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有虛火或陰虛內(nèi)熱的口渴咽干惡心咳嗽氣短舌紅少苔
藥名:沙參
別名:南沙參
、泡參、泡沙參、白參性味:甘
、涼歸經(jīng):歸肺
、胃經(jīng)功效:清肺化痰、養(yǎng)陰潤燥
、益胃生津主治:燥熱傷津
、咽干口渴、慢性喉炎、百日咳、支氣管炎、肺熱咳嗽、小兒夏季熱、乳汁不足、白帶等癥、肺痿癆嗽、痰中帶血、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南沙參:補(bǔ)肺脾之氣,適用于脾肺氣虛
,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脈弱者;北沙參:善養(yǎng)肺胃之陰,適用于熱病后期或久病陰虛內(nèi)熱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至15克(鮮品15至30克);或入丸
、散。藥材基源:沙參為桔梗科沙參屬植物四葉沙參
、杏葉沙參或其同屬植物,以根入藥。功效作用:
1、沙參治肺熱較盛者
,沙參可加清肺之桑白皮、地骨皮。2
、沙參治小兒口瘡:南沙參6克,王竹6克,天花粉6克,扁豆6克,大青葉6克。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服藥2--5劑,潰瘍面愈合,療效顯著。3
、南沙參潤肺止咳:用于肺陰虛之久咳干咳常配貝母麥冬。4、沙參治胃陰不足
,胃部隱痛:南沙參10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白芍10克,佛手5克,延胡索5克。水煎服,每日1劑。現(xiàn)代可用于慢性胃炎和胃神經(jīng)癥5
6
7
8、沙參治久咳聲啞者
,沙參配伍養(yǎng)陰斂肺之玄參、訶子。9
、沙參治肺熱咳嗽者,沙參可單味水煎服。10
、沙參治虛火牙痛:大量南沙參(杏葉沙參)與雞蛋同煮。食蛋。11
、沙參治百日咳:南沙參9克,百部9克,麥冬10克12
13
14、沙參治肺結(jié)核
15
16
17、沙參治久嗽不已者
食用方法
沙參茶
材料:沙參10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杉颖?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功效:養(yǎng)陰清肺,祛痰止咳;強(qiáng)心
主治:肺熱燥咳;虛勞久咳;陰傷咽干喉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沙參心肺湯
材料:豬心肺1具
制作:將沙參
功效:具有潤肺止咳
1、沙參
2、對肺胃陰虛的燥咳
沙參銀耳粥
材料:沙參50克
做法:沙參洗凈
功效:沙參具有滋陰生津、清熱涼血之功
沙參淮山湯
材料:北沙參15克
、淮山藥15克、炒扁豆12克、蓮子10克、白糖。制法:將沙參
、山藥、扁豆、蓮子同放砂鍋內(nèi)功效:北沙參滋陰養(yǎng)胃,淮山藥
沙參養(yǎng)胃湯
組成:遼沙參20克
功效:養(yǎng)陰和胃
,理氣清熱。主治:適用于各種慢性胃炎病。
沙參麥冬湯
組成:沙參9克
、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葉4、5克、麥冬9克、生扁豆4.5克、花粉4.5克。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
,日服二次。功效: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
。主治:燥傷肺胃陰分
,津液虧損,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發(fā)熱,脈細(xì)數(shù),舌紅少苔者。來源:《溫病條辨》卷一
。沙參玉竹燉鱈魚
材料:鱈魚200克、沙參
、玉竹各15克、生姜2片。做法:
1
、鱈魚洗凈,斬件;沙參、玉竹、生姜洗凈。2、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nèi)
,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隔開水文火燉2-3小時,調(diào)味供用。功效:滋養(yǎng)肺胃腎,降糖療消渴
主治:糖尿病
、高血壓病屬陰虛者。癥見咽于口渴,多食多飲,干咳痰少,或有低熱,面色潮紅,或大便于結(jié),舌紅少苔脈細(xì)按語:本湯滋養(yǎng)陰液為主。湯中水魚又叫甲魚
、團(tuán)魚、鱉。功能滋陰補(bǔ)腎,其背甲稱之為鱉甲,常用于治陰虛癥,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jié)的作用,水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不飽和脂肪及亞油酸等成分。可緩和或減少膽固醇的沉積提示:沙參有南沙參
沙參玉竹鷓鴣湯
材料:鷓鴣1只
、瘦豬肉50克、玉竹8克、沙參6克、百合6克、生姜2片、紹酒2茶匙。做法:
1
、鷓鴣宰殺干凈,去其頭、爪、內(nèi)臟,斬成4件;瘦豬肉洗凈,切成中塊。2、玉竹
3
功效:玉竹為養(yǎng)陰類的中藥材
麥冬和什么一起泡最好
麥冬泡水喝的禁忌
麥冬屬于一種植物的干燥莖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