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偏方秘方

      解毒瀉心湯

      中醫(yī)世家 2023-05-18 22:35:26

      解毒瀉心湯

      處方 : 黃連 防風(fēng) 荊芥 山梔 黃芩 牛蒡子 滑石 玄參 知母 石膏各3克 甘草 木通各1.5克

      功能主治 : 清心解毒

      。治心經(jīng)火旺
      ,酷暑時(shí)生天皰
      ,發(fā)及遍身者。

      用法用量 : 水400毫升

      ,燈心20根
      ,煎至320毫升
      ,空腹時(shí)服

      摘錄 : 《外科正宗》卷四

      【學(xué)術(shù)】黃連: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黃連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根莖

      。性味苦
      、寒,歸心
      、肝
      、胃、大腸經(jīng)
      。有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之效。黃連以治火熱
      、濕熱
      、血熱
      、熱毒之證廣為人知,但是還有一些其他作用往往為人所忽略
      ,筆者歸納其主治作用有以下幾個(gè)方面

      濕熱證

      本品藥性苦寒,苦能燥濕

      ,寒能瀉熱
      ,對(duì)于諸多濕熱證有效
      ,而最善于清胃腸之濕熱
      。其清熱燥濕之功可用于以下三種情況。一治濕熱中阻
      ,如《傷寒論》三瀉心湯證
      ,配半夏、干姜等辛開苦降
      ,和胃開痞
      ,若溫?zé)崽N(yùn)伏,胃腸濕熱并重
      ,霍亂吐泄者
      ,可與厚樸、半夏等配伍
      ,如《霍亂論》之連樸飲
      。二治濕熱瀉痢,本品為治濕熱痢疾之第一要藥
      ,對(duì)痢疾桿菌
      、霍亂弧菌有較強(qiáng)的抑制作用,自古就有“古方以黃連為治痢之最”的說法
      ,故歷代均將其作為治療痢疾的必用藥
      。本品治痢,單用即效
      ,亦可配伍木香
      ,為香連丸;還可以配葛根
      、黃芩
      、甘草,為葛根芩連湯
      ;與芍藥
      、黃芩、大黃
      、木香
      、當(dāng)歸等配伍
      ,為芍藥湯,也是治痢之名方
      。三治濕瘡
      ,濕瘡是由于濕熱浸淫肌膚所致的濕疹,以本品配伍當(dāng)歸
      、赤芍
      、生地、黃柏
      、蟬蛻
      、苦參、荊芥等內(nèi)服
      ,或用本品與松香
      、海螵蛸等研細(xì)粉,制成軟膏外敷
      ,效佳

      火熱證

      本品為苦寒之品,其性清泄苦降

      ,入心肝胃經(jīng)
      ,為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佳品
      ,主清臟腑熱
      ,多用于心胃火盛,肝火上炎等
      。對(duì)于心火上炎者
      ,可以本品一味煎服,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瀉心湯即是
      ;對(duì)于熱盛火熾
      ,心神受擾的煩躁、壯熱
      ,甚至神昏譫語
      ,常與黃芩、山梔等同用
      ,即《外臺(tái)秘要》之黃連解毒湯
      ;如果心火盛,腎陰不足
      ,心腎不交
      ,出現(xiàn)虛煩不得眠者,則又與芍藥
      、阿膠
      、雞子黃等配伍
      ,即《傷寒論》之黃連阿膠湯;對(duì)于心火上炎
      ,口舌生瘡
      ,或移熱于小腸,心煩尿赤
      ,可與竹葉
      、梔子為伍,如《醫(yī)宗金鑒》之清心導(dǎo)赤散
      。對(duì)于胃火上炎者
      ,癥見牙痛連頭,面頰發(fā)熱
      ,痛處喜冷惡熱
      ,或牙宣出血
      ,或紅腫潰爛
      ,脈滑而數(shù),舌紅苔黃
      ,可以配當(dāng)歸
      、生地、丹皮
      、升麻
      ,即《蘭室秘藏》之清胃散;治胃熱嘔吐
      ,常配伍半夏
      、竹茹、橘皮等同用
      ,如《溫?zé)峤?jīng)緯》之黃連橘皮竹茹半夏湯
      ;對(duì)于肝火上炎,常與吳茱萸同用
      ,治療肝郁化火之脅肋脹痛
      ,嘔吐吞酸,噯氣
      ,如左金丸

      血熱證

      本品苦寒,瀉火解毒力佳

      ,對(duì)于熱迫血行所致的出血證
      ,可與黃芩、大黃同用
      ,如《金匱要略》瀉心湯
      ,治療吐血衄血
      。《博濟(jì)方》載單用黃連為末
      ,每服一錢
      ,水煎服,也有此功效
      ,更為簡(jiǎn)捷精當(dāng)

      熱毒證

      本品性苦寒,清熱解毒力強(qiáng)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其對(duì)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故為熱毒壅滯皮膚諸證所常用,尤善療疔毒
      。如《外科正宗》黃連救苦湯
      ,以本品與金銀花、黃芩
      、連翹等同用
      ,內(nèi)服之治療瘡癰腫毒、紅腫疼痛
      ,有消腫止痛之功
      。本品不僅內(nèi)服有效,尚可外用
      ,如《醫(yī)宗金鑒》黃連膏
      ,就是以黃連、黃柏
      、姜黃等配伍
      ,制成膏藥外用,配合內(nèi)服藥同用
      ,效果更佳

      降血壓、血糖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

      ,黃連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作用機(jī)制與擴(kuò)張血管平滑肌有關(guān)。有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
      ,黃連解毒湯治療高血壓伴胰島素抵抗患者30例
      ,連續(xù)服用1個(gè)月,結(jié)果表明
      ,治療組血壓下降有效率達(dá)到90%
      。治療心肝火旺型高血壓,用黃連
      、鉤藤
      、蘆薈
      、澤瀉、葛根
      、夏枯草
      、益母草、龍膽草
      、白芍等
      ,降壓有效率可以達(dá)到八成以上,癥狀改善率更高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
      ,黃連具有降血糖作用,療效可靠
      。例如口服黃連素片
      ,每次0.4克,每日3次
      ,1 3個(gè)月為一療程
      ,服藥后血糖下降者達(dá)80%以上,且三多一少癥狀明顯減輕
      。筆者治療糖尿病早期郁熱型患者
      ,或是胰島素抵抗患者,習(xí)用葛根芩連湯
      ,降糖作用明顯。對(duì)于后期氣陰兩虛者
      ,常與黃芪
      、玉竹、天花粉
      、人參
      、葛根、山萸肉
      、鬼箭羽等配伍
      ,可以增加降糖效果。堅(jiān)持服用1 3個(gè)月
      ,隨著時(shí)間增加
      ,療效也成正比提高。

      除疳氣

      《藥性論》載本品“殺小兒疳蟲”

      ,《日華子本草》云其“豬肚蒸為丸
      ,治小兒疳氣”,對(duì)于小兒疳疾
      ,在大隊(duì)健脾益胃藥中加入本品
      ,可以增強(qiáng)療效
      ,起到苦味健胃的作用。

      黃連內(nèi)服入湯劑

      ,5~10克
      ,外用及入丸散適量。本品量大害胃
      ,不可用藥太過
      ;凡陰虛內(nèi)熱,胃虛嘔惡
      ,脾虛泄瀉
      ,五更泄瀉者慎服。

      業(yè)務(wù)新人
      ,要常常喝酒發(fā)展業(yè)務(wù)
      ,請(qǐng)問各位前輩都是如何解酒的?

      下面這個(gè)解酒最簡(jiǎn)方法是根據(jù)中醫(yī)解酒方變通而來的

      ,經(jīng)本人親身驗(yàn)證有效
      ,獻(xiàn)給酒客們:

      一、白酒或黃酒

      1
      、飲酒前服六味地黃丸8-10粒
      ,酒量可比平時(shí)增大。六味地黃丸是滋補(bǔ)腎陰的
      ,藥店都有
      ,可買一瓶備用。

      2
      、若飲酒過多
      、醉酒,可從以下中成藥中任選一種來清肝解毒:

      (1)黃連上清片(或丸)
      ,一次服用6片


      (2)梔子金花丸1包。

      (3)一清膠囊或一清片3-4粒


      (4)葛根芩連片3-4片


      以上只選用一種即可,不可兩種同用
      。飲酒后即服用一次
      ,第二天早上若仍未解透,可再服用一次。若飲酒后未來得及服用
      ,第二天早上仍可以服用
      ,可解宿醉。

      這四種中成藥
      ,一般藥店會(huì)找到至少一種
      ,可買一種備用,前兩種效果尤佳


      若有惡心
      ,或吐后感覺胃不適,應(yīng)同時(shí)服用小柴胡顆粒一包


      注意:前三種服用后可能出現(xiàn)腹瀉
      ,有利于排毒,但若腹瀉較重
      ,或第三天仍有腹瀉
      ,可服用附子理中丸5-8粒即止。

      、啤酒

      喝啤酒過多的話
      ,酒后立即喝兩包五苓散,或者吃3粒五苓膠囊
      ,從小便利出來


      至于紅酒,應(yīng)該喝的高雅點(diǎn)兒
      ,就不要喝到醉了
      。如果醉了,也可參用白酒解法


      、吐酒后的調(diào)養(yǎng)

      醉后若吐過,第二天自己做個(gè)白菜湯補(bǔ)充電解質(zhì)


      材料:兩片白菜葉切細(xì),生姜3片
      ,蔥白一段切碎
      ,豆瓣醬,陳醋


      做法:用一點(diǎn)點(diǎn)油爆鍋
      ,放生姜、白菜稍翻炒
      ,加少許豆瓣醬
      ,加水燒開煮約5分鐘,加蔥白、再加陳醋一勺
      ,出鍋
      。喝吧,一定是酒后最喜歡的美食了


      若有點(diǎn)惡心
      ,生姜多加一點(diǎn)。明顯惡心
      ,可以吃一包小柴胡顆粒


      四、嗜酒傷肝怎么辦


      如果你常常飲酒
      ,面部、頸項(xiàng)紅紅的
      ,心里煩躁
      ,甚至已經(jīng)有酒精中毒性肝炎,肝功能都異常了
      ,那就要吃一段時(shí)間《金匱要略》中專治酒疸的梔子大黃湯:梔子12g
      、大黃3g、枳實(shí)12g
      、豆豉10g


      鄭重提醒:中醫(yī)本不提倡傳授解酒之法,因?yàn)檫@會(huì)讓人覺得有恃無恐
      ,反而飲酒更多
      ,傷身更重。節(jié)日歡聚
      ,一時(shí)不慎喝多
      ,偶爾一用也就罷了,平時(shí)甚勿濫用


      、以下可不必看,僅供有興趣者參考

      簡(jiǎn)便方法講完了
      ,有不嫌麻煩
      ,想煮湯藥的,可以繼續(xù)看下去:

      中醫(yī)里面最有名的解酒方是:葛花解酲湯
      ,木香3克
      ,人參、豬苓
      、白茯苓
      、白術(shù)、神曲、澤瀉
      、白豆蔻各9克
      ,青皮、砂仁
      、橘皮
      、干姜各6克,葛花15克


      這個(gè)其實(shí)在剛飲過之后用最有效
      ,藥味好多!也有個(gè)簡(jiǎn)化方法:葛根粉
      、綠豆粉
      、紅豆粉按1:1:1配起來煮水喝。

      若是喝過時(shí)間較久了
      ,就要用葛根芩連湯:葛根20g
      ,黃連6g,炙甘草6g
      ,黃芩9g


      若是到了第二天,就要用黃連解毒湯(黃連6g
      、黃芩6g
      、黃柏6g、梔子9g)
      ,或三黃瀉心湯(生大黃6g
      、黃連6g 、黃芩9g)來清肝毒
      、解宿醉了

      精神病輕者有什么癥狀

      這是心有實(shí)熱

      心實(shí)即實(shí)火實(shí)熱五證:譫語

      ,屬心家邪熱;舌破
      ,屬心火
      ;煩躁,屬心家邪熱及心火內(nèi)炎
      ;自笑,屬心家有熱邪
      ;發(fā)狂
      ,屬心家有邪熱甚。

      《景岳全書》:“心實(shí)者,多火而多笑

      可用瀉心湯瀉火解毒
      ,燥濕泄熱

      由大黃10克、黃連
      、黃芩各5克
      ,上藥三味,以水800毫升
      ,煮取250毫升而成

      上藥三味
      ,以水800毫升,煮取250毫升
      ,頓服之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501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山楂1錢
      ,澤瀉1錢
      ,陳皮8分,甘草3分
      ,生姜
      、大棗。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
      ,惡寒淅瀝,肢節(jié)酸疼
      ,有似陽微者
      ;口渴欲飲,舌上微苔
      ,有似陰弱者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厚樸1斤
      ,蒼術(shù)1斤
      ,神曲1斤,麥芽1斤
      ,山楂1斤
      ,甘草半斤,黑豆半斤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shí)傷寒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fēng)
      、桂心、天麻
      、萆薢
      、石斛、虎骨(酥炙)
      、白芍藥
      、當(dāng)歸、云母粉
      、白術(shù)
      、茵芋葉、木香
      、仙靈脾
      、甘草
      、川續(xù)斷,各一兩
      。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好酒一升浸之
      。春五日
      、夏三日、秋七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gè)(每個(gè)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京棗5個(gè)(每個(gè)分5塊)
      ,半夏25個(gè)
      ,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