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喝茶還是泡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洗茶
,堪稱是茶桌上經(jīng)久不衰的熱門話題。之前做過一份調(diào)查問卷
,收集了不少茶客對于洗茶的立場。林林總總
,各不相同,節(jié)選如下:洗茶主要看心情,自己喝茶有時候洗
,有時候不洗;玻璃杯泡茶、煮茶一般不洗
,蓋碗沖泡的話會順手洗茶;招待客人如果不洗茶,總感覺招待不周
;洗茶只是心理安慰
,農(nóng)殘基本不溶于水,洗了也沒用;買大牌子的茶葉
,好茶喝著放心,不用洗;如果是細嫩的白毫銀針不用洗
,壽眉的梗葉比較粗大,洗茶一遍更好;壓得很緊的茶餅和沱茶
,我一般會提前溫潤泡30秒再倒掉,散茶大多數(shù)不洗;自己獨自喝茶不洗
頭道茶為什么要洗茶
主要吧
洗茶是中國人才有的說法
,外國人喝某頓時,沒聽過要洗茶的;洗茶只是心理安慰
,反正什么也洗不干凈……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哈姆雷特。
一千個茶客就有一千個對于洗茶的看法
。五花八門的觀點
,難以統(tǒng)一。但從平時的泡茶經(jīng)驗看
,不建議茶友們盲目洗茶。隨隨便便就以洗茶的名義,倒掉頭道茶
,略顯浪費。《2》
一、洗茶是茶桌上必要的儀式感?
從一位茶葉主播那聽來這樣的說法:“頭道茶不洗
,待客不周”。茶圈內(nèi)
,有不少茶客是認同這類做法的,認為待客喝茶時必須要洗茶。但這種說法
,含有道德綁架嫌疑。洗茶與否,不能體現(xiàn)待客誠意
。真誠拿出一泡好茶待客
,才是周到待客的做法。畢竟
,總不能在招待客人喝明前龍井、碧螺春之類的綠茶時,還要受限于“不洗茶不尊重客人”的陳舊思想影響吧?品質(zhì)一流的綠茶
,用玻璃杯泡茶時,第一杯茶湯至鮮至爽至清,風味無比美妙要是平白無故倒掉,洗茶不喝
前人留下的禮節(jié)約束,紛繁復雜
對現(xiàn)代生活來說
總不能,招待朋友喝茶
若真如此
喝一杯茶而已
,何必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3》
二、為什么外國人普遍不洗茶?
因為國情不同,在國外喝茶
,少有喝功夫茶的做法。大杯沖泡,才是主流
。泡茶時
,也是選袋泡茶為主,里面裝著各式規(guī)格的紅碎茶。參考某頓紅茶的泡茶方式
。找出一個喝水的杯子,放入袋泡茶
,注水熱水后,立馬就能泡出十之八九的茶味(碎茶的滋味浸出速度快)。袋泡茶
、速溶茶之類的茶葉,基本只供一次沖泡。泡過一次后
,再次續(xù)水對于這種茶
茶友們平時在泡茶時,大可參考一點
如果一款茶葉本身就不耐泡
泡茶時
三泡之后
在這樣的前提下,還要犧牲掉頭道茶湯
借鑒一位老茶客說的大白話,有些茶只能泡一兩沖
《4》
三、緊壓茶需要溫潤泡嗎 茶圈內(nèi)存在這樣的聲音 尤其是緊壓過的茶餅 撬出一小片餅茶,放進茶壺或蓋碗里 這時也別急著倒出茶湯,先耐心等待十幾秒 頭道茶泡出來的茶水 茶香淡,茶味淡 等到溫潤泡過后 經(jīng)歷熱水提前熱身后,泡出來的茶湯更甘醇飽滿…… 乍一看 但從散茶壓餅的操作上,這番話略顯自相矛盾 以白茶為例 建立在散茶基礎(chǔ)上,經(jīng)歷二次加工 因為在壓餅包揉 像榨果汁那樣 散茶壓餅也是如此 等到?jīng)_泡時 即便快出水也能泡出一杯清潤茶湯 《5》 四 聽過這樣的喝茶順口溜 “頭沖水 在部分茶客眼里 泡茶時 但這種說法太片面 干燥的茶葉,類似一塊蓄滿能量的電池 干茶遇上剎那,瞬間就能浸出不少茶味 優(yōu)質(zhì)好茶泡出來的頭道茶湯 以武夷巖茶為例,巖茶在加工時經(jīng)過了揉捻 巖茶的頭道茶,茶湯往往比較清甜爽口 在武夷山喝茶,巖茶的頭道茶湯還有這樣的作用——留還魂湯 即 留到最后,等一泡茶喝到盡頭 此時,對比已經(jīng)泡淡的尾水 要是一開始就白白倒掉,那就太可惜了 《6》 如果說自己在喝茶時 那么 花了500多買的一泡牛欄坑肉桂 平日在辦公室喝茶 用人不疑 如果放心不過一款茶的品質(zhì) 因為 這樣的問題茶,仍舊不值得喝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a/608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怎樣沖泡祁門紅茶
下一篇:
北斗一號大紅袍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png" alt="明、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