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上血與火的戰(zhàn)場
; 由于戰(zhàn)友們的英勇我才能幸存, 三十多年以后我還能沐浴著陽光
。 在彈雨中沖鋒會流血, 在陽光下前進也可能會傷亡
; 生命的價值是愛的深與淺
, 絕不是時間的短和長。
有些人為了幾分鐘的茍延殘喘
, 恨不能一把火把全世界燒光; 讓中國的未來和他們同歸于盡
, 就像拉著美麗的少女為死人去殉葬
。 我們只不過請他們睜一睜眼睛
, 看一看今天中國和世界的現(xiàn)狀
; 我們只不過請他們挪動一下地位, 別躺在我們前進的路上
。
我們只不過請他們松一松手, 別死死地抓住歷史的車輪不放
; 我們能容忍他們這些惡劣的嗜好嗎
? 犧牲中國的未來去憐惜他們垂死的渴望
?
! 為了適應(yīng)黑暗,蒙上八億人民的眼睛
?
! 為了遷就落后,剪掉偉大中國的翅膀
?
! 不
!我們迫切需要的是一條寬闊的跑道
, 偉大的中華民族要展翅飛翔! 我堅決站在捍衛(wèi)未來的行列里
, 用我的脊骨去加固通望未來的橋梁; 只要我的生命之火不熄
, 我就要去點燃千萬次失望中的希望
。 愛戀著的人總是那樣如醉如癡, 愛戀著的心總是那樣單純善良
; 。
7.一首小小的詩
你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
,
看風(fēng)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
節(jié)選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話
,乍一看并不難懂,細思量卻覺得意味無窮
。詩人通過簡單的幾個對象:人
、明月
、窗子
、夢,表達了世間萬物相互關(guān)聯(lián)
、平衡相對、彼此依存的哲理
。 斷章寫于1935年10月
,原為詩人一首長詩中的片段,后將其獨立成章,因此標題名之為《斷章》
。這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文字簡短、然而意蘊豐富而又朦朧的著名短詩
。 李健吾先生曾經(jīng)認為
,這首詩“寓有無限的悲哀
,著重在‘裝飾'兩個字”
,而詩人自己則明確指出“我的意思也是著重在‘相對'上”。對于自己和詩人的分歧
,李健吾先生又說:“我的解釋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釋
。與其看做沖突
,不如說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魚目集〉作者》)
。實際上,無論是詩人所自陳的“相對”
,還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裝飾”
,都是對于“確定性”的消解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澳阏驹跇蛏峡达L(fēng)景”,這里的“你”
,無疑是在從確定的主體視角觀看“風(fēng)景”,有著一定的“確定性”或“主體性”
;而在“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這一詩句中
,“明月”在“向你”或“為你”而存在,這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