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Guā Jīn Bǎn
別名 : 刮金板
來源 : 大戟科土沉香屬植物草沉香Excoecaria acerifclia F. Didr.,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曬干。
性味 : 苦、辛,微溫。
注意 : 孕婦慎用。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散寒,健脾利濕,解毒。用于風(fēng)寒咳嗽,瘧疾,黃疸型肝炎,消化不良,小兒疳積,風(fēng)濕骨痛,閉經(jīng),狂犬?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唤獠轂?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毒蕈 用法用量 : 3~5錢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Guā Jīn Bǎn 別名 : 刮金械 出處 : 《四川中藥志》 來源 : 為大戟科植物草沉香的幼嫩全株 生境分布 : 多為栽培 原形態(tài) : 常綠小喬木,高30~60厘米。樹皮平滑,有多數(shù)皮孔,皮層內(nèi)含乳液,切傷后即流出。單葉互生,半革質(zhì);葉片倒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9厘米,先端漸尖,邊緣有細(xì)微銳齒,基部楔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脈及側(cè)脈均為紫紅色;葉柄長4~6毫米,紫紅色。花黃綠色,單性,雌雄同株;花序?yàn)橹绷⒌乃霠罨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性味 : 《四川中藥志》:"性微溫,味苦辣,無毒。" 功能主治 : 行氣,破血,消積。治癥瘕,積聚,臌脹,食積,黃疸,吐血。①《分類草藥性》:"治吐血,去風(fēng)寒痰,消腫,格食癥。"②《天寶本草》:"消氣滯血凝。治五積,臌脹,飲食諸疾。"③《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破血散瘀。治小兒食積,疳氣。殺蟲,療瘋狗咬傷。"④《四川中藥志》:"散包塊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4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Guā Jīn Bǎn 別名 : 刮金槭 英文名 : Seedling of Mapleleaf Excoecaria 出處 : 出自《四川中藥志》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草沉香的嫩幼全株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2700m的山坡、河谷沿岸或坡地灌叢中 原形態(tài) : 草沉香 落葉灌木,高1-2m或稍矮。全株無毛。小枝灰褐色,有多數(shù)疏散的圓形皮孔,新生枝綠色,略有棱,皮層內(nèi)含乳汁。單葉互生 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 性狀 : 性狀鑒別 幼株單葉互生 歸經(jīng) : 脾;胃 性味 : 味苦;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 : 行氣;破血;消積;抗瘧。主癥瘕;食積;臌脹;黃疸;瘧疾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 1.《分類草藥性》:治吐血,去風(fēng)寒痰,消腫,格食癥。2.《天寶本草》:消氣滯血凝。治五積,臌脹,飲食諸疾。3.《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破血散瘀。治小兒食積,疳氣。殺蟲,療瘋狗咬傷。4.《四川中藥志》:散包塊,除寒濕,開胃健脾。治黃疸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886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短體鰻
下一篇:
干旱毛蕨
《中藥大辭典》:刮筋板
《中華本草》:刮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