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南唐第三任國君,史稱李后主
【生平】
李煜
公元959年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
公元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在位十五年
公元975年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
李煜“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性寬恕
李煜才華橫溢
他嗣位之時
,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進貢,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他精于書畫
被俘后
,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wèi)將軍。史書上說趙光義多次強留小周后于宮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郁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畫家還繪有《熙陵幸小周后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shù)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元人馮海粟就在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沖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 描寫李煜的詩詞 一、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
,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云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
,笑里輕輕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二、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闌
!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三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
,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四、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
,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2. 李煜的詩歌 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
,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云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胭脂淚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鞠花開
燭殘漏斷頻倚枕
世事漫隨流水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
最是倉皇辭廟日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一任珠簾閑不卷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浣溪紗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跡悵人非
謝新恩庭空客散人歸后,畫堂半掩珠簾.林風淅淅夜厭厭
春光鎮(zhèn)在人空老
呈鄭王十二弟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佩聲悄
憑闌半日獨無言
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月寒秋竹冷
佳人舞點金釵溜
鳳簫吹斷水云閑
歸時休放燭花紅
知我意
珊枕膩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又蓬萊院閉天臺女
,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潛來珠鎖動
,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又銅簧韻脆鏘寒竹
,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喜遷鶯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邊倚。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片紅休掃盡從伊
秋風多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子夜歌尋春須是先春早
,看花莫待花枝老。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何妨頻笑粲
,禁苑春歸晚。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后庭花破子玉樹后庭前,瑤草妝鏡前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
,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或為馮延巳作)漁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
,世上如儂有幾人?又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M渚,酒滿甌更漏子柳絲長,春雨細
香霧薄,透重幕
,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幃垂,夢長君不知。柳枝風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阮郎歸采桑子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tài)徘徊。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
,欲睡朦朧入夢來。搗練子令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云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斜托香腮春筍嫩
百尺蝦須在玉鉤
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
謝新恩秦樓不見吹簫女
東風惱我
3. 關于李煜的詩詞歌賦越全越好 李煜的詩詞 李煜本有集
現(xiàn)存詞四十四首
他的舊臣說他有《文集》30卷及“雜說”百篇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直齋書錄解題》中載《南唐二主詞》1卷,現(xiàn)能見到的有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墨華齋本
據(jù)近代多數(shù)學者的意見
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詞》
【九月十日偶書】 晚雨秋陰酒乍醒
背世返能厭俗態(tài)
【秋鶯】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棲遲背世同悲魯
【病起題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輕
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且維輕舸更遲遲
君馳檜楫情何極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xiāng),三十年來夢一場
云籠遠岫愁千片
【挽辭】 珠碎眼前珍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
秾麗今何在
【悼詩】 永念難消釋
,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
【感懷】 又見桐花發(fā)舊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