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個
。賣茶姑娘又問要多少錢一斤的?咱說要300元左右的
。賣茶姑娘又問是要濃香型的還是清香型的
?咱回答說要濃香型的秋茶
。這時
,其中的一位賣茶姑娘繞到咱的后背,從一組保鮮柜中連續(xù)拿出5個裝鐵觀音的錫箔紙大口袋
,從第一個口袋中取出一撮兒
,遞給另一位賣茶姑娘
,然后是入壺
、洗茶、沖茶
、聞香
、品茶。咱感覺香氣不夠
,賣茶姑娘又依次取出第二個口袋和第三個口袋里的茶沖泡
。最終,咱選擇了第二個口袋的鐵觀音
。賣茶姑娘報價360元一斤
,咱給攔腰砍了一刀,還價180元一斤
,要2斤
。賣茶姑娘答應了
。然后就是上秤、裝袋
,交錢走人
。
回到家中
,趕快取出茶葉
,拿出小桶礦泉水,注入電壺中
,又把茶海收拾完畢
,沖上一泡。一品
,根本就不是剛才在茶葉市場的口感
,香氣全無。再細瞧湯色
,也不金黃透亮
。于是,仔細回憶當時品茶和購茶的每一個細節(jié)
,發(fā)現漏洞有可能就出在當咱確定要買的茶葉價格后
,在咱視線看不到的背后,另一位賣茶姑娘把冷柜上的5個茶葉口袋調換了位置
。說白了就是咱花180元一斤的價錢買了100元一斤的茶葉
。為了證實咱的想法,咱又給一位在福建經營茶葉的朋友打電話咨詢
,人家說
,這種情況在行里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了。有個別的商戶就是這樣做的
,你來買茶
,店家基本上一眼就可以判斷出你懂不懂茶,遇到不懂行的
,稍微調換一下裝茶口袋的位置,就能把陳茶
、次茶賣出去
,而買主卻被蒙在鼓里。
老許提醒諸位
,到茶葉市場買茶時
,一定要多個心眼,以免上當
。
怎么賣茶葉?
對于職場中的人而言,如何把產品賣出去
,并且積累更多的客戶和資源
,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不管是銷售什么樣的產品或者服務
,都需要認真用心對待
,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分享一下賣茶葉的最好銷售方法
,希望對感興趣的朋友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
方法/步驟
1/7分步閱讀
賣茶葉的最好銷售方法:設計銷售話術。不管是賣茶葉還是賣其他的產品
,都需要有好的銷售話術
,這是最好的準備工作,且有利于自己把茶葉賣出去
。要知道好的銷售話術
,是銷售成功的一半
。
?
2/7
賣茶葉的最好銷售方法:找到適合的人群
。茶葉的消費群體有所不同,有些高檔次的茶葉針對的人群也不同
。所以賣茶葉的最好銷售方方法就是找到適合的人群
,根據自己茶葉的定位和特點來鎖定目標客戶。
?
茶葉代理加盟 高端茶葉加盟
廣告
3/7
賣茶葉的最好銷售方法:確定具體的銷售方式?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在的銷售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
,有些是線上銷售有些是線下銷售,賣茶葉也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銷售方法
,是采取線上的形式還是線下的形式
。
?
加盟奶茶店要多少錢?2021加盟政策扶持及費用一覽表
廣告
拼多多
根據文章內容為您推薦
廣告
可下單定做三天內發(fā)貨
¥130 元¥143 元
查看
4/7
賣茶葉的最好銷售方法:知道自己的產品特點和核心優(yōu)勢是什么。不管是賣茶葉還是做其他的事情
,都需要有好的銷售方法
,最好的內容就是自己茶葉的核心特點和優(yōu)勢,這樣更容易突出這方面的內容
。
?
茶葉包裝進貨品類大全_茶葉包裝進貨批發(fā)進貨渠道_利潤率高
廣告
5/7
賣茶葉的最好銷售方法: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
,不管是賣茶葉還是做其他的事情,都需要有好的適合的合作伙伴
,大家有一樣的興趣愛好
,有一樣的銷售目標
,齊心協力會把茶葉賣好。
?
6/7
賣茶葉的最好銷售方法:直接對接大客戶
。賣茶葉最好的銷售方法之一就是直接對接大客戶
,并且樹立好的形象和口碑,爭取簽訂長久的合作協議
。這樣既可以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服務大客戶上
,還可以節(jié)省自己很多的宣傳和銷售的成本。
?
7/7
賣茶葉的最好銷售方法:保持平和心態(tài)
,制定計劃和方案
。不管是銷售茶葉還是銷售其他的產品,心態(tài)都是很重要的
。對于銷售人員而言
,提前制定計劃和方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就可以設計出最好的銷售方法
,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價值
。
三皮罐茶葉為什么不能賣了呢
三皮罐茶葉不能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產品質量問題:三皮罐茶葉可能存在質量問題
,如發(fā)霉、變質
、含有重金屬等
,導致銷售受阻。
2. 市場需求不足:三皮罐茶葉的市場需求不足
,消費者對于它的認知程度較低
,且價格相對較高,導致銷售困難
。
3. 競爭激烈:茶葉市場競爭激烈
,除了三皮罐茶葉外還有許多其他品牌和種類的茶葉,銷售份額分配難以確定
。
4. 市場營銷不到位:三皮罐茶葉的營銷策略和宣傳不夠充分
、有效,導致消費者對其缺乏認知和興趣
。
5. 行業(yè)標準問題:三皮罐茶葉所在的行業(yè)標準尚未完善
,導致產品標準不統(tǒng)一,消費者難以確定購買的產品質量
。
此外
,根據最新的消息,三皮罐茶葉因為存在使用禁止藥物農藥等違法添加物問題,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相關規(guī)定
,所以被禁止銷售和出口
。
茶葉市場的殘酷現實:內卷愈演愈烈 !數十萬家中小茶企何去何從
?
茶葉市場
,
內銷緩慢增長,出口常年維持在35萬噸
。這是我國茶市的現狀
。
未來幾年,內銷市場定會緩慢增長,但出口很難改變
。 茶葉市場的內卷,將會越來越嚴重
。
- 01 -
茶葉市場現狀
茶葉市場
,一靠內銷,二靠出口
。
內銷:平穩(wěn)增長,競爭激烈
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2020年,我國茶葉產量298.6萬噸
,同比增長19.26萬噸
。全國干毛茶總產值為2626.58億元(增加230.58億元)。
茶葉內銷量達220.16萬噸
,比增17.61萬噸
,內銷金額為2888.84億元,比2019年增長了149.34億元
,增幅5.45%
。
2020年,茶葉能實現內銷5.45%的增長,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
然而
,我國18個省市區(qū)
,涉茶人口8000多萬。
8000多萬人 ,守著3000億茶葉市場
,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如今的茶葉市場
,無論源頭的茶農
、市場的茶商,還是喝茶的茶客
,到處都是賣茶的人
。
茶農:
茶農,不僅采茶
、制茶
,也賣茶。茶葉年年發(fā)芽
,茶農手里
,永遠都有賣不完的茶。
茶農賣茶 ,有個很殘酷的現實: 有名的茶葉
,比如西湖龍井
,云南名山古樹等茶葉
。產量稀少,名氣很大
。茶農在茶葉市場
,擁有絕對話語權。
但這樣的茶農畢竟是少數
。比如
,古樹茶只占普洱茶產量的3-4%,集中在不到1%的茶農手里
。
其他茶農賣茶
,主要靠春茶,等著茶商或散客上門
。部分茶農與茶商長期合作
,銷量還稍好一些。
但大多數茶農,家里的茶葉
,沒有哪一年是賣完的。 只能日復一日
,在自己的圈子里不斷發(fā)茶葉
。
茶商:
茶葉市場,茶商是賣茶的主力
。
云南茶城的茶商
,小一點的茶商藏茶幾噸
,多一點的幾十噸,甚至上百噸
。
東莞更是藏茶之都,2016年
,東莞媒體就曝出藏茶30萬噸
。如今,東莞藏茶品類越來越豐富
,又有媒體報道
,東莞藏茶已經40萬噸。
東莞藏茶(尤其中期茶),價格相當便宜。 去年,有茶商開倉
,一餅60塊(真這么便宜)
,但銷量依然慘淡;2012年
,東莞就打出的南茶北調的口號
,要把莞藏普洱賣到北方,只是
,至今依然沒有太大進展
。
東莞藏茶,云南中小茶商藏茶 ,其他地方的茶商藏茶
。這么多茶葉,這么多賣茶的人
,賣茶的路上
,競爭可想而知。
茶客:
茶客本來是喝茶的主體
,但多年以來
,藏了很多茶葉。
某一天
,看著自己的藏茶
,默默地算了一筆賬:
每個月一個357克餅
,一年5公斤茶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在已經35歲,喝茶喝到70歲
,再老喝不動了
,
35年茶齡,每年4-5公斤,最多也就喝掉140-175公斤茶葉。 然而
,茶客如今的藏茶,已經200公斤了
。
反正喝不完,也加入了賣茶的隊伍。 大家都在賣茶
,大家都賣不好,這是多么無奈的現實
。
出口:連續(xù)下降
據國際茶葉委員會(ITC)數據:2019年
,全球茶葉產量615萬噸,茶葉消費總量585.9萬噸
。也就是說
,世界茶葉市場,已經趨于飽和
。
近兩年,我國茶葉出口,連續(xù)下降: 2020年
,我國茶葉出口34.88萬噸
,比2019年減少1.77萬噸,降幅4.84%
。這是2014年以來
,我國茶葉出口量首次負增長
。
然而,2021年茶葉出口,又一次雪上加霜
。 2021年1-5月
,我國茶葉累計出口13.57萬噸,同比減少5.8%
。
我國茶葉出口旺季在4-5月份
,正是忙完春茶之后。
1-5月份,我國茶葉出口不升反降。今年的茶葉出口,很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茶葉出口下降,主要是不同的國家,飲茶習慣不同。
世界茶葉出口
,以紅茶為主
。而中國茶葉的出口,卻以綠茶為主
。
2020年
,綠茶出口量29.34萬噸,占總出口量的84.1%
。
綠茶解暑,我國的茶葉,主要賣到摩洛哥等赤道附近的炎熱國家。 去年
,經濟低迷,相比歐洲發(fā)達國家的紅茶市場
,發(fā)展中國家買茶支出減少
,茶葉出口量也隨之下降,這是經濟大趨勢決定的
。
總之,我國茶葉市場,內銷緩慢增長,出口基本穩(wěn)定的格局,不會改變。茶葉市場,仍然以內銷為主
。
未來幾年,內銷市場還會進一步擴大
。然而
,茶葉是慢消品,縱然每天喝
,一年也就3-5公斤茶。
喝茶的多,賣茶的也多
,僧多粥少,市場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
,行情很難變好
。
- 02 -
茶葉復興,道阻且長
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2021上半年
,我國GDP同比增長12.7%
。經濟形勢一片大好
。
然而,茶葉市場
,卻沒有在大好的形勢之下
,分到一杯羹。茶葉
,哪里出了問題
。
內銷市場,應有標準
買茶的時候
,茶客最擔心的是:價格沒有標準
,品質無法分辨。簡單地說
,掙錢都不容易
,擔心被坑。
見過年輕的小伙子在茶城買茶:老板
,你這里有沒有2000一斤的茶葉,我要半斤送人
。
茶老板看著這個不懂行的主
,奸商值從0暴漲到100%,
指著蛇皮
口袋里的毛料說:這個茶葉我賣3000,看你是個實誠人
,給你2200一斤
。
其實
,茶老板那袋茶葉,是懂過小樹茶
,在茶山上
,300多塊一公斤。
諸如此類的事,茶葉市場還有很多
。 西湖龍井、普洱茶
、巖茶
、白茶,但凡有名的茶葉
,每一個都會這么玩
。
一堆毛料全靠吹,三言兩語試出買茶的人懂不懂行
。如果遇到不懂茶的主
,見人說人話
,見鬼說鬼話。
一堆茶葉到底值多少錢,茶客不知道(部分老司機能喝出山頭)
,茶商賣多少,全憑良心
。
試想
,一個消費者,想用5000塊錢買餅名山古樹茶送人
,但分不清是不是古樹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名寨。
買茶害怕被坑
,要么買便宜的茶
,要么干脆不買茶,買瓶茅臺送人也很香
。
行業(yè)混亂 ,把很多剛進門的人直接嚇了出去。
市場沒有標準
,嚴重制約了茶葉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
國內市場要做大 ,必須清楚茶行業(yè)的痛點: 沒有標準
,名山名寨(核心區(qū))亂搞冒充,古樹茶臺地茶分不清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靵y的市場,要喝一杯貨真價實的茶
,全靠道行
。
中國茶葉的標準,絕不是照搬西方機械化標準
,或者把葡萄酒分級模式生硬地嫁接到沒有工藝標準的茶行業(yè)
。沒有標準,分級有什么用
?
中國茶產業(yè),需要依托茶文化,制定符合自己需求的標準
。
無論種植采摘
、生產加工(尤其工藝 )、倉儲物流,投資收藏
,甚至庫存評估
,都要有標準可尋。
讓消費者買茶放心,不用擔心被坑
,是行業(yè)當務之急。
茶葉出口新希望
古代茶葉出口
,撐起了中原經濟的半壁江山
。
明朝能夠把白銀作為法定貨幣,是因為歐洲人搶了南美的白銀
,跑到中國買茶葉
。
清朝中后期,茶葉出口更是占所有出口的90%以上
。鴉片戰(zhàn)爭前
,清朝每年出口茶葉45萬噸
。
1881年
,僅上海出口茶葉就達到了62.3萬擔,福州出口茶葉更是達到了66.3萬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