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 : 上為末,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治中寒腹痛
。用法用量 : 每服八十丸
,米飲湯送下,食前服摘錄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 : 人參 干姜 甘草(炙)白術(shù)各90克
制法 : 上四味,搗篩
,蜜和為丸,如雞子黃大。功能主治 : 溫中祛寒
,補(bǔ)氣健脾。治脾胃虛寒證,自利不渴,嘔吐腹痛,腹?jié)M不食及中寒霍亂,陽虛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虛證用法用量 : 以沸湯數(shù)合
摘錄 : 《傷寒論》
制法 : 上十味,杵羅為末
,用面糊為丸,如櫻桃大,以好朱砂為衣。功能主治 : 治一切冷氣攻刺疼痛
,心腹脹滿,胃冷吐逆,臍腹撮痛。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嚼破,煎生姜、木瓜、鹽湯下。若婦人血臟氣攻刺,即用炒當(dāng)歸摘錄 : 《博濟(jì)方》卷二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泄瀉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生姜湯嚼下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二○八引《澹寮方》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轉(zhuǎn)筋霍亂
臨床應(yīng)用 : 真陰癥:嘉靖甲子年間
用法用量 : 取1丸細(xì)嚼,淡姜湯送下
注意 : 忌食米湯
摘錄 : 《古今醫(yī)鑒》卷五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小兒脾虛
用法用量 : 每服或1-3丸,用大紅棗去核
摘錄 : 《春腳集》卷四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飲食所傷
用法用量 : 每服白湯或清水飲送下
注意 : 脾胃虛者勿服
各家論述 : 此方脾胃虛者服之,虛虛之禍
摘錄 : 《育嬰秘訣》卷一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溫中止痛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六一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補(bǔ)肺,止寒嗽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摘錄 : 《直指》卷八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 : 霍亂吐瀉
,心腹疼痛。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濃煎橘皮湯化下,不拘時候。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八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霍亂吐利,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
注意 : 忌海藻、菘菜
摘錄 : 《外臺》卷六引《延年秘錄》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霍亂。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婦人良方》引作“加減理中丸”
。吐多痢少者,取枳實(shí)3枚(炙,4破),水3升,煮取1升和1丸服之;吐少痢多者,加干姜1累;吐痢干嘔者,取半夏半兩(洗去滑),水2升,煮取1升和1丸服之;若體疼痛不可堪者,水3升,煮大棗3個,取1升和1丸服之;若吐痢大極轉(zhuǎn)筋者,以韭汁洗腹腎,從胸至足踝,勿逆,即止;若體冷微汗,腹中寒,取附子1枚(炮,去皮,四破),以水2升,煮1升和1丸服。吐痢悉止,脈不出體猶冷者,可服諸湯補(bǔ)之。摘錄 : 《千金翼》卷十八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冷熱不調(diào)
,霍亂吐痢,宿食不消。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空腹以飲送下,1日2次。漸加至40丸,老小以意加減。注意 : 忌生冷
、油膩、生蔥、海藻、菘菜、桃、李、雀肉。摘錄 : 《外臺》卷六引《廣濟(jì)方》
制法 : 上為末,用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 : 冷氣攻刺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摘錄 : 《博濟(jì)》卷二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霍亂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粥飲化下
,不拘時候。摘錄 : 《圣惠》卷四十七
制法 : 上為末,生姜汁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中氣虛熱,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
摘錄 : 《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544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