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蚨園會議室
嵩山天蚨園位于登封少室山清澈崖下
,占地60余畝先秦天下十豪
《呂氏春秋》
1、老聃(核心思想:無為而治)老子,姓李名耳
,字聃。華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約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
、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 20世紀80年代,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fā)行量最大的是《圣經(jīng)》,其次就是《道德經(jīng)》。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
,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稱為“太上老君”。老子像
2、孔子(核心思想:仁)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 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孔子曾受業(yè)于老子
,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jīng)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
孔子像
3、墨翟(核心思想:兼愛)墨子(生卒年不詳)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nóng)民出身的哲學家
墨子像
4關尹子
《關尹子》以獨特的視角將‘道“的廣闊無邊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關尹子像
5、列子(核心思想:貴虛)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間
,享年不明),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學者,周朝鄭國圃田(今中國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道家學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列子》又名《沖虛真經(jīng)》
列子像
6、陳駢(核心思想:貴齊)田駢
,中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又稱陳駢,齊國人,與田齊宗室出于同姓。是稷下學宮中最具有影響的學者之一。他本學黃老,與慎到齊名。曾講學稷下,雄于辯才。代表作品有《田子》。田駢是齊國臨淄稷下道家學派的中堅人物
。史稱他好高議,“設不為官”。戰(zhàn)國時代,百家爭鳴異常活躍。在齊國,從齊威王的父親齊桓公開始,就在國都臨淄(今山東臨淄北)西邊的稷下設立學宮田駢學習于彭蒙
,得不言之教。學到“貴齊”要領,主張“齊萬物以為首”,要求擺脫各自的是非利害,回到“明分”、“立公”的自然之理,從“不齊”中實現(xiàn)“齊”。田駢認為從“大道”來看,萬物是齊一的,即一致的。這種齊一或一致的說法,便被封建統(tǒng)治階級和士大夫階層的人物奉作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宗旨。在田駢看來,對待事物最好的辦法是任其自然變化,強調(diào)“變化應求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當”。他反對“好得惡予”,認為“好得惡予,國雖不大為王,禍災日至”。田駢的這種思想,與當時稷下學派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慎到的思想相近。田駢像
7楊朱(約公元前395--約公元前335)
楊朱的政治主張是建立一個“人人不損一毫
,人人不利天下”的社會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因為楊朱認為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楊朱像
8孫臏(生卒年不詳)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
孫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孫臏兵法》。孫臏特別重視道,這一點和《六韜》很相似,在《孫臏兵法》的治國
孫臏像
9王廖(生卒年不詳)
《呂氏春秋不二篇》:“王廖貴先,倪良貴后”
王廖像
10、兒良(核心思想:兵謀貴后)兒良
漢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
兒良像
擴展閱讀:
嵩山最神秘的《天蚨園記》是商經(jīng)?孝經(jīng)?歸隱圖?
天蚨園研學課:學周易、觀天象、察地理、探歷史、辨人文、布兵陣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星在登封嵩山少林寺天蚨園國學堂揭牌儀式講話
清華大學等二十幾所高校國學教授在登封嵩山少林寺天蚨園游學論道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28/29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但人對于道的言語形容和思維思考如同吹影鏤塵" rel="prev">
天物怒流
,卻引來更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