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五勞七傷萬病散
中醫(yī)世家
2023-05-05 06:00:50
除五勞七傷萬病散
處方 : 附子(炮裂
,去皮臍)半兩
,川烏頭(炮裂
,去皮臍)半兩,朱砂(細研)半兩
,芫青(糯米拌炒令黃色,去翅足)半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半兩
,雄黃(細研)半兩,干姜(炮裂
,銼)半兩
,人參(去蘆頭)半兩,細辛半兩
,莽草(微炙)半兩,鬼臼(去須)半兩
,蜈蚣1枚(微炙
,去足),蜥蜴1枚(微炙)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風尸,及飛尸
,鬼疰
,風痹,身上痛如針所刺
,嘔逆痰癖
。
用法用量 : 每服半錢,以溫酒調(diào)下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五十六
五勞七傷的意思
在中醫(yī)學里,有“五勞七傷”之說
。什么是“五勞七傷”呢?“五勞”為五臟勞損
,即心勞、肝勞
、肺勞
、脾勞、腎勞
;“七傷”是憂愁思慮傷心
、大怒氣逆?zhèn)巍⒑鋫?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大飽傷脾
、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恐懼不節(jié)傷志
、風雨寒暑傷形
。總的說來
,這些均為諸虛百損之癥
。
五勞七傷
五勞:“素問”五勞所傷,久視傷血
,久臥傷氣
,久坐傷肉,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是渭五勞所傷。
七傷:大飽傷脾
,大怒氣逆?zhèn)?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行寒飲冷傷肺
,憂愁思慮傷心
,風雨寒暑傷形,恐懼不解傷志
。
五急
一
、肝急“賁氣”,此癥生左脅下
,壯如扶杯
,有頭足形龜,久則發(fā)渴嘔逆
,脈弦而細
,由肝誕逆氣和瘀血相并而成,以和肝散結(jié)法
。
二
、心急“腹粱”,心下有積如房梁
,此病起于臍上
,大如手臂伏而不動,如屋之梁
,久則病人心煩
,夜眠不安,身體筋骨皆腫
,不可移動
,還環(huán)臍而痛
,托膿血者不能治,脈沉而芤皆因心經(jīng)氣血結(jié)滯所起
,以活血涼瀉散熱通解
。
三、脾急“痞氣”
,在胃部浮如大盤
,久不愈病人四肢不狀發(fā)黃疸病,飲食不長肌肉
,以健脾散治
。
四、肺急“息本”
,左右脅下腹大如杯
,久不愈,病人久息汗熱喘咳發(fā)肺癰
,以降氣清熱
,開痰散結(jié)。
五
、腎急“奔豚”,皆以驚恐得之
,氣沖小腹臍上
,沖咽喉或至如小豬奔豚狀,由腎虛弱
,脾濕斜成治
,久則喘逆枯萎少氣,脈沉而滑
,以補氣健脾辛溫散結(jié)
。
可惡(就是驚嚇)小兒體質(zhì)虛弱,忽遇非常之物
,或見面生之人
,與小兒腎氣相惡,以致口吐黃白質(zhì)
,腹中疼痛
,嘴谷不滑,此證類似痙病
,但目不上吊
,脈多弦急而數(shù),甚至小腹脹滿絞痛
,氣沖心胸
。初發(fā)時即看口中懸壅(喉中小舌)左右,當有青黑棕褐,如馬豆大或赤或白
,用針刺破
,用藥棉擦去血痕即愈。
造成“五勞七傷”的原因很多
,有的還與食品的“五味”
、節(jié)令的“四時”,甚至風向的方位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所以養(yǎng)生學認為:在養(yǎng)生時
,要注意酸、甜
、苦
、辣、成的適量
,切不可偏食
;在生活起居上,要按季節(jié)的交替
、冷暖
,適時增減衣服,適當鍛煉
,順乎自然
。這些都是強身健體,預防“五勞七傷”的必要措施
。歐陽修曾云:“以自然之道
,養(yǎng)自然之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敝v的就是這個道理
。
傳說蘇東坡給自己的飲食立下一條規(guī)矩:每頓酒量不過一蠱、肉不過一碟
。即使是款待貴賓
,肉菜也不超過三種。如果赴宴
,他也先把飲食規(guī)矩言明在前
。有人間蘇東坡何必對自己的飲食限制這般苛刻,東坡云:“守分以養(yǎng)福
,寬胃以養(yǎng)氣
,省費以養(yǎng)財?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比缒荛L期堅持蘇東坡的養(yǎng)生之道
,又何懼“五勞七傷”呢?
我想修真 請那位前輩教我啊
[金關(guān)玉鎖訣]
重 陽 真 人 金 關(guān) 玉 鎖 訣
終南山重陽子王嚞撰
1或問曰
。如何是修真妙理。答曰
。第一先除無名煩惱
。第二休貪戀酒色財氣。此者
。便是修行之法
。夫人之一身。皆具天地之理
。天地所以含養(yǎng)萬物
。萬物所以盈天地間。其天地之高明廣大
。未嘗為萬物所蔽
。修行之人。凡應萬事
。亦當體之
。難曰。天有昏暗
。地有動搖
。山有崩摧。海有枯竭
。日月有盈缺
。且人有疾病無常。如何治之
。答曰
。欲要治之
。除是達太上煉五行之法
。
2問曰。如何是五行之法
。訣曰
。第一先須持戒。清靜
。忍辱
。慈悲。實善
。斷除十惡
。行方便。救度一切眾生
。忠君王
。孝敬父母師資
。此是修行之法。然后習真功
。訣曰
。第一身中東西。要識庚甲卯酉
。第二身中南北
。要識坎離鉛汞。訣曰
。庚甲卯酉者
。為晝夜。甲卯者
。是肝之氣
。八節(jié)中。立春
。春分
。口中為津也
。庚酉者
。是肺之氣。八節(jié)中
。立秋
。秋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谥袨橐阂?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坎離者
。寒暑
。離鉛者。是身中心氣
。八節(jié)中
。立夏。夏至
。身中為血也
。坎汞者
。是腎中氣
。八節(jié)中。立冬
。冬至
。身中為精也
。精生魄。血生魂
。精為性
。血為命。人了達性命者
。便是真修行之法也
。訣曰。精血者
。是肉身之根本
。真氣者。是性命之根本
。故曰
。有血者。能生真氣也
。真氣壯實者
。自然長久。聚精血成形也
。
3問曰
。既為人。因甚生死先后者
。何也
。答曰。先死者
。為其人心著欲樂
。貪戀境界。是男子者損精
。婦人損血
。白日不斷無名煩惱。夜中不斬三尸陰鬼
。男子婦人
。已有無常也
。
4問曰
。不死之人。何也
。答曰
。不死者。為其人身
。清靜無垢
。惜真炁在丹田
。精血不衰。其人不死也
。難曰
。多見今人清靜休妻。亦不能成道者
。何也
。答曰。雖是此人清靜
。卻不達真清靜之功
。其人雖是一身清靜。卻不能定於精血
。養(yǎng)真氣
。此人身清。心不清
。其身靜
。意不靜。豈不聞《清靜經(jīng)》云
。夫道者
。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清者濁之源
。動者靜之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督?jīng)》云
。不垢不凈。若論真清靜者
。眼內(nèi)無淚
。鼻內(nèi)無膿?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趦?nèi)無唾
。不鍊大小便。男子養(yǎng)精
。女子定血
。萬邪歸正。萬病不生
。方可是丹田清靜
。今人說清靜者。都是假名
。夫修行
。若內(nèi)外相應
。夫言大乘。先說小乘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缎慕?jīng)》云。能小能大
。未言過去
。先說現(xiàn)在。過去者是果?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者是功
。又云。功成果滿
。未言真
。是(「是」字或當作「先」)說假。惟一靈是真
。肉身四大是假
。相借煉假成真。感合為一
。訣曰?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一身安樂為小乘。都是大乘之根
。初地法(「法」字或當作「發(fā)」)心為小乘
。結(jié)果為大乘。小乘為根
。大乘為梢
。訣曰。梢根相借
。梢借根而生
。今修行者。不知身從何得
。性命緣何生
。訣曰。皆不離陰陽所生
。須借父精母血
。二物者。為身之本也
。今人修行
。都不惜父精母血
。耗散真氣
。損卻元陽
。故有老。老有病
。病中有死
。既有無常。何不治之
。夫真道者
。空中有實
。實中有空
。《經(jīng)》云
。大道無形
。生育天地。大道無名
。長養(yǎng)萬物
。從真性所生為人者。亦復如是
。昔日老君煉金木水火土
。留下三乘妙言。行行滅罪
。句句長生
。第一。上有神仙抱一
。第二
。中有富國安民。第三
。下有強兵戰(zhàn)勝
。
5問曰。何者是神仙抱一
。抱一者
。天下人身之根本。一者
。是萬物之根本
。一者為道也。昔為初一者
。真水也
。水中生氣。氣中生水。萬物者從一生
,萬物是長養(yǎng)
。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萬物
。三中四智功五眼。恁起六根
。掃蕩七魄
。運開八卦。說九思真道
。憑無漏果圓融
。意想自神。長在丹田
。抱守元炁
。莫教散失。此者是抱一之法
。
6問曰
。何者是富國安民。訣曰
。男子女人身中
。各有九江四海。龍宮庫藏中
。有七珍八寶
。莫教六賊偷了。此是富國安民
。
7問曰
。何者是強兵戰(zhàn)勝。訣曰
。夫戰(zhàn)勝者
。天下少人知。夫戰(zhàn)勝
。是常之法
。難曰。既論清靜之法
。何得說戰(zhàn)勝
。理解曰。今人不達戰(zhàn)勝之法
。又能治於病疾無常
。戰(zhàn)勝者
。第一。先戰(zhàn)退無名煩惱
。第二
。夜間境中。要戰(zhàn)退三尸陰鬼
。第三
。戰(zhàn)退萬法
。此者是戰(zhàn)勝之法
。若人會得三乘者。變殃惱為福也
。夫修行者
。常清靜為根本。大乘之法
。欲為大乘者
。需索從小乘而起。清不離濁
。動不離靜
。靜中便生動。濁中便自有清
。有天地
。有日月。有水火
。有陰陽
。謂之真道。經(jīng)云
。純陽而不生
。純陰而不長。陰陽和合者
。能生萬物
。今人修道者。卻不修真道
。道者
。了達性命也。性命者
。是精血也
。人有萬病。是病者
。皆傷人之命矣
。有疾病者
。盡不干五臟之事。都是損了精氣血三寶
。欲要安樂長生者
。除是持清靜之識?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蛴形闯黾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年少時不能持清靜之果。從小乘入中乘上乘
。初地達法心為小乘
。覺悟者為中乘。了達者為上乘
。第一是化城
。第二市銀城。第三是金城
。似一根大樹
,先有其根。后有其梢
。如常時只宜清靜
。大為正道也。
8問曰
。假令一身清靜
。卻逢天魔之日。如何治之
。又假令逢外道波巡
。請問如何治之。答曰
。波巡者
。界也。境界皆有
。只要識進退
。三要辨清濁。若逢陰陽者
。加火入水
。卻濁不相煎之法。訣曰
。假令魔軍來時
。急須準備檢三千強兵。訣曰
。三千疏真功強兵者
。為其氣也
。有來無去千息數(shù)。積其氣在丹田不散
。只教暖
。不教冷。自結(jié)胎仙
。為妙法也
。若人得如上妙者。永得如上真功
。功成果滿
。永得安樂長生。一切修功之人
。臨有難之日
。小心準備
。
9問曰
。如何治之。解曰
。人臨有難之日
。先見其死相。
10問曰
。如何是死相
。訣曰。天柱動搖
。樹倒山摧
。六神俱亂。性命不能保
。精神恍惚
。天地暗。日月無光
。便是無常之苗也
。有漏之身為地獄。無漏之果為天堂
。人有漏之身
。須證無漏之果圓者。皆共成於道果
。
11 問曰
。假令白牛去時。如何擒捉
。訣曰
。白牛去時緊扣玄關(guān)
。牢鎮(zhèn)四門。急用先人釣魚之法
。又用三島手印
。指黃河逆流。掩上金關(guān)
。納合玉鎖
。如人斬眼。白牛自然不走
。名機出水登彼岸之法
。有十般定性命之法。訣曰
。一名金關(guān)玉鎖定
。二名三島回生換死定。三名九曲黃河逆流定
。是名無漏果圓者
。皆共成於仙道。若定了寶時
。休教滯了腰腳
。昏了眼目
。此是定三寶之法
。
12問曰。若有人收定三寶
。搬運歸寄何處
。先用蘆茅穿膝之法。烹氣沖寶爐骨
。運氣直至涌泉
。補於二足。然后七返還丹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