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宇宙終極真理 - 我是誰?

      荊十三 2024-01-18 15:52:52

      追求真理是人類的渴望與本能。老子

      、釋迦牟尼
      、蘇格拉底等等
      ,他們之前或之后都有無數(shù)的先哲們在追求真理
      ,追求一個被稱為終極真理的真理。

      那么

      ,這些先哲們追求的所謂終極真理到底是什么
      ?最深的往往是最淺的,最淺的往往又是最深的
      。這個終極真理就是——“我是誰
      ?”!

      “我是誰

      ?”
      ,猛然一聽,似乎這是一個荒謬而又可笑的問題
      ,一個人活著
      ,難道連自己都不認(rèn)識嗎?是的
      ,很少有人認(rèn)識

      “我是誰?”這是人類最為艱難和困惑的一個科學(xué)命題

      ,是人類的千古之謎
      ,也是人類的千古之問。

      微信圖片_20240109200751.png


      我是我生命的主人嗎

      ?如果是
      ,我能主宰自己的生死嗎?如果不是
      ,主宰我生死的又是誰
      ?誰讓人成為人?誰讓我成為我
      ?我究竟是誰

      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說:“人生百年,不解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
      ,而得了解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北蛔馂榈澜倘逯坏睦献诱f:“我獨異于人
      ,而貴食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比寮业拇砜鬃诱f:“朝聞道夕死可矣
      !”偉人毛丄澤東也曾在詩中寫到:“問蒼茫大地,誰主沉?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關(guān)于生命、宇宙的真相,誰又沒有想過
      、問過呢
      ?只是大多數(shù)人沒有深究,而是選擇了回避

      古希臘阿波羅神廟中就曾鐫刻著這么一道神諭:“認(rèn)識你自己”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rèn)識自我”。

      一個不認(rèn)識“我”的人

      ,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
      ,無論他的事業(yè)多么成功,無論他的資產(chǎn)多么豐厚
      ,無論他的身體多么健康
      ,無論他的人生多么安逸、“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他依然是一個極其可悲、可憐的人
      ,說穿了
      ,不過是一只沒有“頭”的蒼蠅,一個被“無明”牽引的行尸走肉

      以智慧與財富著稱于世的一代帝王所羅門就曾發(fā)出這樣的慨嘆:“人不能強于獸

      ,都是虛空。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
      、獸的魂是下入地呢
      ?”

      清朝順治皇帝也說出同理的話:“來時糊涂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人的痛苦與掙扎來自內(nèi)心的浮躁,內(nèi)心的浮躁來自人自我的迷失

      。迷失自我的人
      ,由于不認(rèn)識自己,他們的心就不能從“道”出發(fā)
      ,只能被現(xiàn)象所牽引
      ,現(xiàn)象在不停地變化,他們的心也跟著在不停地變化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

      迷失自我的人,無法享受到內(nèi)在生命的逍遙與安寧

      ,只好靠外在的物質(zhì)和虛名來滿足里面的空虛
      ,并以此來定義成功與自我價值,以及人生的意義
      。表面上他們自私
      ,實際上他們并不懂得什么是自、什么是私
      ,名利成為了他們的生命
      ,他們活著完全是活給別人看的,即敏感又脆弱
      ,是外強中干的紙老虎
      ,“好像粉飾的墳?zāi)梗饷婧每?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里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

      名利導(dǎo)致了人們對物質(zhì)的過分依賴與追求,導(dǎo)致了人們對大自然無止境的貪婪索取與破壞

      ,其結(jié)果只能是自掘墳?zāi)埂?/p>

      人類不和諧

      ,社會不和諧,家庭不和諧
      ,人自身不和諧
      ,人欲橫流與貪丄污腐敗,這些所有的根本都在于人迷失了自我
      ,為了證明“我”存在的價值
      ,他們身不由己、欲罷不能地追求名利
      ,就像吸食了毒品一樣
      ,最終死在無明的黑暗里。

      迷失自我的人就是以“小我”為中心的人

      。當(dāng)一個人以“小我”為中心看待自己及周遭一切的時候
      ,他與環(huán)境、與自我之間是割裂的
      ,這種割裂的體現(xiàn)就是矛盾——“我”與“對象”的矛盾
      ,“我”與自己的矛盾。當(dāng)人生活在矛盾中
      ,就會形成思想與情感高低起伏的落差
      ,這種落差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是煩惱,人生煩惱
      ,煩惱人生

      以“小我”為視角看待外在的一切,就是以點看待面

      ,“點”在“面”的包圍下
      ,就會表現(xiàn)出孤獨與壓迫
      ,顛倒、妄想
      、執(zhí)著
      ,人生沒有歸屬感,內(nèi)心無法安寧
      ,只能跟著感覺走
      ,成為欲望的奴仆,美其名曰“順其自然”

      那么

      ,一個覺悟的人,一個認(rèn)識自我的人
      ,會是一個怎樣的人
      ,會過一個怎樣的人生呢

      所謂認(rèn)識自我,就是覺悟生命

      、宇宙的本源
      ,就是悟道,就是明心見性
      ;就是從“小我”認(rèn)識“大我”
      ,從“假我”認(rèn)識“真我”,從“有我”認(rèn)識“無我”
      ;就是從無常認(rèn)識常
      ,從有限認(rèn)識無限,從變化認(rèn)識永恒
      ,從生死認(rèn)識“涅槃”
      ,從現(xiàn)象認(rèn)識本質(zhì);“君子當(dāng)悟本
      ,本立而道生”
      。所謂的大徹大悟并非人們想象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而是對生命
      、宇宙本體的認(rèn)知與把握;大徹大悟非但不是神通廣大
      ,反而是大智若愚

      覺悟就是放下,放下對“小我”的執(zhí)著

      ;覺悟就是拿得起
      ,以無相為宗,舍“我”(大我)其誰
      ,“治大國若烹小鮮”

      “不謀萬世者

      ,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
      ,不足謀一域”
      。開悟的人會擁有一種無比廣闊的胸懷,也正是這種廣闊的胸懷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
      ,他不僅能包容別人,更重要的是他能包容自己
      ,這樣他才能如是的安住在生命原本的光輝里
      ,“無所住而生其心”。每個人不一定都能成為偉人
      ,但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顆圣人的心
      ,可以坦蕩的、赤裸的
      、從容的
      ,表達(dá)生命的真實與純?nèi)弧D鞘且粋€別開生面的世界
      ,置身其中
      ,既無現(xiàn)在,亦無過去
      ,又無未來
      ,但覺一片浩渺無邊、廣博宏偉之大域
      ,“一真一切真
      ,萬境自如如”。

      “真人不露相

      ,露相非真人”
      。開悟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樣,依然有喜怒哀樂
      、七情六欲
      ,就像大海一樣,表面上洶涌澎湃
      ,變化萬端
      ,但里面卻是渾厚、寧靜與無限的寬廣

      開悟的人不會搞個人崇拜

      ,搞個人崇拜的都是沒有開悟的人。一個通達(dá)“無我”的人
      ,一個覺悟到“萬物與我為一”的人
      ,一個認(rèn)識了平等真相的人
      ,怎么會又怎么可能搞個人崇拜呢?他只能樹立道
      ,樹立整體
      ,樹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樹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釋迦牟尼曾如是說:“以色拜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如來是什么
      ?如來如去
      ,不來不去——如來就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如來是生
      ,如去是滅
      ,不來不去就是不生不滅,如來如去是現(xiàn)象
      ,不生不滅是本質(zhì)
      。如來是什么?如來就是道


      道是修出來的嗎

      ?道是本自具足、本來如是
      、自有永有
      、如如不動、獨立不改的
      ,它不能被創(chuàng)造
      ,也不能被改變,只能被認(rèn)識
      ,所以佛的本意是覺者
      ,即悟道的人。自古以來
      ,沒有一個人是通過修行而悟道的
      ,正如黃檗禪師所說:“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
      ,無始已來無次第佛”
      。修行是一種境界,是變化的
      、是無常的
      、是有為法
      、是生滅法,是永無止境的
      ,“生來坐不臥
      ,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
      ,何來立功課
      ?”。修行沒有出期
      ,覺悟只在一念
      ,“萬般神通皆小術(shù),惟有覺悟是大道”

      不悟道

      ,如何修道
      ?修的是什么
      ?不認(rèn)識自己,如何修自己
      ?修的是誰
      ?道是究竟的、徹底的
      ,本自圓滿的
      ,道是悟的不是修的。所謂先修行而后悟道
      ,實際上是一種誤導(dǎo)
      ,是建立在“我執(zhí)”上的“法執(zhí)”。

      誰在修

      ?我是誰
      ?這才是作為修行者首要解決的問題。覺悟為本
      ,修行為末
      ,本末不分是謂顛倒;覺悟為體
      ,修行為用
      ,體用一如,是謂自然
      。覺悟是解決“我是誰”
      ,修行是解決有所作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盀閷W(xué)日益”是磨磚成鏡
      ,“為道日損”是悟后修行
      ;磨磚成鏡是夢幻泡影,悟后修行是“守一
      、抱一”穿衣吃飯
      。不悟道而去修行,一生被妄想所縛
      ,結(jié)果是“如露亦如電
      ,應(yīng)作如是觀”;悟道之后修行
      ,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是鷹擊長空、魚翔潛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開悟的人心不離身,身心合一

      ,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他的心定在生命的本真上,“不變隨緣
      ,隨緣不變”
      。也只有身心合一的人,才能做到不為物喜不為己悲
      ,寵辱不驚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悲觀
      ,“不管風(fēng)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開悟前是“我在活著”

      ,開悟后是“我看著我在活著”
      ;開悟前是當(dāng)局者迷,開悟后是旁觀者清
      ;開悟前是為成功而拼命
      ,開悟后是“無事以取天下”;開悟前是以局部看局部
      、以現(xiàn)象看現(xiàn)象
      ,開悟后是以整體看局部、以本質(zhì)看現(xiàn)象
      ;開悟前“我”在矛盾中生活
      ,開悟后“我”在圓滿中存在,“以道蒞天下...抱一為天下式”。

      開悟的人是真實的活在圓滿里的人

      。圓滿不是沒有缺點
      ,圓滿不是“拍腦袋”,不是想當(dāng)然
      ,圓滿是優(yōu)點與缺點
      、對與錯、善與惡
      、是與非的統(tǒng)一體
      ,圓滿是真實的,圓滿是事實本身
      。再豪華的宮殿
      ,也有衛(wèi)生間和垃圾;再美麗的女人
      ,也有口痰和屎尿
      ;污泥能生出蓮花也是好泥土,圓滿的本身就是這樣——“不垢也不凈”
      。認(rèn)識圓滿就是覺悟
      ,覺悟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對事物真相的認(rèn)識與把握
      。當(dāng)一個人不再妄想
      ,以一顆圓滿的心看待自己和一切的時候
      ,他的心是平靜的
      ,在平靜中做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這就是佛行
      ,就是順天行道
      ,就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開悟的人會很自信

      ,因為他找到了生命的根。所謂自信
      ,就是對自我生命的本體認(rèn)識與毫無疑惑的確信
      。自信不是給別人看的,自信不需要被證明
      ,自信與外在無關(guān)
      ,用禪宗六祖慧能的話就是:“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開悟的人就是點燃自己生命的人

      ,這生命是光,自照照人
      ,在光里沒有黑暗
      ,無論什么時候
      、什么環(huán)境他的思想都是正面的、積極的
      ,他有無畏的勇氣面對一切
      ,沒有牢騷,沒有抱怨
      ,他真實的活在每一個當(dāng)下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何足奇”

      開悟人的胸中會有一種氣

      ,這種氣叫做浩然正氣,這種氣來自生命
      ,來自天地
      ,來自浩蕩乾坤,來自無邊的宇宙
      ,來自一顆念念歸道的赤子之心
      。點回歸面,部分回歸整體
      ,人回歸地球
      ,地球回歸宇宙,“人”原本是這么大——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未生我時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自導(dǎo)自演自觀賞
      ,自來自去自如如

      文源:修行圈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uzibaijia/1574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 rel="prev"> 修道應(yīng)從修德開始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dá)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以前常用來當(dāng)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灰姑娘》是《格林童話》中的一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
      。對這個故事
      再善良這三件事不能讓
      作者:云谷禪師來源:國學(xué)生活(ID:gxsh789)通往地獄的路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
      ,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