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醫(yī)書籍

      本草綱目蟲部(06)在線閱讀_作者:李時珍

      中藥大全 2023-09-21 23:44:30

      《本草綱目》蟲部(06)


      蝎釋名主簿蟲
      、杜白、蠆尾蟲
      。氣味甘
      、辛
      、平、有毒
      。主治小兒臍風(fēng)(初生兒斷臍后傷風(fēng)濕
      ,唇青、口撮
      、出白沫,不吸乳)
      。用全蝎二十一個,酒炙為末
      ,加麝香少許
      ,每服二
      、三分
      ,用金銀煎湯調(diào)下。慢脾驚風(fēng)(小兒久病或吐瀉后生驚
      ,轉(zhuǎn)成慢脾)
      。用蝎梢一兩
      ,研為末
      ,酒調(diào)勻
      ,填入一枚挖空的石榴中,蓋好
      ,放文武火粘攪熬成膏。取出放冷
      ,每服二
      、三分,金銀薄荷湯調(diào)下
      。又方;用全蝎
      、白術(shù)、麻黃(去節(jié))
      ,等分末
      。二歲以下小兒,每服二
      、三分
      ;三歲以上小兒
      ,每服半錢
      ,薄荷湯送下。天釣驚風(fēng),翻眼向上
      。用干蝎全者一個(瓦炒),好朱砂約三粒綠豆大
      。共研為末
      ,加飯做成丸子,如綠豆大
      。另以朱砂少許
      ,同酒化服一丸
      ,立愈
      。風(fēng)淫濕痹(手足不舉,筋節(jié)攣疼)
      。用全蝎七個
      、瓦炒
      ,加麝香三分
      ,研勻?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招臅r
      ,以酒三碗調(diào)服
      。如不見效,可再次服藥
      。腎氣冷痛(腎臟虛冷
      ,氣攻臍腹,兩辦疼痛)
      。用干蝎七錢半,焙為末
      ,以酒及童便各廠長中
      ,煎如稠膏,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酒送下。小腸疝氣
      。和小全蝎焙為末
      ,每發(fā)時服一錢,加麝香一
      、二分,溫酒調(diào)服
      。過一會
      ,再服一次,極效
      。腎虛耳聾
      。用小蝎四十九個
      、生姜(如蝎大)四十九片
      ,同炒至姜干,研為末
      ,溫酒送服
      。至一
      、二更時
      ,再服一次
      ,醉不妨
      。次日耳中如聞笙簧聲,即為有效
      。膿耳疼痛
      。用蝎梢七枚,去毒
      ,焙干
      ,加麝香半錢,研為末
      ,挑少許入耳中。日夜三
      、四次
      ,以愈為度。偏正頭風(fēng)
      。用全蝎二十一個
      、地龍六條、土狗三個
      、五倍子五錢
      ,共研為末,酒調(diào)勻
      ,攤貼太陽穴上。風(fēng)牙疼痛
      。用全蝎三個、蜂房二錢
      ,炒
      ,研細(xì),擦痛處
      。腸風(fēng)下血。用干蝎(炒)
      、白礬(燒)各二兩
      ,共研為末
      。每服半錢
      ,米湯送下
      。諸痔發(fā)癢
      。用全蝎不拘多少,燒煙熏癢處
      ,即效
      。諸瘡毒腫
      ,用全蝎七枚、梔子七個
      ,以麻油煎黑
      ,去渣,加黃蠟化成膏敷涂患處
      。附方蝎乃治風(fēng)的要藥,但有毒
      ,用量不可過大
      。圖片

      點(diǎn)擊
      放大
      水蛭釋名至掌。大者名馬蜞
      、馬蛭
      、馬蟥
      、馬鱉。氣味咸
      、苦
      、平
      、有毒
      。主治產(chǎn)后血暈(血結(jié)于胸中
      ,或偏于少腹,或連于脅肋)
      。用水蛭(炒)、 蟲(去翅足
      ,炒)、沒藥
      、麝香各一錢
      ,共研為末,以四物湯調(diào)下
      。敵國下痛止拍,仍須服四物湯
      。跌打損傷(辨血凝滯
      ,心腹脹痛
      ,大小便不通)
      。用紅蛭(石灰烽黃)半兩
      ,大黃
      、牽牛頭末各二兩,共研為末
      。每服二錢
      ,熱酒調(diào)下
      。當(dāng)排出惡血,以盡為度
      。此方名“奪命散”
      。墜跌內(nèi)傷。用水蛭
      、麝香各一兩,銼碎
      ,燒出煙
      ,研為末
      。酒磅服一錢,當(dāng)有積血排下
      。紅白毒腫
      。用水蛭十余枚令咂病處,取皮皺肉白為效
      。冬月朊蛭
      ,地中掘取,養(yǎng)暖水中
      ,令活動
      。先將患者痛處的皮膚擦凈
      ,然后用竹筒裝水蛭合上
      ,不久,水蛭吸滿人血自脫
      ,如須多吸
      ,另換新蛭。附方圖片

      點(diǎn)擊
      放大
      蛙釋名長股
      、田雞、青雞
      、坐魚
      、蛤魚。氣味甘
      、寒
      、無毒
      。主治水腫
      。用活蛙三個,每個口內(nèi)放一銅錢
      ,錢上涂黃連末少許;另取豬肚一個
      ,以茶油洗凈后,包蛙在其中
      ,扎好
      ,煮一領(lǐng)先取出
      ,去掉蛙的皮、腸
      ,只吃蛙肉和豬肚,酒磁定
      。忌食酸
      、咸
      、魚
      、面
      、雞
      、鵝、羊肉
      ,宜吃豬
      、鴨
      。此方名“蛤饌”。水蠱腹在
      。動有水聲
      ,皮膚變黑。用干青蛙二個
      ,以油炒干;螻蛄七枚
      ,炒過
      ;苦戎蘆半兩,炒過
      。共研為末。每服二錢
      ,空心服,溫酒送下
      。三服可愈
      。毒痢噤口。用青蛙一個
      ,連腸肚搗碎
      ,瓦上烘熱
      ,加麝香五分
      ,作餅貼臍上,氣通后即能進(jìn)食
      。諸痔疼痛
      。用青蛙一個,燒存性
      ,研為末
      ,加米糕作丸
      ,如梧子大。每空腹時
      ,先吃飯二匙
      ,再服藥十五丸
      ,枳殼湯送下。惡瘡如眼(上高下深
      ,顆顆累垂如眼
      ,頂上露出舌狀物,毒孔透里)
      。用蛙皮燒存性
      ,研為末,蜜水調(diào)勻敷患處
      。附方蛙、蛤蟆
      、蟾蜍
      ,都是脊椎動物
      。屬于無尾兩棲類。圖片

      點(diǎn)擊
      放大
      蛆釋名蛆是蠅的幼蟲氣味寒
      、無毒
      。主治一切疳疾。在六月間取糞坑聽蛆淘凈
      ,封竹筒中
      ,干后研末
      。每服一
      、二錢
      ,加麝香少許,米湯送服
      。又方:用淘米水泡蛆一天,逐日換汁
      ,再以清水三天
      ,也是逐日換汁,然后曬干火焙為末
      ,加黃連末等分
      。每半兩配麝香五分,一起和豬膽汁調(diào)成丸子
      ,如黍米大。每服三
      、四十丸,米湯送下
      。極效
      。小兒痹積。用蛆洗泡后曬干
      ,研為末
      ,加甘草末少許,拌米糊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五至七丸,米湯關(guān)定
      ,甚效。熱痢吐食(因服熱藥所致)
      。取糞蛆用流水洗凈
      ,曬干,研為末
      ,每服一錢
      ,米湯送下。附方圖片

      點(diǎn)擊
      放大
      蠐螬釋名地蠶、乳齊
      、應(yīng)條
      。氣味咸、微溫
      、有毒
      。主治小兒臍瘡
      。用蠐螬研末敷涂。數(shù)次可愈
      。小兒唇緊
      。用蠐螬研末,豬油調(diào)搽
      。丹毒。用蠐螬搗爛敷涂
      。癰疽痔漏。用蠐螬研末敷涂
      。每天一次。斷酒不飲
      ,用蠐螬研末
      ,酒送服。目中翳障
      。有蠐螬搗取滇,滴眼中
      。附方圖片

      點(diǎn)擊
      放大

      道醫(yī)學(xué)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book/926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道醫(yī)中醫(yī)養(yǎng)生學(xué)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在線閱讀
      《中醫(yī)養(yǎng)生學(xué)》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人體于60歲以后進(jìn)入老年期
      。一、生理和心理特點(diǎn)《素問·病機(jī)氣宜保命集》說:老年人“精耗血衰
      ,血?dú)饽保靶误w傷憊……百骸疏漏
      ,風(fēng)邪易乘”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五·色脈,診關(guān)上脈第五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五·色脈 診關(guān)上脈第五關(guān)上浮而數(shù)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腸腑方風(fēng)眩第四
      屬性:(論一首、方九首
      、灸法一首
      、食禁一首)前卷既有頭面風(fēng)方,風(fēng)眩不當(dāng)分出
      ,蓋以此是徐嗣伯方
      ,不可以余方相雜,故此特立風(fēng)眩方條
      ,專出徐氏方焉
      。徐嗣伯曰∶余少承家業(yè),頗習(xí)經(jīng)方名醫(yī)要治
      ,備聞之矣
      。自謂風(fēng)眩多途,諸家未能必驗(yàn)
      ,至于此術(shù)
      ,鄙意偏所
      2023-09-20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腸腑方風(fēng)眩第四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候癰疽色法第三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 候癰疽色法第三論曰∶夫癰疽初發(fā)如微
      ,人多不以為急,此實(shí)奇患
      ,唯宜速治之
      ,治之不速,病成難救
      ,以此致禍能不痛哉。且述所懷以悟后賢
      ,謹(jǐn)按黃父癰疽論
      道醫(yī)中醫(yī)傷科按摩學(xué)編寫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