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枚,字吉臣
關(guān)于冷枚的生卒年
,至今考證未詳,有些資料說他活動于康熙、雍正年間。查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的《圓明園》“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各作成活計清檔”中,有關(guān)冷枚作畫的幾次記錄,簡抄如下,對于冷枚的卒年冷枚供奉畫院經(jīng)歷了康、雍
、乾三代皇帝,且為圓明園奉旨作畫多年,直至公元1738年尚在世孜孜繪畫不息?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藝術(shù)特色 ◇
焦秉貞弟子
,善畫人物、界畫,尤精仕女,畫法得力西畫寫生,工中帶寫,點綴屋宇益精細如界畫,筆墨潔凈,賦色韶秀,典麗妍雅,頗得師傳。自康熙到乾隆末,糅合中西技法之畫風(fēng)在畫院內(nèi)頗為盛行,而且影響到民間藝術(shù),枚為此技法之積極推行者。◇ 作品行情 ◇
清廷供奉冷枚的傳世繪畫,屢經(jīng)滄桑歷變
,如今民間很少再見。前不久他的一幅大軸幸存彩畫《獻壽圖》,以百萬元之高價,出現(xiàn)在天津某拍賣會上,見者莫不嘆絕稱奇!《獻壽圖》即以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麻姑”為原型
冷枚這幅傳世絹本立軸《獻壽圖》
,縱122.5厘米,橫62.5厘米,色彩鮮艷,品相完好。畫中麻姑仙女,身材修長,亭亭玉立,發(fā)髻高綰,慈眉善目。耳垂玉環(huán),身著淡綠長衫,左臂挽一圓腹精巧竹籃,內(nèi)裝大朵盛開牡丹及仙草野卉,籃邊扎系大小葫蘆一束(或注靈芝仙酒也),腰間綠帶亦系葫蘆四枚、靈芝一株。左手二指輕捏米粒,右掌投放成珠。衣衫飄飄,神骨仙態(tài),瀛州采藥◇ 作品賞析 ◇
《連生貴子圖》《仕女圖》
《梧桐雙兔圖》《獻壽圖》
仕女畫題材的作品有《歷朝賢后故事圖》《十宮詞圖》《柳蔭逸趣圖卷》等
1、《歷朝賢后故事圖》——焦秉貞
為宣揚封建的倫理綱常
此圖冊題材取自西周文王之母
圖中建筑物繪制采用歐洲焦點透視的方法
2
師從焦秉貞的宮廷畫師冷枚也是畫仕女的高手,其所表現(xiàn)的一般也是貴族女性
然而,鑒于此圖冊只是承擔(dān)著“成教化
3、《柳蔭逸趣圖卷》——改琦
改琦善畫人物
《柳蔭逸趣圖卷》中出現(xiàn)七位女子,分別表現(xiàn)采摘花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renwu/52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