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jīng)對減劫三災(zāi)的懸記
(人類還將要經(jīng)歷很漫長的時期
,當前一切末世論都是違背經(jīng)典的
!學(xué)佛者們要首當唾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釋尊在大小佛典中
,對宇宙的成住壞空的規(guī)律及情況
,多有陳述。目前吾人所居的時間屬住劫(又稱賢劫
,此劫有千尊佛出世)
。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一大劫
。八十小劫為一大劫(約有十三億余年)
。在成住壞空四劫中,吾人現(xiàn)處住劫
,住劫有二十番增減之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在正是住劫減劫的第九小劫,后八劫沒有佛出世
,只有第八劫有四輪王出世
。第九減劫之初,人壽八萬四千歲
,過一百年減一歲
,減至六萬歲時,有拘留孫佛出世
,六萬歲減至二萬歲時
,迦葉佛出世(其時即入劫濁),釋迦本師出世時
,人壽百歲
。七千年后,人壽十歲
,佛法滅盡
。入第十增劫,過百年增一歲
,增至八萬四千歲后入減劫
,減至八萬歲時
,彌勒佛出世,住世六萬歲
,正法像法各六萬歲
。第十減劫后,從第十一至第十四劫無佛出世
,至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世
,從第十六至第十九劫無佛出世,第二十劫增到八萬四千歲時
,樓至佛(也就是現(xiàn)在的“韋陀菩薩”)出世
,住劫圓滿。
如是凡經(jīng)二十番
,入于壞劫
,則火水風(fēng)大三災(zāi),次第發(fā)現(xiàn)
。(1)火災(zāi)
,于壞劫時,有七個太陽出現(xiàn)
,大地須彌山漸漸崩壞
,四大海水漸漸消盡。大千世界及初禪天
,皆悉洞然無有遺余
。是名火災(zāi)。(2)水災(zāi)
,初禪以下
,七番火災(zāi),壞于世界之后
,世界復(fù)成
。又于壞劫之時,漸降大雨
,雨滴如車軸
。更兼地下水輪,涌沸上騰
,大千世界乃至二禪天
,水皆彌滿,一切壞滅
,如水消鹽
,是名水災(zāi)。(3)風(fēng)災(zāi),二禪以下
,七香水災(zāi)以后
,世界復(fù)成,又于壞劫之時
,從下風(fēng)輪有猛風(fēng)起,兼以眾生業(yè)力盡故
,處處生風(fēng)
,大千世界乃至三禪天,悉皆飄擊
,蕩盡無余
,是名風(fēng)災(zāi)。大三災(zāi)中
,火燒初禪有五十六番
,水淹二禪有七番,風(fēng)遷三禪有一番
,合之共六十四番
。三大災(zāi)亦是眾生業(yè)力所感,瞋恚感火災(zāi)
,貪欲感水災(zāi)
,愚癡感風(fēng)災(zāi)。
壞劫中經(jīng)火水風(fēng)三大災(zāi)
,二十番后
,方入空劫,空二十番時
,世界復(fù)成
,亦二十番時,方入住劫
,如是輾轉(zhuǎn)
,釋迦本師應(yīng)世正是住劫第九番減劫之時,亦是吾人所處的時間態(tài)
。
人壽
、身量及福報呈正比例相關(guān)。劫初時
,人壽八萬四千歲
,身高八百四十丈,福報也大
,七寶為地
,衣食應(yīng)念而至,色相端莊,風(fēng)調(diào)雨順
。彌勒下生成佛時
,人壽皆八萬歲,身長一十六丈
,相貌端嚴
,無復(fù)丑陋,女人配人五百歲方嫁
,彼時無有災(zāi)患
,亦無寒暑,門戶不關(guān)
,亦無盜賊
,衣服化生,不須勞苦
,金銀七寶滿藏
,無人視之。其地平正
,無有丘坑
,地上有樹形似金龍,龍上開華
,故曰龍華勝會
。人民受用境界猶如自在天宮。忉利天上
,只有三病
,不得純受快樂,一者飲食
,二者便利
,三者衰老。若大小便時
,其地自然裂開
,過已還合,生赤蓮華
,蔽其穢氣
,人命將終,自詣冢間而死
,神識生天上
。
以我國上古史實為證
(1)人壽有古延今促之異。釋尊人壽百歲時出
,故成康之世
,盈百者甚多
,如周武王活到九十三歲,周文王活到九十七歲
,唐虞之世
,在周文王前千余年,又當增十余歲
,故大禹壽一百有六
,舜壽一百有十,堯壽一百十七
,帝嚳在位七十年
,壽數(shù)亦在百歲之上。顓頊在位七十八年
,少昊在位八十四年,
黃帝在位百年
,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
,
伏羲前有因提紀、循蜚記
、敘命等記
,至人皇氏,不知幾十萬年
,故人皇兄弟九人
,合四萬五千六百年,至地皇天皇
,又不知若干萬年
,故兄弟各一萬八千歲,垂于史冊者
,彰灼可考
,足證佛語減劫壽減有驗。
(2)人身有古大今小之殊
。釋尊出世時
,人身皆長八尺(佛的化身一丈六尺),今已過三千余年
,故今世之人大抵以五尺為上下
。有人挖掘隋唐以前古墓,有骨粗大
,比今時人骨長三尺左右
。《天人感通記》載:蜀都舊址本在青城山上
,今時成都在那時還是大海
。昔迦葉佛時,有人從西耳河邊回,舟過于此
,見岸上有兔
,引弓射之。不知此兔乃海神
,海神大怒
,遂蹋翻其船,而壅沙成地
。后至?xí)x朝
,有僧見地上有多處裂痕,掘之
,得人骨船底
,骨皆長三丈,以迦葉佛時
,人壽皆二萬歲故
。《周禮》記載:柯長三尺
,博三寸
。證知昔人之手大于今人之手,甚至服物器皿
,凡在千年前
,必較大于今人。以證人的身形漸小
,所用的物品亦隨之而小
。
(3)人福有古重今輕之驗,德與福有內(nèi)在的因果關(guān)聯(lián)
。壽減之后
,一切皆減,人心道德漸澆漓
,其福報受用亦漸減損
。略言之,如七寶漸隱沒
。我國上古三代之時
,皆用黃金白璧,動以百雙萬鎰為計
,而夜光之璧
,照乘之珠,小國皆有
。到漢代
,漢文帝云
,百金(百錠金)乃十家中人之產(chǎn)。挖掘出土的古希臘城堡古埃及法老陵墓中
,金銀珍珠之多(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l(fā)1000)
,令人嘆為觀止。又五谷雜糧的質(zhì)地
、水果之甘美
、花卉之香艷等,漸漸今不如昔
。佛經(jīng)記載:釋迦本師住世時
,水的美味營養(yǎng)超勝后世的牛奶。一阿羅漢因神通知曉此事
,曾潸然淚下
。又衣食漸艱難。古時
,國無十年之蓄曰不足
,無六年之蓄曰急,不足五年之蓄叫“國非其國”
。秦始皇時,“倉廩充積賦入盈羨”
,《史記》記載:秦始皇曾派遣方士徐福
,率3000人的龐大船隊,渡海求蓬萊
,費以巨萬計
。可見當時國力強盛之程度
。今時國家求五年之蓄
,尚不可得也。至于容貌漸丑陋
,資察漸昏愚
,精神漸衰弱,風(fēng)俗漸驕慢
,六親漸不和
,賦役漸繁重,水火盜賊漸熾昌
,佛法漸凋廢
,善人漸衰殘,真儒漸稀少
,謗佛之人漸被人推崇
,富人漸鄙吝等
,皆是減劫福報日薄之相(參見《安士全書》,周安士撰)
。
減劫中
,又有小三災(zāi)次第發(fā)現(xiàn)。(1)饑饉災(zāi)
。人壽減至三十歲時
,人身量不滿三尺,于時
,人類的道德倫理因果觀念
,喪失殆盡,福報相繼享盡
,連粗劣的五谷雜糧也漸沒
,稊稗充饑,為食中第一
;以發(fā)褐遮體
,為衣中第一;以鐵為至寶
,為莊飾第一
。相煎人皮朽骨為宴會。偶得一粒麥谷
,如獲摩尼寶珠
,密藏守護。饑饉災(zāi)至
,凡七年七月七日
,天不降雨,大地寸草不生
,白骨遍野
。盡閻浮提,所存不過萬人
,留之以作當來人種
。饑災(zāi)過后,眾生共起下品厭離心
。(2)疾疫災(zāi)
,人壽減至二十歲時,身形由三尺減至二尺高
,原來那一念下品厭離心也喪失
,疾疫災(zāi)起,種種諸病齊發(fā)
,死亡積野
,過七月零七日
,其災(zāi)方熄,此時尚無甘蔗糖鹽之類
,而況參苓桂附等藥物
。那時,沒有國家組織
,沒有文化
,國土空廢,城鎮(zhèn)毀敗
。只有一些小村落
,遙寥散布。疾疫災(zāi)過
,人們相共生起一念中品厭離心
。(3)刀兵災(zāi),過六千年后
,人壽十歲時
,彼時女子五個月即嫁,身高才一尺
,有的人身高只有一拃手(張開大拇指和中指的距離)
,那時,原來那一念中品厭離心又失掉
,惟有行十惡法者為人推敬
。刀兵災(zāi)至,一切眾生自相殺害
。地所生草,利如鋒刃
,觸之即死
,過七日七夜,其患方除
。有少量軟心眾生
,避隱于山野,刀兵災(zāi)末
,所剩人口僅一萬
,隱于山野的人,出山后
,遇人相抱痛哭
,共起上品厭離心,發(fā)誓斷惡修善
,由是壽命漸增
,福報漸大
。增劫開始,如是循環(huán)
。
三小災(zāi)亦是眾生惡業(yè)所感
,貪欲感饑饉災(zāi),瞋恚感刀兵災(zāi)
,愚癡感疾疫災(zāi)
。佛言:從饑饉刀兵死者,皆入惡道
;從疾疫死者
,多生天上。何以故
?以有疾病時
,但相慰問,無有毒害屠殺
,及相爭相奪之心故
。《婆沙論》云:人若能以一搏之食
,發(fā)大悲心布施餓者
,于當來世決不遇饑饉之災(zāi)。若以一阿梨勒果奉施病僧
,于當來世中
,決不遇疾疫災(zāi)。若一日一夜持不殺戒
,當于來世決不遇刀兵災(zāi)
。
三小災(zāi)的次第發(fā)現(xiàn),雖然遠在四千年后
,然任何事物皆有一個由始微到漸盛的過程
,所謂“履霜堅冰至”。冷靜地觀察
,三小災(zāi)的萌芽乃至局部災(zāi)變在現(xiàn)代亦有程度不同的表現(xiàn)
。一者饑饉災(zāi),本世紀饑荒頻仍
,比較大的饑災(zāi)有:前蘇聯(lián)大饑荒
、孟加拉邦大饑荒、中國大饑荒
、印度大饑荒
、撒哈拉沙漠饑荒、非州大饑荒等
。死亡人數(shù)少則數(shù)百萬
,多則數(shù)億
。
隨著工業(yè)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耕地面積漸少
,人口急增
,預(yù)料糧食短缺是人類目前與今后的一大難題。二者疾疫災(zāi)
,本世紀工業(yè)文明的負面效應(yīng)表現(xiàn)為生態(tài)外環(huán)境的破壞與人的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的失調(diào)
,引起許多前所未聞的奇異疾病,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1996年世界衛(wèi)生報告)稱:在過去20年里
,已出現(xiàn)了至少30種新的傳染性疾病,其中包括艾滋病和愛博拉病毒
,1995年全球死于傳染性疾病的人數(shù)高達1700萬人
。據(jù)專家
預(yù)測,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到2000年會達到1億2千萬
,而亞州將占感染人數(shù)的最大比例
。艾滋病的出現(xiàn)是對現(xiàn)代縱欲文化的沉重打擊,它遠遠超出了單純的疾病范疇
,仿佛一個從天而降的報應(yīng)之神
,激起人們持久的恐慌與反思,而五千年后的疾疫災(zāi)或是一個總清算
。三者刀兵災(zāi)
,世界歷史幾乎是一部戰(zhàn)爭史。眾生惡業(yè)所感
,瞋毒肆虐
,怨怨相報,兵連禍結(jié)
,了無盡期
。僅本世紀短短的100年間,世界各地就發(fā)生了大大小小300多次戰(zhàn)爭
。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發(fā)生在20世紀
,死傷人數(shù)巨大
。當今的核彈頭與殺人于無形的生化武器(又稱非核核武器)直接威脅著人類的基本安全
。而六千年后的刀兵災(zāi),或是對人類殺業(yè)的總報應(yīng)
。
《俱舍論》云:三災(zāi)起時
,由二種因:一耽著美味,二者懶惰
。隨著三小災(zāi)的次第發(fā)現(xiàn)
,佛教法運也相應(yīng)地漸趨衰微
,直至滅盡。世尊懸記:“五十二歲《首楞嚴經(jīng)》
,《般舟三昧》先化滅法
,十二部經(jīng)尋后復(fù)滅,盡不復(fù)現(xiàn)
,不見文字
,沙門袈裟自然變白。(《佛說法滅盡經(jīng)》)爾時
,16羅漢盡收世間一切經(jīng)法
,貯于銅塔,此塔沉至金剛際
。佛法滅盡
,猶如漫漫長夜失去燈炬,眾生受苦痛煎熬
。釋尊憐愍眾生
,特留《無量壽經(jīng)》住世一百年,為末法眾生作最后的救度
。
或有人懷疑:刀兵劫中的眾生
,智慧福德極為暗鈍,怎能受持這部義理境界甚深的《無量壽經(jīng)》呢
?釋尊的一段法語圓滿地回答了這一問題:“吾法滅時
,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
,于是便滅
;吾法滅時,亦如燈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保ā斗鹫f法滅盡經(jīng)》)在回光返照之際,眾生的根機尤顯猛利
,加之苦痛的逼迫
,于時便能信解受持念佛法門。據(jù)《大集經(jīng)》記載:《無量壽經(jīng)》滅后
,釋尊仍然悲心不舍眾生
,惟余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
。劫盡之時
,阿彌陀佛四字,世間眾生沒有能念全者,或能念一字
,或能念二字
。若有能念全四字者,即為天上師
。證知法滅之時
,念佛一門乃末法罪濁眾生最后的津梁,六字洪名即諸佛相傳之慧命
,眾生出世之本源
,吾人對
凈土法門應(yīng)生殷重恭敬心,依教奉行
。若不修凈土
,即在四生六道之中,大小三災(zāi)之內(nèi)
,頭出頭沒
,苦不堪言。
了知現(xiàn)代人生境況與末世劫運
,吾人應(yīng)從內(nèi)心生起深切的出離心
,生起如救頭燃的緊迫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鹫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眾苦充滿,不求生西方凈土
,將何以堪
?元朝白云法師詞云:“娑婆苦,光影急如流
,寵辱悲歡何日了
,是非人我?guī)讜r休,生死路悠悠
。三界里水面一浮漚
,縱使英雄功蓋世,只留白骨掩荒丘
,何似早回頭
。”(《蓮花世界詩》)吾人應(yīng)反復(fù)詠吟
,以佛祖古德的教示
,增上出離心,并力躍上阿彌陀佛大愿之船
。橫截生死苦海
,圓成佛道,還入生死
,普濟眾生
。
轉(zhuǎn)摘自:釋弘緣的日記
佛教所說 三大劫 是哪三劫?
佛教所說三大劫分別是過去莊嚴劫
、現(xiàn)在賢劫、未來星宿劫
。
1
、莊嚴劫
梵語 vyu^ha kalpa。三劫之一
。過去
、現(xiàn)在、未來等三世之三大劫中
,過去之大劫
,稱莊嚴劫。又作過去莊嚴劫
。相對于“現(xiàn)在賢劫”
、“未來星宿劫”。
在現(xiàn)在賢劫之前
,由一大劫所成
。一大劫中總有成、住
、壞
、空之八十增減小劫,于其“住劫”中
,以華光佛為首
,至毗舍浮佛,共有千佛出世
,莊嚴其劫
,故稱莊嚴劫。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jīng)一卷
,即載此千佛名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卷一、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jīng))p4778
2
、現(xiàn)在賢劫
20小劫為1中劫
,4中劫成已住,住已壞
,壞已空
,如是成
,住,壞
,空四中劫為一大劫
,即80小劫為1大劫。
據(jù)佛經(jīng)記載
,我們這個世界在莊嚴劫
、賢劫和星宿劫三中劫中,各有一千尊佛成
,每當一尊佛入滅后
,就要經(jīng)歷相當漫長的歲月,另一尊佛才會出現(xiàn)
。因此
,值遇佛陀在世是很難的,佛陀出世就像曇花一現(xiàn)
,電光一閃
,就又進入漫漫長夜。?
據(jù)《賢劫千佛名經(jīng) 》記載
,我們這一劫叫做賢劫
,釋迦牟尼佛是賢劫出世的第四尊佛,住世僅八十年
,佛陀入滅后
,正法時期有一千年,像法
,也就是相似于正法的時期也有一千年
,然后是一萬年的教法衰微時期,稱作末法
。末法過后將經(jīng)過漫長的沒有佛法的歲月
,而后我們賢劫的第五尊佛彌勒才會出現(xiàn)于世。
3
、星宿劫
星宿劫:梵名Naks!atra kalpa
。未來大劫之名。印度自古以來盛行‘過去莊嚴劫’
、‘現(xiàn)在賢劫’與‘未來星宿劫’三大劫之說
。
過去、現(xiàn)在
、未來三大劫中
,于未來劫中將有千佛出世。此一劫期
,始于日光佛
,終于須彌相佛
;其一一佛之出興,如天之星宿
,故名星宿劫
。[三劫三千佛緣起、佛祖統(tǒng)紀卷三十
、彌勒上生經(jīng)宗要]
擴展資料
佛經(jīng)中所說的劫,分為三等:
1
、小劫
依我們地球的人壽計算
,從人類八萬四千歲的長壽,每一百年減短一歲
,減至人類的壽命僅有十歲時
,稱為減劫;再從十歲
,每一百年增加一歲
,又增加到人壽八萬四千歲,稱為增劫
。如此一減一增的時間過程
,總稱為一小劫
2
、中劫
經(jīng)過二十個小劫
,稱為一個中劫。因為
,據(jù)佛典中說
,我們所處的地球
,共分‘成、住
、壞
、空’的四大階段,每一階段的時間過程
,均為二十個小劫
,在這四大階段中,唯有‘住’的階段
,可以供人類生存
。初‘成’的階段是由氣體而液體。
再由液體而凝固
,所以不堪人類的生活
。到了‘壞’的階段,正在劇烈的破壞之中
,也不適合人類的生存
;據(jù)說是經(jīng)過四十九次大火災(zāi)
,七次大水災(zāi),一次大風(fēng)災(zāi)之后
,地球便歸消失
。
壞劫終了,‘空’劫開始
,在空無一物中再經(jīng)過二十小劫
,另一新的地球便又逐漸形成,進入另一期的‘成’的階段
。佛教把這成
、住、壞
、空的四大階段
,稱為四個中劫,分別稱為成劫
、住劫
、壞劫、空劫
。
3
、大劫
經(jīng)過成、住
、壞
、空的四個中劫,便是一個大劫
;換句話說
,地球世界的一生一滅,便是一個大劫
。然而
,壞劫中的每一次大火災(zāi),可從無間地獄
,一直燒到色界的初禪天
;每一次大水災(zāi),可從無間地獄
,一直淹到色界的二禪天
;最后一次大風(fēng)災(zāi),可從無間地獄一直吹到色界的三禪天
。
也就是說
,每一次大劫的范圍,除了色界的第四禪天及無色界的四空天
,三界之內(nèi)的動植飛潛
,一切萬物都是在劫難逃
。不過,不用悲哀
,當壞劫來臨
,此界的眾生,或者已轉(zhuǎn)生他界
,或者已直升第四禪天?
,不會有一個眾生沒有安身之處。
佛經(jīng)上所稱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