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沙棘
西藏沙棘
肋果沙棘
蒙古沙棘
柳葉沙棘
,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江孜沙棘
這些都在西北地區(qū)生長。有一次我去西藏沙漠沙棘多得很這玩意兒很好長啊
形態(tài)描述
落葉灌木或喬木
性狀描述
采制10~11月采摘成熟果實
,曬干。果實呈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shù)個粘連,單個直徑5~8mm。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基部具短小果?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分布情況
它的地理分布很廣
,在東經(jīng)2°-123°北緯27°一69°之間,跨歐亞兩洲溫帶地區(qū),分為六個種和十二個亞種我國天然生長的沙棘主要有以下種(亞種):
中國沙棘亞種
中亞沙棘,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以南。中亞沙棘的生境
西藏沙棘
肋果沙棘
蒙古沙棘
柳葉沙棘
云南沙棘
,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等地區(qū)。開發(fā)研究較少。江孜沙棘
藥用價值介紹
化學(xué)成分
含異鼠李素()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
【英文名】
【別名】醋柳果
、醋刺柳、酸刺子、黑刺、醋柳、沙棗【來源】本品系蒙古族、藏族習(xí)用藥材
。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沙棘des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冬二季果實成熟或凍硬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干燥或蒸后干燥。【性狀】本品呈類球形或扁球形
,有的數(shù)個粘連【鑒別】
(1)果皮表面觀:果皮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稍厚
。表皮上鱗毛較多,由100多個單細胞毛毗連而成,末端分離,單個細胞長80~220μm,直徑約5μm,毛脫落后的疤痕由7~8個圓形細胞聚集而成,細胞壁稍厚。果肉薄壁細胞含多數(shù)橙紅色或橙黃色顆粒狀物。鮮黃色油滴甚多。(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
【性味歸經(jīng)】酸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37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