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名醫(yī)

      王燾

      中醫(yī)世家 2023-04-30 01:49:29

      王燾

      ,唐代陜西省郿縣人,生于公元670年
      ,卒于公元755年
      。他是唐代的又一位著名醫(yī)家
      ,其著作《外臺秘要》頗為后人稱贊。

      王燾出身官宦世家

      ,其祖父王珪是唐初杰出的宰相之一
      。他為官清廉善諫,與魏征齊名
      ,曾是李淵的大兒子李建成的老師
      。王燾的父親李敬直是南平公主的附馬,也被封了爵位
      。王燾的兩個兒子也都做了官,大兒子是大理寺少卿
      ,次子擔任了蘇州刺使

      王燾從小體弱多病,母親南平公主身體也不好

      。他十分孝順
      ,不解衣帶地照顧母親,還閱讀了大量醫(yī)書
      ,尋找靈方妙藥
      ,也漸漸地對醫(yī)學產(chǎn)生了興趣。王燾曾經(jīng)擔任徐州司馬和鄴郡太守
      ,但是他為了有機會閱讀醫(yī)學書籍而到了當時的皇家圖書館——弘文館任職
      。自此,他便如饑似渴地在那里閱讀晉
      、唐以來的醫(yī)學書籍
      。他在這里度過了20年的時間,在系統(tǒng)閱讀大量醫(yī)書的同時
      ,他還認真的做了詳盡的摘錄
      ,夜以繼日,年復(fù)一年
      ,積累了大量的醫(yī)學資料
      。其中僅古方就有五、六十家之多
      。后來
      ,他被貶職到房陵
      ,遇赦后就近安置在大寧郡,當?shù)貧夂蜓谉岢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百姓得了瘴氣
      ,十有六七難逃一死。他依照隨身攜帶的驗方施治
      ,竟然把即將死去的人神奇地救了回來
      ,由此,他便決心發(fā)憤編寫醫(yī)書

      他不存?zhèn)€人偏見

      ,博采眾家之長,在《外臺秘要》中
      ,他引用以前的醫(yī)家醫(yī)籍達60部之多
      ,差不多所有的醫(yī)家留下來的著作都是他論述的對象,可謂“上自神農(nóng)
      ,下及唐世
      ,無不采摭”。他不僅對《千金方》
      、《肘后備急方》之類的著作仔細研究
      ,還對沒什么名氣,流傳也不廣泛的著作加以收集
      ,如陳延之的《小品方》
      、張文仲的《張文仲方》等醫(yī)著。除此之外
      ,對民間單
      、驗方也并不排斥。書中共收載了6900多首方劑
      ,每一門都是以《諸病源候論》的條目為引
      ,再廣引方劑。每一首方
      ,都注明了出處和來源
      ,給后人的研究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許多散佚已久的醫(yī)書
      ,也都是在這部著作中看到大致內(nèi)容的

      王燾對于方劑的收載,不僅廣引博采

      ,而且精挑細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在看來,當時收載的許多治療方法和方劑
      ,都十分切實可用
      。而書中記載的治療白內(nèi)障的金針拔障術(shù)
      ,是我國歷史上對這種方法的最早記載,且這種方法
      ,現(xiàn)今仍被沿用

      《新唐書》,將《外臺秘要》稱作“世寶”

      ,歷代不少醫(yī)家認為“不觀《外臺》方
      ,不讀《千金》論,則醫(yī)所見不廣
      ,用藥不神”
      ,足見該書在醫(yī)學界地位之高,其卓著的功績是不言而喻的
      。王燾以一生的精力
      ,為保存古醫(yī)籍原貌和總結(jié)唐以前的醫(yī)學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留下了千古的美名

      ------------------------

      王燾

      ,約生于唐總章三年(670),卒于天寶十四年(755)
      ,(今陜西縣)人
      ,其曾祖父王珪為太宗朝宰相。祖父祟基
      ,父茂時,王燾為次子
      ,其兄光大
      ,司勛郎中。燾有二子
      ,長子遂
      ,曾為大理寺卿,次子遘
      ,曾為蘇州刺史

      王燾幼年多病,年長喜好醫(yī)術(shù)

      ,其母疾病彌年
      ,有感于不明醫(yī)者,不得為孝子
      ,遂立志學醫(yī)
      ,八世紀初他曾任職于弘文館(唐代國家藏書處)長達二十余載,在此期間
      ,他博覽古代醫(yī)學文獻數(shù)千卷
      。凡所覽閱之書
      ,均遂條采摘記錄,積累了大量資料
      。天寶年間(742~755)他因故被貶至房陵(今屬湖北)
      ,后出守大寧。正值當?shù)丶膊×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王氏取所錄?jīng)方
      ,親施方藥,疾者多獲救治
      ,遂立志編撰一部醫(yī)方大全
      。于天寶十一年(752)著成《外臺秘要》四十卷傳世。他的另一部著作《名臺要略》十卷
      ,為《外臺秘要》之簡本
      ,惜已亡佚無存。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mingyi/70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蘇榮扎布
      蘇榮扎布
      ,男
      ,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
      ,內(nèi)蒙古醫(yī)學院主任醫(yī)師
      唐宗海
      唐宗海(1846~1897)
      ,字容川
      。四川彭縣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三甲第35名進士
      ,授禮部主事
      。唐氏早年已有很高明的醫(yī)療技術(shù)
      ,以行醫(yī)為業(yè)。嗣后
      ,遷居京
      、滬、粵等地
      。暮年返回家鄉(xiāng)
      張介賓
      張介賓(1563~1640),字會卿
      ,號景岳
      張慕岐
      張慕岐(1894-1981年)
      ,男,漢族
      ,上海市嘉定縣婁塘鎮(zhèn)人。原上海市中醫(yī)文獻研究館館員
      。曾拜蘇州名醫(yī)胡一閹門下
      ,擅長傷寒、濕溫及女科
      ,懸壺上海吳淞
      。張氏崇尚軒岐,精研內(nèi)難
      ,通于四診
      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
      。他先習儒學
      ,后改醫(yī)道,在研習《素問》
      、《難經(jīng)》等經(jīng)典著作的基礎(chǔ)上
      ,訪求名醫(yī),受業(yè)于劉完素的再傳第子羅知悌
      ,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yī)
      鄭壽全
      鄭壽全
      ,字欽安,四川邛州(今四川邛崍)人。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
      ,卒于清宣統(tǒng)三年(1911)
      ,年 87 歲。早年學醫(yī)于夙儒兼名醫(yī)雙流劉止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