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土牛膝怎么鑒別?
中藥材大全
2024-01-05 00:54:24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牛膝的野生種及柳葉牛膝
、粗毛牛膝鈍葉上牛膝的根及根莖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folia()[A..var.」3.aL4.aL.var..
采收和儲藏:冬春間或秋季采挖
,除去莖葉及須根
,洗凈
,曬干或用硫黃熏后曬干
。
【原形態(tài)】
1.其野生品地上部分
,形態(tài)與栽培品無異多年生草本
,高
。根圓柱形,直徑
,土黃色
。莖有棱角或四方形,綠色或帶紫色
,有白色貼生或開展柔毛
,或近無毛,分枝對生
,節(jié)膨大
。單葉對生;葉柄長;葉片膜質
,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
,長,寬2-6cm
,先端漸尖
,基部寬楔形,全緣,兩面被柔毛
。穗狀花序項生及腋生
,長3-5cm,花期后反折
;總花梗長1-2cm
,有白色柔毛;花多數(shù)
,密生
,長5mm;苞片寬卵形
,長2-3mm
,先端長漸尖;小苞片刺狀
,長2.5-3mm
,先端彎曲,基部兩側各有1卵形膜質小裂片
,長約1mm
;花被片披針形,長3-5mm
,光亮
,先端急尖,有1中脈
;雄蕊長2-2.5mm
;退化雄蕊先端平圓,稍有缺刻狀細鋸齒
。胞果長圓形
,長2-2.5mm,黃褐色
,光滑
。種子長圓形,長1mm
,黃褐色
。花期7-9月
,果期9-10月
。地下部分無明顯主根,呈圓錐根系或成簇須根
。
2.形態(tài)與牛膝相似
,但鮮根常呈淡紅至紅色
。葉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4.
,寬0.5-3.5cm
,先端及基部均漸尖,全緣
,上面綠色
,下面常呈紫紅色。退化雄蕊方形
,先端有不顯明的牙齒
。花果期9-11月
。
3.植物形態(tài)與牛膝相似
,但主根較短而分枝較多,根干硬柴性
。植株粗壯堅實
,莖密被白色或黃色長柔毛。葉片倒卵形
,3-7cm
,寬2-6.5cm,先端常有突尖
,基部寬楔形,邊緣波狀
,兩面密被柔毛
。穗狀花序剛直,退化雄蕊流蘇狀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ㄆ?-9月,果期9-10月
。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的山坡林下
,平原、丘陵
、路邊
、田埂、宅旁
。
2.生于山坡
。
4.生于山坡。
資源分布:1.除東北與內蒙古外全國廣布
。
2.分布于陜西
、浙江
、江西、福建
、臺灣
、湖北、湖南
、廣東
、四川、貴州
、云南等地
。江西吉安地區(qū)有栽培,稱龍牛膝
。
4.分布于福建
,廣東、廣西
、云南等地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莖葉
,洗凈
,鮮用或曬干。
【性狀】
性狀鑒別:(1)牛膝(野生品)根莖呈圓柱狀
,長1-3cm
,直徑,灰棕色
,上端有莖基殘留
,周圍著生多數(shù)粗細不一的根。根長圓柱形
,略彎曲
,長約15cm以下,徑可達4mm
;表面淡灰棕色
,有細密的縱皺紋。質稍柔軟
,于透后易折斷
,斷面黃棕色,可見成圈狀散列的維管束
。氣微
,味微甜。
(2)柳葉牛膝根莖短粗
,長2-6cm
,徑1-1.5cm
。根4-9條,扭曲
,長
,徑0.4-1.2cm,向下漸細
。表面灰黃褐色
,具細密的縱皺紋及須根除去后的痕跡。質硬而稍有彈性
,易折斷
,斷面皮部淡灰褐色,略光亮
,可見多數(shù)點狀散布的維管束
。氣微,味初微甜后澀
。
(3)粗毛牛膝根莖短圓柱形
,灰棕色,周圍著牛眾多圓柱狀細長的根
,長
,粗2-5mm,略彎曲
。表面灰棕色.有細淺的縱皺紋
。質堅硬,易折斷
,斷面纖維性.淡灰青色至灰白色
。味淡無臭。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1)牛膝(野生者)本種組織極似懷牛膝
。但木栓層細胞可認10列以上。維管束排列成2-5輪
。薄壁細胞中砂晶多
,方晶較少。1/4
。維管束2-3輪
,亦不甚規(guī)則。薄壁細胞中方晶多
,砂晶少
。
(3)粗毛牛膝木栓層很厚,木栓細胞10-20余列
。皮層約占1/4
。維管束排成2-3輪
,排列較稀,大型且不甚規(guī)則
。薄壁細胞中砂晶及方晶均少
,也有柱晶。
(4)鈍葉上牛膝同粗毛牛膝
。
【化學成份】1.柳葉牛膝全草含蛻皮甾酮()和牛膝甾酮()[1]
。從柳葉牛膝根提取的總皂甙分得4個結晶,鑒定分別為齊墩果酸()
、齊墩果酸聯(lián)結葡氣微
,味微甜而澀。
【藥理作用】從粗毛牛膝全草中分離出一種含有兩種生物堿的混合物
,能升高麻醉狗血壓
,短暫地興奮呼吸,加強心臟收縮
,拮抗各種物質引起的腸管及子宮平滑肌痙攣
,對大鼠有輕度抗利尿作用。從種子中分離出來的皂甙混合物能使離體蛙心
、兔心
、豚鼠心和在位兔心的收縮力明顯增強。用1-50微克時
,其強心作用可被萘丙異那林()所阻滯
,亦可被部分阻滯,故似為間接作用
。但大劑量時不被萘丙異那林阻滯
,故亦有直接作用存在。此外
,心臟處于衰竭狀態(tài)時
,可使其張力增強;心臟乳頭肌衰竭時
,用此皂甙可增強其收縮力
。它比洋地黃作用快,作用時間則較短
。
【炮制】揀去雜質
,洗凈,潤透切段
,曬干
。
【性味】甘;微苦
;微酸
;性寒
【歸經】肝
;腎經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瀉火解毒
;利尿通淋
。主閉經;跌打損傷
;風濕關節(jié)痛
;痢疾;白喉
;咽喉腫痛
;瘡癰;淋證
;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鮮品
。外用:適量
,搗敷;或搗汁滴耳
;或研末吹喉
。
【注意】《福建民間草藥》:孕婦忌用。
【各家論述】1.《本草圖經》:治婦人血塊
。2.《綱目拾遺》:活血化瘀
,寬筋,理跌打損傷
。治破傷風
,七十二般惡疾。功勝川產
。又:善能理瘡
,并箭入肉。3.《嶺南采藥錄》:為收斂藥及利小便藥
,清血消毒
。治喉癥搗汁含漱;又散血止痛
,理腳氣,煎酒服
。4.《福建民間草藥》:散瘀血
,強足膝,引藥下行
。5.《南寧市藥物志》:清熱
,散血止痛
。治瘧疾、痔瘡及紅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外用治跌打損傷。6.《江西草藥》:治竹木刺傷
,毒蜂咬傷等癥
;并可引產。治白喉并發(fā)心肌炎:鮮土牛膝五錢
,鮮萬年青根三錢
。搗爛取汁,加白糖適量
,溫開水沖服
。治扁桃腺炎:土牛膝、百兩金根各四錢
,冰片二錢
。研極細末,噴喉
。治急性中耳炎:鮮土牛膝適量
,搗汁,滴患耳
。治足腿紅腫放亮
,其熱如火,名流火丹:土牛膝搗爛
,和馬前子及舊銹鐵磨水
,豆腐渣調勻,微溫敷之
。(《嶺南采藥錄》)治跌打損傷:土牛膝三至五錢
。水煎,酒對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侗静萸笳妗罚憾排O馕陡鼪觯乐陡识豢?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主治多是解毒破血
,瀉熱吐痰,較之川午膝微覺有別
。7.《上海常用中草藥手冊》:通經利尿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治腳氣腫脹
,關節(jié)炎
,風濕痛,白喉
,急慢性咽炎
。8.《貴州草藥》:生用可破血利濕,炒用補肝腎
,強筋渭
。9.《云南中草藥》:活血祛瘀,清熱除濕
,治咳血
,鼻衄,尿血
,尿路感染
,濕熱帶下。
【摘錄】《中華本草》
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牛膝的野生種及柳葉牛膝
、粗毛牛膝鈍葉上牛膝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chyranthesbidentataBlume2.Achyrantheslongifolia(Makino)Makino[A.BidentataBl.var.longifoliaMakino」3.AchyranthesasperaL4.AchyranthesasperaL.var.indicaL.采收和儲藏:冬春間或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
,洗凈
,曬干或用硫黃熏后曬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驹螒B(tài)】1.其野生品地上部分
,形態(tài)與栽培品無異多年生草本,高70-120cm
。根圓柱形
,直徑5-10mm,土黃色
。莖有棱角或四方形
,綠色或帶紫色,有白色貼生或開展柔毛
,或近無毛
,分枝對生,節(jié)膨大
。單葉對生
;葉柄長5-30mm;葉片膜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
,長5-12cm
,寬2-6cm
,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
,全緣,兩面被柔毛
。穗狀花序項生及腋生
,長3-5cm,花期后反折
;總花梗長1-2cm
,有白色柔毛;花多數(shù)
,密生
,長5mm;苞片寬卵形
,長2-3mm
,先端長漸尖;小苞片刺狀
,長2.5-3mm
,先端彎曲,基部兩側各有1卵形膜質小裂片
,長約1mm
;花被片披針形,長3-5mm
,光亮
,先端急尖,有1中脈
;雄蕊長2-2.5mm
;退化雄蕊先端平圓,稍有缺刻狀細鋸齒
。胞果長圓形
,長2-2.5mm,黃褐色
,光滑
。種子長圓形,長1mm
,黃褐色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ㄆ?-9月
,果期9-10月。地下部分無明顯主根
,呈圓錐根系或成簇須根。2.形態(tài)與牛膝相似
,但鮮根常呈淡紅至紅色
。葉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4.5-15cm
,寬0.5-3.5cm
,先端及基部均漸尖,全緣
,上面綠色
,下面常呈紫紅色。退化雄蕊方形
,先端有不顯明的牙齒
。花果期9-11月
。3.植物形態(tài)與牛膝相似
,但主根較短而分枝較多,根干硬柴性
。植株粗壯堅實
,莖密被白色或黃色長柔毛。葉片倒卵形
,3-7cm
,寬2-6.5cm,先端常有突尖
,基部寬楔形
,邊緣波狀,兩面密被柔毛
。穗狀花序剛直
,退化雄蕊流蘇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ㄆ?-9月
,果期9-10月?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旧撤植肌可鷳B(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200-1750m的山坡林下
,平原、丘陵
、路邊
、田埂、宅旁
。2.生于山坡
。4.生于山坡
。資源分布:1.除東北與內蒙古外全國廣布。2.分布于陜西
、浙江
、江西、福建
、臺灣
、湖北、湖南
、廣東、四川
、貴州
、云南等地。江西吉安地區(qū)有栽培
,稱龍牛膝
。4.分布于福建,廣東
、廣西
、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
,除去莖葉
,洗凈,鮮用或曬干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拘誀睢啃誀铊b別:(1)牛膝(野生品)根莖呈圓柱狀,長1-3cm
,直徑5-10mm
,灰棕色,上端有莖基殘留
,周圍著生多數(shù)粗細不一的根
。根長圓柱形,略彎曲
,長約15cm以下
,徑可達4mm;表面淡灰棕色
,有細密的縱皺紋
。質稍柔軟,于透后易折斷
,斷面黃棕色
,可見成圈狀散列的維管束
。氣微,味微甜
。(2)柳葉牛膝根莖短粗
,長2-6cm,徑1-1.5cm
。根4-9條
,扭曲,長10-20cm
,徑0.4-1.2cm
,向下漸細。表面灰黃褐色
,具細密的縱皺紋及須根除去后的痕跡
。質硬而稍有彈性,易折斷
,斷面皮部淡灰褐色
,略光亮,可見多數(shù)點狀散布的維管束
。氣微
,味初微甜后澀。(3)粗毛牛膝根莖短圓柱形
,灰棕色
,周圍著牛眾多圓柱狀細長的根,長6-10cm
,粗2-5mm
,略彎曲。表面灰棕色.有細淺的縱皺紋
。質堅硬
,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淡灰青色至灰白色
。味淡無臭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1)牛膝(野生者)本種組織極似懷牛膝。但木栓層細胞可認10列以上
。維管束排列成2-5輪
。薄壁細胞中砂晶多,方晶較少
。1/4
。維管束2-3輪,亦不甚規(guī)則
。薄壁細胞中方晶多
,砂晶少
。(3)粗毛牛膝木栓層很厚,木栓細胞10-20余列
。皮層約占1/4
。維管束排成2-3輪,排列較稀
,大型且不甚規(guī)則
。薄壁細胞中砂晶及方晶均少,也有柱晶
。(4)鈍葉上牛膝同粗毛牛膝
。【化學成份】1.柳葉牛膝全草含蛻皮甾酮(ecdysterone)和牛膝甾酮(inokosterone)[1]
。從柳葉牛膝根提取的總皂甙分得4個結晶
,鑒定分別為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齊墩果酸聯(lián)結葡氣微
,味微甜而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舅幚碜饔谩繌拇置Oト葜蟹蛛x出一種含有兩種生物堿的混合物
,能升高麻醉狗血壓,短暫地興奮呼吸
,加強心臟收縮
,拮抗各種物質引起的腸管及子宮平滑肌痙攣,對大鼠有輕度抗利尿作用
。從種子中分離出來的皂甙混合物能使離體蛙心
、兔心、豚鼠心和在位兔心的收縮力明顯增強
。用1-50微克時
,其強心作用可被萘丙異那林(Pronethal)所阻滯,亦可被Hepyramine部分阻滯
,故似為間接作用
。但大劑量時不被萘丙異那林阻滯,故亦有直接作用存在
。此外
,心臟處于衰竭狀態(tài)時,可使其張力增強
;心臟乳頭肌衰竭時
,用此皂甙可增強其收縮力。它比洋地黃作用快
,作用時間則較短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九谥啤繏ルs質,洗凈
,潤透切段
,曬干?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拘晕丁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微苦;微酸
;性寒【歸經】肝
;腎經【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瀉火解毒
;利尿通淋
。主閉經;跌打損傷
;風濕關節(jié)痛
;痢疾;白喉
;咽喉腫痛
;瘡癰;淋證
;水腫【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鮮品30-60g
。外用:適量
,搗敷;或搗汁滴耳
;或研末吹喉
。【注意】《福建民間草藥》:孕婦忌用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靖骷艺撌觥?.《本草圖經》:治婦人血塊。2.《綱目拾遺》:活血化瘀
,寬筋
,理跌打損傷。治破傷風
,七十二般惡疾
。功勝川產。又:善能理瘡
,并箭入肉
。3.《嶺南采藥錄》:為收斂藥及利小便藥
,清血消毒。治喉癥搗汁含漱
;又散血止痛
,理腳氣,煎酒服
。4.《福建民間草藥》:散瘀血
,強足膝,引藥下行
。5.《南寧市藥物志》:清熱
,散血止痛。治瘧疾
、痔瘡及紅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煌庥弥蔚驌p傷
。6.《江西草藥》:治竹木刺傷
,毒蜂咬傷等癥;并可引產
。治白喉并發(fā)心肌炎:鮮土牛膝五錢
,鮮萬年青根三錢。搗爛取汁
,加白糖適量,溫開水沖服
。治扁桃腺炎:土牛膝
、百兩金根各四錢,冰片二錢
。研極細末
,噴喉。治急性中耳炎:鮮土牛膝適量
,搗汁
,滴患耳。治足腿紅腫放亮
,其熱如火
,名流火丹:土牛膝搗爛,和馬前子及舊銹鐵磨水
,豆腐渣調勻
,微溫敷之。(《嶺南采藥錄》)治跌打損傷:土牛膝三至五錢
。水煎
,酒對服
。《本草求真》:杜牛膝氣味更涼
,嚼之味甘而不苦
,主治多是解毒破血,瀉熱吐痰
,較之川午膝微覺有別
。7.《上海常用中草藥手冊》:通經利尿,清熱解毒
,活血止痛
。治腳氣腫脹,關節(jié)炎
,風濕痛
,白喉,急慢性咽炎
。8.《貴州草藥》:生用可破血利濕
,炒用補肝腎,強筋渭
。9.《云南中草藥》:活血祛瘀
,清熱除濕,治咳血
,鼻衄
,尿血,尿路感染
,濕熱帶下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36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