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本草備要(清·汪讱庵)
一、五味之義──凡藥酸屬木入肝,苦屬火入心,甘屬土入脾,辛屬金入肺,咸屬水入腎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png" />
二
三、五味之用──凡藥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咸者能下能軟堅,淡者能利竅能滲泄
四
五
六、藥色之入經(jīng)脈──凡藥色青,味酸,氣臊,性屬木,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jīng)
。色赤味苦,氣焦,性屬火者,皆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jīng)。
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jīng)
。色白味辛,氣腥,性屬金者,皆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
。色黑味咸,氣腐性屬水者,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jīng)。
十二經(jīng)中唯手厥陰心包,手少陽三焦經(jīng)無所主,其經(jīng)通于足厥陰少陽,而厥陰主血,諸藥入肝經(jīng)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陽主氣
七
八
九
十
十一、五病所禁──酸走筋,故筋病勿多食酸,筋得酸則拘急,收引益盛
十二
(十三、補充說明)──藥之為物,各有其形性氣質(zhì),其入諸經(jīng),有因形相類者,有因性相從者,有因氣相求者,有因質(zhì)相同者,自然之理,可以以意得也
視頻文字--第二章藥性總義
在進入藥物學(xué)之前,諸位必須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基本的概念
一
、五味之義──凡藥酸屬木入肝,苦屬火入心,甘屬土入脾,辛屬金入肺,咸屬水入腎。那我們過去耳熟能詳?shù)氖?肝心脾肺腎。過去我們說酸味的苦味的甘味的咸味的,酸味的入肝,苦味的入心,甘味的入脾,辛辣的入肺,咸味的入腎。過去講《黃帝內(nèi)經(jīng)》時就這樣子講完了,在講本草經(jīng)的時候就不是這樣講的你到菜場上面,到水果攤上面,任何地方去,你抓起來一吃酸味的,全部入肝
你說有沒有道理,你吃到所有酸味的通通入肝,但是我們記得我們現(xiàn)在講得是幾千年這樣子酸味的,現(xiàn)在的人工酸你不能算進去了解我的意思吧
那中醫(yī)過去怎么知道這些東西可不可以吃,毒啊,我們吃下去會不會毒死,很簡單啦,中醫(yī)過去很聰明的。你到菜場去買所有的蔬果,那你把它們丟到水上面去,浮在水上面的通通沒有毒,沉下去的通通有毒
大陸人死掉了幾個雞就可以解決,美國不是這樣子,我都敢用,為什么,有把握,吃我的藥絕對沒有西藥毒
所以說,你如果說定義是這樣子的時候,酸味苦味甘味辛辣的跟咸味來入五臟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到世界各地去,你管它是什么國家,管它是什么,你也不用去管,老師你看這是阿拉伯文我看不懂呀,誰要你看懂,拿起來嘴巴一嘗就知道了。這里神農(nóng)嘗百草,不是說每個都要嘗,試它的味道就知道嗎
。哪有說真的吃了毒物把它吞下去的。一吃,嘴巴麻掉了,毒藥是麻的。我常常病人吃我的藥,倪老師吃你的藥嘴巴麻的,對呀,我就是要你中毒,不中毒病不會好。那有些,老師這個藥我要,那這個病人抽筋抽得很厲害,那我們知道甘緩嘛,所以《黃帝內(nèi)經(jīng)》也講過甘能夠緩,性比較緩,緩沖下來。所以我們在肝有筋縮的時候急食甘以緩之,這個針灸大成里面有介紹過。那這個人心臟又不好又抽筋,那我身邊什么藥都沒有,只有一味甘草怎么辦,甘草可以緩呀,這個(心臟)的藥用苦味,這個時候我們把甘草用蜂蜜炒下,一炒過一加熱烘焙過以后,很苦啊,甜的東西燒過以后都是苦的,苦味的,厚味的,味道一厚重的時候苦味的話馬上就入心。所以看你怎么樣用它,同樣的藥看你怎么使用而已。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nihaixia/885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藥性總義二(五色之義)-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下一篇: 倪海廈本草講解前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