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有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兩種,這里只討論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由其引起的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調(diào)養(yǎng)方法。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以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多見于中年及老年人
。診斷高血壓的標準是:收縮壓在21.3千帕或以上,和或舒張壓在12.7千帕或以上。近半數(shù)患者可無臨床癥狀,部分患者可有頭痛、頭暈、耳鳴、眼花、健忘、煩躁、心悸、肢麻等癥狀高血壓病多由長期精神刺激
本病在中醫(yī)學中屬“眩暈”、“頭痛”等
(1)忌受寒:受寒能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血管收縮
(2)注意穿戴適當:穿戴過緊,可影響體表的血液循環(huán)
(3)宜經(jīng)常平臥休息:當人從平躺轉(zhuǎn)向站立時,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
(4)宜適當節(jié)制性生活:性生活不僅使性神經(jīng)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
(5)忌大便干燥:便秘患者在排便時腹壓增加
(1)忌情緒波動:憤怒
(2)忌看驚險、兇殺的電影或電視
(1)宜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
(2)宜常吃食用菌
(3)宜常吃蘋果
(4)食療便方①醋浸花生米:食醋半斤(好的瓶裝醋),放入半斤花生米
1.常用驗方
(1)天麻鉤藤飲:天麻10克,鉤藤10克
(2)大補元煎:熟地15克
(3)加味四物湯:當歸10克
,白芍15克,生地15克,川芎10克,菊花15克,蔓荊子10克。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于血虛。(4)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半夏10克
2.常用中成藥
(1)復方羅布麻片:每次1~2片,每日3次
(2)臭梧桐片:每次4片
(3)珍菊降壓片:每次1~2片
(4)知柏地黃與朱砂安神丸各6克合服,每日2次
(1)體針:如屬肝陽上亢可選百會、風池
、太沖、太溪、肝俞、腎俞,用瀉法;如屬氣血虧虛,選脾俞、足三里、百會、氣海、膈俞、神門,用補法;如屬腎精不足,可選用腎俞、肝俞、氣海、關(guān)元、太溪、三陰交、足三里,用補法;如屬痰濁中阻,可選中脘、章門、豐隆、公孫、頭維、百會、內(nèi)關(guān)、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2)耳針:選耳尖或降壓溝放血。還可取心
、額、皮質(zhì)下、肝、交感為主穴,配以腎、外耳、枕,可用毫針刺法、埋針或耳穴貼壓法。(3)艾灸:如證屬肝陽上亢,取肝俞
、曲池、太沖,配以風池、神門、三陰交;如陰虛陽亢,取太溪、三陰交、足三里、太沖,配風池、內(nèi)關(guān)、氣海;如痰濕壅盛,取陰陵泉、豐隆、足三里,配內(nèi)關(guān)、風池。每日施1~2次,每穴3~5壯,10天1療程按摩推拿治療僅適用于早
(1)取坐式
(2)用大拇指按揉兩側(cè)太陽穴
(3)點揉頸后的風池穴,以出現(xiàn)酸脹感為度
(4)俯臥
(5)仰臥,醫(yī)者用掌根揉摩整個腹部5分鐘
(6)點按梁門穴
(7)醫(yī)者立于患者頭部前
(8)指揉內(nèi)關(guān)
、足三里、神門、合谷、三陰交、曲池、神門等穴。(9)搓揉足底涌泉穴半分鐘。
(10)取坐式
,醫(yī)者立于患者身后,拿肩井、搓肩背各半分鐘。(11)患者自己可用兩手手指抹前額數(shù)分鐘
,隨后用手掌擦頭部兩側(cè),持續(xù)1分鐘(1)宜練太極拳
(2)宜常作“氣健運動”?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皻饨∵\動”是指一些促進人體使用氧氣的運動
(1)拔罐:肝陽上亢,取太陽
(2)氣功療法:練強壯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book/931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