拼音注音 :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 甲滿來源 : 紫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苾擅媲郙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 : 云南
      大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