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ī ( Tǔ Cónɡ )
別名 : 雞(土從)蕈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1.《廣菌譜》:雞樅蕈,出云南,生沙地間,下蕈也。高腳傘頭,土人采烘寄遠,以充方物。氣味似香蕈,而不及其風韻。2.《廣群芳譜》:雞樅菌,按《通雅》作雞樅。《云南志》謂之雞樅,雞以言形,樅者花白斂足之貌,說本楊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白蘑科植物雞(土從)的子實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ermitomyces albuminosus (Berk.)Herm[Collybia alluminosa (Berk.)Petch]采收和儲藏:夏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 原形態(tài) : 菌蓋寬3-23.5cm。幼時圓錐形至鐘形,漸伸展,頂部顯著凸起呈斗笠狀,淺土黃色或灰褐色至黑褐色,老后輻射狀開裂,有時邊緣翻起。菌褶白色至乳白色,老后帶黃色,彎生或近離生,稠密,窄,不等長,邊緣波狀。菌肉白色,較厚。菌柄較粗壯 性狀 : 性狀鑒別 菌蓋圓錐形,或伸展 化學成分 : 含麥角甾醇(ergosterol)。 歸經(jīng) : 脾 性味 : 甘 功能主治 : 健脾和胃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9g 各家論述 : 《本草綱目》:益胃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889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