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傳統(tǒng)典籍 >> 道學(xué)漸法之金丹大道 >> 外丹研究

      上洞心丹經(jīng)訣,約出於唐宋
      。系抄錄《抱樸子內(nèi)篇》
      、《黃帝九鼎神丹經(jīng)訣》等書改編成
      ,假托太極真人嗣孫手述

      大道家園 2023-04-21 12:04:11

      上洞心丹經(jīng)訣

      上洞心丹經(jīng)訣,約出於唐宋。系抄錄《抱樸子內(nèi)篇》

      、《黃帝九鼎神丹經(jīng)訣》等書改編成,假托太極真人嗣孫手述
      。三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上洞心丹經(jīng)訣卷上
      太極真人嗣孫手述
      仙翁曰:欲求神仙
      ,當(dāng)?shù)弥烈?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至要在寶精行氣,服食大藥
      。雖云行氣
      ,而行氣有數(shù)十法,大要在還精補(bǔ)腦
      。雖云服氣
      ,而服氣之法百余事,大要在胎息
      。雖云服藥
      ,而服藥之方千余條,大要在金液還丹

      訣曰:寶精行氣數(shù)十法
      ,此不具載。其大要在還精補(bǔ)腦者
      。其法須於子后午前六陽之時(shí)為之
      ,或子后丑前,或身中腸生之時(shí)而為之
      ,善矣
      。於此時(shí)入靖
      ,或不拘 行住坐臥,亦可
      。須當(dāng)內(nèi)外貞白
      ,專氣致柔如嬰兒。然后自玉堂尾問起火行氣
      ,直過夾脊雙關(guān)
      ,上入三山,直至玉京山
      ,久則自然腦滿
      。三一九室之妙道,實(shí)在於斯 焉

      訣曰:服氣之法百余事
      ,如非姻碧靄,中黃玄黃
      ,沆淦淪漢
      ,紫霞青芽,懼靈望舒
      ,靈曄欽炎
      ,九呈五精,皆服氣之法
      ,若此未易詳言
      。而胎息一法,實(shí)為服氣 之大要
      。其法始焉
      ,必用震卦時(shí)入靖,或不拘行住坐外
      ,必要內(nèi)外貞白
      ,專氣致柔如嬰兒。然后如子居母腹
      ,呼吸在玄牝之根
      ,綿綿若存。久久服之
      ,直使一萬三千 五百息
      ,息息入胎。一日十二時(shí)百刻
      ,刻刻調(diào)和
      。小則骨正筋柔,膚若凝脂
      ,百病不侵
      ,延年不死
      。大則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脫胎換骨
      ,隱顯變化,身外有身
      ,與 道合真
      ,其道在人耳。此二要訣者
      內(nèi)丹之道要
      ,於斯畢矣。
      訣曰:仙翁云服藥之方千條
      ,末學(xué)豈能周知
      ,其大要在金液還丹者。今古登真達(dá)道而成仙者
      ,未有不由金液還丹
      ,而能成者也。其金液還丹者
      ,外丹也
      。古圣煉 法,有無中生有之金液還丹者
      ,上也
      。此乃上古圣圣以心傳之
      ,不留文字
      ,而至秘者也。要之非凡俗所可知
      ,非末學(xué)所能成
      。其爐鰲鼎器,采藥進(jìn)火之法
      ,實(shí)未可輕 泄於言語文字之問
      。斯丹一成,拔宅飛去
      ,變化其可量乎
      。其有九鼎飛伏金液還丹者,次也
      。此亦圣賢授受
      ,以口傳之,豈文字能盡者
      。中問取玄黃華
      ,造六一泥
      , 漆土釜,固神爐
      ,作華池
      ,生神水,釀春嘐
      ,醞左味
      ,采藥材,進(jìn)火候
      ,一切飛伏返還金液之法
      ,非至士真人不能煉,豈下愚凡俗之所能獲也

      今仙翁玉岌所珍心丹一方
      ,乃太上上洞仙經(jīng)之所載,金液還丹之次方也
      。藥材乃九鼎中之第一性味
      ,乃八石中之上等。制煉有方
      ,轉(zhuǎn)煉無異
      ,不用雜類,止用一 珍
      ,九轉(zhuǎn)煉之
      ,而成金液還丹,自換骨而至飛升
      ,井井有條
      ,接引真仙,上入太清
      ,與無中生有之金液還丹
      ,殊途同歸,功用不異
      ,實(shí)為至道不煩之妙也
      。凡世希有 之仙方也。
      仙翁曰:傳受之法
      ,取旺相吉日
      ,先齋戒沐浴,立壇
      ,設(shè)太上一座於水上
      ,於無人之地,燒香上白
      ,欲以長生之道
      ,用傳某甲
      ,及丹經(jīng)盟信之物,著案上
      ,置座 在此
      ,今欲受道。向北伏一時(shí)之中
      ,若天晴無風(fēng)
      ,可受之,共飲白雞血為盟
      ,乃投信物於水中
      。萬兆無仙骨者,終不見此內(nèi)外金液還丹之道也
      。故吾師云
      ,一代之 中,不過二三人得之
      。又云
      ,八極之內(nèi),將詛幾人見知秘訣
      ,難聞得之者少
      ,必盟誓方事相傳。長生神仙之藥
      ,神秘至重
      ,萬金不傳,必授賢者
      。若有傳者
      ,限百年 內(nèi)得傳一人,敵血為盟
      ,而后傳之
      。若於至人違負(fù)漏泄
      ,天帝譴謫
      ,永謝玄路
      。太玄仙都使盟者心迷意亂
      。所傾敗死,即仙君使精神昏濁
      ,所學(xué)不成
      。大司錄三天
      , 司命臧算伐年,所作不成
      ,受罰於太玄都

      仙翁曰:欲合神丹
      ,當(dāng)於深山大澤,或窮里曠野無人之處
      。若於人中作之
      ,必於高墻厚壁,令中外不見
      ,亦可也
      。結(jié)伴不過二三人耳。先齋七日
      ,沐浴五香
      ,置加精潔,勿經(jīng)穢污喪死嫁娶之家相往來

      仙翁曰:欲市其神藥
      ,必先齋七日,以子丑日沐浴
      ,以執(zhí)日市之
      。當(dāng)於月德地坐,勿與人爭貴賤
      。玄女曰:作藥以五月五日大良
      ,以用七月七日始,以甲子
      、丁 巳
      、開除之日為善,甲申
      、乙巳
      、乙卯次之。作藥忌日
      ,春戊辰
      、己巳,夏丁巳
      、戊申
      、壬辰、己未
      ,秋戊戌
      、辛亥、庚子
      ,冬戊寅
      、己未、癸卯、癸酉
      ,及月殺
      , 及支天季、四孟
      、仲季月收
      ,壬午、丙戌
      、癸亥
      、辛巳、月建
      、諸朔望
      ,皆兇,不可用以起火
      ,合神藥
      。慎不得與俗問愚人交通,勿令嫉拓多口舌人
      ,不信道者
      ,聞 知之也,神藥不成
      。神藥成
      ,便為真人,上天入淵
      ,變化恍惚
      ,可以舉家皆仙,何但一身
      。俗人惜財(cái)
      ,不合丹藥,及信草木之藥
      ,且草木藥埋之即朽
      ,煮、之即爛
      , 燒之即焦
      ,不能自生,焉能生人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辕煵∫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又不免死也
      。還丹至道之要,非凡所聞。
      夫肖形天壤
      ,人最為貴
      。限以速老則死,善養(yǎng)則生
      ,生可惜也
      ,死可畏也。是以道家至秘而重者
      ,莫過此長生之方也
      。若長生之藥方法,莫過此神丹之道也
      。若 此道不長生
      ,則古無長生矣。夫生之在己
      ,其利實(shí)大
      。論至貴賤,雖爵為公侯
      ,不足以論
      ,比其輕重,雖賞有封畿
      ,不足以百年之壽
      。三萬余日,幼弱則未有所知
      , 衰邁則歡樂無味
      。童蒙昏耄,除數(shù)十年
      ,平和喜笑
      ,八九千日。揚(yáng)飛電激
      。顧盼以盡
      ,今百年者,萬中一焉
      ,假或終之
      ,一辰憂迫擾。所以上士之務(wù)
      ,先營長生事 定
      ,可以任意,不期羽化
      ,取樂人間
      ,同彭祖之享年,比少君之遐壽?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梢孕笃拮?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可以居官秩,無虧上下之節(jié)
      ,不失人理之歡
      ,實(shí)盛事矣。人之為體
      ,易傷難養(yǎng)
      , 攻毀之者非一條。過於克剝
      ,劇乎搖拔
      ,精靈固於焦擾,榮衛(wèi)消於數(shù)用
      ,煎熬形器
      ,克削平和,飲食失宜
      ,榮衛(wèi)過度
      ,當(dāng)風(fēng)臥濕,變起膏育
      ,方托命於草木之醫(yī)
      ,或 投誠於祭祀之助,猶渴穿井於高阜
      ,若饑起阱於石田
      ,草木之藥,何所補(bǔ)之
      ,神鬼之力
      ,曷能濟(jì)之。若命可以草木延
      ,病可以祭祀除
      ,則醫(yī)人悉長生,巫師永不病
      。 故經(jīng)云
      ,不在祭祀事鬼神,不在誓愿多言語
      ,養(yǎng)生之道
      ,唯在神丹。知之不易
      ,行之實(shí)難
      。而學(xué)道之人少進(jìn)多退
      ,競知者眾,克終者鮮
      。如井不達(dá)泉
      ,終為棄井
      。故 非長生難聞
      ,若聞道行之為難,非行之難
      ,終之難也
      。非至明不能察也,非至勤不能學(xué)也
      。若易得則漢武遇少君已得之矣
      ,易明則劉向案枕中已明之矣。故黃帝登崆 峒而訪道
      ,夏禹封金簡於玉函
      ,或功就而上升,或道成而仙去
      ,事昭故實(shí)
      ,法茂前修者,長生之法
      。若不精加功勤
      ,徒學(xué)一切旁門無益。要當(dāng)時(shí)不可失
      ,不俟終日
      , 生前一切之有為,唯有長生之可重
      。神丹一成
      ,與天地相畢。
      仙翁曰:世之煉靈砂者
      ,乃用抽出砂中汞
      ,配硫黃,二八而成靈砂
      。但至一轉(zhuǎn)者
      ,至士服之,可以通靈
      ,故號(hào)靈砂
      。愚人服之,百病皆愈
      。若到九轉(zhuǎn)
      ,號(hào)稱還 丹
      。依法煉服,亦能變化飛升
      。其硫黃乃火輸
      ,與日輪之氣相交,而生此丹
      。砂者具南方正色
      ,察太陽真精,含天地之至神
      ,列仙藥之上品
      。蓋其內(nèi)具硫體而含汞, 若依仙方
      ,煉之九轉(zhuǎn)
      ,乃真靈砂也。修煉之士服之
      ,指日升仙
      ,飛升太清,其功莫可言也

      上洞太-心丹秘方
      按《本草》丹砂味甘
      ,微寒,無毒
      ,主療身體五藏百病
      ,養(yǎng)精神,安魂魄
      ,益氣明目
      ,通血脈,止煩滿消渴
      ,益精
      ,悅澤人面,殺精邪惡鬼
      ,除中惡腸痛
      ,毒氣疥瘓諸瘡,久服通神明
      ,不老輕身神仙

      按仙方煉為還丹金液,服之者腹中三尸九蟲死
      ,身中一切諸病
      ,盡皆除愈,發(fā)白更黑
      ,齒落更生
      ,返老還童
      ,延年不死,神仙蛻殼換骨
      ,日中影不見
      。始服之壽 百歲,三轉(zhuǎn)服之壽三百歲
      ,五轉(zhuǎn)服之壽五百歲
      ,七轉(zhuǎn)服之壽千歲,九轉(zhuǎn)丹成
      ,功行圓滿
      ,服之飛升
      。昔李少君數(shù)百歲在人問
      ,陰長生四百歲,挈妻子遨游州郡
      。古之 如何
      ,候拔宅飛升者八十余家,白日飛升者不可勝紀(jì)
      ,是有征驗(yàn)久矣

      仙訪曰:凡造藥起火,皆爐邊施祭
      ,以好白酒五升
      ,牛羊脯各三斤,黃粱米飯三升
      ,大棗三升
      ,梨一斗,熟雞子三十枚
      ,鯉魚三頭
      ,各重三斤,凡用三案
      ,案皆 二碗
      。再拜祝曰:小兆臣某,恭誠惟大道君
      、老君
      、太和君。一及小兆臣某
      ,貪生樂道
      ,轉(zhuǎn)煉神丹。愿祈使某令藥不飛不亡
      ,皆使伏火
      ,藥已好善
      ,隨手變化,黃白 悉伏
      。服藥飛仙
      ,朝於紫宮,命長無極
      ,得至真人
      。行酒起,再拜畢
      ,諸赤色果木橘柚皆上之
      。訖,然后造藥行火如法

      心丹
      丹砂上等紅明
      ,如莖豆大者,不拘多少
      。一云約斤半分兩可矣

      用無根草煮之,即紫背浮萍也
      。其草多寡
      ,對(duì)丹砂分兩,同濃煎水
      ,約可浸二七日之多
      ,藥水浸丹砂二七日。每日早溫?zé)岵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浸之二七日
      ,皆溫之。止用元煎草水
      ,不用續(xù)添
      ,至日數(shù)滿,僻去水曬乾
      ,裝入神室

      作神室法
      用好雞彈八個(gè),醋浸
      ,略去訾皮
      ,頂上微開一小竅,約小指拇大
      ,慢慢傾去黃白
      ,洗爭控乾。然后磨上等京墨
      ,濃磨墨汁
      ,傾入雞彈中
      ,搖轉(zhuǎn)令上下皆遍,微於 火上炙乾
      ,令遍黑
      。如不黑,再用黑汁
      ,如前三上之
      ,尤妙。此即昆箭紙法也
      。選四個(gè)好者
      ,作裝藥者。余作蓋
      。乃用鞋底針
      ,於四個(gè)雞彈周圍,勻針七個(gè)針孔
      ,以 象心之七竅也
      。四個(gè)殼蓋
      ,亦如前墨汁涂之
      。凡雞彈色白,神不可居
      。墨色染黑
      ,故神可安藏,故號(hào)神室也

      右將神室於香上
      ,用名香真香熏之。亦行禱愿
      ,感天動(dòng)地
      ,祈祝焚香,再拜如前
      。香姻滿神室中
      ,然后將丹砂裝入,直要裝滿
      。稍若不滿
      ,則虧火力。裝訖
      ,用雞子清搽在神室口外
      ,蓋口內(nèi)亦搽之。蓋定后
      ,用后藥固之
      。四個(gè)神室裝藥
      ,蓋合皆如上法。

      固神室玉肺藥法
      訣云:丹砂之生下有白
      ,白狀上有白玉寵
      。此丹固神室藥、種地匱藥
      ,皆白者
      ,象丹砂之玉狀玉寵也,猶人之心包絡(luò)也

      石灰搗羅為細(xì)末
      ,用極酸漿水,浸七日了
      ,去水曬乾
      ,復(fù)搗為細(xì)末,取凈灰半斤
      ,生毗石半斤
      ,搗羅為細(xì)末。
      右二味
      ,用白礬煎水調(diào)固之
      。固訖,然后裝入五行玉匱

      五行玉匱法此玉匱象玉寵也
      毗石五斤
      ,打作小塊,用紙曩絹帛包住
      。復(fù)用死硝半斤
      ,鹽訾小,樸硝壹兩
      。三件和在釅醋內(nèi)
      ,乃以上件帛包毗石,於醋內(nèi)懸胎煮之
      。須煮七日
      ,其醋約五六瓶方可煮。七日煮了
      ,取出毗石曬乾

      死硝二兩,死硝用皂角伏之
      ,每斤硝石須用皂角二斤
      ,烈火上伏之。練二兩,炮砂二兩

      右件玉匱藥
      ,通計(jì)五斤六兩,搗為康砂末
      ,用砂禍一個(gè)
      ,大小約可裝藥者,此名土釜
      。下安玄精石一抄於釜底
      ,后裝四玉匱,藥薦藉勻
      ,安四神室於中
      ,又用玉 匱藥覆蓋。訖后用玄精石賡滿
      ,泥封釜口
      ,瓷碟子緊蓋,毋令不滿
      ,有妨火候
      。用鐵線八道扎縛,鐵線余者紐成疙疸
      ,約二指高
      。復(fù)用薄泥,約一分厚
      ,護(hù)蓋鐵線瓷 碟
      。訖裝入灰爐,養(yǎng)火

      五五周天火候法
      訣曰:仍以十個(gè)月為節(jié),以象胞胎也
      。后五個(gè)月
      ,土數(shù)也。故五五二十五
      ,足土氣也
      。一十個(gè)月火候,一兩四錢
      。次十個(gè)月火候
      。一兩六錢。后五個(gè)月火候
      。二兩一錢

      周天火足,次行補(bǔ)火,止補(bǔ)月小日數(shù)
      ,蓋此乃月之周天數(shù)也

      行補(bǔ)火法
      法用平底灰爐中,乃換鐵架
      ,閣丹
      ,釜架腳可高四寸。
      早火每絡(luò)七錢
      ,三絡(luò)計(jì)二兩一錢
      ,腳高三寸下火。晚火每絡(luò)八錢
      ,三絡(luò)計(jì)二兩四錢
      ,飛火平於頂上鐵線上。
      火絡(luò)法
      其法用鐵線造絡(luò)六個(gè)
      ,分作早晚用
      ,絡(luò)形闊一寸,長一寸半
      ,有蓋
      ,下新絡(luò),起舊絡(luò)宿火
      ,不可留宿火

      其行補(bǔ)月小日數(shù)火足,然后開爐
      ,取出丹釜
      ,剪斷鐵線,去瓷碟
      ,取出四個(gè)神室
      ,鋸開其神室,必體硬如瓷瓦難鋸
      。當(dāng)於木上
      ,先開一彈窩,可容神室一半
      ,然后放上神室
      ,輕手按住。緩慢鋸齒
      ,來往鋸開
      ,取出丹砂,用藥水沐浴
      ,蘇醒丹火
      ,補(bǔ)其元?dú)狻?/span>
      浴丹補(bǔ)氣藥水法
      用山葡萄子乾者一兩
      ,煎水濕者,用四兩紐汁用
      ,加入石腦油
      、樟腦油,各四兩重
      ,三件和勻
      ,約水大半碗,開彈傾入水內(nèi)必滾
      ,盡其滾聲住
      ,候冷取出試丹。
      試丹法
      試丹用赤銅一兩
      ,鞘镕成汁
      ,以丹半錢中點(diǎn)化,然后將生硝一塊
      ,如青梅大
      ,放入其丹硫內(nèi),有硫黃
      ,其氣能令點(diǎn)化銅色黑
      ,須再用壁土一塊。入甘禍?zhǔn)樟驓猓? 必用鉗攪
      ,令如水光凈
      ,然后傾出。如不諍
      ,再加入生硝壁土
      ,如上法,直候如水光凈
      ,傾出八個(gè)正色之寶
      ,不須加母。若似此點(diǎn)化
      ,出其丹靈矣
      。此為九轉(zhuǎn)丹母 也。丹體雖靈
      ,猶未可服,止可作匱
      ,升入九轉(zhuǎn)丹法
      ,亦不可以多用點(diǎn)物,虛費(fèi)丹母
      ,有妨九轉(zhuǎn)

      論試丹說
      按方書銅之為物,能補(bǔ)人骨損折處。凡服銅藥
      ,直至損折骨上
      ,如鋪筋漆堅(jiān)固,其損骨硬如金石
      。令試丹以銅
      ,化成至寶。其仙方換骨之道歟
      ,若節(jié)節(jié)升轉(zhuǎn)
      ,九轉(zhuǎn)而服之,當(dāng)知骨化寒瓊必矣

      太極真人說
      玉石三百六十種
      ,丹砂為上品第一。古以為養(yǎng)性命
      ,成神仙
      ,長生之大藥也。仙方煉服之方
      ,非一法制之
      。或以酒
      ,或以醋
      ,或以漆,或以蜜
      ,然得法皆可養(yǎng)性 命
      ,致長生不死神仙。要之伏火而為金液
      ,九轉(zhuǎn)而為還丹
      ,比諸方為上法。此丹欲為地仙
      ,壽千萬歲
      。欲為神仙,便可朝金母
      ,拜木公
      ,膺圖錄,登靈臺(tái)
      ,換骨而飛 仙
      。欲為天仙,便可逍遙乎郁羅蕭臺(tái)
      ,臣事乎三清之境也
      。有仙骨者
      ,方遇此法。有道德者
      ,方遇至人
      。如遇者勿以輕易而侮慢,或不盡其口訣
      ,虛費(fèi)爐鰲
      ,或招譴 謫而身謝玄路。此乃自貽殃咎
      ,又何咎焉

      草木三六十種,而黃精為上品第一
      。此亦養(yǎng)性命
      ,致長生不死,神仙之靈草也
      。詳世之草木金石
      ,萬物之性類,凡稟陰氣者皆含毒
      ,而能令人死
      。凡稟陽氣者, 皆能令人生
      。黃精生於山之南
      ,稟太陽之精。勾吻生於山之陰
      ,稟太陰之精氣而生
      ,故令人速死,毒能致腸胃寸斷
      ,陰毒可畏之甚也
      。丹砂稟太陽之真精,火輸之正 氣
      ,與太陽同色
      ,與黃精同功用,為陽之精
      ,又何疑
      。日中有烏,內(nèi)舍陰也
      。砂中有汞
      ,內(nèi)舍陰也。煉之九轉(zhuǎn)
      ,而成金液還丹者
      ,純陽也。其丹砂之生
      ,上有玉寵
      , 下有玉林,其為造化之貴重
      ,可知矣


      上洞心丹經(jīng)訣卷中
      太極真人嗣孫手述
      仙翁曰:《參同契》云:植禾當(dāng)用粟,覆雞用其子
      。燕雀不生鳳
      ,狐兔不乳馬。斯言盡之矣
      。夫人五行順而形生
      ,逆而成真。察陰陽五行之氣
      ,而后有此身
      。然 身中之寶者,神也
      。神之在天為熱
      ,在地為火,在人為心神也
      。心也為道之祖
      ,修仙之正法也。今以丹砂一味
      ,九轉(zhuǎn)煉之
      ,為金液還丹者,實(shí)此理也
      。若悟此理
      ,修 行外煉還丹,依方服之
      ,內(nèi)求玄珠於赤水之中
      ,結(jié)還丹於黃庭之內(nèi),使內(nèi)外丹成
      ,九轉(zhuǎn)變化
      ,須臾與道合真,蓋內(nèi)修者陰丹也
      ,外修者陽丹也
      。陰丹就而命延,陽丹 就而升騰
      。故修道之士
      ,有內(nèi)丹者可以延年
      ,得外丹者可以升天。內(nèi)丹成而外丹不應(yīng)
      ,外丹至而內(nèi)丹未克
      ,皆未能升舉。吾所以授三一九室者
      ,內(nèi)修之要也
      。還丹金 液者,外煉之極也
      。勉而修之
      ,可成矣。弟子即再拜受教
      ,終身秘之

      仙翁曰:凡欲長生,而不得神丹金液
      ,徒自苦耳
      。故呼吸導(dǎo)引,吐故納新
      ,及服草木之藥
      ,可得延年,不免於死也
      。若服神丹
      ,令人神仙度世,與天地相畢
      ,與日同光
      ,坐見萬里,役使鬼神
      ,舉家升虛
      ,無翼而飛,乘云駕龍
      ,上下太清
      ,漏刻之問,周游八極
      ,不拘江河
      ,不畏百毒。
      按草木之藥
      ,可以攻療疾病
      ,不可以致長生也。金石之藥,可以叉獲延年
      ,而亦能兼除百邪也
      。夫草藥之為物也,虛脆柔軟
      ,不堪而久
      ,煮之則爛,埋之則腐
      , 燒之則灰,停之則朽
      ,不能自堅(jiān)
      ,豈能堅(jiān)人乎。不能自生
      ,豈能生人乎
      。若丹砂之為物也,是稱奇石
      ,最為上藥
      。細(xì)理紅潤,其質(zhì)堅(jiān)固
      ,貞秘積轉(zhuǎn)
      ,逾久災(zāi)化逾妙, 能飛能粉
      ,能精能雪
      ,能為真汞,能為還丹
      ,能拒火
      ,能化水,消之可以`不耗
      ,埋之可以不壞
      ,靈異奇秘,我難以稱
      。然而得要?jiǎng)t全生
      ,失法則傷壽。人見《本 草》云丹砂無毒
      ,謂不傷人
      。不知水銀出於丹砂,而有大毒
      。故云水銀是丹砂之魂
      ,水銀因丹砂而出。末既有毒,本豈無毒
      。淺識(shí)狹觀
      ,不思遠(yuǎn)大性命之功,蹉跌不 追
      。所以古人深懼
      ,除惡務(wù)本,叉先煮煉
      ,方入大丹
      。殊途同歸,皆令伏火
      ,不拘日數(shù)
      ,莫限人功,事資於養(yǎng)
      ,不宜急速
      。人見丹砂是石,乃言諸石燒之為灰
      ,其丹 砂何得獨(dú)爾不化
      。殊不知丹砂色赤,而能生水銀之白物
      ,變化之理
      ,頗亦為證。以丹砂而為金液
      ,猶土得水而成泥涎也
      。山之下有金,其上多有丹砂
      ,變轉(zhuǎn)不已
      ,還 復(fù)成金,歸之本質(zhì)
      ,無可怪也
      。故昔漢朝有李少君者,乃數(shù)百歲人也
      。不聞?dòng)兴?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唯以丹砂作還丹,或以還丹為金
      ,以金為器
      ,以器盛食,以食資身
      ,漸漬腸胃
      , 沾洽榮衛(wèi),藉其堅(jiān)貞,以駐年壽
      。事漢武帝不盡情實(shí)
      ,乃以祠電左道之衍奏進(jìn),不以還丹金液之正訣上聞
      ,征至卒以化去
      ,武帝思之。故知惟有丹砂轉(zhuǎn)煉之道
      ,金液 還丹之妙
      ,令人不老不死,可謂大善焉

      仙翁曰:此丹砂轉(zhuǎn)煉之道
      ,非獨(dú)服餌長生,用以浴身
      ,俗疾不能干,眾災(zāi)莫由害也
      。此法本出玉皇秘藏隱文
      ,非俗所有。自非稟其仙籌者
      ,終不能見
      。吾留此訣文,以開后圣
      。若得此訣者
      ,必須依傳授法受之,不得輕吾告
      ,受非人也
      ,非所受作不成,亦萬劫學(xué)仙道
      ,永不得成也

      又云:受法不得輕告。傳法日取旺相日
      ,結(jié)齋立壇
      ,師與第子并在壇前,日夜燒寶香
      ,奏帝祈請所愿
      ,長生藥錄名目。稱某少好長生上道
      ,萬劫以來
      ,常蒙道 福,今得奉恩圣允,蒙師慈念
      ,許受訣文
      。某今不敢許納,一一奏請皇君
      ,師言弟子某求道
      ,日夜無怠。某欲授某訣文
      ,不敢自許
      ,一一奏請皇君。如此謹(jǐn)心
      ,滿七 日夜
      ,然香登壇,飲血為盟
      ,分金環(huán)投束流水中
      ,請師傳授諸神金丹,若及傳口訣圖錄
      ,皆同此法傳授
      。若不依傳法諸受
      ,師與弟子所造不成
      ,此金液還丹中訣文 也

      狐丘先生授葛仙翁曰:命屬仙星
      ,名錄繼我
      ,今故授汝金丹訣等
      ,及修仙法
      ,汝依而用之
      。汝若傳之
      ,自非次志山巖
      ,不規(guī)俗利者,敵血分環(huán)
      ,立壇為誓
      ,終不得妄傳,傳非其人
      ,名削福簿
      ,殃及累代,慎之勿妄傳也
      。此是神丹萬金訣也

      神仙九轉(zhuǎn)秘方
      訣曰:凡轉(zhuǎn)丹,皆須於爐前施祭
      。其祭法如前
      ,造藥
      、起火、祭法
      ,九轉(zhuǎn)并同

      第一轉(zhuǎn)法
      訣曰:其轉(zhuǎn)法,每一兩生丹砂
      ,可用四兩伏火丹砂匱養(yǎng)之
      。此第一轉(zhuǎn)丹砂四兩中,必用伏火砂一斤作匱
      ,生丹砂若見伏火砂
      ,如貓見鼠,如羊見虎
      ,隨性伏火
      ,不復(fù)敢動(dòng)矣。
      朱砂紅明
      ,如黃豆大者
      ,三兩,重山莆萄水浸七日
      ,每日溫?zé)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去水曬乾?/span>
      法用滑石作一盒子,如當(dāng)三錢厚
      ,約可盛二十余兩,微加大些子
      ,裝滿到之
      。先裝一層熟砂鋪底,復(fù)以生砂
      ,如我蓮我之
      。又蓋一層熟砂,又一生一熟裝之
      。裝 了復(fù)用熟砂蓋頂
      ,蓋頂了然后到去盒子余弦,令與丹砂平
      。卻用盒子蓋蓋之
      ,令砂貼蓋為妙。蓋訖
      ,用泥封固
      ,古用石膏固則難開,泥固易開故也
      。既有伏火砂匱
      , 雖不固亦不飛走
      ,此用泥故也。然不若依古法
      ,用石膏為妙
      ,緩開之可也。仍用鐵線八道扎縛
      ,余下鐵線紐疙疸
      ,二指高。九轉(zhuǎn)同

      轉(zhuǎn)丹立爐法
      用板作爐底
      ,周圍簽釘竹子作骨。又用篾織成爐
      ,上下桶直
      ,約一尺闊,泥厚一寸
      ,口闊九寸
      ,身高一尺一寸,內(nèi)安鐵架
      ,其鐵架三寸高腳
      ,藥盒子坐架上,灰蓋行火
      。此爐九轉(zhuǎn)皆用
      ,法并同。
      一轉(zhuǎn)火候一兩四錢
      九轉(zhuǎn)皆不用補(bǔ)火
      ,每轉(zhuǎn)十二個(gè)月
      ,滿開揀出丹砂四兩,其一斤丹匱
      ,并不用
      。可點(diǎn)化用之
      ,一轉(zhuǎn)靈丹
      ,依法凡劑服餌。
      服一轉(zhuǎn)丹法
      一轉(zhuǎn)伏火朱砂一錢重
      ,研碎為極細(xì)末
      ,用首男乳半合,華銷銀盞盛其乳汁
      。於重湯內(nèi)緩緩熬熟
      ,微下一訾白緬,打成糊圓
      ,如黃豆大
      。將皮紙作一鍋?zhàn)?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懸虛? 慢火上,銀鋒子炒一個(gè)時(shí)辰
      ,不可炒破紙
      。如紙焦急換紙鍋,又炒令乾
      。取火力令乾故也
      。服用人參煎湯,五更向束正面立
      ,吞服
      ,約半個(gè)時(shí)辰不久,渾身熱極口 乾
      ,當(dāng)預(yù)備九大缸滿水
      ,急入水缸中坐。如又熱
      ,別入冷水缸
      。若熱,又入別水缸內(nèi)
      。如九缸水皆熱
      ,直候熱定身凍而止。過日皮膚盡退
      ,須鬢眉發(fā)俱脫落復(fù)生
      ,老 者返少,如蟬蛻殼
      。轉(zhuǎn)轉(zhuǎn)服之
      ,各有功效,具如經(jīng)說
      。有內(nèi)丹者,不須水

      按此服餌一轉(zhuǎn)丹法
      ,若非志慕長生,心無疑慮
      ,內(nèi)丹腦滿
      ,不可輕服。若浮躁性情
      ,又多疑惑
      ,反致殃害。何故
      ,若常人不修內(nèi)丹
      ,腦髓虛耗不滿
      ,服此則骨精 有損,反致枯燥
      。若心疑慮
      ,心火一發(fā),姻焰燒身
      ,不可救矣
      。故九轉(zhuǎn)丹成,常人服之
      ,化為鮮血
      ,豈不信哉。此雖一轉(zhuǎn)之丹
      ,服者不可不慎
      。服丹之后,當(dāng)修內(nèi)丹 法要
      ,打坐內(nèi)外雙修
      ,內(nèi)丹與外丹相應(yīng)出神,法皆在此矣

      修內(nèi)丹法秘訣
      太極真人訣曰:丹室須要潔凈
      ,常焚寶香,密室無風(fēng)
      ,不可太明
      ,不可太暗,高低得中
      ,絕禁一切
      ,忌諱不凈雜色之人來往,如老病喪孝產(chǎn)孕體臭
      ,四肢不全
      , 篤廢等疾,僧道閑人
      ,婦女貓犬
      ,皆是不令外人來入為妙,選直時(shí)童子聰明至誠者二人為侍使
      ,又不可令人知有此丹室
      ,仙道貴秘密故也。又不可對(duì)人言說
      ,現(xiàn)修內(nèi) 外神丹
      ,及其法。若令雜人及不信之人
      ,知此修行
      ,及對(duì)此等雜人說并見
      ,皆不能成仙道也。
      修丹室訖
      ,然后設(shè)一座
      ,有幾,并設(shè)一榻座并榻
      ,致令膝平
      ,不令高低,枕高四指
      ,室中燥濕得宜
      ,皆要潔諍,衣服被褥厚軟鋪陳
      ,及飲食湯藥茶酒
      ,烹調(diào)得 宜,須要潔諍具備
      ,切戒妨色
      ,太醉太飽太饑,喜怒憂思
      ,一切邪精妄想
      ,皆不要有,五辛厭穢
      ,亦宜戒之
      。若犯房色及臭穢,皆能傷丹誤人
      ,不遠(yuǎn)柢在目前

      然后每日隨意歡喜靜坐,須要一絲不掛
      ,萬慮俱無
      ,內(nèi)境不出,外境不入
      ,此心如鏡之明凈
      ,無一點(diǎn)塵埃。此心如水之清澄
      ,無一點(diǎn)滓濁。然后握固如嬰兒
      ,唇 齒相著
      ,舌拄上愕,呼吸綿綿
      ,以眼視鼻
      ,以鼻視臍
      ,自覺身孔毛問,躍然如快
      ,又如淫欲交感之美
      ,以此驗(yàn)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虮P膝
      ,或舒足,或坐或立
      ,或行或臥
      ,皆同升 降,妙理具在其問
      。臥則不可睡
      ,睡熟則氣散。如能晝夜無睡
      ,極妙
      。不能則少睡,漸漸臧睡
      ,可也

      常入胎息之功,當(dāng)以子時(shí)至午時(shí)畢
      ,不可以午時(shí)至子時(shí)
      。蓋子至午謂之六陽,其氣生
      。午至子謂之六陰
      ,其氣死,無益於人
      。運(yùn)胎息
      ,抱素凝妙,閉鼻合眼
      ,口 不噓吸
      ,如在胞胎中。初學(xué)者鼻口引氣而閉之
      ,以心計(jì)數(shù)一百二十次
      ,方以口吐氣,出引氣而皆不可令耳聞其氣出入之聲
      ,常令入多出少
      。以鴻毛著鼻上,吐氣鴻毛 不動(dòng)為法。漸學(xué)增其計(jì)息之?dāng)?shù)
      ,久則至千數(shù)
      ,則老者返少,死者更生
      ,可以辟瘟疫
      ,可以禁蛇虎,可以入水火
      ,可以貫金石
      ,可以辟饑渴,可以延年卻死
      ,可以噓水 火為之逆流
      。但行此法,不可多食肉生菜肥鮮之物
      ,令人氣強(qiáng)
      ,難以閉禁。惜忿怒
      ,忿怒則氣亂
      。胎息其驗(yàn)如此,子宜秘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诳谙鄠髦溃鞘乐N?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勿示非 人
      ,秘之秘之。
      又運(yùn)精氣
      ,自尾問夾脊入腦尾間穴
      ,在第十九節(jié)。夾脊節(jié)在第十二節(jié)下
      。補(bǔ)腦法
      ,其初當(dāng)偃頭向后,緊閉大椎穴第三節(jié)
      ,不令氣過
      。先緊閉夾脊,不令氣過
      。大 椎穴名上關(guān)
      ,夾脊穴名中關(guān)。后漸漸一起
      ,直入腦滿
      。腦滿之后
      ,丹自玄膺而下,其味甘
      ,其氣香,至此則內(nèi)丹成矣
      。久則有征驗(yàn)
      ,或身如坐飯中,熱不可勝稍息
      , 或四肢身體內(nèi)外
      ,玲如寒冰,然后和焉
      。至此地分勿驚勿凝
      ,后別有法,妙在心授口傳
      。入胎息法
      ,就行回風(fēng)混合法,使精合神
      ,神合氣
      ,氣合真,混合神丹
      ,百日 丹成
      。修內(nèi)丹至腦滿,當(dāng)行三一九室默朝上帝之道
      ,功成詔至
      ,飛升有期矣。
      第二轉(zhuǎn)法
      訣曰:浸浴法
      ,裝藥法
      ,封固法,丹爐法
      ,九轉(zhuǎn)并同第一轉(zhuǎn)法
      ,后不復(fù)注。
      丹砂一兩
      ,用第一轉(zhuǎn)伏火丹砂四兩
      ,重裝之,計(jì)生熟砂五兩重
      ,用猾石盒子
      ,可容五兩有余者,裝滿到之
      ,封固行火

      第二轉(zhuǎn)火候一兩六錢
      每轉(zhuǎn)火皆三百六、十日,九轉(zhuǎn)同
      ,后不復(fù)注

      右二轉(zhuǎn)陰數(shù)不服,四六八轉(zhuǎn)同
      ,后仿此

      第三轉(zhuǎn)法
      丹砂一兩一錢半重,用第三轉(zhuǎn)伏火丹砂五兩重
      ,依法制之
      ,通計(jì)生熟砂六兩二錢重,用滑石盒子可容六兩二錢半有余者
      ,裝滿到之

      第三轉(zhuǎn)火候二兩一錢
      右三轉(zhuǎn)神丹服者,亦依前法
      ,首男乳汁糊圓之
      ,如黑豆大,人參湯服之
      ,當(dāng)壽三百歲
      ,能出陽神,游四海
      ,與神人往來
      ,玉女來侍,役使鬼神
      。若以點(diǎn)化能丹陽
      ,換骨脫殼,亦可乾汞

      第四轉(zhuǎn)法
      丹砂一兩五錢
      ,用第三轉(zhuǎn)伏火丹砂六兩二錢半,裝之
      ,通計(jì)生熟砂七兩七錢重
      ,用滑石盒子可容七兩七錢者,裝滿判之
      ,封固行火

      第四轉(zhuǎn)火候二兩八錢
      右四轉(zhuǎn)不服,亦可點(diǎn)化

      第五轉(zhuǎn)法
      丹砂一兩九錢重
      ,用四轉(zhuǎn)伏火丹砂七兩七錢,匱之
      ,通計(jì)生熟砂九兩六錢重
      ,用滑石盒子可容九兩六錢有余者
      ,裝滿到之,封固行火

      第五轉(zhuǎn)火候一兩八錢
      右五轉(zhuǎn)神丹
      ,服之如前法,真酥丸如小豆大
      ,乳香湯下服之
      ,當(dāng)壽五百歲,入水不溺
      ,入火不焚,形神俱妙
      ,列為仙官
      。若以點(diǎn)化伏火丹砂一斤,可澆汞四兩
      ,名瓊林玉樹
      。便可分比瓊林汞寶作匱,轉(zhuǎn)養(yǎng)朱砂
      ,此名玉等
      ,止可澆汞一二次,不然有損於丹

      第六轉(zhuǎn)法
      丹砂二兩四錢
      ,用五轉(zhuǎn)伏火丹砂九兩六錢,依法裝之
      ,通計(jì)生熟砂十二兩重
      ,用滑石盒子可容十二兩有余者,裝滿對(duì)之
      ,封固行火

      第六轉(zhuǎn)火候二兩八錢
      右六轉(zhuǎn)說如前。
      第七轉(zhuǎn)法
      丹砂三兩
      ,用六轉(zhuǎn)伏火丹砂十二兩
      ,裝之用滑石盒子可容十五兩有余者,裝滿到之
      ,封固行火

      第七轉(zhuǎn)火候二兩一錢
      丹至七轉(zhuǎn),服者用醞酗為丸
      ,如蒙豆大
      ,木香湯服之,壽千歲
      ,功效不必具稱
      。若以銅錢鉛錫入?yún)T中
      ,皆成上色銀。若以雄黃
      、硫黃
      、粉霜、毗石
      、靈砂入?yún)T
      ,隨能伏火不走,分置諸匱各轉(zhuǎn)之
      。若以糝制蒙豆大
      ,可乾汞一兩成銀。投之三黃
      ,即成赤金
      。要當(dāng)不可費(fèi)用,止可驗(yàn)其功效

      第八轉(zhuǎn)法
      丹砂三兩七錢
      ,用第七轉(zhuǎn)伏火丹砂十五兩,依法裝之
      ,通計(jì)生熟砂十八兩七錢重
      ,用滑石盒子可容十八兩七錢有余者,裝滿判之
      ,封固行火

      第八轉(zhuǎn)火候二兩人錢
      右第八轉(zhuǎn)法同上。
      第九轉(zhuǎn)法
      丹砂四兩六錢
      ,用八轉(zhuǎn)伏火丹砂十八兩七錢
      ,依法裝之,用滑石盒子可容二十三兩三錢有余者
      ,一生一熟
      ,如法裝之,裝滿判之
      ,封固行火

      第九轉(zhuǎn)火候一兩六錢
      丹成九轉(zhuǎn),又名紫金芽
      ,服者以龍膏丸如黍米大
      。龍膏者,桑上露水也
      。每服一粒
      。井泉中沉三日,方服井華一汲水服之
      。九轉(zhuǎn)依法
      ,置丹其人生命上
      ,及王相 上,依經(jīng)立壇
      ,醮祭潔清齋戒
      ,置靈寶符於五方,十二神符於辰上
      ,八靈符置八方
      ,掩天門,掩地戶
      ,歷華蓋
      ,入陰中,取天心日天心時(shí)
      ,置九宮
      ,合丹者在中宮侍 爐,先問日奇合
      ,尋出宮為妙,丹成服黍米
      ,飛升為真人矣
      。秘之勿傳。如人欲死
      ,以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谥校运嘞?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即活
      。六月中死物腹中,不拘人畜
      ,經(jīng)夏不腐
      ,此乃驗(yàn) 也。
      若用九轉(zhuǎn)神丹
      ,煉飛三黃
      ,即同黃帝九鼎飛丹。其法依上立壇潔清
      ,又立九宮八卦龜形爐
      ,上按天文,下按地理
      ,以三黃置在丹砂上
      ,以天盤蓋之。然后上火下水飛之
      ,掃下玄霜
      ,服一黍米
      ,紫云隨至,頃刻飛升
      。若以點(diǎn)化
      ,一粒乾汞五兩成黃金。至此豈可以俗利拘哉
      ,是在言化耳

      接金液還丹法合成者,依經(jīng)服一兩
      ,便升仙
      。若未欲去代且住世為地仙者,齋一百日
      ,服半兩
      ,則長生不死,萬害百毒不能傷
      ,可以畜妻子
      ,若居官秩,在意所 欲無所禁
      。若后欲升天者
      ,乃齋戒更服,滿一兩即便飛升矣
      。凡欲升天
      ,即皆斷谷一年,方服之也
      。又按此法凡服神丹大藥
      ,依經(jīng)日數(shù),即輕舉升天
      ,臧半服之
      ,即 長生不死,即是地仙無疑也

      上洞心丹經(jīng)訣卷中竟

      上洞心丹經(jīng)訣卷下
      太極真人嗣孫手述
      《黃帝圣紀(jì)經(jīng)》曰:黃帝元年寅月寅日
      ,齋於首山,方明牧力從黃帝以上
      ,具茨謁大院君
      ,授黃帝以《神芝靈圖》十二卷,《金銀方》十九首
      。黃帝又登王屋 山
      ,開石函,發(fā)玉岌
      ,得九鼎神丹飛雪爐火之道
      。黃帝峨媚山見皇人
      ,禮請神仙之道?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嗜嗽唬鹤迂M不知
      ,天有玄一,生於右陽
      ,名為流珠
      ,為眾妙之門,得而修 之
      ,可令子長生
      ,升云飛霄,上朝玉帝
      。黃帝拜受
      ,於荊山鑄金鼎,修合流珠大還神丹
      ,令傳后人
      ,而於鼎湖服而上升,時(shí)有大臣七十二人
      ,得丹服之者
      ,亦從黃帝 上升。先是黃帝恐金丹道
      ,授於元子,令傳后人
      。而誠之此道至重
      ,必以授賢者。茍非其人
      、自招殃咎
      。后元子又傳束山子,自此以圣傳圣
      ,以賢傳賢
      ,以仁傳 仁,得道者不可勝計(jì)
      。天之愛人甚矣
      。而人自非,心不合道
      ,固難成也

      太上內(nèi)丹歌
      真鉛之精、在混沌中
      ,生天地先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煦缂确郑顺伤南?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而立五行
      。得天地本,立性命胚
      ,符合寒暑
      ,優(yōu)游丹臺(tái),十月滿足
      ,如子脫胎
      ,獲此玄珠,神明自來

      太上外丹經(jīng)節(jié)
      大道守真
      ,三品為則,以一為度
      ,以正為德
      ,故煉金液者神方也。妙玄清虛
      ,莫不由金符而得道
      。履九幽而入冥,上下虛無
      ,因神明而得升
      。即授喜《太清八符經(jīng)》、《太清觀天經(jīng)》
      、《九都經(jīng)》
      、《神丹經(jīng)》、《金液經(jīng)》
      ,八煉九轉(zhuǎn)還丹伏火之訣焉

      其方曰:金液還丹,仙華流珠
      。高飛云霞
      ,翔登天丘。黃赤之物
      ,須臾當(dāng)?shù)?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雄雌紛珠,可以騰變
      ,以致行廚
      。靈人玉女,與我俱游,出入無問
      ,與天同符
      。其 精凝霜,善致沉浮
      。汝其震欽
      ,必游仙都。金液之訣
      ,盡於此矣
      。夫水銀朱砂,硝液流珠
      ,以作神丹
      ,服一刀圭,飛升天宮
      。丹成作金
      ,以為食器,乃得神仙
      。汝審 欲神仙
      ,先當(dāng)服還丹金液,乃存其神
      ,即得升天
      ,上為真人。汝不服還丹金液
      ,當(dāng)自苦爾
      ,為寒濕風(fēng)鬼所擊,司命不能救也
      。道之如此
      ,可不勉哉。汝善溫衣少食
      , 適體守虛
      ,虛無自然
      ,鬼亦不能殺也
      。年壽盡終,即自死耳
      。何以言之
      ,以其不堅(jiān)無神故也。譬猶萬物之生
      ,非欲求死
      ,但自老朽枯槁腐死耳。人亦如此矣。吾以作 禍
      ,則妖魅試人
      ,猛獸傷人,蛇蝗螫之矣

      昔左元放於天柱山中精思
      ,而感神人,授之以金丹仙經(jīng)
      。會(huì)漢末大亂
      ,不遑合作,而避地江束
      ,志造名山
      ,以修此道。乃以神丹經(jīng)等
      ,授弟子葛仙翁
      ,又以授弟 子鄭君。鄭君家貧
      ,無以買藥
      。而葛洪者,鄭君之弟子
      ,親事勤苦
      ,乃於馬跡山立壇,授洪丹經(jīng)并諸口訣
      。謂洪日:吾承先師左君之誡
      ,曰諸小山中不可居作神丹 也。且小山之中
      ,無有正神
      ,皆是木之精,千歲老物
      ,血食之鬼
      ,此輩是邪氣,不念人修道作福
      ,但欲於禍人也
      。夫齋潔之士,雖以術(shù)數(shù)辟身
      ,而鬼魅或能壞人藥 也
      。今合醫(yī)家佳藥好膏,皆尚不欲令雞犬及婦人小兒等見之
      ,如藥被見者
      ,用便不驗(yàn)
      。又染彩物者,遇惡目見之
      ,皆失其色也
      。況神仙長生之大藥乎。古之道士合作 神藥
      ,必入名山無人之地
      ,終不止於小小凡山中,正為此也
      。又按仙經(jīng)
      ,可以精思合於仙藥山者,有泰山
      ,華山
      ,霍山,但山
      ,嵩高山
      ,少室,太白
      ,終南等山
      。此 中皆有正神,其中有地仙
      ,又生芝草
      ,可以辟大難,不但堪合藥也
      ,若有道者登之
      ,則此山神必助之為福也,至藥必成

      凡山大則神大
      ,山小則神小,無防避之道
      ,有必思害也
      。或被疾病
      ,或遭驚怖
      ,或患傷刺,或聞異聲
      ,或逢變異
      ,或見光景
      ,或大木不風(fēng)而摧折
      ,或巖石無辜而自墮,或令人迷亂狂走墜落坑谷,或猛獸毒蛇犯傷人
      ,故不可輕入也

      凡入山,當(dāng)擇四時(shí)旺相
      ,干支相生之日
      ,吉也。束岳忌甲乙寅卯歲月入
      ,南岳忌丙丁巳午歲月入
      ,中岳忌戊己辰戌丑未歲月入,西岳忌庚辛申酉歲月入
      ,北岳忌壬癸亥子歲月入

      但所之此山,屬其岳之方面者
      ,皆悉禁此歲月也

      《靈寶經(jīng)》云:入山當(dāng)以保日及義日、專日
      ,大吉
      。若以制日、伐日
      ,必死
      。保日者,干支上生下也
      ,如甲午
      、乙巳是也。義日者
      ,干支下生上也
      ,如壬申、癸 酉是也
      。制日者
      ,支干上克下也,如戊子
      、己亥是也
      。伐日者,支干下克上也
      ,如甲申
      、乙酉是也。專日者
      ,支干比和也
      ,如甲寅
      、乙卯是也。
      入名山當(dāng)以甲子開除日
      ,以五色彩繒各五寸
      ,懸石上,所求必得
      。入名山亦癸之時(shí)
      ,此謂天心日,必得仙道度世也

      入山良日
      ,甲子、甲午
      、甲寅
      、乙亥乙卯、乙巳
      、丙戌
      、丙午、丙辰
      ,皆大吉
      ,必安隱得道。
      大月忌日
      ,初三
      、十一、十伍
      、十八
      、二十四、二十六
      、三十日

      小月忌日,初一
      、初五
      、十三、十六
      、二十八

      若犯此日入山,既為山神所試
      ,所求不得
      ,所作不成。豈但道士忌之
      ,凡人此日入山
      ,皆兇
      ,與虎狼毒蟲喜相見。入山宜知六甲秘訣
      ,呎日: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當(dāng)密呎之
      ,無不辟惡
      ,要道不煩也。
      又入山月忌之日
      ,正月午
      ,二月亥,三月甲
      ,四月戊
      ,五月戌,六月申
      ,七月甲子
      ,八月甲午,九月寅
      ,十月辰
      ,十一月乙,十二月丑

      上古入山合丹求道
      ,潔掙,責(zé)《三皇文》及《五岳真形圖》
      ,所召山神
      ,及按鬼錄召里社及山卿澤尉問之,則知木石之怪
      ,山川之精
      ,不敢來試人也。凡諸邪物
      ,自然遠(yuǎn)匿
      。黃帝束到青丘,見紫府先生
      ,受《三皇文》
      ,勸召萬神即此。
      凡入山合丹
      ,欲辟山川廟坐百神鬼之法
      ,最以符為切要。神仙大藥
      ,亦資符力而辟衛(wèi)也
      。符法者
      老子於神人授之者也。今人用之而少驗(yàn)者
      ,由於傳寫多誤
      ,又 信心不篤,徒施用之
      。然凡求長生
      ,制之在藥,不由符力
      ,而能致之仙也
      。然不可廢者,藉其卻鬼辟邪
      ,以丹之漸
      。入名山責(zé)召高山君符
      此符齋十日,召高山君使
      ,除虎狼之害
      。其符以丹書繒上,一尺二寸長
      ,亦如之
      。若書時(shí)不得中息而語也。書畢
      ,燒香
      ,夜於掙室之中,隨月建立
      ,著新衣服而 召之
      。凡用符,以大字著左右心前
      ,怛正思慕其象之宜
      ,旁召六甲直符,并玉女名字
      ,蛩召之書
      ,仰視面想,思八方之外
      ,存神長五尺
      ,衣服如《 六甲經(jīng)》 。
      此登山符
      ,仙人陳安世入山
      ,甲寅日書白素上,夜向北斗,祭以酒脯
      ,自說姓名
      ,以著衣領(lǐng)中,辟邪精百鬼
      、老

      物虎狼毒蟲
      ,帶之置案上,面向北斗

      此符一本書點(diǎn)畫如此
      ,用法如前同,只點(diǎn)畫大同小異
      ,與前不同
      ,其功效一種無別
      ,故兩存之

      此符以丹書絹素,各異之
      ,帶著肘后
      ,男左女右,亦可以書白素帶之
      ,可以著住處四方各一枚
      。若移徙,當(dāng)先令人拔取
      。此符大神
      ,勿妄傳也。
      此符亦是登山
      ,功效不異
      ,是老君黃庭三十九真秘符,辟百鬼
      ,合仙藥
      ,和合之處住,必須名山極探之處
      ,無人
      畜行跡
      ,乃有束流水,大石巖室之中
      。若無巖石室
      ,可於深林之中無人跡處作室,常須近水
      ,非其處
      ,勿措意作神藥,大山無束流水
      ,西流亦得

      此得居山住處安
      ,以丹書柏板上,大文書令
      ,彌滿其板
      ,上著門上四方四隅,及所行道之處安之
      ,并五十步
      ,辟諸精也。

      此符是去狼虎之符
      ,與前同移徙板
      ,將辟山精用。

      按為道者多在山林之問
      ,乃是虎狼毒蛇
      、精怪魍魎之窟穴也,不深防辟
      ,損害藥也

      辟百蛇即及卻虎狼符
      此二神印,取棗心刻之
      ,方之二寸
      ,畢設(shè)祭再拜請,佩之甚有效

      此黃首朱宮玉女簡房教導(dǎo)之印
      ,能卻虎狼不敢前,此亦可為符朱書
      ,吞之
      ,入山辟虎狼,亦可為印
      ,出《玉胎經(jīng)》也

      此符卻鬼,合藥時(shí)懸安四面
      ,制諸鬼
      ,大神驗(yàn)。

      一本中心有七曲
      ,余并同
      ,不知誤者。

      此山居符
      ,書之於柏板上
      ,安門四角,虎狼不至。

      已上三符
      ,并用朱書

      屯符,有一本下如屯

      此開山符
      ,以千歲虆為奏,長尺二寸
      ,以丹書此符
      ,以印大石名山,山門即開
      ,寶書亦出
      ,金玉皆見。千歲虆者
      ,天慈也
      ,如鼠耳,卻鬼制魅也

      右於深山靜處作丹屋
      ,四角懸鈴子
      ,并作卻鬼藥
      、卻鬼符,安四面
      ,然后可合藥
      。若不然者,鬼神吸其藥精

      ,或變卻
      ,是以須作符厭禳之。卻鬼藥法
      ,以光明砂
      、雄黃、雌黃
      、麝香
      、附子、白米
      、鬼臼
      、鬼箭,各二等
      ,蜜丸之帶

      昔黃帝受丹經(jīng)於玄女,訪真一於皇人。故云長生仙方
      ,唯有金丹
      。守形卻惡,獨(dú)有真一
      ,古人尤重焉
      。仙經(jīng)曰:九轉(zhuǎn)金丹經(jīng)守一訣,皆在昆侖五城之內(nèi)
      ,藏以玉 函
      ,克之金扎,封以紫芝
      ,印以中章
      ,此蓋上圣寶秘之法也。身疾未愈
      ,神丹未就
      ,年命未定,眾邪未遣
      ,守一之道不可不知也
      。入山守一,則百毒不敢近
      ,人不須 諸法
      ,百邪自去也。
      作丹屋法
      先擇得探山臨水懸?guī)r靜處
      ,人畜絕跡
      ,施帶符印符室法庭前,其室方十二步
      ,高一一丈四尺
      ,南門著扉,門前使有東流水
      ,東日西月
      ,表裹香泥,泥之
      四方
      ,各作主丹符也
      。於室中立五岳
      三臺(tái),西方壁下別立層壇
      ,置諸藥草

      及神丹經(jīng)訣目錄,并布於上
      。即有生
      藥使者護(hù)之
      ,萬靈不能干也

      合和防辟法
      凡欲合丹,於山中安堵訖
      ,乃召山神
      ,請問可否,方得安穩(wěn)施行
      ,萬無不成
      。其法如左,此后諸法
      ,仙翁持用諸符也

      齋十日,丹書黃素一尺
      ,於山草問
      ,召中岳君主,欲作神丹
      ,先召問其節(jié)度以符字

      老子合神丹之日,以朱書白素八寸
      ,盛以絳囊
      ,系心前。欲服丹者
      ,當(dāng)迎七日服之
      ,即便通靈役使,此名太一
      八寸素符

      此符合丹人服之
      ,令心開
      ,勿污辱之

      太清神丹寶經(jīng),凝煉八石
      ,五耀七明
      ,玄官寶鎮(zhèn),檢御火靈
      ,九轉(zhuǎn)成華
      ,長升太清。祝畢
      ,以青錦囊盛符
      ,擊於頸上。此符檢制石精
      ,令不飛亡
      ,使姻霜充滿
      ,神華凝結(jié)。
      卻害符
      ,以丹書白紙上
      ,廣三寸,長四寸
      ,以投爐中
      ,即伏精。思常見神光加精
      ,諸神來至
      ,仙人玉女來見也。即神丹成
      ,天地鬼邪不能害也

      法日:夫欲為神丹,五石變化
      ,出五金之法
      ,皆當(dāng)謁天上皇道君,受五神符
      ,則五石五金
      ,隨意而化,爭出其精

      青帝符法
      ,甲乙日白茆為藉,長三尺
      ,青繒長一丈二尺
      ,布藉上,酒二杯

      脯二朐
      ,以繒為地,墨書符
      ,廣二寸
      ,長七寸,置藉上
      。咒曰:吉日良時(shí)
      ,小兆臣某再拜,謹(jǐn)受上皇道君青帝神符
      ,因再拜
      ,燒符服之。此應(yīng)一個(gè)符圖
      ,寫校差參
      ,須詳審之

      赤帝符法,以丙丁日白茅藉
      ,長三尺
      ,絳繒長一丈三尺,布藉上
      ,酒二杯
      ,脯二胸,以丹書符
      ,廣二寸
      ,投符藉上。呎日:吉日良時(shí)
      ,小兆臣玄再拜
      ,受上皇道君赤帝神符,因再拜
      ,燒符吞之

      黃帝符法,以戊己日白茆為藉
      ,長三尺
      ,黃繒長一丈一一尺,布席上
      ,酒二杯
      ,脯二朐,朱為地
      ,以紫書符
      ,廣三寸,長七寸
      ,投席上
      。咒曰:吉日良時(shí),小兆臣玄再拜
      ,受上皇道君黃帝神符
      ,因再拜,燒符服之

      右已上大寥落不相附近,計(jì)是一符
      ,復(fù)用審之

      白帝符法,以庚辛日白茆為藉

      三尺
      ,白素長一丈亡一尺
      ,布藉上,
      ,脯二朐
      ,綠為地,以丹書符

      ,長七寸,投藉上
      ,睨曰:吉日良時(shí)
      ,兆臣玄再拜,受上皇道君白帝神符

      因再拜
      ,燒符服之。

      黑帝符法
      ,以壬癸日白茆為藉
      ,長三尺,皂繒長一丈一一尺
      ,布藉上
      ,酒一一杯,脯二胸
      ,黑為地
      ,以丹書符,廣二

      ,長七寸
      ,投藉上。呎日:吉日良

      時(shí)
      ,小兆臣玄再拜
      ,受上皇道君黑帝神

      符,因再拜
      ,燒符服之

      右按前五帝神符,后四符每云玄者
      ,仙翁受時(shí)稱之諱也
      。并書兩通,燒服之
      ,一通頭上帶之
      ,彌為變化家用於欲丹時(shí)前十日作之。

      夫大丹者
      ,金火之精華
      ,真人之所珍
      ,是故服之者神仙變化,長生久視
      ,役使百靈
      ,上升太清者也。俗人徒知其丹經(jīng)之篇目
      ,而不知合丹之忌諱
      。雖得其方,而 無成者
      ,此也
      。夫神丹欲合者,有五忌三諱
      ,四敗六畏也
      。若犯之者,丹精飛散
      ,靈華墜落
      ,神光沉迎
      ,霜姻損失
      ,服之無益
      ,不可不慎也。所以真人請問其目

      玄師答日:五忌
      ,一者合藥及發(fā)火時(shí),無犯五石死日也
      。謂春壬辰
      ,夏癸巳,秋丙戌
      ,冬丁丑
      。用之石精死,結(jié)合毒藥
      ,之無益也
      。二者忌市具神藥及論說丹 事,無用五邪生日
      。謂春壬寅
      ,夏癸巳,秋壬申
      ,冬癸亥
      。以其日入山合神藥,皆無所成
      ,神盡不佑
      ,鬼邪敗人。三者忌合神丹入名山
      ,忌五岳傷絕日
      。謂春庚寅, 夏癸未
      ,秋丙申
      ,冬丁丑。以其日入山合藥
      ,及采芝草
      ,神靈錄人魂魄,丹藥損壞
      ,疾病傷身
      。四者忌合神丹爐釜及封泥神藥,無用天開地破日
      。春丙戌
      、丙辰,夏 辛未
      、辛丑
      ,秋壬辰、壬戌
      ,冬癸未
      、癸丑。以此合神丹爐寵釜
      ,則丹室自開
      ,石精散泄飛揚(yáng),丹華皆敗
      。五忌者
      ,合丹男忌七月三日,及七月甲寅日
      。女合丹忌正 月七日
      ,及正月庚申。此四日是石精交戰(zhàn)合鬼之日
      ,以其日執(zhí)事起火
      ,則丹精不發(fā),柙靈不感
      ,邪鬼來入
      ,皆為兇敗。此所謂五忌也。
      三諱者
      ,一諱合丹之時(shí)
      ,泣淚悲傷也,二諱犯丹弒賊名字也
      ,三諱兇衰淹穢死產(chǎn)乳也
      。按犯此三諱,則石精哀結(jié)
      ,五華不曜
      ,其丹必毒,入口殺人
      。凡八石至
      , 己心憂戚泣淚,及臨尸兇淹之人
      ,皆不可廁預(yù)丹爐等事也
      。又丹有弒賊惡鬼,謂所名不□子
      ,字混泥洗
      ,合丹始火之日,慎呼此名字也
      。若犯之
      ,則鬼兵來入,神爐 破碎
      ,精華散出

      四敗,一者地?zé)o丹氣
      ,謂非神地
      。二者見嫉拓之人,謂惡眼人見神藥
      ,則致鬼殃也
      。三者侶非其友,四者五辛臭物
      ,及燒雞犬毛也
      。按此四敗者,八石之所大忌
      ,不可犯之

      六畏者,一初封藥之日
      ,及始火之時(shí)
      ,畏遇風(fēng)雨雷霆。二者合丹之日,畏聞喚魂魄聲
      。三畏四畏脫開
      。五者合丹,畏聞悲哭聲也
      。六者畏見一切血腥
      、污穢之事也
      。按此六畏者
      ,皆神丹之所禁忌,有聞而犯之
      ,則神精驚
      ,擾靈氣損也。
      仙訪曰:服第一之丹流珠九轉(zhuǎn)
      ,及丹華二丹功能者
      ,以甲子日平旦,向日再拜
      ,長跪服之
      ,如黍粟。即時(shí)神仙
      ,上升九天
      。服半黍粟,即為地仙
      ,入火不燒
      ,入 水不濕,萬惡不中
      ,兵刃不傷
      ,變化自在,出入無問
      ,役使鬼神
      ,壽同天地。若欲去代
      ,更服半黍粟
      ,即時(shí)升天。欲度俗人
      ,服如小豆
      ,即日升仙。服半小豆
      ,即為 地仙
      。及六畜令服,如大豆,即時(shí)升天
      。故日烏得之為鳳
      。獸得之為麟,蛇得之為龍
      ,鬼得之為神
      ,女得之為玉女,男得之為仙也
      。以蛇脂和為四丸
      ,如彈丸許,埋 所居宅處四角
      ,即變?yōu)槌帻?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舉宅升天,去地七千尺
      ,變?yōu)榻鹩?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任情所適。埋一丸如雞子黃
      ,隨所遠(yuǎn)近方圓千里
      ,下徹九泉,其中所有江河山林
      ,皆悉升天矣
      。取 黃土堅(jiān)實(shí)細(xì)理者一斤,細(xì)搗篩
      ,沸湯煮之
      ,三佛,以一銖?fù)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熟合和煎
      ,令水盡,變成金

      仙翁曰:諸丹成而服者
      ,乃多格人以三品,言上中下
      。上士七日登真
      ,下士服之,七十日得仙
      。愚人服之
      ,一年乃仙。若還至誠
      ,便敢頓服刀圭者
      ,皆暫死半日許
      ,乃生,如眠覺狀
      。此乃瞼之至矣
      ,必須依方,以半黍要為度

      伏聞學(xué)道不成
      ,所由有八。一者偶知一事
      ,便言已足
      ,劬勞鼎火,皓首無成
      。二者雖遇奇方
      ,謂非實(shí)法,求之不已
      ,遂至蓋棺。三者真?zhèn)尾环?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無師取訣
      ,意無 一定,消棄光陰
      。四者恃所聰明
      ,忽略知法,自言已得
      ,不盡師心
      。五者真方秘訣,非易見逢
      ,謂在名山
      ,歷險(xiǎn)損命。六者家無修石
      ,饑寒切逼
      ,得如不得,知如不 知
      。七者性不精專
      ,復(fù)無蓄積,明師已次
      ,疑而不行
      。八者所遇之師,師素狹劣
      ,惜其淺短
      ,不盡教之
      。告云道不在多,矯生寶秘
      ,謂以為實(shí)
      ,遂至守株也。
      仙翁曰:合丹當(dāng)求道養(yǎng)真
      ,勿貪俗利榮華
      ,造黃白,至靈祇不佑
      ,鬼忽志
      ,以致不祥,夭橫傷年
      。深宜慎之
      ,不得妄傳非人。非同志者
      ,不得輕泄之
      ,的有殃譴。

      仙經(jīng)曰:有仙籍者
      ,謀之者死
      ,犯之者滅門,憎之者亡

      上洞心丹經(jīng)訣卷下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55/4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系抄錄《抱樸子內(nèi)篇》、《黃帝九鼎神丹經(jīng)訣》等書改編成
      ,假托太極真人嗣孫手述" rel="prev"> 上洞心丹經(jīng)訣,約出於唐宋
      。系抄錄《抱···

      相關(guān)文章
      修煉大丹要旨
      修煉大丹要旨 經(jīng)名:修煉大丹要旨。撰人不祥
      。內(nèi)收呂仙賜方
      ,當(dāng)出於宋代。二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 修煉大丹要旨卷上 外丹要訣 山?澤之物,二八為元
      大丹鉛汞論
      ,唐金竹坡撰
      大丹鉛汞論 經(jīng)名:大丹鉛汞論
      。唐金竹坡撰。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 大丹鉛汞論 第一 夫大丹之術(shù),出乎鉛汞
      。而鉛汞之藥
      指歸集
      ,宋吳悟撰
      指歸集 經(jīng)名:指歸集
      。宋吳悟撰。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太上日月混元經(jīng)
      ,五代李光玄撰
      太上日月混元經(jīng) 經(jīng)名:太上日月混元經(jīng)。五代李光玄撰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本文類。 太上日月混元經(jīng) 乾坤坎離
      ,剛?cè)崤浜?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四者相包,謂之稟鑰
      。二四三五一
      太白經(jīng)
      太白經(jīng) 經(jīng)名:太白經(jīng)
      。原未題撰人,約出于唐末五代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兜啦刈幽克饕奉}作施肩吾撰。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 太白經(jīng) 《黃帝圣記經(jīng)》曰:黃帝元年寅月寅日,齋於首山
      太清修丹秘訣
      太清修丹秘訣 經(jīng)名:太清修丹秘訣
      。未署撰人
      。一卷。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 太清修丹秘訣 采種靈砂修丹法 其法於十二月初一日
      感氣十六轉(zhuǎn)金丹
      感氣十六轉(zhuǎn)金丹 經(jīng)名:感氣十六轉(zhuǎn)金丹
      。未著撰人
      。一卷。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 感氣十六轉(zhuǎn)金丹 母一十六兩
      ,鑿成一十六塊,如法錘打
      ,令實(shí)無鋒芒
      玉清內(nèi)書
      玉清內(nèi)書 經(jīng)名:玉清內(nèi)書
      。撰人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