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兒養(yǎng)母。懷娠者不可灸刺其經(jīng)
,必墮胎
。
婦人懷娠三月而渴,其脈反遲者
,欲為水分。復腹痛者
,必墮胎
。
脈浮汗出者,必閉
。其脈數(shù)者
,必發(fā)癰膿。五月
、六月脈數(shù)者
,必向壞
。
脈緊者
,必胞滿
。脈遲者
,必腹?jié)M而喘
。脈浮者
,必水壞為腫
。
問曰:有一婦人
,年二十所
,其脈浮數(shù)
,發(fā)熱嘔咳,時下利,不欲食
,脈復浮
,經(jīng)水絕,何也
?師曰:法當有娠
。何以故?此虛家法當微弱
,而反浮數(shù)
,此為戴陽。陰陽和合
,法當有娠
。到立秋,熱當自去
。何以知然
?數(shù)則為熱,熱者是火
,火是木之子
,死于未。未為六月位
,土王
,火休廢,陰氣生
,秋節(jié)氣至
,火氣當罷,熱自除去
,其病即愈
。
師曰:乳后三月有所見,后三月來
,脈無所見
,此便是軀。有兒者護之
,恐病利也
。何以故?懷妊陽氣內(nèi)養(yǎng)
,乳中虛冷
,故令兒利。
婦人懷娠六月
、七月
,脈弦
,發(fā)熱,其胎逾腹
,腹痛惡寒
,寒者小腹如扇之狀,所以然者
,子臟開故也
。當以附子湯溫其臟。
婦人妊娠七月
,脈實大牢強者生
,沉細者死。
婦人妊娠八月
,脈實大牢強弦緊者生
,沉細者死。
婦人懷軀六月
、七月
,暴下斗余水,其胎必倚而墮
,此非時
,孤漿預下故也。
師曰:寸口脈洪而澀
,洪則為氣
,澀則為血。氣動丹田
,其形即溫
。澀在于下,胎冷若冰
。陽氣胎活,陰氣必終
。欲別陰陽
,其下必僵。假令陽終
,畜然若杯
。
問曰:婦人妊娠病,師脈之
,何以知此婦人雙胎
,其一獨死,其一獨生
,而為下其死者
,其病即愈
,然后竟免軀,其脈何類
,何以別之
?
師曰:寸口脈,衛(wèi)氣平調(diào)
,榮氣緩舒
。陽施陰化,精盛有余
,陰陽俱盛
,故知雙軀。今少陰微緊
,血即濁凝
,營養(yǎng)不周,胎則偏夭
。少腹冷滿
,膝臏疼痛,腰重起難
,此為血痹
,若不早去,害母失胎
。
師曰:婦人有胎腹痛
,其人不安,若胎病不長
,欲知生死
,令人摸之,如覆杯者則男
,如肘頭參差起者女也
。冷在何面?冷者為死
,溫者為生
。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中生后因續(xù)下血都不絕者
,有妊娠下血者
,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漏
,膠艾湯主之
。
婦人妊娠,經(jīng)斷三月
,而得漏下
,下血四五日不止
,胎欲動,在于臍上
,此為癥痼害
。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jīng)水利時
,胎也
。下血者,后斷三月
,衃也
。
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
,當下其癥
,宜桂枝茯苓丸。
問曰:婦人病
,經(jīng)水斷一
、二月,而反經(jīng)來
,今脈反微澀
,何也?師曰:此前月中
,若當下利
,故今妨經(jīng)。利止
,月經(jīng)當自下
,此非軀也。
婦人經(jīng)自斷而有軀
,其脈反弦
,恐其后必大下,不成軀也
。
婦人懷軀七月而不可知
,時時衄血而轉(zhuǎn)筋者,此為軀也
;衄時嚏而動者,非軀也
。
脈來近去遠
,故曰反,以為有軀
,而反斷
,此為有陽無陰故也
。
醫(yī)藥網(wǎng)PharmNet.com/整理
婦人經(jīng)月下,但為微少
。師脈之
,反言有軀,其后審然
,其脈何類
?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陰陽俱平
,榮衛(wèi)調(diào)和
,按之滑,浮之則輕
,陽明
、少陰,各如經(jīng)法
,身反灑淅
,不欲食飲,頭痛心亂
,嘔噦欲吐
,呼則微數(shù),吸則不驚
,陽多氣溢
,陰滑氣盛,滑則多實
,六經(jīng)養(yǎng)成
。所以月見,陰見陽精
,汁凝胞散
,散者損墮。設復陽盛
,雙妊二胎
。今陽不足,故令激經(jīng)也
。
婦人妊娠
,小便難,飲如故
,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
。
婦人妊娠有水氣,身重
,小便不利
,灑灑惡寒
,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
婦人妊娠
,宜服當歸散,即易產(chǎn)無疾苦
。
師曰:有一婦人來診
,自道經(jīng)斷不來。師言:一月為衃
,二月為血
,三月為居經(jīng)。是定作軀也
,或為血積
,譬如雞乳子,熱者為祿
,寒者為濁
,且當須后月復來,經(jīng)當入月幾日來
。假令以七日所來
,因言且須后月十日所來相間。設其主復來者
,因脈之
,脈反沉而澀,因問曾經(jīng)半生
,若漏下亡血者
,定為有軀。其人言實有是
,宜當護之
。今經(jīng)微弱,恐復不安
。設言當奈何
?
當為合藥以治之。
師曰:有一婦人來診
,自道經(jīng)斷
,脈之,師曰:一月血為閉
,二月若有若無
,三月為血積,譬如雞伏子,中寒即濁
,中熱即祿。欲令胎壽
,當治其母
。俠寒懷子,命不壽也
。譬如雞伏子
,試取雞一毛拔去,覆子不遍
,中寒者濁
。今夫人有軀,小腹寒
,手掌反逆
,奈何得有軀?婦人因言:當奈何
?
師曰:當與溫經(jīng)湯
。設與夫家俱來者,有軀
;與父母家俱來者
,當言寒多,久不作軀
。
師曰:有一婦人來診
,因言陰陽俱和調(diào),陽氣長
,陰氣短
,俱出不入,去近來遠
,故曰反
。以為有軀,偏反血斷
,斷來幾日
,假令審實者,因言急當治
,恐經(jīng)復下
。設令宮中人,苦寡婦無夫
,曾夜夢寐交通邪氣
,或懷久作癥瘕,急當治下,服二湯
。設復不愈
,因言發(fā)湯當中。下胎而反不下
,此何等意邪
?可使且將視赤鳥。
師曰:若宮里張氏不差
,復來相問
。
師曰:脈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
,其人渴
,不能食,無寒熱
,名為軀
,桂枝湯主之。法六十日當有娠
,設有醫(yī)治逆者
,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
。
方在《傷寒》中
。
婦人脈平而虛者,乳子法也
。平而微實者
,奄續(xù)法也。而反微澀
,其人不亡血
、下利,而反甚其脈虛
,但坐乳大兒及乳小兒
,此自其常,不能令甚虛竭
,病與亡血虛等
,必眩冒而短氣也。
師曰:有一婦人好裝衣來診
,而得脈澀
,因問曾乳子、下利
?乃當?shù)么嗣}耳
,曾半生
、漏下者可;設不者
,經(jīng)斷三月
、六月。設乳子漏下
,可為奄續(xù)
,斷小兒勿乳,須利止復來相問
,脈之。
師曰:寸口脈微遲
,遲徽于寸
,寸遲為寒,在上焦
,但當吐耳
。今尺反虛,復為強下之
,如此發(fā)胸滿而痛者
,必吐血;少腹痛
、腰脊痛者
,必下血。
師曰:寸口脈微而弱
,氣血俱虛
。若下血、嘔吐
、汗出者可
;不者,趺陽脈微而弱
。春以胃氣為本
,吐利者可;下者
,此為水氣
,其腹必滿,小便則難
。
婦人常嘔吐而胃反
,若常喘,其經(jīng)又斷
,設來者必少
。
師曰:有一婦人
,年六十所,經(jīng)水常自下
,設久得病利
,少腹堅滿者為難治。
師曰:有一婦人來診
,言經(jīng)水少
,不如前者,何也
?師曰:曾更下利
,若汗出、小便利者可
,何以故
?師曰:亡其津液,故令經(jīng)水少
。設經(jīng)下反多于前者
,當所苦困。當言恐大便難
,身無復汗也
。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
,遲則為寒
,寒水相搏,趺陽脈伏
,水谷不化
,脾氣衰則騖溏,胃氣衰則身體腫
。少陽脈革
,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
,婦人則經(jīng)水不通
。經(jīng)為血,血不利則為水
,名為血分
。
師曰:寸口脈沉而數(shù),數(shù)則為出
,沉則為入
,出則為陽實,入則為陰結(jié)
。
趺陽脈微而弦
,微則無胃氣
,弦則不得息。少陰脈沉而滑
,沉則為在里
,滑則為實,沉滑相搏
,血結(jié)胞門
,其藏不瀉,經(jīng)絡不通
,名曰血分
。
醫(yī)藥網(wǎng)PharmNet.com/整理
問曰:病有血分,何謂也
?師曰:經(jīng)水前斷
,后病水,名曰血分
。此病為難治。
問曰:病有水分
,何謂也
?師曰:先病水,后經(jīng)水斷
,名曰水分
,此病易治。何以故
?去水
,其經(jīng)自當下。
脈濡而弱
,弱反在關
,濡反在顛。遲在上
,緊在下
。遲則為寒,名曰渾
。
陽濁則濕
,名曰霧。緊則陰氣栗
。脈反濡弱
,濡則中濕,弱則中寒
,寒濕相搏
,名曰痹
。腰脊骨節(jié)苦煩,肌為不仁
,此當為痹
,而反懷軀,遲歸經(jīng)
。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