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
,主治:溫?zé)岵岷蜖I血玄參的功效:
性味歸經(jīng):味甘
玄參的作用:
1
、清熱涼血本品性寒,能清營血分之熱,用于治療溫?zé)岵崛霠I血,常配生地、丹皮同用,如清營湯。2、養(yǎng)陰生津本品質(zhì)潤多液
,能清熱邪而滋陰液,用于熱病傷津的口燥咽干、大便燥結(jié)、消渴等病證。3、瀉火解毒用于熱毒熾盛的各種熱證
,取其清熱瀉火解毒的功效,治療發(fā)熱、咽腫、目赤、瘡癤、脫疽等。4.軟堅散結(jié)本品味咸能軟堅而消散郁結(jié)
,治療痰火熱結(jié)所致的腫結(jié)包塊,處方如消瘰丸。玄參用途:
1
、涼血解毒:適于血熱及瘡毒。a.熱入營血,舌絳而干;氣血兩燔,熱毒發(fā)斑;熱陷心包,高熱神昏。b.風(fēng)熱上攻,咽喉腫痛;熱毒瘡瘍,紅腫熱痛;瘰疬痰核。常配伍解毒消腫散結(jié)藥。2、滋陰降火:主治陰虛內(nèi)熱
。a.陰虛火旺,咽腫咯血,骨蒸勞熱。b.熱病傷陰,心煩不眠,口渴舌絳吃什么東西都不要過量
,是藥三分毒。玄參它屬植物玄參端年生草本,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
,藥用其根。但是很多人以為玄參很人參的作用相似,其實不是的,玄參并沒有人參的功效,和參的作用并不一樣,只是空具「參」名罷了玄參其色黑又有黑參之稱
玄參的食用方法
玄參燉豬肝
材料:玄參15克
做法
(1)將豬肝洗凈
(2)將鍋內(nèi)加菜漬
,放入蔥、姜,稍炒一下,再放入豬肝片。(3)將醬油
,白糖、料酒少許,加原湯少許,收汁,勾入水豆粉(4)將透明湯汁倒入豬肝片中,拌勻即成
。服法:佐餐食功效養(yǎng)肝明目
菊花玄參茶
材料:菊花10克,金銀花10克
用法:開水泡代茶飲
適用:睡眠不足
忌:玄參有清熱涼血
玄參桔甘露
材料:玄參
做法:同放杯中
玄參酒
配方:玄參(細(xì)銼)三斤,磁石(燒令赤醋淬七遍細(xì)研水飛)三斤
制法:上二味
主治:治瘰癘寒熱,先從頸腋諸處起者
用法:每服一盞
生地玄參湯
藥方:玄參10g
制法:把以上的材料洗好后
功效:能降低血壓,促進(jìn)睡眠
玄參桔甘茶
藥方:玄參5錢
做法:先將藥材用溫水洗凈
功效:滋陰清肺,利咽解毒
注意:容易腹脹
玄參保腎茶
藥方:玄參2錢、菊花2錢
做法:將藥材輾成細(xì)末
功效:滋腎陰
玄參藥膳
玄參麥冬湯
藥方:玄參10g、麥冬10g
制法:玄參、麥冬加水
治療:陰虛火旺
主癥:頭暈神疲,失眠多夢,腰膝酸軟
寧神養(yǎng)心南瓜湯
藥材:當(dāng)歸2錢、生地2錢
食材:豬心一個
、南瓜150g、豆苗50g、姜5g、大骨高湯300㏄。調(diào)味料:低鈉鹽一茶匙
、米酒一大匙。做法
(1).南瓜去皮,切塊狀
,先放入蒸鍋蒸二十分鐘備用。(2).豬心切0.6公分薄片,豆苗取嫩葉
,姜拍裂狀,各自處理備用。(3).鍋內(nèi)放色拉油一大匙
,先燒鍋預(yù)熱,放入姜先煸炒后,再放入豬心一起拌炒護回音茶
藥方:生地黃3錢
用法:需要時水煎服
功效:還音質(zhì)
說明:炎熱仲夏與涼爽干燥初秋交替
,慢性咽喉炎好發(fā)時節(jié),常有干咳和說話前清喉嚨習(xí)慣,伴隨癥狀是慢性咽喉炎,常繼發(fā)于過敏性鼻炎、長時間感冒咳嗽、胃食道逆流等疾病。特效:中醫(yī)將慢性咽喉炎稱為慢喉瘖,起因于肺腎陰虛
,產(chǎn)生內(nèi)熱,虛火上炎,煉液成痰,致咽喉失去滋潤,聲門開闔不利,好發(fā)于老年人、教師、演藝人員、售貨員、和夜間工作者。針對過敏性鼻炎、胃食道逆流等原發(fā)性疾病予以積極治療外,臨床治療重點在滋養(yǎng)肺腎,降火開音,常用還音質(zhì)。玄參豬肝
藥料:玄參15g
、豬肝500g。制法:玄參15g
,先煮30分鐘以后,再放入豬肝500g,同煮5分鐘,撈出,切片,然后用姜功效:滋陰降火,對肝腎陰虛引起的咽干口燥者有效
。玄參麥冬粥
藥材:玄參20g
、麥冬20g。制法:藥材煎湯取汁備用
。以粳米50g煮粥,熟后加入藥汁煮沸。服法:調(diào)冰糖食用
,1日1次。效果:適用于咽癢、口干燥咳
,大便不利。怎么用玄參止痛
玄參多用治溫邪入內(nèi)及溫毒引起的煩躁發(fā)斑、神昏
、便秘,實毒與虛火引起的咽喉腫痛,陰虛火旺引起的骨蒸勞熱、咳血衄血、消渴、目赤,以及瘰疬痰核、癰腫瘡毒等證,常用量為10~15克。殊不知,玄參亦是止痛良藥。治三叉神經(jīng)痛
玄參30克
,配生地30克,生白芍20克,當(dāng)歸、白芷、川芎治牙痛
對風(fēng)火上擾牙痛效佳
治跌打損傷腫痛
以鮮品玄參塊根適量,或加入仙人掌(去刺)
治神經(jīng)性頭痛
四物湯加玄參為主
。本方:玄參30克,當(dāng)歸、白芍、熟地各30克,川芎15克,可酌加桃仁、赤芍各10克。水煎分服,每日一劑治帶狀皰疹
玄參30克,配金銀花
結(jié)語:玄參雖然不是人參的一種
中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