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大青 升麻 山梔 黃連
功能主治 : 主傷寒發(fā)斑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傷寒全生集》卷三
目錄1拼音2梔子升麻湯的別名3處方4制法5功能主治6梔子升麻湯的用法用量7摘錄8《傷寒全生集》卷三 8.1方名8.2組成8.3主治8.4梔子升麻湯的用法用量8.5加減 9《普濟方》卷四○三 9.1方名9.2組成9.3主治9.4梔子升麻湯的用法用量9.5制備方法 10《活人書》卷十七 10.1方名10.2梔子升麻湯的別名10.3組成10.4功效10.5主治10.6梔子升麻湯的用法用量10.7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梔子升麻湯 1拼音 zhī zǐ shēng má tāng
2梔子升麻湯的別名梔子升麻散(《世醫(yī)得效方》卷一)
。3處方梔子10枚(切碎)升麻4.5克 生地黃25克(切碎用)柴胡(去蘆)石膏各7.5克
4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5功能主治清解肌熱。治三月間至夏月發(fā)傷寒、溫熱病。虛煩潮熱不止。
6梔子升麻湯的用法用量每服15克
7摘錄《類證活人書》卷十七
8《傷寒全生集》卷三
9《普濟方》卷四○三
10《活人書》卷十七
古籍中的梔子升麻湯 《醫(yī)學入門》:[外集·卷三(病機)外感]傷寒 混
,而治之各隨其時耳。大概表證,九味羌活湯、梔子升麻湯;里證,大柴胡湯加生地,或導滯通幽湯。變雜證...《醫(yī)宗己任編》:[卷六西塘感癥(上)]感癥本病 爍
。陰汁易干。不得以風燥劫之。)石膏湯主之。梔子升麻湯主之。(升麻湯下。當加亦字。)傷寒心法云。見...《證治準繩·傷寒》:[卷七四時傷寒不同]夏為暑病 黃一兩可代麻黃青龍證用也若三月至夏為晚發(fā)傷寒梔子升麻湯亦可選用之(萬歷癸卯興化李氏一婿應舉于南京時...
《西塘感癥》:感癥本病 皮(佐)茯苓(佐)澤瀉(使)柴胡(臣)白芍(臣)山梔(使)棗仁(佐)歸身(臣)先生批醫(yī)貫云
。鼓峰造滋...《醫(yī)學綱目》:[卷之三十三·傷寒部四時傷寒不同]暑病續(xù)法
一、烏梅丸
古代劑量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干姜(十兩) 黃連(一斤) 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
目錄1拼音2《千金》卷九 2.1方名2.2組成2.3主治2.4青膏的用法用量2.5制備方法2.6用藥禁忌 附:1古籍中的青膏 1拼音 qīng gāo
2《千金》卷九
古籍中的青膏 《醫(yī)學綱目》:[卷之三十三·傷寒部]續(xù)增小兒傷寒 ,不大便是也
《幼幼新書》:[卷第十四]傷風第六 乙論∶傷風昏睡
《證治準繩·傷寒》:[卷七]小兒傷寒 下之口燥咽干不大便是也無汗身大熱者可發(fā)汗升麻湯大青膏天麻膏有汗身大熱者桂枝湯惺惺散解肌湯小柴胡湯白術...
《傷寒證治準繩》:[卷七]小兒傷寒 下之口燥咽干不大便是也無汗身大熱者可發(fā)汗升麻湯大青膏天麻膏有汗身大熱者桂枝湯惺惺散解肌湯小柴胡湯白術...
《醫(yī)學綱目》:[卷之三十八·小兒部脾主濕]吐瀉
(石膏, 甘草) 共13個方劑使用:
白虎湯,大青龍湯,桂枝二越婢一湯,麻黃升麻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竹葉石膏湯,越婢湯,文蛤湯,白虎加桂枝湯,風引湯,越婢加半夏湯,小青龍加石膏湯,竹皮大丸
1.【白虎湯】: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 ? 第170條.傷寒脈浮、發(fā)熱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293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