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ě Huánɡ Pí
別名 : 接骨木(《廣西藥植名錄》) 出處 : 《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 : 為蕓香科植物齒葉黃皮的葉及根。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 生于石灰?guī)r山坡灌木叢或疏林中。分布廣西 原形態(tài) :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8米 化學(xué)成分 : 根皮含歐芹屬素乙、齒葉黃皮亭、去甲齒葉黃皮亭。 藥理作用 : 歐芹屬素乙與佛手柑內(nèi)酯同為呋喃香豆精類,皆屬"光活性"物質(zhì),毒性較佛手柑內(nèi)酯為大,而較花椒毒素為小。慢性毒性有胃腸刺激,脾及腎上腺的出血 性味 : 《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苦微辛 功能主治 : 疏風(fēng)理氣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4錢。外用:煎水洗。 復(fù)方 : ①治感冒高熱:山黃皮、桑枝、香精、淡竹葉,水煎服。(《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②治全身水腫:山黃皮、老松皮、麥稈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ě Huánɡ Pí 別名 : 山黃皮、假黃皮。 英文名 : leaf or root of Dentate Wampee 出處 : 出自《廣西藥植志》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齒葉黃皮及粗齒葉黃皮的葉、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ausena dunniana Levl.[C.willdenowii Levl.;C.dentata (Willd.)auct.non Roem.]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右采收,葉,鮮用;根,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石灰?guī)r石山坡灌木叢或疏林中。資源分布:1.分布于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2.分布于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 : 1.齒葉黃皮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3m。全株有香氣,以葉為甚。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常聚生于枝頂,長15-40cm;小葉柄帶紅色 化學(xué)成分 : 根皮含歐前胡內(nèi)酯(imperatorin) 藥理作用 : 歐芹屬素乙與佛手柑內(nèi)酯同為映哺香豆精類 歸經(jīng) : 肺;肝 性味 : 微辛 功能主治 : 疏風(fēng)解表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2g 復(fù)方 : ①治感冒高熱:山黃皮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888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華本草》:野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