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還要仔細(xì)辨別沏茶的水聲 ,仔細(xì)觀察茶葉從浮到沉的形態(tài)變化
。
端(敬):端茶給客人
,切忌用手抓提杯邊緣或握住杯身,正確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
,最 好下墊托盤,右手拇指
、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
品:客人接過茶后不能舉杯一飲而盡,吃口要小
,可從杯口吸吮一小口
,茶水通過舌頭
,擴(kuò)展到舌苔
,直接 *** 味蕾,此時可以微微
、細(xì)細(xì)
、啜啜品之。
斟(加):給客人斟茶時
,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開水,而要勤斟少加
。我國有“淺茶滿酒”的習(xí)慣 必須注意禮節(jié)
,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為宜。 清:要等客人離后
,才能清洗茶具
,收藏起來以備下次之用
。
問題六:如何品茶.品茶應(yīng)注意什么? 品茶講究審茶
、觀茶、品茶三道程序
。審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審看茶葉
,內(nèi)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綠茶
、紅茶
、花茶、 品茶青茶(烏龍茶)
、黃茶
、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種類來
。更講究的還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龍井”
、“雀舌”等
。什么茶用多高溫度的水,沏
、沖、泡
、煮方法各不相同
。觀茶是看茶葉的形與色。茶葉一經(jīng)沖泡后
,形狀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幾乎會恢復(fù)茶葉原來的自然狀態(tài)
,特別是一些名茶
,嫩度高,芽葉成朵
,在茶水中亭亭玉立
,婀娜多姿
;有的則是芽頭肥壯
,芽葉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猶如旗槍林立
。茶湯此時也會隨著茶葉的運(yùn)動而徐徐展色
,逐漸由淺入深,由于茶的種類不同而形成綠色
、黃色、紅色……此時此刻觀茶形賞茶色甚為賞心悅目
。第三步才是品茶,品茶既要品湯味還要嗅茶香
。嗅茶香先是干嗅
,即嗅未經(jīng)沖泡的干茶葉
。茶香可分為甜香
、焦香
、清香等,茶葉一經(jīng)沖泡之后
,其香味便會隨之從水中散溢出來
,此時便可以聞香了
。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壺
、茶海、茶盤
、茶托
、茶荷、茶針
、茶匙、茶撥
、茶夾
、茶漏、過濾網(wǎng)
、養(yǎng)壺筆、品茗杯
、聞香杯等20余種
,其中的聞香杯乃專供聞香用的。聞香之后
,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
,中指托著杯底,分三次將茶水細(xì)細(xì)品啜
,這便是“品茗”了。茶葉的功效與季節(jié)變化有密切關(guān)系
,不同的季節(jié)飲不同品種的茶
,對人體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