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2 《太平圣惠方》卷四:吳茱萸散 2.1 處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錄 3 《圣濟總錄》卷二十:吳茱萸散 3.1 處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錄 4 《圣惠》卷七十八:吳茱萸散 4.1 處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4.5 摘錄 5 《圣惠》卷四十三 5.1 組成 5.2 主治 5.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5.4 制備方法 6 《圣惠》卷五 6.1 組成 6.2 主治 6.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6.4 制備方法 7 方出《百一》卷十七
,名見《普濟方》卷三○八 7.1 組成 7.2 主治 7.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8 《圣惠》卷四十七 8.1 組成 8.2 主治 8.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備方法 9 《圣惠》卷八十一 9.1 組成 9.2 主治 9.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9.4 制備方法 10 《中醫(yī)皮膚病學簡編》 10.1 組成 10.2 主治 10.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10.4 制備方法 11 《圣濟總錄》卷三十九 11.1 組成 11.2 主治 11.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11.4 制備方法 12 《瘍科選粹》卷一 12.1 組成 12.2 功效 12.3 主治 12.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13 《圣惠》卷三十 13.1 組成 13.2 主治 13.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13.4 制備方法 14 《圣惠》卷五十 14.1 組成 14.2 主治 14.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14.4 制備方法 15 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二五四 15.1 組成 15.2 主治 15.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16 《普濟方》卷三○六 16.1 組成 16.2 主治 16.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17 《醫(yī)方類聚》卷一九七引《醫(yī)林方》 17.1 組成 17.2 主治 17.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17.4 制備方法 18 《圣惠》卷五十八 18.1 組成 18.2 主治 18.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18.4 制備方法 19 《千金翼》卷十六 19.1 方名 19.2 組成 19.3 主治 19.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19.5 制備方法 20 《圣惠》卷六 20.1 方名 20.2 組成 20.3 主治 20.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0.5 制備方法 21 《圣惠》卷四十九 21.1 方名 21.2 組成 21.3 主治 21.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1.5 制備方法 22 《圣惠》卷四十二 22.1 方名 22.2 組成 22.3 主治 22.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2.5 制備方法 23 《圣惠》卷五十九 23.1 方名 23.2 組成 23.3 主治 23.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3.5 制備方法 24 《圣惠》卷九十 24.1 方名 24.2 組成 24.3 主治 24.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4.5 制備方法 25 《圣濟總錄》卷二十一 25.1 方名 25.2 組成 25.3 主治 25.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5.5 制備方法 26 《圣濟總錄》卷三十三 26.1 方名 26.2 組成 26.3 主治 26.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6.5 制備方法 27 《圣惠》卷十一 27.1 方名 27.2 組成 27.3 功效 27.4 主治 27.5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7.6 制備方法 28 《雞峰》卷二十二 28.1 方名 28.2 組成 28.3 主治 28.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8.5 制備方法 29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
,名見《明醫(yī)指掌》卷八 29.1 方名 29.2 組成 29.3 主治 29.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29.5 制備方法 29.6 用藥禁忌 30 《圣濟總錄》卷五十六 30.1 方名 30.2 組成 30.3 主治 30.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30.5 制備方法 31 《圣濟總錄》卷一一九 31.1 方名 31.2 組成 31.3 主治 31.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31.5 制備方法 32 《圣濟總錄》卷九十四 32.1 方名 32.2 組成 32.3 主治 32.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32.5 制備方法 33 《醫(yī)心方》卷二十三引《古今錄驗》 33.1 方名 33.2 組成 33.3 主治 33.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33.5 制備方法 34 《嬰童百問》卷四 34.1 方名 34.2 吳茱萸散的別名 34.3 組成 34.4 主治 34.5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35 《圣惠》卷四十八 35.1 方名 35.2 組成 35.3 主治 35.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35.5 制備方法 36 《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36.1 方名 36.2 組成 36.3 主治 36.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36.5 制備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吳茱萸散 1 拼音
wú zhū yú sǎn
2 《太平圣惠方》卷四:吳茱萸散
2.1 處方
吳茱萸7.5克(湯浸七遍
,焙干微炒)厚樸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
,炙令香熟)芎藭30克 干姜15克(炮裂
,銼)甘草15克(炙微赤,銼)附子22.5克(炮裂
,去皮、臍) 2.2 制法
上藥搗為粗散
。 2.3 功能主治
溫中散寒
。治小腸虛寒
,小腹刺痛
,或繞臍結(jié)痛,身出冷汗
。
2.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9克
,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
,去滓,不計時候
,稍熱服
。 2.5 摘錄
《太平圣惠方》卷四
3 《圣濟總錄》卷二十:吳茱萸散
3.1 處方
吳茱萸(湯洗
,焙干
,炒)15克 肉豆蔻仁 干姜(炮)甘草(炙)各15克 陳橘皮(湯浸
,去白
,焙)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高良姜各60克 縮砂仁 陳曲(炒)白術(shù)各30克 3.2 制法
上十一味
,搗羅為散。 3.3 功能主治
溫中祛寒
,健牌燥濕。治腸痹
。寒濕內(nèi)搏
,腹?jié)M氣急
,大便飧泄
。 3.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克,空腹時用粥飲調(diào)下
。 3.5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二十
4 《圣惠》卷七十八:吳茱萸散
4.1 處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微炒)
,五味子1兩
。 4.2 制法
上為末
。 4.3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體虛
,汗出心煩
,食少
,四肢羸弱
,澀澀惡寒
。 4.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以酒2大盞浸半日,煎至1盞3分
,去滓
,分3次溫服
,不拘時候
。 4.5 摘錄
《圣惠》卷七十八
5 《圣惠》卷四十三 5.1 組成
吳茱萸1兩(用米醋1中盞,浸1宿
,掘1地坑可深56寸,用炭火燒令赤
,去灰
,入茱萸及醋,用盆合
,勿令泄氣,候冷取出)
,木香半兩,當歸1兩(銼
,微炒)
,桂心半兩,青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焙)
,檳榔3分。 5.2 主治
冷氣攻心腹
,相引頭痛
,四肢逆冷。 5.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以熱酒調(diào)下
,不拘時候。 5.4 制備方法
上為細散
。 6 《圣惠》卷五 6.1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
,焙干,微煨
,或炒)
,當歸3分(銼
,微炒),干姜3分(炮裂
,銼),厚樸2兩(去粗皮
,涂生姜汁
,炙令香熟)
,桂心半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人參3分(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麥糵1兩(微炒)。 6.2 主治
脾胃虛冷
,水谷木化
,心腹疼痛,四肢無力
,少思飲食。 6.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加大棗3枚
,煎至6分
,去滓,食前稍熱服
。 6.4 制備方法
上為散。
7 方出《百一》卷十七
,名見《普濟方》卷三○八 7.1 組成
吳茱萸散。
7.2 主治
蜈蚣傷
。 7.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嚼爛擦之
。 8 《圣惠》卷四十七 8.1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
,焙干
,微炒)
,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
,炙令香熟)。 8.2 主治
霍亂吐逆下利
,心腹脹滿,腳轉(zhuǎn)筋
,手足冷。 8.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去滓熱服
,不拘時候
。 8.4 制備方法
上為粗散
。 9 《圣惠》卷八十一 9.1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
,微炒),丁香半兩
,熟干地黃1兩,當歸半兩(銼
,微炒)
。 9.2 主治
產(chǎn)后血氣沖心,悶絕疼痛
。 9.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
,以熱酒調(diào)下,不拘時候
。 9.4 制備方法
上為細散
。 10 《中醫(yī)皮膚病學簡編》 10.1 組成
炒吳茱萸45g,烏賊骨45g
,硫黃10g
。 10.2 主治
濕疹
。 10.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濕疹滲液多者,撒干粉
;無滲液者
,用蓖麻油或豬板油調(diào)敷
。 10.4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 11 《圣濟總錄》卷三十九 11.1 組成
吳茱萸(湯洗,焙炒)1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
,焙)2兩
。 11.2 主治
霍亂暴利
,昏塞不自知
。 11.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米飲調(diào)下
,不拘時候。 11.4 制備方法
上為細散
。 12 《瘍科選粹》卷一 12.1 組成
吳茱萸(炒
,為末)
。 12.2 功效
疏散
。 12.3 主治
氣滯癰腫。
12.4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用雞子清調(diào)搽
。 13 《圣惠》卷三十 13.1 組成
吳茱萸3分(湯浸7遍
,焙干,微炒)
,當歸1兩,桂心1兩
,白芍藥1兩
,細辛3分,木通1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白術(shù)1兩
。 13.2 主治
虛勞四肢逆冷,脈厥絕
,面無顏色。 13.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大棗3個
,煎至6分,去滓溫服
,日34次。 13.4 制備方法
上為粗散
。 14 《圣惠》卷五十 14.1 組成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
,焙干
,微炒)
,當歸1兩(銼,微炒)
,人參1兩(去蘆頭),青橘皮3分(湯浸
,去白瓤,焙)
,蓽茇3分,高良姜3分(銼)
,檳榔3分
,胡椒半兩
。 14.2 主治
膈氣
,不能飲食,食即嘔逆。 14.3 吳茱萸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以熱酒調(diào)下
,不拘時候。 14.4 制備方法
上為細散
。 15 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二五四 15.1 組成
韭根1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