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痔瘡高發(fā)季節(jié),一部分是由于秋季氣候干燥,人體常會出現口干舌燥、大便干結等秋燥癥狀,其中便秘是導致痔瘡發(fā)生和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應該怎么預防痔瘡便秘呢?
一、防秋燥:秋燥傷肺進而傷大腸
秋燥傷肺進而傷大腸表里”,秋燥傷肺進而傷大腸,肺氣不宣直接影響大腸蠕動,就容易引起便秘。
要預防或緩解秋燥引起的便秘,可以用些滋陰潤肺的藥材,比如生地、玄參、麥冬、北杏等,煲好后加溫熱的牛奶一起喝下去,會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二、保持體內水潤:多喝水多吃性平水果
秋季防燥最簡便的一招,就是積極補充水分。一般情況下,人體皮膚每天蒸發(fā)的水分約在600毫升以上,從鼻腔呼出的水分約為300毫升。到了秋天,為了及時補充這些損失,每天至少要多喝500毫升以上的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此外,人們也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也可以改善便秘。這時天氣已經沒有那么熱了,不再適宜吃寒性的水果,又因天氣比較燥也不適宜吃熱性水果,吃性平的水果最適合,比如蘋果、火龍果等。蔬菜的選擇最好選擇當季蔬菜,不要選擇反季節(jié)蔬菜,這個季節(jié)比較多的是瓜類。
當然,還可以多進食一些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麥片、冬菇、番薯、玉米等,可以增大食物的殘渣量,易于產生排便反射。
三、促排便:抓住轉瞬即逝的便意
對于大多數便秘患者,不需要藥物,從飲食和生活習慣入手,進行調節(jié);多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有了便意千萬不要忍,有時便意轉瞬即逝,可能一天內都不會再有便意了;排便時用手按壓腹部,增大腹壓,促進排便。
便意持續(xù)只有幾分鐘,一旦錯過就很難再捕捉到。排便運動受大腦皮層的影響,意識可以加強或抑制排便。人們對便意經常予以抑制,就使直腸漸漸地對糞便壓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加之糞便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分吸收過多而變得干硬,使得排便難上加難。
四、抗焦慮:焦慮會降低腸道動力
寒冷干燥的冬天要來了,正在受便秘困擾的人們不妨真的給自己的身體放個假。每天規(guī)律起居,規(guī)律飲食,調整心態(tài),少為工作上的事兒而焦慮,把不正常的排便習慣調解回正常。
原來有的時候便秘也與焦慮有關,人的精神狀態(tài)緊張,會影響整個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在血液供應不足的情況下,肯定是優(yōu)先保障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如腦部、心臟、基礎代謝,而胃腸就成為最后被考慮的部位。腸道供血不充分,沒有足夠多的養(yǎng)分供應,“動力”不足,肯定會消極怠工,蠕動緩慢,自然就形成便秘了。
五、多運動:保持血液的暢通
秋季預防痔瘡發(fā)作,除了注意預防便秘的飲食起居外,還要注意便后保持肛門清潔,使用柔軟的紙巾或濕紙巾擦拭清潔肛門,有條件的話,最好用水清洗屁股,保持肛門清潔可防痔瘡發(fā)作。另外如廁時不要久蹲,蹲廁的姿勢可使痔靜脈充血,時間一長會影響靜脈血液回流,引起或加重痔瘡癥狀,更不要邊上廁所邊看書讀報。平時注意多活動,勿久坐久站。每坐45分鐘起來活動5分鐘,可有效減輕痔瘡癥狀。同樣久站負重也會引起痔靜脈充血。
針灸培訓長痔瘡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那么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痔瘡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預防痔瘡的小竅門 1、避免久坐和久立
因為人體是直立的,本身就有地心引力的作用,還有整個身體向下的重力,這些都會導致肛門的壓力增加,而且,我們的腸道又很長很彎曲,還是采取蠕動的方式,所以,如果再久坐久立,肛門的壓力就更大了,所以,我們會發(fā)現經常坐在辦公室不運動的人很容易便秘,因此,建議坐辦公室的白領們,坐一段時間后要站立起來活動一下,有利于預防痔瘡。
2、熱水坐浴
痔瘡主要是由肛門局部血流淤滯成塊造成的,每日定時用熱水坐浴,同時有意識地做收縮肛門的動作,可以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改善局部血流狀況,軟化局部組織,大大緩解痔瘡問題。
3、平時多坐硬坐椅
調查顯示,約九成的人都偏愛坐軟坐椅或沙發(fā)。過軟的坐椅會讓身體陷在椅子里面,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受到阻礙,從而誘發(fā)或加重痔瘡。建議平時選擇硬坐椅,這樣臀部的兩個坐骨結節(jié)能起到支撐作用,就不會妨礙肛周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有利于預防痔瘡的發(fā)生。
4、常做縮肛運動
專家指出,縮肛運動能有效增強肛門的收縮能力,經常堅持能幫助減輕女性痔瘡癥狀,還可以使癥狀輕微的痔瘡不藥而治。具體做法是:深吸一口氣,同時用內力將肛門上提,然后放松。如此反復做10下,每天多次,尤其當坐著或站立時間久時更應及時做。
5、改善飲食習慣
大便通暢能減少便秘,可以有效預防痔瘡。多吃麩皮、麥片、蔬菜、水果,特別是韭菜、菜心梗等有纖維的青菜。避免食用辛辣、油炸食品,減少煙酒。多纖維飲食可以使大便更軟,減輕痔瘡疼痛。美國健康指南建議,男女每天應該吃38克纖維素和25克纖維素。多纖維食物包括:果蔬、豆類、全谷麥片等。
6、花灑頭沖洗按摩
在便后可以用花灑頭沖洗,并用水流刺激按摩,沖擊肛門5分鐘。注意肛門清潔。保持肛門清潔,常用溫水清洗,勤換內褲。節(jié)制性生活,注意性生活的清潔衛(wèi)生。會陰部分泌物較多者,應便后或睡前用溫水清洗肛門。勤換內褲,清洗的內褲應在陽光下曬干。
7、游泳是預防痔瘡好方法
游泳是一項最好的全身運動。當人的體位從站立位改變成平臥或仰臥于水中,肛門部位向上,這樣就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環(huán),再加上全身的肌肉運動,自然加強了肛門直腸部肌肉的運動,消除了痔瘡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梢酝ㄟ^水中及水上交換呼吸,形成一定的節(jié)奏,而且經常還要憋氣,這樣一呼一吸,就可以促使肛門肌肉運動,從而改善了肛門部的血液循環(huán),以防止痔瘡的發(fā)生。
8、多喝水
多喝水可防止大便干結,減輕痔瘡疼痛。通常每天應喝水至少8杯(每杯約227克),夏天和運動后飲水量應更高。另外,避免或少喝酒精飲料和咖啡因飲料。
9、保證足夠鍛煉
鍛煉是防止和治療便秘的重要一環(huán)。久坐者每小時應起身活動數分鐘。盡量避免長時間坐馬桶和提重物等加重痔瘡癥狀的活動。
10、便秘病人自我按摩肚子
有便秘的病人可以在自己肚子上由左到右地打圈按摩,這是糞便從形成到排出的路徑,自我按摩可以改善便秘。
11、縮短如廁時間
專家稱,許多忙碌的'上班族都有在如廁時讀書、看報的習慣,更有甚者,在廁所里一蹲就是半個小時。殊不知如廁時間長不僅不衛(wèi)生,長此以往還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誘發(fā)痔瘡??s短如廁時間是預防痔瘡的有利措施,應該注意每次如廁盡量不要超過3分鐘。
12、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很多人排便不定時,很容易便秘,只要養(yǎng)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就可以緩解便秘,建議每天早上無論是否有便意,都要去洗手間蹲一下,讓機體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建立排便的信號,這樣的習慣就會改善便秘。
13、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
經常清洗肛門也非常的必要,保持清潔才能避免痔瘡破裂出血感染。
14、睡前泡溫水
在睡前可以用溫熱水浸泡肛門15分鐘,并在其過程中收縮肛門。
15、不憋大便
痔瘡患者切忌憋便。否則容易導致便秘,同時增加痔瘡危險。
16、提腳跟走路治痔瘡
痔瘡是一種不易治愈的疾病,有個簡單的治療方法,那就是提腳跟走路。因為走路的時候,一旦腳跟提起,腳趾一受力,就牽動肛門肌肉的緊縮,左右臀部肌肉一張一弛,使痔瘡有所改善,這對病情的恢復很有幫助。
便秘是指三天或三天以上有一次排便,大便質地很硬,常伴隨肛裂或痔瘡出血。是一種臨床上長期存在的常見癥狀,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可絕大多數人都不認為這是病,所以就診治療的人不多,有的甚至認為這是難言之隱而羞于就醫(yī)。殊不知,便秘對人體的危害不可低估,是身體 健康 的隱形殺手。
便秘容易發(fā)生在老年人身上,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體力活動明顯減少,胃腸道分泌消化液減少,腸管的張力和蠕動減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門內外括約肌減弱,胃結腸反射減弱,直腸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腸內停留過久,水分過度吸收引起便秘。但現在隨著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 社會 壓力的增大,年輕人便秘的發(fā)生率正在逐步升高,長時間的辦公室工作,活動量很少。又如很多女性在產后也很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這是由于妊娠期的腹直肌分離和盆底肌松弛在產后早期難以恢復,產生便秘。又或者由于產后會陰切口或腹部切口的疼痛、活動減少、飲食結構不合理、激素水平改變使腸道平滑肌松弛,以及產婦的精神因素,如產后抑郁等,也均可導致便秘發(fā)生。其病因多種多樣。
那我們有沒有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呢?
一、針刺或者按揉穴位
1、大橫穴
大橫穴在肚臍中心往右側四寸腹直肌的外緣。 是足太陰脾經上的穴位,具有除濕散結、理氣健脾、通調腸胃的作用,能增強脾胃運化能力,減緩脂肪的作用。
2、水分穴
在肚臍中心向上一寸,在橫結腸上,剛好是大腸的底部,大腸和小腸的交界區(qū),這是一個關鍵點。這個穴位對于我們的代謝功能,這個位置剛好是升結腸轉換為橫結腸的那個點,所以我們刺激到這個位置就可以刺激到升結腸。
3、水道穴
在下腹部,黨旗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是乙狀結腸的尾。對臨床當中一些常見的便秘患者,比如說他已經是三四天沒有排便了,這時候你用手去觸摸一下他左側下腹乙狀結腸的位置,往往可以觸診到硬硬的腸形。“乙”字是拐彎的意思,從降結腸到乙狀結腸這個位置有明顯的拐彎,所以這個位置往往是幾天不便出現堵塞情況的位置。這個位置就對應我們的水道穴。
我們應該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刺激這幾個穴位呢?當然是按照腸蠕動的方向,因為是要通便,那我們刺激的順序就是先右側的大橫,再是肚臍上方的水分,接著是左側的腹結,最后是左側的水道。大腸是一個回字形的結構,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然后接直腸。食物從小腸排入到大腸當中,經過的路線大概有一米多長,所以在這段非常容易出現一些影響排便的因素,我們這組穴位主要集中在大腸段上幾個關鍵的點。這是一種通用的治療便秘的方法,不管我是哪種便秘,用上就能起到一定的通便作用。
二、震顫法
就是用我們的手指,你可以兩個或三個手指并攏在一起,對準大橫、天樞、水分、水道、支溝穴,這幾個穴位用力點下去,點到最深的地方堅持住,然后開始做震顫。如果你一只手沒有力量,就是兩只手一起,這樣做震顫。堅持三十秒鐘,三十秒鐘之后停下來休息一下,再繼續(xù)堅持。大概對一個穴位的刺激,要至少堅持到兩三分鐘以上,自己完全都可以操作。這組穴位刺激不管對于哪種類型的便秘都可以起到即時的緩解作用。
三、中藥治療
組成:
黃芪30 g 銀花20 g 威靈仙15g 白芍20g 火麻仁20g
厚樸3-10 g 當歸20g 酒大黃3-10g 肉蓯蓉20g
加減:
大便連日得暢,可減免酒大黃;便燥嚴重加元明粉3-5克沖入;氣虛重加黨參20克;腹脹重加木香10克;腰腿酸軟加杜仲10克、牛膝10-15克。
功效:益氣養(yǎng)液,潤腸導滯。
用法:水煎服,1日1劑,酒大黃不后下,此方可連服,俟大便調順再停藥。
按語:
此方之特點:這個方子主要治療氣虛性便秘,方以黃芪之補氣,歸芍之養(yǎng)血,麻仁、肉蓯蓉之潤燥以治本,以其本虛也,且皆于通便有利;厚樸行氣,酒大黃緩降,不后下免其致瀉傷中等弊,方從“青麟丸”等方化裁而來;威靈仙通氣利臟腑以治標,佐以銀花清臟腑之熱而不傷正。威靈仙“宣通五臟,去腹內冷滯,心腹痰水”,故胸腹不利,痰水氣滯,臟腑不通之證皆有良效,并非只是散風去濕之品,此方用之亦具襄贊之功。一為重用黃芪以健運中氣;一為大黃不后下免其致瀉,并且可以連續(xù)服用以緩調其六腑功能;一為威靈仙可以自胸腹至下腹通閉解結,三焦俱暢達,雖有痰水氣滯等等亦均得以疏導而解。得便下即止,不可過量。
治便秘藥物的功能不外乎促進腸道蠕動,但我們想徹底的解決問題,不能單靠藥物,平時的生活中,要更加注重飲食 健康 ,合理作息,按摩手法引導,加強鍛煉,就能安全而且有效解決問題。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578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