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iǔ Lónɡ Ténɡ
別名 : 過崗龍(《生草藥性備要》),烏郎藤(《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烏藤、串鼻藤(《廣西中獸醫(yī)藥植》),燕子尾(《南寧市藥物志,) 出處 :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 : 為豆科植物龍須藤的莖 生境分布 : 生于溝邊、山谷、河邊、疏林下或灌木林中。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浙江、湖北、湖南、江西、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 常綠攀援本質(zhì)藤本,高2~7米。幼枝淺黃色,密布銹黃色皮孔,嫩枝、花序、葉背均被短茸毛,卷須2個對生或1個。單葉互生,卵圓形,矩圓形或心臟形,長5~9厘米,寬2.5~5厘米,半革質(zhì),前端分裂,或凹頭,全緣,基部圓形或微凹或耳廓形;葉柄長22~40毫米,兩端膨大;托葉針狀,早脫,禿凈 化學(xué)成分 : 根及莖皮含鞣質(zhì)20.76%。 性味 : 《南寧市藥物志》;"苦辛,平,無毒。" 功能主治 : 《南寧市藥物志》:"祛風(fēng),去瘀,止痛。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接骨。"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5錢(鮮用1~2兩) 復(fù)方 : 治胃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Jiǔ Lónɡ Ténɡ 別名 : 過崗龍 英文名 : Stem of Champion Bauhinia 出處 : 出自《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龍須藤的根或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uhinia championii(Benth.) Benth.[Phanera championii Benth.;Bauhinia hunanensis Hand.Mazz.;B.championii(Benth.) Benth.var.acutifolia L.Chen]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砍取莖干或挖出根部,除去雜質(zhì)、泥土,切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丘陵灌木叢中、疏林或密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 原形態(tài) : 龍須藤 木質(zhì)藤本:有卷須。嫩枝和花序被緊貼的小柔毛 性狀 : 本品呈圓柱形,稍扭曲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5,6 歸經(jīng) : 肝 性味 : 苦苦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除濕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用量加倍;或浸酒。 復(fù)方 : 治胃、十二指腸潰瘍:九龍?zhí)僖恢炼桑瑑擅驷樁寥X。水煎,每日一劑,分二到三次服。(《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各家論述 : 《南寧市藥物志》:祛風(fēng),祛瘀,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接骨。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888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九龍根
下一篇:
井邊草
《中華本草》:九龍?zh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