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故著名畫家唐云先生不僅精于繪畫
其實(shí)
,“曼生壺”的存世量不一定很少,原因有二:一是其制作年代并不久遠(yuǎn)
所謂“曼生壺”其始作甬者乃清朝著名文人陳鴻壽(1768-1822)
我們今天所能欣賞到的“曼生壺”一般都在壺底鈐有“阿曼陀室”銘款
香港有位收藏紫砂壺的名家,其有一件“曼生壺”藏品上刻有“茗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頻迦識”的銘文
“曼生壺”的制作水平高超
“曼生壺”之所以如此享有盛名
陳鴻壽當(dāng)初手繪茗壺十八式
這個問題不同人心里有不同的答案,我認(rèn)為為宜興紫砂壺做出重大貢獻(xiàn)的十位壺藝家是:供春
、時大彬、惠孟臣、陳鳴遠(yuǎn)、陳曼生、邵大亨、程壽珍、任淦庭、顧景舟因?yàn)槟鞘欠缕贰?/strong>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a/260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蘇南鄉(xiāng)鎮(zhèn)茶樓書場在蘇州彈詞傳承過程中···
下一篇:
夜遇祝英臺
印章亦稱圖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鑒定或簽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會先沾上顏料再印上,不沾顏料、印上平面后會呈現(xiàn)凹凸的稱為鋼印,有些是印于蠟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蠟印。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間,制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chǎn)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zhèn)。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制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jù)說紫砂壺的創(chuàng)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從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的樹癭壺、六瓣圓囊壺,到季漢生創(chuàng)意設(shè)計(jì)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png" alt="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