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三點一線是如何來看的
紫砂壺的三點一線是如何來看的,挑選紫砂壺的時候,確實有這個“三點一線”的說法
,那具體怎么看這個三點一線,即俯視紫砂壺
,壺嘴、壺蓋鈕
、壺柄是不是處于同一直線上
。
如果在一條直線上,那就說明這把壺的做工好
,但現(xiàn)在關于這一點
,其實是有爭議的。

▲顧景舟-深筒壺
,三點并沒有位于一線▲
現(xiàn)在很多名家所制的紫砂壺
,仔細看來,壺嘴或壺柄可能會有一點點偏的現(xiàn)象
,但不能就說這是做工不好
,這可能是燒制時紫砂收縮產(chǎn)生的變形
,這也是正常的情況
,并不會影響我們觀賞紫砂壺的做工。
一把壺只要壺身整體看起來端正大方
,平穩(wěn)順眼
,用起來實用性好就可以,不必要鉆牛角尖
,非糾結(jié)于“三點一線”
。
老紫砂壺價格以及鑒別方法的介紹
老紫砂壺是現(xiàn)在很炙手可熱的藝術品,這是一種很實用的藝術品
,不僅僅是非常的有欣賞的價值
,使用價值也是非常的大的。高水平的大師制作的紫砂壺一經(jīng)上市就會被高價搶購一空
,老紫砂壺的市場價值更是巨大
,數(shù)量也是非常的稀少。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老紫砂壺價格是多少
,以及老紫砂壺的鑒別方法是什么樣的
。
老紫砂壺價格
老紫砂壺價格在1000元以上。(價格來源網(wǎng)絡
,僅供參考
。)
老紫砂壺的簡介
老紫砂壺是指制作于1949年之前的紫砂壺
,當然年份可以上溯至晚明時期。民國以前
,為老壺期
,民國之后為新壺期;以此劃分,多與壺眼孔數(shù)的轉(zhuǎn)化有關
。1
、紫砂壺通向壺嘴的出水孔在民國以前多數(shù)是獨孔的。2
、此后才出現(xiàn)了多眼網(wǎng)孔
。3、而向壺內(nèi)凸起的半球形網(wǎng)孔則是20世紀70年代從日本傳來的
。收藏專業(yè)人士建議:不是紫砂壺方面行家
,最好別去把玩紫砂壺老壺,但最佳藏品又是年代久遠的老壺
。綜合來看
,老壺中的大路貨并不值錢,而新壺若出自名家之手
,也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保值作用
。
“泥、工
、款
、?形”。選擇收藏的紫砂壺時首先看安裝工藝
。一把壺做好了要安裝壺把
、壺鈕等細節(jié)。在外形上
,從壺的側(cè)面看
,壺口、壺嘴和壺把的上端面應該平齊;從上面看
,壺嘴壺把應該在同一條直線上
,不應有歪斜,且居于壺身
。接著是手工藝
。接頭的地方應該過渡自然光滑,沒有人工修補的痕跡
。線條應挺拔清楚
,不拖泥帶水,花貨的形象應盡量逼真、有質(zhì)感
,同時兼顧款識
,紫砂壺的色彩等。
老紫砂壺的鑒別
老紫砂壺從泥料特征
、款式
、工藝上去分辨,一般老紫砂壺老味重一些
,不過要防止收到做舊壺
。
1.看造型和工藝。如明代紫砂壺的總體特征是粗
、大
、笨,清初從陳鳴遠開始
,紫砂壺制作崇尚精巧
、秀雅之風?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滴鯐r出現(xiàn)彩繪
,乾隆時出現(xiàn)描金,嘉慶
、道光時
,以陳曼生一班文人參與紫砂壺的題詩刻畫,是紫砂器的裝飾提高到一個新階段
。
2.看泥色和配料
。紫砂泥以宜興地區(qū)丁蜀鎮(zhèn)黃龍山附近出產(chǎn)的陶土最好,一般分為紫泥
、綠泥
、紅泥三種
。一般來說
,明代砂器泥料較粗,清代較細
。晚清至民國一件砂器常有幾種色泥出現(xiàn)
。
3.分辨名家及款識。從明正德至今
,五百年來名家輩出
,仿制者一般都是仿名家,所以對各時期的名家及工藝手段
、款識特征都要有明確認識
。
新手如何選購紫砂壺
1、初次買壺,以實用為主
,不要想你要買什么泥料
,因為你現(xiàn)在可能還無法分辨,只要是泥料的即可
。同時
,暫時也不要考慮職稱、家傳等等藝人背景因素
,它是你玩壺進階以后考慮的事情
。
2、考慮有無自己喜歡的器形
,好比西施
,好比石瓢等等器形。假如有
,按圖索驥
。假如沒有,那就隨自己喜歡挑
。盡量應以傳統(tǒng)壺型為主
。這對你了解紫砂有幫助。
3
、看中一把壺想購買
,假如身邊有高手,則省事很多
,要么請高手和你一起去挑壺
,要么直接從高手那里搶過一把。
4
、選壺的時候
,不要考慮太多,諸如出水一尺不散花
,嘴不流口涎等等
,這些都是次要因素,只要不影響使用即可
。對于所謂的“三點一線”
,也是大概齊就行,手工藝品
,畢竟不是機械加工零件
,偏差沒有那么準確的,這不應作為你選壺的主要考慮因素(這里說的是實用性的紫砂作品
,考慮收藏的話另做討論)
。
5
、由于你是新手,不要試圖用壺蓋或者子口去敲擊壺身
,這個行為是店家為反感的
,同時,也很容易出現(xiàn)磕碰
,吃虧的是你
。在你不具備辨別能力的情況下,這種挑壺方法對你沒有任何意義
。
6
、莫受身筒成型工藝的影響,也就是常說的全手工
、半手工(模具成型)
,新手入門階段,此選項對你而言沒有更多實際意義
,只會增加你的煩惱
,也容易受到蠱惑,反過來就會影響你的正常判斷
。一把壺
,放在那里,或者說隱藏在眾多壺中
,假如吸引了你的目光
,不是身筒成型工藝決定的。
在此
,提醒玩壺者:全手工或者半手工并非是紫砂壺劣的標準
,更不是區(qū)分藝術品和日用品的界限。要知道現(xiàn)在半手工的秀作品也不便宜
,如蔣蓉大師的半手工壺
,價格也要上百萬了,懂壺的人都明白
。關鍵是要看茶壺的泥料
、工藝、造型和神韻如何
,即作品的“形
、神
、氣
、態(tài)”。
7
、假如你選擇了方器
、筋囊器
,那么壺蓋與身筒間的密封性就不是你要考慮的因素,因為這兩類器形受工藝所限
,漏水的情況可能會很多
。當然,要抬杠的話
,也不排除有的不漏
。
老紫砂壺在市場上的價格情況是什么樣的,以及老紫砂壺要怎么樣來鑒別
,還有就是老紫砂壺的基本情況是什么樣的
,這些小編都已經(jīng)在上文中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了。老紫砂壺是一種時間概念的產(chǎn)品
,一般是指新中國成立之前制作的紫砂壺
,在市場上求購的以及熱銷的,都是一些名家制作的老紫砂壺
,這些老紫砂壺在完成的時候
,就有很高的市場價值了,現(xiàn)在的價值是更加的讓人只能觀望
。
以上就是有關老紫砂壺價格的相關內(nèi)容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
、1-4家本地裝修公司
、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
!點擊此鏈接:【/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
,就能免費領取哦~
如何分辨紫砂壺泥料
問題一:如何辨別紫砂泥料底槽青壺溫和素雅,茶湯清氣悠揚
、時間長久
,養(yǎng)泡以后,泥色由棕色變成朱肝色
,水色光和
!底槽青壺的適用性很廣,較適合泡普洱
、綠茶
、紅茶、花茶等
。 清水泥壺醇厚穩(wěn)重
,典雅大方,具有親和力
。泡茶要求不是很高
,甚適合新手使用
。同樣,清水泥的適用性也很廣
,適泡茶類與底槽青相仿
。 1.兩者的原礦不一樣:紅泥是“五色土”里面普通的泥料,而純朱泥的原礦是黃石黃
。 2.兩者的收縮比不一樣:紅泥的收縮比是14%左右
,而純朱泥的收縮比是30%左右。 3.兩者的窯溫不一樣:紅泥的窯溫是1100度
,而純朱泥的窯溫是1080度
。 4.兩者的色澤、質(zhì)感不一樣:紅泥:呈光潔明亮紅中略帶一點橙色
,而純朱泥:朱紅略泛桔光
,溫潤透明質(zhì)感很好。 5.兩者的成型工藝不一樣:紅泥:成型工藝較易
,大小壺型都可以做
,而純朱泥:成型工藝很困難,大的壺型沒辦法做
,小的壺型做出來可愛生動
。 價格應該由泥料,做工和造型以及作者來決定
。 泥料的好壞
,就需要很豐富的經(jīng)驗來鑒別了。一般來說
,好的泥料看上去柔
、養(yǎng)出來潤。出漿速度快
,包漿珠圓玉潤
。一般來說泥料中比較高檔的有哪?,這個問題很難說
。因為每種泥料都有它的特性
,很難比較,也很難有個權威的標準
。通常
,好的泥料的壺養(yǎng)成包漿的速度要比普通泥料的壺養(yǎng)成的速度快。其實一把壺養(yǎng)的好壞
,泥料是最重要的因素
,好的泥料養(yǎng)出來的壺肯定會很漂亮的,反而言之
,泥料不好
,花再多的心血
,壺還是老樣子
,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是金子總 ⒐獾至于用什么辦法去鑒別,這不是一句話
、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需要長年累月累積的經(jīng)驗。如果很直觀的認為一種泥料很漂亮的話
,就應該考慮一下了
。 老泥、新泥是廣大壺友都存在一個誤區(qū)
。其實
,紫砂的形成到今天都是經(jīng)過了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了,都可以說是老泥
。至于泥料的風化期
、陳腐期倒有長短之分。紫砂都是經(jīng)過幾億年的時候形成的
,所謂的新泥
、老泥只是在陳腐期上區(qū)別而已。泥料的陳腐期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越久越好
,但在制壺前需重新回煉一下
。陳腐期久的泥料相對于陳腐期短的泥料要純,可塑性要高一點
。感覺沒有那么
。制好的壺一個無水色,較難看
。一個有水色
,較好看。 紫砂泥也有檔次之分
,個人認為依次是:朱泥
、底槽青、緞(團)泥
、拚紫
、普泥。但是縱觀大大小小的紫砂書籍
、權威的工藝師
,對紫砂泥檔次的順序也沒有一個權威、全面的說法
。其實
,泥料只要自己喜歡
、覺得好、易養(yǎng)
,那么它就是好的
。好的泥料加上好的火候,燒出來的紫砂壺色澤飽滿
、溫潤易養(yǎng)
。否則,要么干巴巴
,要么表面非常光亮(稱之為玻璃光或賊光)
,一般都是加有化工顏料和經(jīng)人為加工的,不可取也
問題二:如何鑒別紫砂壺泥料的好壞泥料的好壞
,需要很豐富的經(jīng)驗來鑒別
。一般來說,好的泥料看上去“柔”
、養(yǎng)出來“潤”
。養(yǎng)壺時出漿速度快,包漿“珠圓玉潤”
。這些抽象的詞句都需要壺友多看多學才能領悟和理解
。
問題三:怎樣辨別紫砂壺泥料真?zhèn)危?一)紫砂是一種雙重氣孔結(jié)構的多孔性材質(zhì),氣孔微細
,密度高
。用紫砂壺沏茶,不失原味
,且香不渙散
,得茶之真香真味?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堕L物志》說它“既不奪香
,又無熟湯氣”。
(二)紫砂壺透氣性能好
,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
,暑天越宿不餿。久置不用
,也不會有宿雜氣
,只要用時先滿貯沸水,立刻傾出
,再浸入冷水中沖洗
,元氣即可恢復,泡茶仍得原味。
(三)紫砂壺能吸收茶汁
,壺內(nèi)壁不刷
,沏茶而絕無異味。紫砂壺經(jīng)久使用
,壺壁積聚“茶銹”
,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
,這與紫砂壺胎質(zhì)具有一定的氣孔率有關
,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zhì)
。
(四)紫砂壺冷熱急變性能好
,寒冬臘月,壺內(nèi)注入沸水
,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
。同時砂質(zhì)傳熱緩慢,泡茶后握持不會炙手
。而且還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燒加溫
,不會因受火而裂。
(五)紫砂使用越久
,壺身色澤越發(fā)光亮照人
,氣韻溫雅。紫砂壺長久使用
,器身會因撫摸擦拭
,變得越發(fā)光潤可愛,所以聞龍在《茶箋》中說:“摩掌寶愛
,不啻掌珠
。用之既久,外類紫玉
,內(nèi)如碧云
。”《陽羨茗壺系》說:“壺經(jīng)久用
,滌拭口加
,自發(fā)暗然之光,入可見鑒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
問題四:怎么鑒別化工泥還是紫砂壺所謂“原礦紫砂”是近些年的流行提法
,過去的紫砂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沒有什么真?zhèn)螁栴}
。有的只是從開始對泥料認識不夠帶有雜質(zhì)的使用
,到后來對泥料逐漸地掌握,對純度要求的提高?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是因為有了“非原礦”(化工泥)了
,才強調(diào)“原礦”。這應該是從流行中的“正宗”和“不正宗”那兒演變而來的
。
那么
,我們?yōu)槭裁捶且獜娬{(diào)原礦泥料呢?宜興紫砂
,除了泡茶的實用功能優(yōu)越
,獨特以外,其獨一無二
,它處不可尋覓
,不可再生,只會越來越少的珍貴稀有
,是我們追捧和喜愛的主要原因
。玩賞收藏的人都知道,玩玉只能和田翡翠
,古瓷只玩宋元器物
、明清官窯,家具必須紫檀
、酸枝
、黃花梨。而當前
,市面上充斥著大量被冠以紫砂之名的所謂紫砂壺
,實際上都是高嶺土加化工著色劑調(diào)配出來的,或是用別的什么地方弄來的類似宜興紫砂的泥料
,經(jīng)過模具制成充當宜興紫砂的壺
,其材質(zhì)和物理性能跟原礦紫砂是無法比擬的。這種只有紫砂之名
,而無紫砂之實的玩意兒
,就是做到天荒地老都做不完。珍稀何在
?價值何存
?
我們雖然推崇原礦紫砂,但沒有真正親手接觸紫砂泥料
,又如何識得什么是原礦泥料呢
?世界上有些東西是只可意會,卻很難言傳的,紫砂基本可以算作這一類
。我們知道紫砂各異的天然材質(zhì)和經(jīng)人工調(diào)配的品種很多
,但前提是其成份必須是純天然的,即原礦的
。沒有多方面各種類的擁有地道原礦泥料制作的紫砂壺
,是很難理解和識別什么是真正的紫砂(即使有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認識清楚的)。為了便于理解和認識
,在這里我們談一些直觀的辨認方法
。
一、辨質(zhì)感
所謂質(zhì)感
,是指泥料在壺體表面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一種感覺
。原礦紫砂,精光內(nèi)斂
,溫潤似玉
、色相沉穩(wěn)
、老氣十足
。好的泥料使用起來,不出十天半個月便能看出效果
。而低檔的化工泥壺
,不管怎么養(yǎng)都沒多大變化,照樣是干巴巴的
。雖然也能做出所謂的綠豆沙效果(也并不是所有的泥料都有綠豆砂的效果)
,但由于表面的玻璃相(加入刨花水的原故亦稱石英水)太重,茶水吃不進
,把玩的油脂也滲不進去
,故這樣的壺是養(yǎng)不出來的。現(xiàn)在有紫砂研究所已注意這個問題
,已生產(chǎn)出表面不帶玻璃相的化工泥
,這類泥被用來做高檔的仿名家壺,非常能欺騙人
,沒有將原礦泥與化工泥對比認識的
,極容易上當。具體的辨識有:1.由于原礦泥料中的砂粒與泥質(zhì)在高溫燒制下的收縮不平衡
,一些原礦泥的壺通體(趙莊朱泥
、黃金朱泥、礱糠泥等)尤其是口沿的頸部等拐角地方
,會出現(xiàn)細密的豎皺紋
。這種豎皺紋的分布是均勻的,有的地方明顯集中,有的地方稀疏
。2.原礦泥的砂粒是大小粗細不等的
,這是因為過去的泥料都是經(jīng)過自然風化后,再用石磨碾磨過竹篾篩子得來的
。所以砂粒是不均勻的
。而化工泥料是用高速的雷蒙粉碎機加工出來的,砂粒目數(shù)非常均勻
。一眼看去就缺少天然質(zhì)樸的感覺
。3.原礦的泥料往往會帶有一些雜質(zhì),即一些顆粒不勻
、分布不均的小點
,尤以白點,灰白點居多
。這是某一個泥種中參雜著極其少量的其他泥料的成份所致
。而化工泥的異色砂粒是人為加進去的,通體都是
,極為均勻
,讓人感到不自然、不舒服
。
二
、辨泥色
原礦泥料的顏色大多不會太艷,一是因為早期的紫砂很多是淺表層的
,本身就有了一定的原始風化
。二是因為紫砂礦從地下被挖掘上來以后,要放置露天場地日曬雨淋一年半載
,自然松散變成小顆料后
,再碾磨成粉,最后再經(jīng)過錘打陳腐才能使用
。經(jīng)風化陳腐的原礦泥中的金屬物質(zhì)會發(fā)生氧化作用,泥色就會發(fā)暗
、發(fā)沉、發(fā)舊
,不會有新鮮亮麗的感覺
。有些泥料會陳腐存放幾十年,甚至百年以上才使用
,故現(xiàn)在還會有少量清代
、民國保留下來的老泥,但已彌足珍貴稀少了
。而化工泥是由高嶺土加石英砂、刨花水和致色金屬氧化物調(diào)制的,現(xiàn)調(diào)現(xiàn)用
,加上金......>>
問題五:怎么分辨紫砂壺
???評判紫砂壺好壞的基本條件。
1
、口蓋的平滑和密實度
。
在拿到一件紫砂壺后,輕輕旋動壺蓋
,如果在旋動壺蓋的過程中沒有阻塞
,說明第一關便是過了
。
由于紫砂的本身特性
,口蓋之間會留有一些空隙,但是這些必須要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我們所說的口蓋密實程度是以倒水的時候是否溢出茶水為標準
,稍微溢出一點水很正常
,如果隨著倒水的動作
,茶水從口蓋中大量溢出,這是嚴重不標準的
。
2
、出水的流暢度和斷水的果斷度
由于壺型的不同,出水的圓潤度可能不一定相同
,但是流暢度卻不會因為壺型而改變
。斷水也不會因為壺型的不同而不果斷,但做完斷水的動作后
,可能會有微量的水順著沖力沖出壺嘴
,這可以接受
,當然,最好是涓滴不出
。
3
、壺的通氣度
用嘴對著壺嘴吹,把手指放在壺孔上
,如果有氣息從壺孔涌出
,那么說明這只壺的通氣度是很不錯的。通氣度
、出水的流暢度和斷水的果斷度是相通的
,如果您是在現(xiàn)場就拿到壺,您可以簡單的對著壺嘴吹氣辨別
。
4
、紫砂泥的辨認
中醫(yī)里有望、聞
、問
、切四種診斷方法,辨認紫砂泥則可用望
、聞
、聽、切四種方法
。
1)望:真正的紫砂泥雖然五彩繽紛
,但并不鮮艷,有黯黯的光芒
,并不明亮
,我們可以“望”出紫砂泥的色彩是否過于艷麗,是否油亮光澤
。
2)聞:新壺一般只有塵俗火氣
,而無其他味道。而略微泡養(yǎng)過后的紫砂壺便會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
3)聽:一般用壺蓋在壺口上輕輕劃過,如果是真正的紫砂壺
,聲音應如玉石般鏗鏘
、清脆。
4)切:用手撫摸紫砂壺
,剛剛出窯的可能有一點干澀
,這是正常的,養(yǎng)過后就會變得玉潤
。我們所說的“切”
,實際也跟“望”結(jié)合
,真正的紫砂壺表面看起來有顆粒感,顯得凹凸不平
,但摸起來則是光潤的
。
四種方法結(jié)合,就能辨出是正宗的紫砂泥
,還是拌有化工泥或者是化妝過后的泥料
。
4、壺的做工
1)壺身比例的和諧度
。紫砂壺相當講究各部分的比例和諧
,只有在比例和諧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1
、2
、3三點。首先
,看壺嘴
、壺的、壺把是否三點一線
。其次平視紫砂壺正面
,壺嘴和壺把胥出的角度是否相近,壺身是否圓潤有致或方中帶正
。
2)光貨的好壞辨別
。光貨是最容易辨別出好壞的器型,因為光貨全身上下毫無遮掩
,稍有瑕疵便可看出來
。
圓器的光貨,講究的是“圓
、穩(wěn)
、勻、正”
,并要求“柔中寓剛”
,在珠圓玉潤之中要有變化,壺體本身以及附件的大小
、曲直要勻稱
,比例要恰當,整個造型要端正挺括
。
方器光貨
,講究“方中寓圓”,要求壺品線面挺括平正
,輪廓線條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