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化痰丸
處方 : 半夏(湯洗7次,生姜自然汁制)
、天南星(炮)、石膏
、細辛(去葉土)、白茯苓(去皮)
、肉桂(去粗皮)
、白僵蠶(炒,去絲嘴)
、白附子(炮)
、川芎各等分
,香白芷1分,麝香1錢(別研)
。
制法 : 上為細末
,同麝香研勻,取生姜汁煮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風痰積于胸膈,頭疼目運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食后熟水送下。
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八
全蝎 蜈蚣 白附子 地龍 防風 三七粉 板藍根哪種中成藥有這些成分
全蝎 蜈蚣 白附子 地龍 防風 三七粉 多用于活血散風
,很少見于板藍根同用
。
見【人參再造丸】處方:
人參再造丸
【處方】蘄蛇(酒炙)120克 龜版(炙)30克 玄參(去蘆)30克 麻黃60克 香附(炙)30克 山甲(珠)60克 天竺黃 30克 白芷60克 地龍肉15克大黃(炙)60克 威靈仙75克 熟地60克 羌活30克 姜黃60克 烏藥 30克 首烏(炙)60克 茯苓60克 葛根75克 細辛 30克 草豆蔻60克 紫豆蔻60克 藿香60克 赤芍30克 黑附片30克 虎骨(炙)30克 杭菊24克 川芎60克 青皮(炒)30克 僵蠶(炒)30克 白術(炒)30克 黃耆6O克天麻60克 黃連60克 骨碎補30克 全蝎75克白附子(炙)60克 防風 60克 萆薢60克 桑寄生75克 黨參(去蘆)30克 沉香30克.肉桂(去粗皮)60克 松香(炙)15克 沒藥(炙)30克 乳香(炙)30克 血竭花24克 山羊血 S克 母丁香30克 甘草60克 當歸60克
以上五十味,共研為細粉
,過羅
。再兌入麝香9克,牛黃10.5克
,朱砂粉3O克
,犀角粉24克
,高麗參粉60克
,冰片10.5克
【制法】上藥混合均勻,研細
,煉蜜為丸
,每丸重9克,金衣十六開
,蠟皮封固
。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風化痰
。治中風中痰
,口眼喎斜,言語不清
,手足拘攣
,左癱右瘓,半身不遂
。
【用法用量】每服1丸
,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此外,再造丸(中國藥典)方
,也與此相似
。
再造丸
【處方】蘄蛇肉20g 全蝎15g 地龍5g 僵蠶(炒)10g 穿山甲(制)10g 豹骨(制)10g 麝香5g 水牛角濃縮粉15g 牛黃2.5g 龜甲(制)10g 朱砂10g 天麻20g 防風20g 羌活20g 白芷20g 川芎20g 葛根15g 麻黃20g 肉桂20g 細辛10g 附子(制)10g 油松節(jié)10g 桑寄生20g 骨碎補(炒)10g 威靈仙(酒炒)15g 粉萆薢20g 當歸10g 赤芍10g 片姜黃2.5g 血竭7.5g 三七5g 乳香(制)10g 沒藥(制)10g 人參20g 黃芪20g 白術(炒)18g 茯苓10g 甘草20g 天竺黃10g 制何首烏20g 熟地黃20g 玄參20g 黃連20g 大黃20g 化橘紅40g 青皮(醋炒)10g 沉香10g 檀香5g 廣藿香20g 母丁香10g 冰片2.5g 烏藥10g 豆蔻10g 草豆蔻20g 香附(醋制)10g 兩頭尖(醋制)20g 建曲40g 紅曲5g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追風散
【處方】 川烏(炮.去皮.臍.尖)、防風(去蘆.叉)
、川芎(洗)
、白僵蠶(去絲.嘴.微炒)、荊芥(去梗)
、石膏(煅.爛研)
、甘草(炙),各一兩
。白附子(炮)
、羌活(去蘆.洗)、全蝎(去尾針.微炒)
、白芷
、天南星(炮)、天麻(去蘆)
、地龍(去土.炙)
,各半兩。乳香(研)
、草烏(炮.去皮.尖)
、沒藥(細研)、雄黃(細研)
,各一分
。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腦子里長瘤怎么辦
得了腦瘤怎么辦
?
以下方法網(wǎng)上所得僅供參考。
腦瘤可分早期
、中期和晚期
。早期患者,腫瘤尚小
,正氣尚盛
,瘀毒不深,多采用以攻為主
,或大攻小補
,或先攻后調(diào);中期
,腦瘤發(fā)展到一定程度
,正氣亦傷,但正邪相爭處于"勢均力敵"階段
,宜攻補并重
;晚期
,腫瘤已增至嚴重階段,正虛邪盛
,患者不任攻伐
,當扶正為主,少佐祛邪抗瘤藥
。
痰毒凝聚型主證:頭痛頭暈
,肢體麻木,身重倦怠
,舌強語蹇
,惡心嘔吐,視物模糊
,痰多胸悶
,舌胖有齒痕,苔白厚膩
,脈滑或弦細
。
治法:化痰散結(jié),解毒開竅
。
方藥:滌痰湯加味
。膽南星10g,清半夏10g
,枳實10g
,竹茹10g,陳皮10g
,白術10g
,云苓30g
,石菖莆15g
,全蝎5g,蜈蚣2條
,山慈菇15g
,徐長卿20g。
氣血郁結(jié)型主證:頭痛頭脹
,面色晦黯
,視物模糊,口唇青紫
,舌質(zhì)紫黯或有瘀斑
,脈細澀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
,散結(jié)開竅
。
方藥:通竅活血湯加味
。桃仁10g,紅花10g,赤芍10g,地龍10g
,川芎10g
,白芷30g,蟬蛻5g
,白蒺藜10g
,全蝎10g,王不留行15g
,麝香0.2g(絹包入藥,每包煎3次)
。
肝風內(nèi)動型主證:頭痛頭暈,耳鳴目眩,煩躁易怒,抽搐震顫,舌強失語,昏迷項強,惡心嘔吐,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shù)。得了腦瘤怎么辦治法:滋陰潛陽
,熄風清熱
。
方藥:杞菊地黃丸加味。枸杞子10g
,杭菊花10g
,熟地黃15g,山萸肉10g
,澤瀉15g
,丹皮10g,云苓10g
,女貞子15g
,生牡蠣15g,夏枯草15g
,珍珠粉1瓶(0.6g裝,沖服),僵蠶10g,懷牛膝30g,白花蛇舌草15g
。
肝膽實熱型主證:頭痛頭脹,如錐如裂
,嘔吐如噴
,便干溲赤,
,舌黯紅或絳紅
,苔黃,脈弦數(shù)
。
治法:清熱泄火
,解毒通腑。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龍膽草5g
,黃芩10g,桅子10g
,生地10g
,赤芍10g
,芒硝5g,石決明15g
,白花蛇舌草30g
,苦地茶5g。
脾腎陽虛
,肝血不足型主證:頭暈目眩
,耳鳴耳聾,視力障礙
,腰膝酸軟
,形寒肢冷,氣短懶言
,溲清便溏
,或咽干口渴,顴紅盜汗
,五心煩熱
,脈沉細無力。
治法:偏陽虛者溫補脾腎
、補腦填髓
;偏血虧者健脾補腎養(yǎng)肝、補腦安神
。
方藥:地黃飲子加減
。生地30g,山萸肉10g,石斛10g
,麥冬10g
,五味子5g ,石菖蒲15g
,肉蓯蓉30g
,巴戟天,肉桂5g
,遠志10g
,茯苓15 g,炮附子10g
,生姜5g ,大棗5枚
,薄荷3g
。
偏陽虛者去石斛,麥冬
,加仙靈脾10g
,山藥15g
,偏血虧者去附子,肉桂
,巴戟天
,加桑寄生30g,當歸10g
,生黃芪以上各行如顱內(nèi)壓增高癥較明顯
,可加大利尿逐水藥,如白茅根
,車前草
,木通,頭痛明顯加元胡,莪術等。
(三)單方驗方.魔芋30g
,每日水煎服
,20帖為一療程。
蛇六谷30g
,蒼耳子30g,貫眾30g,蒲黃根20g
,七葉一枝花20g,先將蛇六谷煮2小時
,再加其他藥同煮
,濾取清汁,飲服
。
.仙腦方 魚腦石10g
,石決明15g,生牡蠣15g
,蜂房10g
,蟬蛻5g,威靈仙15g
,全蝎10g
。對腦瘤頭痛有效。
蠶菊湯生石決明30g
,僵蠶10g
,地龍10g,蟬蛻5g
,木賊10g
,生鱉甲10g,蜂房10g,牡蠣30g
,絲瓜絡10g
,全蝎5g,晚蠶砂10g
,甘菊花10g
。此方對于腦瘤頭痛劇烈,嘔吐
,視力減退者有效
。
四)中成藥西黃丸 每次服3g,每日2次。具有清熱化痰
、化瘀通竅
、散結(jié)止痛之效。用于腦瘤頭痛
,煩躁發(fā)熱
,嘔惡,神昏脈數(shù)者
。
牛黃清心丸 每丸6g
。每次1丸。每日3次
。
消栓再造丸 每丸重9g
。每次1-3次,每日2次
,1個月一療程
。對辨證屬瘀血內(nèi)阻者具活血止痛開竅之功。
龜鹿寧神丸每丸重5.6g
。每次1丸
,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對于腦瘤術后
,或放化療后面色萎黃,體倦納呆
,腰酸頭暈者
,具補腎益心,養(yǎng)肝健脾之功效
。
千金化痰丸 每次6g,每日2-3次
,溫水送服。
(五)針炙治療針刺穴位止痛目前在腦瘤治療僅限于應急
。
點刺法點刺太陽出血
,對顱高壓頭痛有較好的療效。方法:取兩側(cè)太陽穴
,選用75%乙醇消毒
,繼之取消消毒過的三棱針對準太陽穴迅速刺入半分或一分,然后迅速退出
,以出血為度
。出血后不要按閉針孔,待停片刻后
,用干棉球擦凈輕按針孔即可
。
體針法 取太陽、風池
、百合
、上星、合谷
。每次選2-3個穴
,中等刺激,留針15分鐘
,可收到迅速止痛之功效
。
(六)外治法三生飲外敷生南星10g,生白附子10g,生烏頭10g,共為細末,用蔥白連須7棵
,生姜15g切碎搗如泥
,入藥末合勻,用白布包好放籠上蒸透
,然后用手拍成薄餅狀
,貼敷在痛處。
圣麝散外敷防風10g,藜蘆10g,瓜蒂10g,麝香1.5g
。上藥共研細末
,水調(diào)糊狀,貼腦瘤部位
,3天更換一次
,對小兒腦瘤或腦瘤術后頭痛效果較好。
金剪刀外敷將鮮金剪刀30g用清水洗凈
,加少量食鹽
,用木棒搗爛成泥,敷于頭部腫瘤處
,藥厚2mm
。貼敷24-36小時,可使頭痛
、嘔吐等癥狀緩解
。若局部灼痛發(fā)皰,作一般消毒處理無妨。
姜辛散吸入細辛10g
,高良姜10g
,川芎10g,白芷20g
。共研細粉
,貯瓶中備用。左側(cè)頭痛用手指沾少許藥放在右鼻孔中
,右側(cè)頭痛則放在左鼻孔中
,全頭痛則兩鼻孔均放入少許藥粉。一般15-20分鐘后頭痛緩解
。此法可反復使用
。
藥枕白蚤休、浙貝母
、黃藥子
、蒲公英、莪術各100g
,研末
,用布袋裝作枕頭。另用冰片100g
、麝香1g研勻
,制成小藥袋,一并放入藥枕中
,令患者枕頭部
。
天麻吃多了會怎樣
文章簡介: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哪些人不宜食用天麻,天麻又稱神草
、離母
,是我國常見的一種中醫(yī)藥材。天麻的功效與作用有及禁忌有哪些?天麻潤而不燥
,主入肝經(jīng)
,長于平肝息風,凡肝風內(nèi)動
、頭目眩暈之癥
,不論虛實,均為要藥
。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1
、治偏正頭痛,首風攻注
,眼目腫疼昏暗
,頭目旋運
,起坐不能:
天麻75克,附子(炮制
,去皮
、臍)50克,半夏(湯洗七遍
,去滑)50克
,荊芥穗25克
,木香25克
,桂(去粗皮)0.5克,芎藭25克
。上七味
,搗羅為末,入乳香勻和
,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丸,漸加至十丸
,茶清下
,日三。(《圣濟總錄》天麻丸)
2
、消風化痰
,清利頭目,寬胸利膈
,治心忪煩悶
,頭暈欲倒,項急
,肩背拘倦
,神昏多睡,肢節(jié)煩痛
,皮膚瘙癢
,偏正頭痛,鼻齆
,面目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天麻25克,芎藭100克
。為末
,煉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
,茶酒任下
。(《昔濟方》天麻丸)
3
、治中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
,行步艱難
,腰膝沉重:
天麻100克,地榆50克
,沒藥1.5克(研)
,玄參、烏頭(炮制
,去皮
,臍)各50克,麝香0.5克(研)
。上六味
,除麝香、沒藥細研外
,同搗羅為末
,與研藥拌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溫酒下,空心晚食前服
。(《圣濟總錄》天麻丸)
4
、婦人風痹,手足不遂:
天麻(切)
、牛膝
、附子、杜仲各100克
。上藥細銼
,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
,浸經(jīng)七日
,每服溫飲下一小盞。(《十便良方》天麻酒)
5
、治風濕腳氣
,筋骨疼痛,皮膚不仁:
天麻(生用)250克
,麻黃(去根
、節(jié))500克,草烏頭(炮
,去皮)
、藿香葉
、半夏(炮黃色)、白面(炒)各250克
。上六味
,搗羅為細末,滴水丸如雞頭大
,丹砂為衣
。每服一丸,茶酒嚼下
,日三服
,不拘時。(《圣濟總錄》天麻丸)
6
、治小兒風痰搐搦
,急慢驚風,風癇:
天麻曲兩(酒洗
,炒),膽星150克
,僵蠶100克(俱炒)
,天竺黃50克,明雄黃25克
。俱研細
,總和勻,半夏曲100克
,為末
,打糊丸如彈子大。用薄荷
、生姜泡濃湯
,調(diào)化一丸,或二
、三丸
。(《本草匯言》)
8、治小兒諸驚:
天麻半兩
,全蝎(去毒
,炒)50克,天南星(炮
,去皮)25克
,白僵蠶(炒,去絲)10克
。共為細末
,酒煮面糊為丸
,如天麻子大。一歲每服十丸至十五丸
。荊芥湯下
,此藥性溫,可以常服
。(《魏氏家藏方》天麻丸)
9
、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
天麻15克,川芎60克
。
②用法:
為細末
,煉蜜為丸,每次服9克
,食后細嚼
,茶酒任下。
③主治:
偏正頭痛
,眩暈欲倒
。--摘自《元.御藥院方》
10、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
川芎500克
,天麻200克
,茶葉適量。
②用法:
為末
,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每日嚼一丸
,清茶下
。
③主治:
具有熄風止痛功效。主治偏正頭痛及首風眩暈
。--摘自《本草綱目》
11
、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
天麻3克,川芎10克
,白芷3克
,春茶3克。
②用法:
用白酒一碗
,將上四味藥置酒中
,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
,煎至半碗
。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飲之
。
③主治:
滿頭作痛
。--摘自《元.御藥醫(yī)方》
12
、天麻洗藥方
①成份:
天麻3克,香白芷6克
,防風4.5克
,葛根4.5克,金銀花6克
,生石膏9克
,川椒3克,乳香3克
。
②用法:
水煎
,洗之。
③主治:
前額頭痛
。--摘自《清.光緒皇帝醫(yī)方》
13
、天麻祛風清上洗藥方
①成份:
天麻3克,防風9克
,川芎6克
,白芷6克,薄荷3克
,桑葉6克
,甘菊4.5克。
②用法:
用水熬透
,洗之。
③主治:
偏正頭痛
,頭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緒皇帝醫(yī)方》
14、天麻杜仲酒
①成份:
天麻
、杜仲
、木瓜各50克。
②用法:
以白酒500克浸漬
。
③主治:
以天麻祛風止痛
,杜仲強筋骨、止腰痛
,木瓜除濕
、舒筋活絡。用于風濕痹痛
,肢體麻木
,腰膝酸痛,筋脈拘攣
。
15
、金棗化痰丸
成分:
天麻7錢
,膽南星、半夏(制)2錢
,白附子1錢
,全蝎1錢,輕粉1錢
,朱砂2錢半
,雄黃1錢,麝香3分
,珍珠5分
,枳實1錢半,硼砂1錢
,金箔20片(為衣)
,槐角7錢,金棗33個
。
功效:
小兒急驚
,痰壅。
用法與用量:
濃煎薄荷湯化下
。
16.天麻人參煎
組成:
天麻1分
,人參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
,天竺黃(研)1錢
,甘草(生用)1錢,鉛白霜(研)1錢
,龍腦(研)半錢
,丹砂(研)1錢。
主治:
小兒上焦風熱
,熱渴引飲不止
。
用法用量:
每服1大豆許,用金箔
、薄荷湯化下
。制備方法上藥先將4味為細末,再入研了4味和勻
,煉蜜煎為膏
。
天麻的副作用
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藥,臨床多用于頭痛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