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睦
,北宋詞人。字和叔,一字子雍,莆田人,徙家蘇州。陳動之之子。嘉祐六年(1061)進士第一。及第后任過潭州知州。熙寧三年(1070),秘書丞。召試,授集賢校理。出為兩浙提點刑獄,拜監(jiān)察御史1. 《陳際泰傳》文言文翻譯 《陳際泰傳》原文:
陳際泰
,字大士,臨川人。家貧,不能從師父見之
《陳際泰傳》翻譯:
陳季泰
我父親看到了
擴展資料:
《陳際泰傳》創(chuàng)作背景:
陳際泰才思敏捷
崇禎三年(1630)
其著述多闡發(fā)經(jīng)籍,有《易經(jīng)說意》(又名《讀易正義》)7卷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陳際泰 (明朝學(xué)者)
百度百科—明史 (二十四史之一)
2. 文言文翻譯 六一居士傳
歐陽修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
熙寧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譯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貶謫到滁州山鄉(xiāng)時,自號醉翁
。年老體弱,又多病,將要辭別官場,到潁水之濱頤養(yǎng)天年,便又改變名號叫六一居士。有位客人問道:“六一
,講的是什么?”居士說:“我家里藏了書一萬卷患。我將選擇哪方面呢
過后,居士嘆息說:“讀書人從年輕時開始做官
熙寧三年九月七日
3. 文言文翻譯 譯文:
南朝宋謝晦任右衛(wèi)將軍
隋高穎被封為仆射,他母親告誡他說:“你富貴已經(jīng)達到頂點,只能等一個砍頭罷了
褚淵幫助蕭道成篡奪皇位
,建立齊國,褚淵的堂弟對褚淵的兒子褚賁說:“我不知道你家司空把一家的東西送給另一家,是什么意思?”等到褚淵當(dāng)了司徒,褚炤嘆息說:“家門不幸,竟又有今天的封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4. 文言文翻譯 三、(12分
,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豫人張氏者
,其先齊人。明末齊大亂張常客豫
無何
且使之樵,日責(zé)柴一肩
誠漸長
腹中大餒,遂負薪歸
饑火燒心
問其故,以情告
兄問其所自來,曰:“余竊面倩鄰婦為者
且日一啖
兄見之
兄曰:“無論弟不能樵,縱或能之
誠不聽,以手足斷柴助兄
兄近止之。見其指已破
,履已穿,悲曰:“汝不速歸,我即以斧自剄死!”誠乃歸。兄送之半途
,方回復(fù)樵。既歸,詣塾囑其師曰:“吾弟年幼,宜閑之山中虎狼惡
歸謂誠曰:“不聽吾言
兄駭曰:“我固謂子勿來
師笞之
,乃實告焉。師嘆其賢,遂不之禁。兄屢止之,終不聽
。 一日,與數(shù)人樵山中,欻3有虎至,眾懼而伏。虎竟銜誠去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訥力斧之
,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尋逐,痛哭而返。眾慰解之
,哭益悲,曰:“吾弟,非猶夫人之弟眾駭,裂其衣而束之
,群扶以歸。母哭罵曰:“汝殺吾兒,欲劙4頸以塞責(zé)耶!”訥呻云:“母勿煩惱,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創(chuàng)痛不能眠,惟晝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
,時就榻少哺之,牛輒詬責(zé)。訥遂不食,三日而斃。(節(jié)選自《聊齋志異·張誠》
,有改動) 【注】1劬(qù):勞苦。2夏:亦作“榎”,木名。3欻(xū):忽然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
而A中的“餌”在句中是名作動
《聊齋志異·農(nóng)人》中有“今相值,決殺不宥”
。D中的“頤”的意思在成語中“大快朵頤”仍在。答案:C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遂家焉 乃實告焉 B.將何作 何復(fù)爾 C.不辭而還 裂其衣而束之 D.群扶以歸 欲劙頸以塞責(zé)耶 【解析】A前一個“焉”是兼詞
,相當(dāng)于“于之”。后一個“焉”是代詞,代這件事。B中前一個“何”是“什么”,而后一個“何”是“為什么”
。C中的兩個“而”表示承接。D中前一個“以”連詞
,相當(dāng)于“而”,表示修飾答案:C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
④是老師嘆“誠”的賢
答案:D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兩位妻子
B.張訥由于大風(fēng)雨沒有砍下足夠的柴
D.張誠被老虎叼走后,張訥自殺
答案:B。
5. 鄭綺文言文翻譯 鄭綺
好讀書,通《春秋谷梁》學(xué)
四世孫德珪
德硅可憐弟弟的誣陷,于是陽說:“他們想害我啊
德蓋默計阻止他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