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倪海廈

    藥性總義-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大道家園 2023-07-07 17:51:34

    參考本草備要(清·汪讱庵)

    一、五味之義──凡藥酸屬木入肝,苦屬火入心,甘屬土入脾,辛屬金入肺,咸屬水入腎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png" />

    、五色之義──青屬木入肝,赤屬火入心,黃屬土入脾,白屬金入肺,黑屬水入腎。

    三、五味之用──凡藥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咸者能下能軟堅,淡者能利竅能滲泄

    、陰陽之義──寒熱溫涼是氣也,酸苦甘辛咸是味也,氣為陽味為陰,其氣厚者為陽中之陽,薄者陽中之陰也。味厚者陰中之陰,薄者陰中之陽,氣薄主發(fā)泄散表,厚則發(fā)熱與溫,味厚則泄降,薄則通竅,利滲濕,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輕清升浮為陽,重濁沉降為陰,陽氣出上竅,陰味出下竅,清陽發(fā)肌理
    。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藥之相從──凡藥清虛者浮而升,重實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如春季,氣薄者降而收象秋季。氣厚者浮而長象夏天,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天,味平者化而成象長夏,氣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氣薄者沉而降,氣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氣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此升降浮沉之義也,凡藥根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則上升,半身以下則下降,藥為枝者達四肢,為皮者達皮膚
    。為心為干者內(nèi)行臟腑,質(zhì)輕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腎,中空者發(fā)表,內(nèi)實者攻里,枯燥者入氣分,潤澤者入血分,此上下內(nèi)外之相從也

    六、藥色之入經(jīng)脈──凡藥色青,味酸,氣臊,性屬木,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jīng)

    色赤味苦,氣焦,性屬火者,皆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jīng)。

    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jīng)

    色白味辛,氣腥,性屬金者,皆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

    色黑味咸,氣腐性屬水者,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jīng)。

    十二經(jīng)中唯手厥陰心包,手少陽三焦經(jīng)無所主,其經(jīng)通于足厥陰少陽,而厥陰主血,諸藥入肝經(jīng)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陽主氣

    。諸藥入膽經(jīng)氣分者并入三焦,命門相火,散行于膽三焦心包,故入命門者并入三焦,此諸藥入諸經(jīng)之分布也
    。藥有相需者,同類而不可離者
    。相使者,我之佐使也
    。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2相反者
    。兩不相合也
    。相殺者,制彼之毒也,此異同之義也。

    、五臟補瀉之義──肝苦急,急食甘而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以咸補之,以甘瀉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咸瀉之,此是其義也

    、六淫主治──風(fēng)淫于內(nèi),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濕淫于內(nèi),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火淫于內(nèi),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燥淫于內(nèi),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寒淫于內(nèi),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此六淫主治,各有所宜,故藥性須明,而施用貴審也

    、五行相生──人之五藏應(yīng)五行,子母相生,經(jīng)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如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腎與心
    。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與脾。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與肺
    。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與腎
    。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并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yīng)之義也

    、五行相克──酸傷筋,辛勝酸;苦傷氣,咸勝苦;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苦勝辛;咸傷血,甘勝咸。因為酸主收斂,斂則筋縮,苦能瀉氣,辛能疏散肌理,咸能滲泄

    十一、五病所禁──酸走筋,故筋病勿多食酸,筋得酸則拘急,收引益盛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嘧吖?故骨病勿多食苦,骨得苦則陰益盛,令人重而難舉。甘走肉,肉痛勿多食甘,肉病得甘則壅氣,臃腫益甚
    。辛走氣,氣病勿多食辛,氣得辛則散,而益虛
    。3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血得咸則凝澀,而口渴也。

    十二

    、五味所傷──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消皮厚而唇開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

    (十三、補充說明)──藥之為物,各有其形性氣質(zhì),其入諸經(jīng),有因形相類者,有因性相從者,有因氣相求者,有因質(zhì)相同者,自然之理,可以以意得也

    。藥有以形名者,人參狗脊之類是也,有以色名者,黃連黑參之類是也,有以氣名者,稀簽香薷之類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參之類是也,有以質(zhì)名者,石膏石脂歸身歸尾之類是也,有以時名者,夏枯款冬之類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烏骨碎補之類是也。凡藥火制四,煨炙炒煅也
    。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酒制升提,姜制溫散
    。入鹽走腎而軟堅
    。用醋注肝而收斂。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
    。陳壁土制,藉土氣以補中州
    。面裹曲制,抑酷性勿傷上膈。黑豆甘草湯漬,并解毒致平和,羊酥豬脂涂燒,咸滲骨容易脆斷,去穰者免脹,去心者除煩,此制治各有所宜也
    。一藥之為用,或地道不真,則美惡迥別,或市肆飾偽,則氣味全乖,或收采非時,則良楛異質(zhì),或頭尾誤用,則呼應(yīng)不靈,或制治不精,則功力大減,用者不察,顧歸咎于藥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煉,思以蕩寇克敵,適以覆眾輿ㄕ也,治療之家,其可忽諸。千金云:凡藥須治擇熬泡畢,然后秤用,不得生秤,濕潤藥先皆增分兩,燥乃秤之

    視頻文字--第二章藥性總義

    在進入藥物學(xué)之前,諸位必須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基本的概念

    。這個基本的概念不難也不復(fù)雜,很簡單的一個基本的概念,這個基本的概念不單單讓你可以使用在藥物的判定,判定以外藥物的判性上面到底是真藥還是假藥,一般的飲食也通用,也通用。藥性的總義你們看清朝的《備要》,《本草備要》里面就有提到,那這是我們通用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也用,本草備要也用,這是我們中醫(yī)選用藥物的一個基本法則

    、五味之義──凡藥酸屬木入肝,苦屬火入心,甘屬土入脾,辛屬金入肺,咸屬水入腎。那我們過去耳熟能詳?shù)氖?肝心脾肺腎
    。過去我們說酸味的苦味的甘味的咸味的,酸味的入肝,苦味的入心,甘味的入脾,辛辣的入肺,咸味的入腎。過去講《黃帝內(nèi)經(jīng)》時就這樣子講完了,在講本草經(jīng)的時候就不是這樣講的

    你到菜場上面,到水果攤上面,任何地方去,你抓起來一吃酸味的,全部入肝

    。“老師,檸檬酸,對,入肝”
    。不然的話我們中醫(yī)不這樣子定義,好,中醫(yī)聰不聰明就在這里
    。中醫(yī)說醫(yī)者,易也。我們現(xiàn)在我不用味道來定義,我跟你說檸檬是入肝的,苦瓜入心臟的,這個甜的哈蜜瓜入脾臟的,大蒜呢入肺臟的,鹽巴入腎臟的,你知道了
    。你等下跑到阿拉伯去,結(jié)果吃到了酸味的不是檸檬,你不知道該怎么做了
    。所以老祖宗很聰明,不要去記名稱,你現(xiàn)在叫檸檬,搞不好一千年以后或者我們?nèi)祟悮У袅?不知道被哪個笨蛋亂射飛彈把我們毀掉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氐较聜€冰河世紀(jì)我們又活回來,我們又出現(xiàn)了前面的寫什么東西啊,檸檬,什么是檸檬,也不好
    。所以中醫(yī)是對的。

    你說有沒有道理,你吃到所有酸味的通通入肝,但是我們記得我們現(xiàn)在講得是幾千年這樣子酸味的,現(xiàn)在的人工酸你不能算進去了解我的意思吧

    。人工的醋,人工的酸,那種合成的不能算進去哦
    。那是我們現(xiàn)代的東西,以前的沒有。所有的東西,酸味的通通入肝
    。那如果酸,食物壞死的酸,那是腐酸,腐壞的酸,任何東西腐壞了都不能用了

    那中醫(yī)過去怎么知道這些東西可不可以吃,毒啊,我們吃下去會不會毒死,很簡單啦,中醫(yī)過去很聰明的。你到菜場去買所有的蔬果,那你把它們丟到水上面去,浮在水上面的通通沒有毒,沉下去的通通有毒

    。你下次試試看那壞死的都沉下去了
    。新鮮的通通浮在上面。因為很簡單,一個水,在人身上占了75%的水,那細胞里面有很多水,吃東西還會沉淀還去還得了,那細胞里面的水沉下去了肯定是毒嘛
    。我們中藥有,我們需要用毒藥,它要讓藥沉下去
    。如果是用毒藥,我是歷史以來最毒的醫(yī)生了,用毒藥最多就是我,而且我現(xiàn)在在美國,諸位想想看我膽子大不大,死了賠償,美國人的命好像比臺灣
    、大陸都值錢。

    大陸人死掉了幾個雞就可以解決,美國不是這樣子,我都敢用,為什么,有把握,吃我的藥絕對沒有西藥毒

    。我們在講毒藥的時候諸位要有個觀念,“老師,這個藥有毒不能用”,我告訴你,吃了阿斯匹林比它還毒。我這藥是自然的毒,應(yīng)用得當(dāng)是治病不會致命
    。有一定的法則在用的

    所以說,你如果說定義是這樣子的時候,酸味苦味甘味辛辣的跟咸味來入五臟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到世界各地去,你管它是什么國家,管它是什么,你也不用去管,老師你看這是阿拉伯文我看不懂呀,誰要你看懂,拿起來嘴巴一嘗就知道了。這里神農(nóng)嘗百草,不是說每個都要嘗,試它的味道就知道嗎

    。哪有說真的吃了毒物把它吞下去的
    。一吃,嘴巴麻掉了,毒藥是麻的。我常常病人吃我的藥,倪老師吃你的藥嘴巴麻的,對呀,我就是要你中毒,不中毒病不會好
    。那有些,老師這個藥我要,那這個病人抽筋抽得很厲害,那我們知道甘緩嘛,所以《黃帝內(nèi)經(jīng)》也講過甘能夠緩,性比較緩,緩沖下來
    。所以我們在肝有筋縮的時候急食甘以緩之,這個針灸大成里面有介紹過
    。那這個人心臟又不好又抽筋,那我身邊什么藥都沒有,只有一味甘草怎么辦,甘草可以緩呀,這個(心臟)的藥用苦味,這個時候我們把甘草用蜂蜜炒下,一炒過一加熱烘焙過以后,很苦啊,甜的東西燒過以后都是苦的,苦味的,厚味的,味道一厚重的時候苦味的話馬上就入心
    。所以看你怎么樣用它,同樣的藥看你怎么使用而已。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nihaixia/885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本草上中下經(jīng)藥物說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