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澆水 牛蒡生長需要較多的水分
,從種子萌發(fā)到幼苗生長,都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但牛蒡不耐澇2 氮肥對牛蒡葉的繁茂具有重要作用 牛蒡需肥較多 3 4、追肥 牛蒡生長期較長且需肥量大 一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13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沙姜發(fā)生根系腐爛的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
山藥黑斑病的綜合防治方法
牛蒡子種植技術(shù)
牛蒡子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怕澇。種子發(fā)芽適宜溫度20-25℃發(fā)芽率70%-90%。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墳土栽培為宜。
二、選地、整地
牛蒡子對土壤環(huán)境要求不嚴,但以陽光充足、土層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為好。對選好的地塊進行深翻,然后耙細,整平,結(jié)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廄肥2500kg作底肥,再作成l~1.5m寬的高畦,四周開好排水溝。
三、種子繁殖
播種期南方于秋季8-9月;北方于春季3-4月;夏季赤可播種。如遇干旱
牛蒡子種子播種播種前,將種子放入30-40℃的溫水中浸泡12小時左右,過后澇出種子晾至不粘手時再播,這樣有利于出苗。在整好地的畦面上按40-50cm的行距開淺溝進行條播,將種子(播種時最好將種子與火土灰混合成種子灰)均勻地撒在溝內(nèi);或按40-50cm的行距、33-35cm的株距穴播,每穴點入種子4-5粒。播后覆土2-3cm即可。
四、田間管理
幼苗期或第2年春季返青后要進行中耕松土,同時前期要特別注意除草,若雜草過多,可用8%高效蓋草能防除,葉子封行后停止中耕。當(dāng)苗長至4-5片真葉時,開始進行間苗,方法是拔掉病苗、弱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