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白芍酸寒
7
8
9、熟地微溫
10
11
12
13
14、黃柏苦寒
,降火滋陰,骨蒸濕熱,下血堪任。15
、梔子性寒,解郁除煩,吐衄胃熱,火降小便。16
、連翹苦寒,能消癰毒,氣聚血凝,濕熱堪逐。017、石膏大寒
18、貝母微寒
19
20、柴胡味苦
21
、前胡微寒,寧嗽化痰,寒熱頭痛,痞悶能安。22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23、桔梗味苦
,療咽腫痛,載藥上升,開胸利壅。24
、紫蘇葉辛,風寒發(fā)表,梗下諸氣,消除脹滿。25
、麻黃味辛,解表出汗,身熱頭痛,風寒發(fā)散。26、葛根味苦
,祛風發(fā)散,溫瘧往來,止渴解酒。27
、薄荷味辛,最清頭目,祛風化痰28、防風甘溫
29
、荊芥味辛,能清頭目,表汗祛風,治瘡消淤。30
、細辛辛溫,少陰頭痛,利竅通關,風濕皆用。31、羌活微溫
,祛風除濕,身痛頭痛,疏筋活血。32
、獨活甘苦,頸項難舒,兩足濕痹,諸風能除。33
、知母味苦,熱可能除,骨蒸有汗,痰嗽皆舒。34、白芷辛溫
,陽明頭痛,風熱瘙癢,排膿通用35
36
37、烏藥辛溫
38、枳實味苦
,消食除痞,破積化痰39、枳殼微溫
40
41
42
43、蒼術甘溫
44、厚樸苦溫
45
46
47、藿香辛溫
48
、檳榔味辛,破氣殺蟲,祛痰逐水,專除后重。49
、腹皮微溫,能下膈氣,安胃健脾,浮腫消去。50、香薷味辛
,傷暑便澀,霍亂水腫,除煩解熱。51
、豬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腫除濕,多服損腎。52、扁豆微涼
,轉筋吐瀉,下氣和中,酒毒能化53
54
55
、車前子寒,溺澀眼赤,小便能通,大便能安。56、地骨皮寒
,解肌退熱,有汗骨蒸,強陰涼血。57
、木瓜味酸,濕腫腳氣,霍亂轉筋,足膝無力。58
、威靈苦溫,腰膝冷痛,消痰痃癖,風濕皆用。59
、牡丹苦寒,破血通經,血分有熱,無汗骨蒸。60
、玄參苦寒,清無根火,消腫骨蒸,補腎亦可。中藥學中藥速記歌訣:
一、常用歌訣:
1
、中藥七情歌:相須為用互增效,相使一藥助一藥;相殺能制它藥毒,相畏毒性被制約2
3、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之精
,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彌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便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又忌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4、妊娠禁忌歌:芫斑水蛭及虻蟲
,烏頭附子及天雄,野葛水銀既巴豆,牛膝薏仁并蜈蚣,棱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蟬蛻黃雌雄,砒石硝黃牡丹桂妊娠禁忌(二):雄黃輕草莪巴川
5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藥性歌括四百味
識得千里光
家有地榆皮
有人識得半邊蓮,夜半可以伴蛇眠
不怕全身痛的兇
,吃了元胡就要松。家有劉寄奴,不怕刀砍頭
打得滿地爬
鐵腳威靈仙
寧得一把五加
知母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一
、今安徽潛在縣汪濟老先生用六十余味中藥名所作《致在臺友人》的信白術兄:
君東渡大海,獨活于生地
,如浮萍漂泊,牽牛依籬,不知思念否?今日當歸也!家鄉(xiāng)常山,及祖國熟地。春有牡丹,夏有芍藥,秋有菊花表弟:杜仲頓首
二
、一首用中藥名稱寫成的“四季歌”春風和煦滿常山
,芍藥天麻及牡丹;遠志去尋使君子
,當歸何必找澤蘭。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
,笑與檳榔同采蓮。秋菊開花遍地黃
,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
,白芷糊窗一層層;待到雪消陽起石
,門外戶懸白頭翁。注:此為我國古人筆下著名的中藥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
,又加入20余味中草藥名,極富情趣。不僅令人神往,還可感悟中藥名包含的學問,不失為一首佳作。三
、一封用中藥名串成的訴狀古有一才女
具狀人紅娘
,為告木賊攔路搶劫,殃及夫、子事。竊氏有夫黃柏,男黃連,因往硫黃( 留隍)發(fā)賣烏藥,一去半夏,仍未見附子(父子)茴香(回鄉(xiāng))。適有鄰親杜仲告知:某日,夫君一行經過常山,遭木賊攔劫,被搶去青相(箱)子一只,陳皮鞋一雙,又強*使女四人:木香、乳香、丁香、麝香,唯麝香不從,遂被捆于馬前,打得紅花血竭,望大人查明澤瀉(賊舍)懲辦頑兇。民等沾恩。謹狀。在短短130多字的訴狀中就嵌入了20多種中藥名
,情趣盎然四
馮夢龍的《桂枝兒》:
你說我
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
清代褚人獲編的《堅瓠集》中載有兩封蘇州詹氏夫婦的兩地情書
,亦通篇皆用藥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五、中藥名聯(lián)
煩暑最宜淡竹葉
傷寒尤妙小柴胡
白頭翁
紅娘子
玫瑰花開
梧桐子大
《鏡花緣》第70回:
風吹不響鈴兒草
雨打無聲鼓子花
長壽 金盞草 蝴蝶花 木賊草 慈姑花
半夏 玉簪花 蜜蜂草 水仙花 妒婦草
還有將中藥名嵌入對聯(lián)的。如:
稚子牽牛耕熟地
將軍打馬過常山
(“稚子”即杞子,“打馬”即藩打馬
又如:
一陣乳香知母至
半窗故紙防風來。
有副藥名聯(lián)更奇妙:
白頭翁
紅娘子
一中藥店門聯(lián):
將軍紅大戟
國老金重樓。
將軍是大黃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