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常識

      半夏有哪些特征

      小七 2024-01-10 08:43:53

      (余椿生)

      半夏(Thunb.)Breit.

      ,別名老鸛眼、老鴉芋頭
      、野芋頭
      、地巴豆等
      。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主產(chǎn)于四川
      、貴州
      、湖北、安徽
      、江蘇
      、河南
      、浙江等省,其中四川省產(chǎn)量大
      、質(zhì)量好
      。以地下塊莖入藥
      ,含淀粉53.2%.揮發(fā)油約0.013%
      、少量脂肪。此外尚含膽堿
      、1-麻黃堿
      、3,4-二羥基苯甲醛葡萄糖甙
      、β-谷甾醇葡萄糖甙。高龍膽酸
      、天門冬氨酸
      、谷氨酸、精氨酸
      、β-氨基丁酸等
      。藥理實(shí)驗(yàn)有鎮(zhèn)咳、祛痰
      、止吐
      、解毒作用,浸膏給小鼠腹腔注射半數(shù)致死劑量為13.142g/kg
      ,家兔灌服1g/日/只
      ,多數(shù)有腹瀉,半數(shù)兔于20日內(nèi)死亡
      。生半夏毒性最大,次為漂半夏
      ,再次為生姜浸半夏和蒸半夏
      ,白礬半夏最小。味辛
      ,性溫
      ,有毒。有燥濕化痰
      、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的功能
      ,用于治療痰多咳喘
      、痰飲眩悸、風(fēng)痰眩暈
      、痰厥頭痛
      、嘔吐反胃
      、胸脘痞悶等癥
      ,生用外治癰腫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嘔
      ,法半夏多用于燥濕化痰

      一、形態(tài)特征

      株高15—3Gcm

      ,地下塊莖扁球形
      ,直徑1—3cm,表面有黃棕色葉基殘體
      ;塊莖上半部有多數(shù)須根
      ,底部與下半部淡黃色,光滑
      。塊莖頂端生葉
      ,葉柄下部有一珠芽。一年生葉為卵狀心形的單葉
      ,2—3年后為三小葉的復(fù)葉
      。小葉橢圓形至披針形
      ,先端尖,基部楔形
      ,全緣光滑無毛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涡?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雌雄同株,肉穗花序頂生
      ,佛焰包綠色
      ,下部管狀不漲開,上部微張開
      。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雄花生于雌花之上
      ,自交不親和
      。2n=144。漿果卵圓形
      ,綠色
      。花柱明顯(圖14—51)

      圖14—51半夏形態(tài)圖

      1.植株2.雌花3.肉穗花序縱剖面

      二、生物學(xué)特性

      半夏喜溫和濕潤的氣候和蔭蔽的環(huán)境

      ,怕高溫、干旱及強(qiáng)光照射
      ,葉片的柵欄組織不發(fā)達(dá)
      ,海綿組織細(xì)胞排列松散,間隙大(圖14—52)是其原因
      。多野生于河邊、溝邊
      、灌木叢和山坡林下
      。在土質(zhì)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中栽培最適宜
      。土壤粘重不利根系的發(fā)育及子半夏的形成
      。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圖14—52半夏葉片組織橫剖面

      (一)光照

      光照強(qiáng)度對半夏生長發(fā)育有較大的影響。

      如珠芽的發(fā)育與光強(qiáng)度密切相關(guān)

      ,以半陰區(qū)形成的珠芽最多
      ,約為母塊莖個數(shù)的6.38倍,光照太強(qiáng)或太弱均少(表14—56)

      表14—56珠芽的增長與光照的關(guān)系

      半夏塊莖的增重與光照強(qiáng)度也有較大的關(guān)系

      。以半陰區(qū)增重最多(表14—57)。

      表14—57塊莖增重與光照的關(guān)系

      (二)溫度

      半夏于8—10℃萌動生長

      ,20—25℃是最適生長溫度,30℃以上生長緩慢
      ,超過35℃時地上部分死亡
      ,故半夏春季生長旺盛,盛夏炎熱倒苗
      ,秋季涼爽時又復(fù)萌發(fā)生長

      (三)水分

      半夏對水分要求較高,因半夏根系淺

      ,吸收能力有限,地上部分耐干旱能力差
      ,缺水或空氣過于干燥
      ,均易造成半夏地上部分枯萎。

      在半夏生長過程中

      ,光照
      、溫度、水分諸因素是綜合起作用的
      。如果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適宜,可減輕光照過強(qiáng)
      ,溫度過高造成的不利影響
      。適當(dāng)遮蔭,對減少水分消耗
      、緩和旱情
      、降低溫度有積極作用

      、栽培技術(shù)

      (一)品種

      半夏栽培歷史較短,當(dāng)前還沒有培育出具一定特征的品種

      。野生半夏的葉子有寬窄之分
      ,一類為小葉狹長披針狀的(16×2cm)柳葉型,一類為小葉圓闊披針狀的(14×4.5cm)桃葉型。初步觀察
      ,桃葉型夏季倒苗時間較短

      (二)選地與整地施肥

      半夏產(chǎn)量高低,選擇土地是一項重要措施

      。粘重土地不利根部發(fā)育及塊莖生長。鹽堿
      、澇洼地皆不宜栽種
      。土質(zhì)疏松、肥沃具有排灌條件的砂質(zhì)壤土最為適宜
      。半夏根深一般不超過20cm
      ,可于秋季作物收獲后,封凍前冬耕
      ,深15—20cm
      ,第二年春解凍后
      ,每畝施豬圈肥3000—
      ,撒勻,淺耕一遍
      ,耙細(xì)整平
      ,做1m寬的畦,包括畦埂20cm
      ,長度最好不超過20m,以利灌溉
      。栽種前若墑情差
      ,要澆水造墑,待地表干松后再播種
      。若封凍前灌足水
      ,一般不用澆水,春季地溫上升得快
      ,有利早出苗

      (三)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夏秋種子成熟時

      ,隨收隨種,也可貯存于濕潤的細(xì)砂中
      ,春季在整好的地內(nèi)
      ,按行距15cm開2cm深的溝,將種子撒入溝內(nèi)
      ,耬平保持濕潤即可出苗
      ,當(dāng)年長一個卵狀心形單葉,第二年3—4個心形葉
      ,個別的有三小葉組成的復(fù)葉
      。實(shí)生苗當(dāng)年塊莖直徑0.3—0.6cm。

      2.珠芽繁殖

      5—6月選葉柄下成熟的珠芽

      ,在整好的畦內(nèi)按行距15cm
      ,株距3cm栽于3cm深的溝內(nèi)
      ,栽后覆土
      ,當(dāng)年可長出1—2片葉子,塊莖直徑1cm左右
      。第二年秋
      ,大的加工入藥,小的繼續(xù)做種栽用

      3.塊莖繁殖

      此方法塊莖增重快

      ,當(dāng)年就可收獲
      ,一般多用此法
      。栽時嚴(yán)格選種,這是半夏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之一
      。收獲時
      ,選當(dāng)年生直徑1.2—1.5cm的塊莖作種。過小的生長能力弱
      ,需再生長一年
      。春季日平均氣溫10℃左右時下種
      ,過早溫度低
      ,起不到早播的作用,過晚出苗齊
      、快
      ,但生長期短,影響產(chǎn)量
      。在整好的畦內(nèi)雙行條播,按行距20cm開4—5cm深的溝
      ,每畦開四溝
      ,溝底要平,按株距3cm將種莖交叉放入溝內(nèi),每溝放二行
      ,頂芽向上
      ,覆土耬平,稍加鎮(zhèn)壓
      。每畝用種110—125kg。半夏也可結(jié)合收獲秋季栽種
      ,一般在9月下旬進(jìn)行
      ,方法同春播。

      4.組織培養(yǎng)怏速育苗

      選抗性強(qiáng)

      、高產(chǎn)的半夏葉的切片
      ,葉柄的切段,珠芽或塊莖的切塊在試管或燒瓶內(nèi)培養(yǎng)
      ,可分化培養(yǎng)出完整的半夏植株。試驗(yàn)中以MS培養(yǎng)基附加赤霉酸0.1ppm
      ,6-芐基腺嘌呤2.0ppm
      ,α-萘乙酸0.2ppm較好,在這種培養(yǎng)基上
      ,半夏試管苗50—60天可擴(kuò)大40倍
      ,一年可擴(kuò)大培養(yǎng)5次。

      (四)田間管理

      塊莖栽下后

      ,春季一般20天出苗,如遇嚴(yán)重干旱
      ,適當(dāng)澆水以保全苗
      。出齊苗后及時松土鋤草,由此至5月下旬要控制澆水
      ,促使地下部分充分發(fā)育
      ,防止地上部分生長過快,提高抗旱耐熱能力
      。5月下旬以后植株生長旺盛
      ,株芽發(fā)育也較快。半夏喜肥且珠芽在土內(nèi)才能發(fā)育的更好
      ,因此及時追肥培土是重要增產(chǎn)措施
      。5月下旬或6月上旬,葉柄下部長出珠芽時
      ,每畝追肥圈肥500—,尿素5kg拌勻澈于溝內(nèi)
      ,并把行間的土培在半夏苗上
      ,以剛好蓋住珠芽為度。不要把葉子蓋在土內(nèi)
      。發(fā)現(xiàn)花薹
      ,除留種者外,及時剪除
      。6月下旬
      ,逐步進(jìn)入高溫季節(jié)
      ,保持畦面濕潤
      ,盡量推遲地上部枯萎時間,雨季及時排水
      ,以防爛根

      間作,為提高經(jīng)濟(jì)效益

      ,在不影響半夏生長的前提下
      ,可間作早熟的阿爾巴尼亞豌豆
      。春季半夏播種后
      ,在畦梗上按株距15cm點(diǎn)播,每穴3—4粒
      ,6月上旬成熟
      ,每畝可收豌豆50—75kg,也可間作玉米
      ,春季在畦梗上按株距2m點(diǎn)播,既可為半夏遮蔭
      ,又能增加經(jīng)濟(jì)效益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紅天蛾

      ()

      為害葉片或造成斷苗,夏季發(fā)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扇斯げ稓ⅲ挥g期用敵百蟲等胃毒劑噴霧防治

      2.根腐病

      夏季田間積水

      ,易發(fā)生塊莖腐爛
      ,要注意即時排水
      ;高畦種植
      ;發(fā)現(xiàn)病株拔除后用5%石灰水處理病穴或澆灌根部消毒。

      其他還有半夏炭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ǎ?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蚜蟲和地下害蟲。

      、采收與加工

      (一)收獲

      九月下旬

      ,葉片發(fā)黃,是半夏的收獲季節(jié)
      。過早影響產(chǎn)量
      ,過晚難以去皮炕曬。收刨時從畦的一端用锨將半夏挖出
      ,翻在一邊,隨即細(xì)揀
      ,將半夏按大
      、中、小分開
      。收獲后需加工的鮮半夏放在筐內(nèi)或麻袋內(nèi)
      ,穿膠鞋用腳踩去外皮,也可用半夏脫皮機(jī)去皮
      ,洗凈曬干或烘干
      ,即為生半夏。半夏收刨后要及時加工
      ,不能存放
      ,否則難以去皮。每3—4kg鮮半夏加工1kg干品

      以個大

      、去凈皮
      、色白
      、質(zhì)堅實(shí)、粉性足者為佳

      (二)種莖選擇及貯存

      收獲時選葉片肥厚

      ,葉柄粗大,須根粗壯伏天倒苗時間短的植株的塊莖
      ,直徑1.2—1.5cm大小的做種栽
      。秋播的可隨收刨隨挑揀隨栽種
      ,也可10月份栽種
      ,留做春播的
      ,把選好的種莖放于通風(fēng)處晾2—3天,在室外向陽處挖50—80cm深60cm寬的窖
      ,長度以種莖多少而定
      ,窖底部鋪干砂,放3—5cm厚的種莖
      ,再蓋一層細(xì)砂
      ,放一層半夏,一層一層放到稍低于地面
      ,上蓋細(xì)砂或土,嚴(yán)冬時加蓋20cm厚的土
      。室內(nèi)存放也要一層砂一層種莖存放
      ,初存時氣溫較高,種莖含水量較大
      ,要勤檢查
      ,以防爛種。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208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 rel="prev"> 中藥法半夏和制水半夏有什么區(qū)別?

      下一篇:

      ?" rel="prev"> 法半夏與制半夏是一回事嗎

      相關(guān)文章
      金銀花三種不同炮制法
      金銀花又名忍冬花、雙花
      、銀花等
      ,自古被譽(yù)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其藥用可分為生藥
      、炒藥和炭藥3種
      白背三七茶能治三高嗎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特別是生活方式的不同
      ,尤其是偏胖,缺乏鍛煉的人們都會出現(xiàn)三高的情況即高血壓
      幾道高麗參的特色保健食譜推薦
      高麗參是非常有名的中藥材
      ,不僅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病癥入藥
      ,做成一些藥膳方,而且還可以做成一些保健的食譜
      ,這對于我們的健康是有很大補(bǔ)益作用的
      白術(shù)祛斑的危害是什么
      白術(shù)祛斑的危害是什么說到祛斑,很多人就會聯(lián)想到采取很多的方法
      ,都是為了達(dá)到美的效果
      ,但是根據(jù)一些臨床資料顯示
      ,很多女性采用白術(shù)祛斑之后
      ,不但沒有達(dá)到祛斑的效果,而且還給臉部的皮膚帶來一些較大的傷害
      常吃山楂降血壓降血脂護(hù)血管
      山楂的食療價值非常高,山楂也叫作山里紅
      ,有很多的別稱
      。山楂是女性和老年人的最愛,是因?yàn)樯介梢詭椭藗兠廊轀p肥
      ,幫助老年人保護(hù)心血管
      、抗癌防癌。山楂的食療價值非常高
      ,而且種植范圍比較廣泛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qū)比較多見
      關(guān)于鹿茸的五種最佳吃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