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yè)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藥常識(shí)

    附子有哪些用法

    小七 2023-12-17 07:08:03

    (1)醫(yī)師處方用量3~15g

    。煎服
    ,宜先煎0.5~1小時(shí)或更長(zhǎng)時(shí)間,至口嘗無(wú)麻辣感為度

    (2)附片10g、麻黃10g

    、棕樹(shù)子15g、黃牛肉250g
    。將前3味藥洗凈
    ,布包
    ,與黃牛肉共燉熟
    ,去藥渣,加入食鹽少許調(diào)味
    ,每曰1劑
    ,分2次服
    ,連服3~5劑
    。用于哮喘(棕樹(shù)子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成熟果實(shí))

    (3)附片20g

    、肉桂20g
    、干姜20g、山柰10g
    。共研為細(xì)末
    ,待用拇指按摩雙A肺俞穴半分鐘
    ,使局部潮紅后
    ,再將藥粉5g放于穴位上
    ,外用膠布固定,隔曰換藥1次。用于風(fēng)寒咳嗽。

    (4)炮附片3g

    、黃連3g
    、甘草3g
    、白芍15g。水煎服
    。用于胃脘痛。

    (5)附片15g

    、干姜3g、肉桂1.5g
    。水煎服
    。用于寒證腹痛。

    (6)附片15g

    、白芷15g、白術(shù)20g
    、當(dāng)歸20g、肉桂7g
    、麻黃3g
    。水煎服
    。用于心陽(yáng)虛衰而見(jiàn)心悸
    ,形寒肢冷者

    (7)制附片30g、山蘿卜15g

    、黃芪120g、車前草20g
    。水煎服。用于慢性腎炎

    (8)制附片30g

    、麥冬30g、蜈蚣20g
    、半夏12g、全蝎12g
    、制南星60g、烏梢蛇60g
    、白礬60g
    、僵蠶90g、朱砂10g
    。共研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次20丸,1曰3次
    ,開(kāi)水送服
    。用于癲癇

    (9)附片20g

    、雄豬腎5對(duì)、杜仲100g
    。先將豬腎切成薄片
    ,焙干
    ,再與另兩味藥共研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次6g,1曰1次
    ,晨起,用開(kāi)水送服
    。用于腎虛腰痛。

    (10)附片25g、白術(shù)10g

    、茯苓10g
    、桂枝10g、甘草9g
    、獨(dú)活5g
    、牛膝5g
    。每曰1劑
    ,水煎分3次服。用于寒濕痹痛

    (11)附子5g

    、桂枝5g
    、羌活5g
    、威靈仙10g。每曰1劑
    ,水煎分3次服。用于風(fēng)寒濕痹

    (12)制附子末3g

    、豬腎1個(gè)
    。將豬腎切開(kāi)
    ,去掉白膜,洗凈
    ,加入附子末
    ,用濕紙包好煨熟,1曰分2次食之
    。用于遺精

    (13)附子4g、黃連4g

    、白芍15g
    。每曰1劑
    ,水煎分3次服。用于膽囊炎
    ,膽結(jié)石

    (14)附片適量

    。用水煎湯
    ,浸洗患處
    。用于足癬

    (15)黑附片10g、穿山龍30g

    、桂枝9g
    、雞血藤25g
    、川牛膝15g
    。每曰1劑,先將黑附片煎20分鐘
    ,嘗無(wú)麻味后
    ,再加入其余各藥共煎30分鐘,取汁
    ,1曰分2次服
    。用于骨關(guān)節(jié)結(jié)核

    (16)制附片9g

    、黃柏9g
    、黃連5g、肉桂5g
    。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紅
    、白口瘡

    (17)附片15~30g、生姜30g

    、狗肉500~1000g
    。燉2小時(shí)以上
    ,嘗無(wú)麻味時(shí)
    ,酌加食鹽調(diào)味,食肉喝湯。用于冬天怕冷
    ,喜生凍瘡

    (18)附片15~30g

    、當(dāng)歸頭15~30g
    、生姜30g、羊肉1000~1500g
    。燉2小時(shí)以上
    ,嘗無(wú)麻味時(shí)
    ,酌加食鹽調(diào)味,食肉喝湯
    ,每次一小碗。用于暖身御寒
    ,或減輕凍瘡發(fā)生
    。并治寒濕痹痛,心腹冷痛
    ,產(chǎn)后寒凝腹痛。

    (19)附片15g

    、菟絲子30g
    、狗肉2000g
    。狗肉下鍋沸水中焯透
    ,撈入涼水內(nèi)
    ,洗凈血沫
    ,瀝凈水
    ,切成2.5cm見(jiàn)方的塊
    ;鍋置火上加熱,下狗肉塊與姜片20g共煸炒
    ,烹入紹酒熗鍋
    ,加入用紗布包好的附片、菟絲子,再加清湯
    、食鹽、味精適量及蔥節(jié)20g
    ,武火燒沸
    ,撇凈浮沫,蓋好
    ,改用文火燉約2小時(shí),待狗肉熟爛時(shí)即可服用。用于脾腎陽(yáng)虛的畏寒肢冷
    、尿頻
    ,或脘腹冷痛、大便溏瀉
    ,或寒濕偏盛的肢節(jié)酸痛等證

    (20)附片30g、羊肉2000g

    、生姜50g
    、蔥50g
    、胡椒6g
    。附片裝入布袋內(nèi),羊肉洗凈置沸水鍋中
    ,加姜、蔥各25g
    ,焯至淡紅色,撈出剔去骨
    ,并將骨拍破
    ,熬成羊骨湯
    ,羊肉切成2.5cm見(jiàn)方的塊,再入清水中漂去血水
    ;鍋內(nèi)注入清水
    ,置于火上,加入拍破的姜塊
    、纏成團(tuán)的蔥、胡椒
    、羊肉
    ,再把附片藥包投入湯內(nèi),先用武火煮沸30分鐘后
    ,改用文火燉至羊肉熟爛即可
    ,將燉熟的附片撈出分盛碗內(nèi),再裝入羊肉
    ,摻入羊骨湯即可食用。用于脾腎陽(yáng)虛的畏寒肢冷
    、尿頻,或脘腹冷痛
    、大便溏瀉,或寒濕偏盛的肢節(jié)酸痛等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81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 rel="prev"> 中藥附子有什么毒性怎樣可以防止

    相關(guān)文章
    胖大海不能隨便泡,注意事項(xiàng)要了解
    胖大海是什么呢?它是一種保健茶品哦
    ,它的功效是可以有去火的作用
    金銀花三種不同炮制法
    金銀花又名忍冬花
    、雙花
    、銀花等,自古被譽(yù)為清熱解毒的良藥
    。其藥用可分為生藥、炒藥和炭藥3種
    ,炮制不同,功效也不同
    。生藥是把鮮金銀花經(jīng)過(guò)日曬
    、陰干等方法而獲得的干品
    白背三七茶能治三高嗎
    現(xiàn)在越來(lái)越多的人不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幾道高麗參的特色保健食譜推薦
    高麗參是非常有名的中藥材
    ,不僅可以用來(lái)治療一些病癥入藥
    ,做成一些藥膳方
    常吃山楂降血壓降血脂護(hù)血管
    山楂的食療價(jià)值非常高
    ,山楂也叫作山里紅,有很多的別稱。山楂是女性和老年人的最愛(ài)
    ,是因?yàn)樯介梢詭椭藗兠廊轀p肥,幫助老年人保護(hù)心血管
    、抗癌防癌。山楂的食療價(jià)值非常高
    ,而且種植范圍比較廣泛
    ,在我國(guó)的北方地區(qū)比較多見(j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