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
建盞始燒于唐朝末五代
宋代
,斗茶成風(fēng)。建盞的形成與宋代興盛的茶文化,和斗茶的風(fēng)靡息息相關(guān)。宋徽宗也是斗茶的愛好者,他認(rèn)為斗茶的茶盞“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dá)者為上”。建盞的出現(xiàn),讓宋代品茶藝術(shù)對茶具的研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福建省南平市的建盞文化街
,每天都會有很多外地來的建盞藏家來這里挑盞。建盞商戶:價位一般都在800元
、900元左右,名家的就不止了,名家的可能就有2000元、3000元,2萬元、3萬元都有。目前市場上有電燒和柴燒兩種燒制工藝的建盞
,同樣品質(zhì)的建盞,柴窯燒的比電窯燒的價格要高出許多。黃美金
,福建省建窯建盞燒制技藝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從事陶瓷研究和燒制40多年,2007年,他燒制出了第一個“金油滴”,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陶瓷燒制技藝和“建盞”品類的一項空白。黃美金福建省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傳承人:宋代的時候到現(xiàn)在
,已經(jīng)斷層了700多年了,現(xiàn)在的這些年輕師傅燒得比較好,可以說跟宋代的那些師傅來比,可以100%接近,可能還比(宋代)好一點點。黃美金說
,市場上老盞殘片很多,有些經(jīng)過技藝高超的老師傅修補之后也非常漂亮,除了買回去做標(biāo)本,也值得收藏。要想收藏到貨真價實的老物件,還是要靠豐富的經(jīng)驗去辨別真?zhèn)巍?/p>黃美金福建省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傳承人:這叫“烏金茶葉末”
,這個盞,按正常古代來說,也算是師傅修的坯了,胎體比較薄,這個盞不錯。這個就是一個標(biāo)本,如果它是一個完整器型,按正常來說,如果是完整頂級的話,有100多萬元黃美金認(rèn)為,在這玲瑯滿目的建盞市場上
黃美金福建省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傳承人:這個是宋代的盞
兔毫盞是建窯最典型且產(chǎn)量最大的盞,以致人們常常以“兔毫盞”作為建盞的代名詞
黃美金說
黃美金福建省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傳承人:這個就是柴窯作品,我們叫“柿紅釉”
建盞是福建本地的特產(chǎn)
,除了個人收藏,做伴手禮也很受消費者歡迎。梅子建盞藏家:比方想收藏,他們會選擇1000元到2000元價位
,有(落)款的,他們會喜歡。近兩年
,消費者買建盞越來越注重制作人是誰,盞底帶不帶落款,是不是手工制作。李啟彩
,是一位收藏建盞的愛好者。他發(fā)現(xiàn)用建盞喝茶與眾不同。李啟彩建盞藏家:倒了一杯茶水一喝
李啟彩建盞藏家:我主要是喜歡油滴釉和兔毫這兩種
李啟彩認(rèn)為,收藏建盞首先要看它是不是手工拉胚
有著美國GIA寶石學(xué)院授予的寶石學(xué)家身份的曹荻明,也是一位建盞收藏愛好者
曹荻明建盞藏家:建盞里面
曹荻明收藏建盞沒有特定標(biāo)準(zhǔn)
曹荻明建盞藏家:我覺得,首先收藏建盞不能太矯情
出生在藝術(shù)世家的司徒連山是廣東開平的望族
司徒連山建盞藏家:像這樣的銀毫
司徒連山建盞藏家:建盞跟同時代盞區(qū)別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aqi/84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下一篇:
茶巾≠抹布怎么清潔才是關(guān)鍵
,大家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