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Shí Pénɡ Zǐ
別名 : 崖石榴(《植物名實圖考》),巴梨子 出處 : 《江西中藥》 來源 : 為桑科植物珍珠蓮的花托 生境分布 : 生于山谷 原形態(tài) : 珍珠蓮,又名:木蓮葛 性狀 : 花托倒圓錐形 性味 : 《江西中藥》:"味甘澀,性平,無毒。" 功能主治 : 《江西中藥》:"治睪丸偏墜,內(nèi)痔,便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Shí Pénɡ Zǐ 別名 : 崖石榴、石彭彭、小木蓮、木饅頭、巴梨子、崖梨子、牛奶浦、冰粉子、崖荔枝、巖枇杷、吊攀子 出處 : 出自1.《江西草藥》。2.《植物名實圖考》:崖石榴,盤生石上。即木蓮一類,而實大僅如龍眼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珍珠蓮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cus samentosa Buch.-Ham.exJ.E.Smith var.Henryi(King ex Oliv.)Corner[F.henryi King exOliv.」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果實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山疏林或山麓、山谷及溪邊樹叢中 原形態(tài) : 常綠攀援狀灌木。幼枝密被褐色柔毛,后變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3.5cm;葉片近革質(zh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6-12cm,寬2.5-3.6cm,先端漸尖或尾狀急尖,基部卵圓形或楔形,全線或略帶微波狀,上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下面淺綠色,密被褐色柔毛;基生脈3出,側(cè)脈6-8對,網(wǎng)脈在背面隆起成蜂窩狀。隱頭花序,花序托單生或成對著生于葉腋,卵圓形或近圓形,直徑1.2-2cm,頂部中央有臍狀突起 性狀 : 性狀鑒別 隱花果倒圓錐形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性味 : 甘澀 功能主治 : 消腫止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 《江西中藥》:治睪丸偏墜,內(nèi)痔,便血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887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石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