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iù Gǔ Jīn
別名 : 臭藥(《廣西藥植名錄》) 出處 : 《陜西中草藥》 來源 : 為忍冬科植物興山莢蒾的葉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林下陰濕處 原形態(tài) : 常綠灌木,全體平滑無毛 性味 : 《陜西中草藥》:"苦澀,溫。" 功能主治 : ①《廣西藥植名錄》:"治跌打,風濕痛。"②《陜西中草藥》:"止血,消腫止痛,接骨續(xù)筋。治骨折,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 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Liù Gǔ Jīn 別名 : 仙人茶、魚串子、六角筋 英文名 : Xingshan Viburnum 出處 : 出自《陜西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球核莢蒾的葉或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burnum propinquum Hemsl.采收和儲藏:葉春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300m的山谷林中或灌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 原形態(tài) : 于核莢蒾 常綠灌木,高達2m。全株無毛,當年生小枝紅褐色,具凸起的皮孔,二年生小枝變灰色。葉對生;葉柄長1-2cm;葉片革質(zhì),葉卵形至披針形或橢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長4-10cm,寬2.5-4.5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至楔形,兩側(cè)多少不對移,邊緣近基部以上兩側(cè)各有1-2枚腺體,邊緣通常疏生淺鋸齒,具離基三脈,中脈與基生脈在葉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性味 : 味苦;辛;懷溫 功能主治 : 散瘀止血;續(xù)筋接骨。主跌打損傷;筋傷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diào)敷衍;或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 1.《廣西藥植名錄》:治跌打,風濕痛。2.《陜西中草藥》:止血,消腫止痛,接骨續(xù)筋。治骨折,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ai/889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中華本草》:六股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