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醫(yī)書籍

    本草綱目草部(05)在線閱讀_作者:李時珍

    中藥大全 2023-09-21 21:11:51

    《本草綱目》草部(05)


    蒼術(shù)釋名亦名赤術(shù)
    、山精、仙術(shù)
    、山薊
    。氣味苦、溫
    、無毒
    。主治面黃食少
    。用蒼術(shù)一斤
    、熟地黃半斤、干姜(炮)五錢至一兩(夏天五錢
    ,冬天一兩)
    ,共研細(xì),加糊成丸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溫水送下
    。喜吃生米(不思熟食
    ,愛嚼生米
    ,憔悴萎黃,終于不起)
    。用蒼術(shù)在淘米水中浸一夜,取出焙干
    ,銼碎成末
    ,加蒸餅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飯前服
    ,一天服三次,米湯送下
    。半月左右可愈
    。腹中虛冷
    ,不能飲食,食亦不化
    。用蒼術(shù)二斤、曲一斤
    ,共炒為末
    ,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如怕冷
    ,加干姜三兩
    ;腹痛,加當(dāng)歸三兩
    ;衰弱
    ,加甘草二兩。脾濕水瀉(困弱無力
    ,水谷不化
    ,腹痛甚劇)。用蒼術(shù)二兩
    、白芍藥一兩
    、黃芩半兩、淡桂二錢
    ,混合后
    ,每取一兩煎服。如脈弦
    ,頭微痛
    ,則減去芍藥,加防水二兩
    。暑天暴瀉
    。用神曲(炒)、蒼術(shù)(淘米水中浸一夜
    ,焙干)
    ,等為分末
    ,加糊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三
    、五丸,米湯送下
    。此方名“曲術(shù)丸”
    。久痢
    。用蒼術(shù)二兩
    、川椒一兩,共研為末
    ,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飯前服
    ,溫水送下
    。此方稱“椒術(shù)丸”。惡痢久者
    ,加桂。脾濕下血
    。用蒼術(shù)二兩
    、地榆一兩
    、分作兩份
    ,每份以水二碗,煎成一碗
    ,食前濕服
    。青盲
    、雀目
    。用蒼術(shù)四兩,淘米水浸一夜
    ,切片焙干,研細(xì)
    ,每服三錢
    。另將藥末包在豬肝中
    ,扎好
    ,和粟米同煮熟,用以熏眼
    。臨眼前,食肝飲汁
    。又方:用蒼術(shù)二兩,淘米水浸過
    ,焙干,搗碎為末
    ,每服一錢
    。另以羊肝一斤,切破
    ,放入藥末
    ,扎好
    ,以淘米水煮熟
    ,冷定吃下。兩目昏澀
    。用蒼術(shù)半斤,淘米水浸七天
    ,去皮切片
    ,焙干
    ,加木賊二兩
    ,共研為末。每服一錢
    ,茶或酒送下。風(fēng)牙腫痛
    。把鹽水浸過的蒼術(shù)燒存性
    ,研檔擦牙
    。臍蟲怪病(腹硬如鐵
    ,臍中流水,如蟲爬行
    ,癢不可忍)。用蒼術(shù)煎成濃湯洗浴
    。另以蒼術(shù)末加麝香少許
    ,水調(diào)勻服下
    。附方成藥中以蒼術(shù)為主的膏
    、丹
    、丸
    、散,計有:
    蒼術(shù)膏:除風(fēng)濕,健脾胃
    ,被虛損。蒼術(shù)新者去皮
    ,切薄
    ,在淘米水中浸兩天
    ,一天換水一次
    。然后再浸于井華水澡,三
    、五天取出,裝入布袋
    ,在一半原水里
    ,把津汁揉出來
    。渣滓搗爛
    ,再放入一半原水里揉至汁盡。將兩次津汁合熬成膏
    。每一斤時厙蜜四兩,再熬一次
    ,每一斤里又加水澄白茯苓末半斤
    。攪勻收存
    。每服三匙
    ,早晚各服一次,溫酒送下
    。忌食酸物、雀
    、蛤
    、白菜
    、青魚等
    。又方:鮮蒼術(shù)二十斤,水浸
    ,去皮
    ,曬干,切片
    。用淘米水浸一夜
    。取出放在一石水中慢火熬到半干
    ,去渣,加入石膏葉三斤(刷去紅衣)
    、楮實子一斤、川當(dāng)歸半斤
    、甘草四兩(切過)
    ,一起煎至黃色
    。去渣再煎成稀粥狀
    ,和蜂蜜三斤熬成膏
    。每服三
    、五錢,空心服
    ,好酒調(diào)下。
    蒼術(shù)丸:清上實下
    ,兼治內(nèi)外障
    。蒼術(shù)(洗刮凈)一斤
    ,分為四份
    ,分別以酒、醋
    、淘糯米水、童便各泡三天
    ,一天換液汁一次
    。三天后
    ,取藥洗凈
    ,搗爛,曬干
    ,焙過
    。以黑芝麻同炒香,共研為末
    ,酒煮,面糊為丸
    ,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
    ,開水送下。
    八制蒼丸:疏風(fēng)、順氣
    、養(yǎng)腎
    ,亦治腰腳濕氣痹痛
    。蒼術(shù)一斤(洗刮凈)
    ,分作四份,分別用酒
    、醋
    、淘米水、鹽水各泡三天
    。取出曬干,又分為四份
    ,分別用川椒
    、紅茴香
    、補骨脂
    ,黑牽牛各一兩同炒香。最后取蒼術(shù)研末
    ,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空心服,鹽酒送下
    。五十歲后
    ,加沉香末一兩

    蒼術(shù)散:治風(fēng)濕
    ,常服壯筋骨、明目
    。蒼術(shù)一斤(洗刮凈),淘粟米水浸過
    ,去皮
    。以半斤浸酒中,半斤浸便童便中
    ,幾天(春五、夏三
    、秋七
    、冬十)后取出。將藥酒倒入事先用炭火煅赤而炭已移走的干凈土坑中
    。接著把蒼術(shù)放進酒里
    ,用瓦器蓋好,泥封一夜
    。取藥為末
    。每服一錢,空苡服
    ,溫酒或鹽湯送下

    六制蒼術(shù)散:治下元虛損
    ,偏墜莖痛
    。蒼術(shù)(洗刮凈)六斤,分為六份
    。一斤用倉米淘水浸二日后再炒過;一斤用酒浸二日后再炒過
    ;一斤用青鹽半斤炒黃
    ,去鹽
    ;一斤用小茴香四兩炒黃
    ,去茴
    ;一斤用大茴香四兩炒黃
    ,去茴
    ;一斤用桑椹子汁浸二日后再炒過。把這幾種不同制法的蒼術(shù)共研為末
    。每服三錢,空心服
    ,溫酒送下

    固真丹:燥濕養(yǎng)脾
    ,助胃固真
    。蒼術(shù)(洗刮凈)一斤,分作四份
    。一份青鹽一兩炒
    ,一份川椒一兩炒,一份川楝子一兩炒
    ,一份小茴香、破故紙各一兩炒
    。只取蒼術(shù)研末
    ,酒煮
    ,加面糊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空心服,米湯送下

    乾坤生意平補固真丹:治元臟久虛
    ,遣精白濁
    ,婦女赤白帶下
    、崩漏。蒼術(shù)(洗刮凈)一斤
    ,分作四份
    。一份川椒一兩炒,一份破故紙一兩炒
    ,一份茴香、食鹽各一兩炒
    ,一份川楝肉一兩炒
    。只取蒼術(shù)為末,加白茯苓末二兩
    、酒洗當(dāng)歸末二兩,酒煮后加面糊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空心服,鹽酒送下

    固元丹:治元臟久虛,遺精白濁五淋
    ,小腸膀胱疝氣
    ,婦女赤白帶下、血崩
    、便血等癥。以小便頻數(shù)為有效
    。蒼術(shù)(洗刮凈)一斤
    ,分作四份
    。一份小茴香
    、食鹽各一兩同炒,一份川椒
    、補骨脂各一兩同炒,一份川烏頭
    、川楝子肉各一兩同炒
    ,一份用醇醋
    、老酒各半斤同煮后焙干
    。把所有蒼術(shù)集中起來
    ,酒煮
    ,加糊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空心服
    。男以酒酒、女以醋湯用下

    少陽丹:補益身體
    ,增進健康。蒼術(shù)浸淘米水中半天
    ,去皮曬干
    ,研細(xì)
    ,取一斤
    。地骨皮溫水洗凈,去心曬干研細(xì)
    ,也取一斤。熟桑椹二十斤
    ,放在盆中揉爛
    ,濾取液汁
    ,和藥末成糊
    ,盛盤中日曬夜露,等干定后研末
    ,煉蜜和丸,如赤小豆大
    。每服二十丸
    ,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交感丹:補虛損、固精氣
    ,烏須發(fā)
    。蒼術(shù)(洗刮凈)一斤,分作四份
    。分別用酒
    、醋
    、淘米水
    、鹽湯各浸七天,曬干研細(xì)
    。另用川椒、紅小茴香各四兩炒過
    ,研細(xì)
    。加陳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空心服
    ,溫酒送下

    坎離丸:滋陰降火
    ,開胃進食
    ,強筋骨,去濕熱
    。蒼術(shù)(冼刮凈)一斤,分作四份
    。一份川椒一兩炒
    ,一份破故紙一兩炒、一份五味子一兩炒
    ,一份川 一兩炒
    。只取蒼術(shù)研細(xì)。另用川 皮四斤
    ,分作四份:一斤酥灸
    ,一斤人乳汁灸,一斤童便灸
    ,一斤淘米水灸
    ,各灸十二次,研細(xì)
    。兩種藥末和勻
    ,煉蜜調(diào)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早用酒
    、午用茶、晚用開水送下

    靈芝丸:治脾腎氣虛
    ,添補精髓
    ,通利耳目
    。蒼術(shù)一斤,浸淘米水中
    ,春夏浸五日,秋冬浸七日
    ,每天換一次
    ,期滿取出,以竹刀刮皮
    、切片
    、曬干
    ,在石臼中研細(xì)
    ,加棗肉蒸爛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
    ,空心服
    ,棗湯送下
    。圖片

    點擊
    放大
    狗脊釋名亦名強
    、扶筋、百枝
    、狗青。氣味苦
    、平
    、無毒(或說微溫)
    。主治男子各種風(fēng)疾
    。用金毛狗脊,鹽泥嚴(yán)封煅紅,取出去毛
    。與蘇木
    、 川烏頭(生用),等分為末
    ,加醋、糊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地十丸
    ,溫酒鹽湯送下
    。此方名“四寶丹”。婦女白帶
    。用金毛狗脊(去毛)、白蘞各一兩
    ,鹿茸(酒蒸后稍焙)二兩
    ,共研為末,加艾煎醋汁
    ,和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空心服
    ,溫酒送下
    。固精強骨。用金毛狗脊
    、遠(yuǎn)志肉、茯神
    、當(dāng)歸身
    、等分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
    。病后腳腫
    。除節(jié)食以養(yǎng)胃氣之外,再用狗脊煎湯浸洗。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貫眾釋名亦名貫節(jié)
    、貫渠、百頭
    、草 頭
    、黑狗脊
    、鳳尾草
    。氣味(根)苦、微寒
    、無毒
    。主治鼻血不止。用貫從根研末
    ,取一錢
    ,水沖服。各種下血(包括痔下血
    、漏下血以及腸風(fēng)酒痢等)
    。用貫眾去掉皮毛
    ,焙干
    ,研細(xì)。每服二錢
    ,空心服,米湯送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蚣哟住⒑退帪橥?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如梧子大。每服三
    、四十丸
    ,米湯送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qū)⑺師嫘裕屑?xì)
    ,加麝香少許
    。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婦女血崩
    。用貫眾半兩
    ,煎酒服
    。產(chǎn)后流血過多,心腹徹痛
    。用狀如刺猥的大貫眾一個,全用不銼
    ,只去毛
    ,以好醋蘸濕,慢火灸令香熟
    ,冷后研細(xì)。每服三錢
    ,空心服
    ,米湯送下
    。此方名“獨對湯”
    。赤白帶下。治法同上
    。對久病者亦有效。長期咳嗽
    ,痰帶膿血
    。用貫眾、蘇方木等份
    。每服三錢,以水一碗
    ,生姜三片
    ,煎服
    。日服二次
    。白禿頭瘡
    。用貫眾
    、白芷,共研為末
    ,調(diào)油涂搽
    。漆瘡作癢
    。用貫眾研末
    ,調(diào)油涂搽。雞魚骨鯁
    。用貫眾、縮砂
    、甘草等分
    ,研為精末。棉包少許含口中
    ,嚼汁嚦下。久則骨刺隨痰吐出
    。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白薇釋名亦名薇草
    、白幕
    、春草
    、骨美。氣味(根)苦
    、咸
    、平、無毒
    。主治肺實鼻塞
    ,不知香臭
    。用白薇
    、款冬花、貝母各一兩
    ,百部二兩,共研為末
    。每服一錢
    ,米湯送下。婦女遺尿(不拘胎前產(chǎn)后)
    。用白薇
    、芍藥各一兩
    ,共研為末,每服一茶匙
    ,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血淋
    、熱淋。治法同上
    。婦女血闕(平時無病,突然昏倒
    ,目閉口禁
    ,過很久才醒悟過來,這種病叫“血闕”
    ,也叫“郁冒”)。用白薇
    、當(dāng)歸各一兩
    ,人參半兩
    ,甘草一錢半
    。每服五錢,加水二碗煮成一碗
    ,溫服。此方名“白薇湯”
    。刀傷
    。用白薇研末敷傷口。婦女產(chǎn)中虛煩嘔逆
    。用白薇同桂樹一分,竹皮石膏三分
    ,甘草七分
    ,加棗肉調(diào)成丸子
    。每服一丸
    ,米湯送下。用熱者白薇用量加倍
    。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巴戟天釋名亦名不凋草
    、三蔓草。氣味(根)辛
    、甘、微溫
    、無毒。主治風(fēng)濕
    、腳氣
    、腎虛、陽痿
    。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道醫(yī)學(xué)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book/923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道醫(yī)中醫(yī)養(yǎng)生學(xué)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在線閱讀
    《中醫(yī)養(yǎng)生學(xué)》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人體于60歲以后進入老年期。一
    、生理和心理特點《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說:老年人“精耗血衰
    ,血氣凝泣”,“形體傷憊……百骸疏漏
    ,風(fēng)邪易乘”
    。《靈樞·天年》早有“六十歲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五·色脈,診關(guān)上脈第五
    金匱要略在線: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之空青
    味甘寒。主眚盲
    ,耳聾。明目
    ,利九竅
    ,通血脈,養(yǎng)精神
    。久服
    ,輕身延年不老。能化銅鐵鉛錫作金
    。生山谷。吳普曰:空青
    ,神農(nóng)甘
    ,一經(jīng)酸,久服
    ,有神仙玉女來時,使人志高(御覽)。名醫(yī)曰:生益州及越巂山有銅處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腸腑方風(fēng)眩第四
    屬性:(論一首
    、方九首
    、灸法一首、食禁一首)前卷既有頭面風(fēng)方
    ,風(fēng)眩不當(dāng)分出
    ,蓋以此是徐嗣伯方,不可以余方相雜
    ,故此特立風(fēng)眩方條
    ,專出徐氏方焉。徐嗣伯曰∶余少承家業(yè)
    ,頗習(xí)經(jīng)方名醫(yī)要治
    ,備聞之矣。自謂風(fēng)眩多途
    ,諸家未能必驗
    ,至于此術(shù),鄙意偏所
    2023-09-20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腸腑方風(fēng)眩第四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補益,五臟氣虛第五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補益 五臟氣虛第五方九首五補湯主五臟內(nèi)虛竭
    ,短氣咳逆?zhèn)麚p,郁郁不足
    ,下氣復(fù)通津液方∶麥門冬(去心) 小麥(各一升) 粳米(三合) 地骨皮 薤白(各一斤) 人參 五味子上一十味
    , 咀
    ,以水一斗二升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候癰疽色法第三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 候癰疽色法第三論曰∶夫癰疽初發(fā)如微
    ,人多不以為急
    ,此實奇患,唯宜速治之
    ,治之不速
    ,病成難救,以此致禍能不痛哉
    。且述所懷以悟后賢
    道醫(yī)中醫(yī)傷科按摩學(xué)編寫說明
    《中醫(yī)傷科按摩學(xué)》編寫說明本書是根據(jù)三年制教學(xué)計劃及全國中等按摩專業(yè)統(tǒng)編教材編審委員會討論制定的教學(xué)大綱編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