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茶聯(lián)欣賞
小小茶農(nóng)
2023-11-22 05:45:25
趣味茶聯(lián)欣賞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古往今來
,在茶亭
、茶室、茶樓
、茶館和茶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姷揭圆枋聻閮?nèi)容的茶聯(lián)。它不但有古樸典雅之美
,而且有妙不可言之趣。
浙江杭州西湖龍井有一茶室
,名曰“秀翠堂”
。門前柱有一副茶聯(lián):“泉從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圓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痹撀?lián)把龍井特有的茶
、泉
、情
、味點(diǎn)了出來
,起到了妙不可言的廣告作用。
廣州著名的茶樓“陶陶居”有這樣一副茶聯(lián):“陶潛善飲,易牙善烹
,飲烹有度;陶侃惜分
,夏禹惜寸,分寸無遺
。”聯(lián)中用了四個典故
,即陶潛善飲
、易牙善烹
、陶侃惜分
、夏禹惜寸
,巧妙地把茶樓的沏茶技藝
、經(jīng)營特色和高尚道德恰如其分地表露出來
。該聯(lián)旨在勸戒世人飲食應(yīng)有度
,要珍惜時光
,不要蹉跎歲月
。
四川成都早年有家茶館
,兼營酒鋪
,店主請一位當(dāng)?shù)夭抛幼珜懥艘桓辈杈坡?lián)
,鐫刻于館門兩側(cè):“為名忙
,為利忙
,忙里偷閑
,且喝一杯茶去
;勞心苦
,勞力苦
,苦中作樂
,再倒一杯酒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贝祟悓β?lián)
,平易親切
,意蘊(yùn)深厚
,教人淡泊名利
,陶冶情操
,使人雅俗共賞
,交口相傳
,令眾多顧客慕名前往
。
最有趣的恐怕要數(shù)這樣一副回文茶聯(lián):“趣言能適意
,茶品可清心?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钡棺x則為:“心清可品茶
,意適能言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鼻昂髮φ眨饩撤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文采娛人,別具情趣
,不失為茶聯(lián)中的上乘精品
。
茶與禪對聯(lián)淺析,佛教網(wǎng)
初進(jìn)課堂
,看見如此多的人在聽課
,我以為自己進(jìn)錯了教室
,一門選修課怎么會引來這么多的同學(xué)
,而且在沒有座位的情況下
,他們居然可以站著聽完兩個小時的講課……種種的疑問在我將要結(jié)束這門課的時候都得到了回答
。幾節(jié)課上下來,我對佛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茶禪一味”那節(jié)課
。所以下面我就“茶與對聯(lián)”之一個小的方面進(jìn)行一下分析
。
在我國
,凡是有“以茶聯(lián)誼”的場所
,諸如茶館、茶樓
、茶亭
、茶座等的門庭或石柱上
,茶道
、茶禮
、茶藝表演的廳唐內(nèi)
,往往可以看多以茶為題材的楹聯(lián)、對聯(lián)和匾額
,這既美化了環(huán)境,增強(qiáng)文化氣息
,又促進(jìn)了品茗情趣。
相傳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次外游,來到一座廟中小憩
,廟里主事的老道見他衣著簡樸
,相貌平常,對他非常冷淡
,順便說了聲“坐”
!有對道童說“茶”。待蘇東坡坐下交談后
,老道方覺得客人才學(xué)過人
,來歷不凡,又把東坡引至廂房中
,客氣的說道“請坐”
,并對道童說“敬茶”。二人經(jīng)過深入交談
,老道才知道來客是著名的大詩人蘇東坡,頓時肅然起敬
,連忙作揖說道“請上座”
,把東坡讓進(jìn)客廳
,并吩咐道童:“敬香茶”
。蘇東坡在客廳休息片刻
,與告別老道離去
。老道忙請?zhí)K東坡題寫對聯(lián)留念
。東坡淡然一笑
,揮筆寫道:“坐請坐請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崩系揽戳T,頓感面紅耳赤
,羞愧不已
。
清末民初
,廣州有個大同茶樓
,為了招徠顧客,曾出巨資征聯(lián),要求上下聯(lián)必須嵌如“大”“同”二字
,并具有品茗之意
。當(dāng)時應(yīng)征者紛紛送上征聯(lián),經(jīng)店主評選
,有一副佳作入選:“好事不容易做
,大包不容易賣
,針鼻鐵
,薄利只憑微中削;攜子飲茶者多
,同父飲茶者少,檐前水
,點(diǎn)滴何曾倒轉(zhuǎn)流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甭?lián)中巧妙的嵌如“大”“同”二字,并具有品茗之意
,兼談經(jīng)商的訣竅,故深得店主人的贊賞
。于是將這副對聯(lián)語用良木雕刻,懸掛于店門
。據(jù)說此聯(lián)掛出后,大同茶樓門庭若市
,生意興隆
。
傳說一百多年前
,四川華陽縣有個中興鎮(zhèn)
,是個水陸碼頭
,交通要道
。鎮(zhèn)上有一家“興盛居”茶館
,對面是一家“望月樓”酒樓
。某年春節(jié)
,茶館老板請本家秀才撰寫一聯(lián)
,貼于店門
。聯(lián)曰:“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贝寺?lián)寫得很雅致,顧客爭相圍觀
,嘖嘖稱贊
。酒樓老板見狀亦請一秀才給酒樓撰聯(lián):“開壇千里醉
,上桌十里香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相傳
,清代廣州著名茶樓陶陶居
,以“陶陶”二字征聯(lián)
,一人應(yīng)征寫了一聯(lián):“陶潛善飲
,易牙善烹
,飲烹有度
;陶侃惜分
,夏禹惜寸
,分寸無遺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睂|晉名人陶潛
、陶侃嵌入聯(lián)中
,“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體
。
重慶嘉陵江茶樓一聯(lián),更是立意新穎
,構(gòu)思精巧:“樓外是五里嘉陵,非道子一筆畫不出
;胸中有幾千年歷史,憑盧仝七碗茶因來
。”
上海天然居茶樓一聯(lián),更是匠心獨(dú)具
,順念倒念都成聯(lián),為廣大客人所喜歡
。聯(lián)云:“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人來交易所
,所易交來人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廣東的潮陽海潮古剎有一幅獨(dú)腳聯(lián)
,聯(lián)云:“吾鄉(xiāng)陸羽茶不列名次之泉”
,下聯(lián)至今未有人對上
,堪稱一絕
。海潮古剎位于城郊西巖山上
,唐代興建,倚山而立
,是粵東地區(qū)的名剎。寺中有一泉井
,名叫“問潮井”
。獨(dú)腳茶聯(lián)就刻在井臺邊的一塊石碑上。據(jù)說這獨(dú)腳聯(lián)出自清代
,興許是某一日一位滿腹經(jīng)綸的才子游興正濃時,喝了用井水沖泡的香茗
,乘興而作的。此后慕名前來應(yīng)對著不少
,都沒有一人對上
。
我國許多旅游勝地
,也常常以茶聯(lián)吸引游客
。如五岳衡山望岳門外有一茶聯(lián):“紅透夕陽
,如趁余輝停馬足
;茶烹活水
,須從前路汲龍泉?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鄭燮題焦山自然庵的茶聯(lián):“汲來江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dāng)畫屏?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眱H僅十四個字
,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風(fēng)光,使人吟一聯(lián)而攬焦山風(fēng)光之感
。
成都望江樓有一聯(lián)
,為清代何紹基書寫,取材于樓
,鑲嵌得體
。真把一個望江樓寫活了。聯(lián)云:“花箋茗碗香千載
,云影波光活一樓
。”四川青城山天師洞有一聯(lián):“掃來竹葉烹茶湯
,劈碎松根煮菜根
。”
欣賞一副副巧妙的茶聯(lián)
,就想喝一杯龍井香茶那樣甘醇
,耐人尋味,它使你生活無形多了幾分詩意和文化的色彩
,它能充實(shí)你的生活
,使你增添無限的情趣。
竹無俗韻
,茗有奇香
。
人們常說竹解心虛
,茶性清淡
,竹被視為剛直謙恭的君子。同樣詩人們也說“茶有君子性”
,茶總是和精行儉德之人相模擬
。正因?yàn)槿绱耍柚窠Y(jié)緣。
“竹雨松風(fēng)琴韻
,茶煙梧約書聲
。”此聯(lián)為清代名士山所題
。作者是畫家
,也是詩人。此聯(lián)恰是一副素描風(fēng)景名畫
,瀟瀟竹雨
,陣陣松風(fēng)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調(diào)琴煮茗
,讀書賞月,的確是無邊風(fēng)光的雅事
。將此聯(lián)與任何一副山川著名圖相配都是不俗的。
“秋夜涼風(fēng)夏時雨”
。其清爽,其舒逸
,有何能比
?松濤環(huán)繞
,竹林婆娑
,為此境隔竹支灶
,聽風(fēng)聲水聲,時可與夏雨秋風(fēng)相配
。
“竹音遮幾琴易韻,茶煙透窗魂生香
。”園中置幾案
,扶搖琴
,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煙透窗
,為墨增香
。竹生水畔,荷香暗動
,日上中天
,影落荷池
,其情其景讓人頓生隔世之意
。
古今茶聯(lián)層出不窮
,細(xì)讀品位
,卻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下列茶聯(lián)就是如此:
“松濤烹雪醒詩夢
,竹院浮煙蕩俗塵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龍團(tuán)
。”
“春共山中茶
,香宜竹里煎?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泉從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圓?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詩寫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龍井茶香飄宇高
,虎跑水溢滿寰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清泉烹雀舌
,活水煮龍團(tuán)
。玉盞霞生液,金雪泛花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竹雨松風(fēng)蕉葉影
,茶煙琴韻讀書聲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一簾春影云拖地
,半夜茶聲日在天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石鼎煎香俗物盡洗
,松濤烹雪詩夢初靈
。”
“山好好
,水好好,開門一笑無煩惱
;來匆匆,去匆匆
,飲茶幾杯各西東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山靜無音水自喻
,茗因有泉味更香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青山似欲留人住
,香茗何妨為客嘗?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煮沸三江水,同飲五岳茶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雖無揚(yáng)子江中水,卻有蒙山頂上茶
。”
“天下幾人閑
,問杯茗待誰
,消磨半日
?洞中一佛大
,有池荷招我
,來證三生
!”
“斗酒恣歡
,方向騷人正妙述
,杯茶泛碧,庵前過客停車
。”
“鹿鳴飲宴
,迎我佳客,閣下請坐
,喝杯清茶?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隨手煮茗化白鶴
,綠地垂柳釣青錢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只緣清香成清趣
,全因濃釅有濃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菜在街面攤賣
,茶在壺中吐香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看水滸想喝大碗酒
,讀紅樓舉杯思品茶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處處通途,何去何從
?求兩餐
,分清邪正
;頭頭是道
,誰賓誰主?吃一碗
,各自西東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識得此中滋味
,覓得無止清涼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忙什么,吃我這雀舌百文一碗
;走哪里,聽他擺龍門陣再飲三盞
。”
茶聯(lián)發(fā)展到了今天
,就層出新意
,予以新的內(nèi)容
。比如:
“喜報(bào)捷音一壺春暖
,暢談國事兩腋生風(fēng)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以上這些知識有的是吳言生老師上課時給我們介紹的,有的是我下來自己從書上
,網(wǎng)上查的,最后我想說
,通過“佛教文化導(dǎo)論”這門課,讓我重新了解了佛學(xué)
,雖然現(xiàn)在我懂得還不多
,但我現(xiàn)在越來越喜歡它
,尊敬它
!
有關(guān)于茶文化的詩詞和對聯(lián)
竹雨松風(fēng)琴韻
,茶煙梧月書聲
。
此聯(lián)為清代名士溥山所題
。作者是畫家
,也是詩人
。此聯(lián)恰是一幅素描風(fēng)景名畫
,瀟瀟竹雨
,陣陣松風(fēng)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調(diào)琴煮茗
,讀書賞月
,的確是無邊風(fēng)光的雅事
。將此聯(lián)與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圖相配都是不俗的
。
秋夜涼風(fēng)夏時雨
,石上清泉竹里茶
。
秋夜涼風(fēng)
,夏時陣雨,其清爽
,其舒逸,有何能比
?松濤環(huán)繞
,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
,聽風(fēng)聲水聲
,始可與夏雨秋風(fēng)相配。
竹蔭遮幾琴易韻
,茶煙透窗魂生香。
園中置幾案
,扶瑤琴,隔窗有侍童烹茶
,茶煙透窗
,為墨增香
。竹生水畔
,荷香暗動
,月上中天
,影落荷池
,其情其景讓人頓生隔世之意
。
融通三教儒釋道
,匯聚一壺色味香
。
這副對聯(lián)是當(dāng)代書畫家王梓梧(**統(tǒng)戰(zhàn)部贈送澳門回歸禮品畫《九九歸一圖》的作者)書贈丁以壽的,對聯(lián)中無“茶”字
,但茶又無處不在,很好地表現(xiàn)了茶與儒釋道不解之緣
。
茶聯(lián)的出現(xiàn),至遲應(yīng)在宋代
。但目前有記載的,而且數(shù)量又比較多的
,乃是在清代
,尤以鄭燮為最。
清代的鄭燮能詩
、善畫
,又懂茶趣
,善品茗
,他在一生中曾寫過許多茶聯(lián)
,如下:
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dāng)畫屏
。
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
。
墨蘭數(shù)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
。
雷文古泉八九個
,日鑄新茶三兩甌
。
山光撲面因潮雨
,江水回頭為晚潮。
從來名士能評水
,自古高僧愛斗茶。
楚尾吳頭
,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
,半潭秋水烹茶
。
古今茶聯(lián)層出不窮
,細(xì)讀品味
,確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下列茶聯(lián)就是如此:
松濤烹雪醒詩夢
;竹院浮煙蕩俗塵
。
塵濾一時凈
;清風(fēng)兩腋生。
采向雨前
,烹宜竹里
;
經(jīng)翻陸羽
,歌記盧仝
。
泉香好解相如渴
;火候閑平東坡詩
。
龍井泉多奇味
;武夷茶發(fā)異香
。
喜報(bào)捷音一壺春暖;暢談國事兩腋生風(fēng)
。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龍團(tuán)
。
雀舌未經(jīng)三月雨;龍芽新占一枝春
。
瑞草抽芽分雀舌
;名花采蕊結(jié)龍團(tuán)
。
陸羽譜經(jīng)盧仝解渴
;武夷選品顧渚分香
。
素雅為佳松竹綠
;幽淡最奇芝蘭香
。
幽借山巔云霧質(zhì)
;香憑崖畔芝蘭魂。
翠葉煙騰冰碗碧
;綠芽光照玉甌青。
泉從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圓
詩寫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
一杯春露暫留客
;兩腋清風(fēng)幾欲仙。
小天地
,大場事
,讓我一席
;
論英雄
,談古今
,喝它幾杯
。
獨(dú)攜天上小團(tuán)月
,來試人間第二泉
。
四大皆空
,坐片刻無分爾我;
兩頭是路
,吃一盞各自東西
。
從哪里來
,忙碌碌帶身塵土
;
到這廂去
,閑坐坐喝碗香茶
。
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帶玉溪云
。
花間渴想相如露
;竹下閑參陸羽經(jīng)。
細(xì)品清香趣更清
;屢嘗濃釅情愈濃
。
熏心只覺濃如酒;入口方知?dú)鈩偬m
。
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
清泉烹雀舌
;活水煮龍團(tuán)。
玉盞霞生液
;金甌雪泛花
。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大碗茶廣交九洲賓客
;**分奉獻(xiàn)一片丹心
。
處處通途,何去何從
,求兩餐分清邪正
;
頭頭是道,誰賓誰主? 吃一碗各自東西
。
竹雨松風(fēng)蕉葉影
,茶煙琴韻讀書聲。
為善讀書是安樂法
,種竹植茶是明妙心。
一簾春影云拖地
,半夜茶聲月在天
。
石鼎煎香俗物盡洗
,松濤烹雪詩夢初靈
。
新安人杰地靈
,傳古閣牌坊
,一曲徽腔成絕響;
黃山物華天寶
,獻(xiàn)屯綠祁紅,三杯猴魁余雅興
。
聆妙曲,品佳茗
,金盤盛甘露
,縹緲人間仙境;
觀古俗
,賞絕藝
,瑤琴奏流水,悠游世外桃源
。
山好好,水好好
,開門一笑無煩惱
;
來匆匆,去匆匆
,飲茶幾杯各西東。
小住為佳
,且吃了趙州茶去
;
曰歸可緩
,試同歌陌上花來
。
南南北北
,總須歷此關(guān)頭
,且望斷鐵門限
,備夏水冬湯,應(yīng)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諸佛
,上天下地;
東東西西
,那許瞞了腳跟
,試豎起金剛?c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擊晨鐘暮鼓
,喚醒眼耳鼻舌心意六道眾生,吃飯穿衣?br>山靜無音水自喻
,茗因有泉味更香。
青山似欲留人住
,香茗何妨為客嘗。
紅透夕陽
,好趁余輝停馬足
;
茶烹活水,須從前路汲龍泉
。
世間重?fù)?dān)實(shí)難挑
,菱角凹中
,也好息肩聊坐凳
;
天下長途不易走
,梅花嶺上
,何妨歇腳品斟茶
。
煮沸三江水
;同飲五岳茶。
雖無揚(yáng)子江中水
;卻有蒙山頂上茶。
揀茶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書。
三楚遠(yuǎn)來肩且息
;六安前去味先嘗
。
天下幾人閑
,問杯茗待誰
,消磨半日?
洞中一佛大
,有池荷招我
,來證三生!
品泉茶三口白水;竹仙寺兩個山人
。
來為利,去為名
,百年歲月無多,到此且留片刻
;
西有湖
,東有畈
,八里程途尚遠(yuǎn)
,勸君更盡一杯。
斗酒恣歡
,方向騷人正妙述
;
杯茶泛碧
,庵前過客暫停車
。
隨手烹茗化白鶴
; 綠地垂柳釣青錢
。
蘭芽雀舌今之貴,鳳餅龍團(tuán)古所珍
。
龍團(tuán)雀舌香自幽谷
,鼎彝玉盞燦若煙霞
。
看水滸想喝大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