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是一部以自然辯證法為支點
,從人生觀、世界觀的高度,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哲學著作,易經(jīng)思想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思維,充滿了真和善的動機,充滿了憂患意識,同時也貫穿著進取精神。《易經(jīng)》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樞紐和總綱領
,也是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諸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儒、釋、道以及其他諸子百家無不將易經(jīng)思想收納于其理論之中。一般認為易經(jīng)思想源于河圖洛書
,大約產(chǎn)生在七千年前,其成書的年代約在商末周初。相傳在遠古時代
從功能上看
,作為群經(jīng)之首的《易經(jīng)》是一本卜筮書,卜筮可以推知過去,也可以遙測未來。《易經(jīng)》之所以被稱為經(jīng)典,不僅在于它神奇的卜筮功能,還在于它具有極其深奧的哲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中通人事,《易經(jīng)》闡述的就是世間萬事萬物的運行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被稱為道。《系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易經(jīng)》認為,整個世間萬物在陰陽兩種相反相成的力量互相作用下
陰陽符號按陰陽二氣消長的規(guī)律
經(jīng)除了卦象上的一陰一陽,《易經(jīng)》還將陰陽作為萬物的性質及其變化的法則
,把具體的事物賦予了陰陽的含義。從自然現(xiàn)象上看,《易經(jīng)》以天為陽,以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暑為陽,寒為陰《系辭》中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日月運行
在商周時期,《易經(jīng)》經(jīng)周文王整理和注述
《易經(jīng)》不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開山之作
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對《易經(jīng)》推崇備至
近現(xiàn)代有很多受易理啟示而獲得諾貝爾獎者:德國的漢森堡
此外,德國數(shù)學家萊布尼茨發(fā)明二進制(后來為計算機所用)得益于《易經(jīng)》八卦的啟示。在商業(yè)界
,豐田、三星的創(chuàng)始人也從《易經(jīng)》中受到很大啟發(fā)?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uzibaijia/1582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大鈞:“卦氣”溯源
下一篇: 易學入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