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飲
中醫(yī)世家
2023-04-29 23:27:50
不二飲
《青囊秘傳》:不二飲
處方 : 西丁1錢
,靛花5分。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結(jié)毒咽爛
。
用法用量 : 涼水調(diào)服
。
摘錄 : 《青囊秘傳》
《古今醫(yī)鑒》卷五:不二飲
處方 : 常山2錢
,檳榔(雌1錢
,雄1錢
,尖銳者為雄
,平禿者為雌)
,知母1錢5分,貝母1錢5分
。
制法 : 上銼1劑
。
功能主治 : 一切寒熱瘧疾。
用法用量 : 酒1鐘
,煎至8分
,不可過熟,熟則不效
,露1宿
,臨發(fā)日,五更溫服
。
摘錄 : 《古今醫(yī)鑒》卷五
《明醫(yī)指掌》卷四:不二飲
處方 : 柴胡
、黃芩、常山
、檳榔
、知母、芍藥
、青皮
、甘草。
功能主治 : 截瘧
。主陰瘧
、老瘧,脈來浮大弦滑者
。
用法用量 : 用短水白酒2鐘
,煎8分,發(fā)前5個時辰服
。
注意 : 忌熱茶
、湯
、飯1日,只可食溫涼者
。脈來沉細(xì)澀微者
,慎之。
摘錄 : 《明醫(yī)指掌》卷四
急求與醫(yī)藥有關(guān)的謎語,歇后語,傳說。。
謎語:
恍然大悟(打一中草藥名)——腦立清
十人九死(打一中藥名)--獨活
威風(fēng)掃地(打一中草藥名)——虎力散
低頭思故鄉(xiāng)(打一中草藥名)——懷熟地
紅十字會(打一中草藥名)——九一丹
大開綠燈(打一中草藥名)——路路通
三省吾身(打一中草藥名)——防己
敲山震虎(打一中草藥名)——驅(qū)風(fēng)散
方法論(打一中草藥名)——白術(shù)
滔滔不絕(打一中草藥名)——長流水
久別重逢(打一中草藥名)——一見喜
兩個少女(打一中草藥名)——二妙散
一江春水向東流(打一中草藥名)——通大海
起宏圖(打一中草藥名)——遠(yuǎn)志
金鈿遍野(打一中草藥名)——地黃
踏花歸來蝶繞膝(打一中草藥名)——香附
第四季度經(jīng)費(中草藥名)——款冬花
婦女節(jié)前夕(打一中草藥)——三七
人間四月芳菲盡——春不見
滔滔不絕(打一中草藥名)——長流水
偷梁換柱(打一中草藥名)——木賊
五月既望(打一中草藥名)——半夏
不知道(打一中草藥名)——生地
窗前江水泛春色(打一中草藥名)——空青
忠誠老實(中草藥名)——厚樸
兒童節(jié)發(fā)假(打一中草藥名)——六一散
古城姐妹(打一中草藥名)——金銀花
鮫人揮淚(打一中草藥名)——珍珠散
老謀深算(打一中草藥名)——蒼術(shù)
不生第二胎(打一中草藥名)——杜仲
連接各戶(打一中草藥名)——貫眾
難過皆因負(fù)擔(dān)重(打一中草藥名)——薄荷通
峨嵋第一峰(打一中草藥名)——川山甲
后繼無人(打一中草藥名)——續(xù)斷
子規(guī)啼盡杜鵑紅(打一中草藥名)——血竭花
三九時節(jié)(打一中草藥名)——天冬
九九歸一(打一中草藥名)——百合
稀世珍寶(打一中草藥名)——金不換
海棠春睡(打一中草藥名)——安息香
兒行母憂(打一中草藥名)——附子
杜鵑啼血(打一中草藥名)——一點紅
分兵出發(fā)(打一中草藥名)——行軍散
快快松綁(打一中草藥名)——急解索
老蚌生珠(打一中草藥名)——貝母
紅袋子(打一中草藥名)——赤芍
滿盤旗(打中草藥名)——白首烏
道旁栽草(打一中草藥名)——過路黃
重新制作(打一中草藥名)——復(fù)盆子
無字之方(打一中藥材——沒藥)
少小離家(打一中藥材——當(dāng)歸)
滿城盡帶金甲(打一中藥材——黃連)
和平已不遠(yuǎn)(打一化學(xué)藥品——安乃近)
我的左眼看到鬼(打一藥典檢項——可見異物)
五指山傳說(打一中藥材——佛手)
九死一生(打一中藥材——獨活)
壯懷天涯(打一中藥材——遠(yuǎn)志)
哪里有黑頭(打一中藥材——何首烏)
雞犬不留(打一生物制品術(shù)語——滅活)
精盡人亡 (打一味中藥射干
低頭思故鄉(xiāng)——懷熟地
故鄉(xiāng)——熟地
異國——生地
不生第二胎——杜仲
牧童——牽牛子
九死一生——獨活
三九時節(jié)——天冬
包龍圖——首烏
司機(jī)——車前子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天女散花——降香
長生不老——萬年青
綠林好漢——草寇
病入膏肓——沒藥
自衛(wèi)還擊——防己
他鄉(xiāng)遇故知——一見喜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春眠不覺曉——安息香
春常在——四季青
一年十二月——四季青
斷肢再植——骨碎補(bǔ)
東坡先生渾不知——狼毒
有言在先——白前
老實忠厚——厚樸
黑色丸子——烏藥
演講技巧——白術(shù)
機(jī)構(gòu)繁多——百部
戶——蘆根
雪——夏天無
葬花——安息香
武松殺嫂——穿心蓮
世上只有媽媽好——光知母
舉頭望明月——懷熟地
天天向上——連翹
偷梁換柱——木賊
言語膚淺——陳皮
摸用小人——使君子
孩兒拜見父王——太子參
長生不老 —— 萬年青
病入膏肓——沒藥
茅塞頓開——腦力清
自衛(wèi)還擊——防己
綠林好漢 ——草蔻
龍王跨下駒——海馬
天涯思故鄉(xiāng) —— 生地、懷熟地
峨嵋第一峰——川山甲
他鄉(xiāng)遇故知 ~ 一見喜
皇帝身上袍 —— 龍衣
車—— 蓮心
故鄉(xiāng)—— 熟地
漲潮——胖大海
冰川——滑石
方法論—— 白術(shù)
春夏秋——隱冬
烤火費 ——冬花
說實在的—— 白果
天高云淡 —— 空青
九死一生—— 獨活
熟知植物學(xué)——草木通
大雪紛飛—— 天花粉
九九歸一—— 百合
苦熬三九 ——忍冬
疑慮盡消——多慮平
骨科醫(yī)生——續(xù)斷
劇場燈熄——臺烏
云霧蔽日——鎖陽
穿群而過——貫眾
老蚌生珠——貝母
黑色丸子——一烏藥
人工育珠——附子
肺氣不宣——郁金
謀士難當(dāng)——苦參
月中神樹——桂枝
山山相連植——脈通
五月初五——半夏
穿林而過——木通
紅色顧問——丹參
天府之寶——川貝
利刀劈竹東西倒——使君子兩分
言行處處要檢點——廣防己
偷梁換柱——木賊
言語膚淺——陳皮
摸用小人——使君子
孩兒拜見父王——太子參
千年裘——陳皮
夯——大力參
右——穿破石
旦——牽牛星
弁——三角草
用——對月連
皿——一點血
可——何首烏
必——穿心蓮
白——太陽針
盾——衛(wèi)矛
有聲有色的技藝——白術(shù)
莫用小人——使君子
看看來到五月中——半夏
佳人買紙糊窗欞——防風(fēng)
丈夫出外三年整——當(dāng)歸
一封書信半字空——白芷
僧人化緣——佛手
宴罷酒酣——當(dāng)歸
黑夜不迷途——熟地
老實忠誠——厚樸
百年美貂裘——陳皮
初入其境——生地
愚公移山——遠(yuǎn)志
老漢首如霜——白頭翁
酸甜苦辣咸——五味子
死后才把金衣獻(xiàn)——蟬脫
丟盔棄甲——敗醬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女兒出嫁——紅娘子
首都男兒(京子)
。
滿頭黑發(fā)(首烏)
偷伐森林(木賊)
稱呼爸爸(杷子)
土生土長(熟地)
當(dāng)放牛娃(牽牛子)
十月懷胎(守宮)
戶——蘆根
春眠不覺曉——安息香
胸中荷花(穿心蓮)
睛空夜珠(滿天星)
初入其境(生地)
永遠(yuǎn)康寧(千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老娘獲利(益母草)
假期休完(當(dāng)歸)
浪費錢財(金銀花)
土皇帝(地龍)
秋盡江南草未凋(冬青)
鴛鴦不獨宿(合歡)
赤字消費(紅花)
山中無老虎(猴魁)
舉頭望明月(懷熟地)
不教污淖陷溝渠(凈當(dāng)歸身)
天天向上(連翹)
冒雨進(jìn)攻(落得打)
睡醒秋聲無覓處(明天冬)
芭蕉垂淚悼長眠(葉下珠 水安息)
飛泉直自天際來(澤瀉 凌霄)
往往取酒還獨傾(不二飲)
金銀花的傳說
古時候,有一個村里
,一對善良的夫妻
,妻子懷了雙胞胎,生下一對可愛的女兒
,一個叫金花
,一個叫銀花。她倆長得如花似玉
,聰明伶俐
,父母疼愛,鄉(xiāng)親
、鄰居們也非常喜歡這對姐妹
。
兩姐妹都到十八歲了,求親的人絡(luò)驛不絕
,幾乎踏破門檻
。可姐妹倆誰也不愿出嫁
,生怕從此分離
。她倆私下發(fā)誓:“生愿同床,死愿同葬
!”父母也拿她倆沒辦法
。
誰知好景不長,忽然有一天
,金花得了病
,這病來勢又兇又急
,渾身發(fā)熱,起紅斑
,臥床不起
。請來醫(yī)生給她看了病,醫(yī)生驚嘆地說:“哎呀
!這是熱毒癥,無藥可醫(yī)
,只好等死了
!”
銀花聽說姐姐的病沒法治,整天守著姐姐
,哭得死去活來
。
金花對銀花說:“離開我遠(yuǎn)一點吧,這病過(傳染)人”
。
銀花說:“我恨不得替姐姐得病受苦
,還怕什么過人不過人呢?金花說:“反正我話不成了
,妹妹還得活呀
?”
銀花說:“姐姐怎么忘啦?咱們有誓在先:生同床
,死同葬
。姐姐如有個好歹,我絕不一個人話著
!”
沒過幾天
,金花的病更重了,銀花也臥床不起了
。他倆對爹媽說:
“我們死后
,要變成專門治熱毒病的藥草。不能讓得這種病的人再象我們似的干等死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她倆死后,鄉(xiāng)親們幫著其父母把她倆葬在一個墳里
。
來年春天
,百草發(fā)芽?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蛇@坐墳上卻什么草也不長
,單單生出一棵綠葉的小藤。三年過去
,這小藤長得十分茂盛
。到了夏天開花時
,先白后黃,黃白相間
。人們都很奇怪
,認(rèn)為黃的就是金花,那白的是銀花
。想起兩姐妹臨終前的話
,就采花入藥,用來治熱毒癥
,果然見效
。
從此,人們就把這種藤上的花稱為“金銀花”了
杜仲的傳說
傳說在陜西華山山麓的一個小山村里
,住著一戶人家
,兒子李厚孝,為人忠厚老實
。一天
,六旬老母突然患病,臥床不起
。李厚孝請醫(yī)生診治
,服藥數(shù)帖后,老母之病不見好轉(zhuǎn)
,李厚孝心急如焚
。醫(yī)生告訴他,華山山崖上長著一種靈芝草
,只要采回去
,老母的病就有救。厚孝立即背上藥簍
,拿著鋤頭
,往華山攀去。
華山
,峭壁如削
,高聳入云。為給老母治病
,厚孝哪管山路奇險
,攀巖越塹,終于采到了靈芝寶草
,那喜悅的心情
,難以表述,可是下峭壁時,一不小心扭傷了腰
,手一哆嗦
,咕碌碌摔下山去。不知過了多長時間
,厚孝慢慢蘇醒過來
,摸摸寶草還在,心里就放心了
,可是想爬卻爬不起來
,腰腿疼得鉆心,只好咬著牙爬到一棵大樹下
,倚靠在樹干歇息
。
天很快黑了下來,朦朧間忽聽到了鶴叫
,睜眼一看
,面前站著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者
。厚孝掙扎著喊道:“老爺爺幫幫我
,我得趕回家救老娘……”老者慈祥地笑著回答:“孩子,腰傷得不輕啊
,莫動
,待我給你醫(yī)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闭f著從懷中掏出一個小葫蘆
,伸手從樹上剝了一塊樹皮,樹皮折斷處
,剝出細(xì)絲
,塞進(jìn)葫蘆搖了三搖,樹皮立刻化成水
,老者給厚孝服下
,不一會厚孝的腰就不疼了。老者哈哈大笑扶起厚孝說:“孩子
,快回家吧
,老母還等著用藥呢!”厚孝握著老人的手
,千恩萬謝
,定要老人留下姓名。老者指著大樹吟曰:“此木土里長
,人中亦平常
。扶危祛病魔,何須把名揚!”說完
,騎上白鶴
,飄然而去。
厚孝望著老人遠(yuǎn)去的背影
,并不解詩中何意
,立即回家,將靈芝給老母吃下
,藥到病除
。
幾天后,厚孝又來到了那棵樹下
,只見樹上長滿了橢圓狀有鋸齒的綠葉
,樹粗且直,李厚孝認(rèn)得這叫杜仲樹
。厚孝回想起當(dāng)時的情景
,口中喃喃念著老者留下的那四句詩……啊
!這不是“杜仲”二字嗎
?此木土里長,“木”旁放一“土”是“杜”
,人中亦平常
,“人中”是“仲”,莫非杜仲樹能治腰傷
?厚孝十分驚奇
,剝下一塊樹皮帶回家中,正碰到有個村民扭傷了腰
,厚孝把樹皮煎了
,病人服下,果然有效
。
茵陳的傳說
有一個黃癆病人
,面色姜黃,眼睛凹陷
,瘦成了個刀螂
。這天他拄著拐杖,一步一哼地找到華佗:“先生
,請你給我治治吧”
。
華佗見病人得的是黃癆病,皺著眉搖了搖頭說:“眼下醫(yī)生們都還沒找到治黃癆病的辦法
,我對這種病也是無能為力呀
!”
半年后
,華佗又碰見那個人。誰想這個病人不但沒有死
,反倒變得身強(qiáng)體壯
,滿面紅潤了。華佗大吃一驚
,急忙問道:“你這病是哪位醫(yī)生治好的
?快告訴我,讓我跟他學(xué)學(xué)去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蹦莻€人答道:“我沒請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比A佗不信:“哪有這種事!你準(zhǔn)是吃過什么藥了吧
?”“藥也沒吃過
。”“這就怪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芭叮驗榇夯臎]糧
,我吃了些日子野草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斑@就對啦
!草就是藥,你吃了多少天
?”“一個多月
。”“吃的是什么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我也說不清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澳泐I(lǐng)我看看去
。”“好吧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彼麄冏叩缴狡律希莻€人指著一片野草說“就是這個”
。華佗一看
,說道:“這不是青蒿嗎,莫非能治黃病
?”嗯
,弄點回去試試看,于是華佗就用青蒿試著給病人下藥治病
,但一連試了幾次
,病人吃了沒一個見好的。華佗以為先前那個病人準(zhǔn)是認(rèn)錯了草
,便又找到他詢問:“你吃的是幾月里的蒿子
?”“三月里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春三月間陽氣上升,而草發(fā)芽
。也許三月的青蒿有藥力
。”
第二年開春
,華佗又采了許多三月間的青蒿試著給患黃病的人吃
,這回可真靈了!結(jié)果吃一個
,好一個
,而過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病了,為了把青蒿的藥性摸得更準(zhǔn)
,等到第三年華佗又一次作了試驗
,他逐月把青蒿采來,又分別按根
、莖
、葉放好,然后給病人吃
,結(jié)果
,華佗發(fā)現(xiàn),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黃病
,為了使人們?nèi)菀讌^(qū)別
,華佗便把可以入藥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陳”,他還編了四句話留給后人:
三月茵陳四月蒿
,傳與后人切記牢
,
三月茵陳能治病,四月青蒿當(dāng)柴燒
。
鳳仙花的傳說
鳳仙花具有活血消腫的功效
,是婦科調(diào)經(jīng)和外治跌打損傷的民間要藥
。關(guān)于鳳仙花藥名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
,在福建龍溪有個叫鳳仙的姑娘,長得亭亭玉立
,秉性溫柔善良
,與一個名叫金童的小伙子相愛。一天
,縣官的兒子路過此地
,見鳳仙這般漂亮可愛,頓生歹心
,前來調(diào)戲
。被鳳仙臭罵一頓灰溜溜地走了。鳳仙知道這下可闖了大禍
,縣官兒子肯定要求找麻煩
。于是決定與金童一起投奔外地。鳳仙只有父親
,金童上有母親
。兩老兩少連夜啟程遠(yuǎn)走他鄉(xiāng)逃難。途中金童的母親患病
,閉經(jīng)腹痛
,荒山野嶺又無處求醫(yī)訪藥,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
再說縣官聽說兒子被村姑罵了一通
,就命手下前來捉拿鳳仙,眼看就要追上
,無奈之中鳳仙
、金童拜別父母
,縱身跳入萬丈深淵
,以示保潔。兩位老人強(qiáng)忍悲痛
,將鳳仙金童二人合葬
。晚上兩位老人依墳而臥。鳳仙和金童夜間托夢給父母
,告之山澗開放的花兒能治母親的病
。次日醒來,果見山澗滿是紅花
、白花
,紅的似朝霞
,白的似純銀。老人采花煎湯
,服后果真藥到病除病愈
。后來,人們就把這種花命名為鳳仙花以示紀(jì)念
。
柴胡的傳說
唐代有個胡進(jìn)士
,家有長工叫二慢。秋天
,二慢得了瘟病
,胡進(jìn)士怕傳染家里的人,就讓他離開
。二慢來到水塘邊
,在雜草叢里躺著,覺得又渴又餓
,渾身無力
,便挖了些草根吃。一連吃了7天
,周圍的草根吃完了
,二慢試著站起身,忽然覺得身上有勁了
。從此
,二慢的病再沒犯過。
過了些日子
,胡進(jìn)士的兒子也得了瘟病
。他請了許多醫(yī)生,誰也治不好
。胡進(jìn)士忽然想起二慢
,把他找來詢問后,急忙命人挖草根洗凈煎湯
,給兒子一連喝了幾天“藥”
,病就好了。胡進(jìn)士很高興
,想給那種藥草起個名字
,那東西原來是當(dāng)柴燒的,自己又姓胡
,就叫它“柴胡”吧
。
枸杞的傳說
民間傳說,有一書生體弱多病
,到終南山尋仙求道
,在山中轉(zhuǎn)了好幾天
,也沒有見到神仙蹤影。正煩惱間
,忽見一年輕女子正在痛罵責(zé)打一年邁婦人
,趕忙上前勸阻,并指責(zé)那年輕女子違背尊老之道
。那女子聽了
,嗬嗬笑道:“你當(dāng)她是我什么人?她是我的小兒媳婦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睍恍牛D(zhuǎn)問那老婦
,老婦答道:“千真萬確
,她是我的婆婆,今年92歲了
,我是她第七個兒子的媳婦
,今年快五十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睍磥砜慈?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怎么也不像,遂追問緣由
。那婆婆說:“我是一年四季以枸杞為生
,春吃苗、夏吃花
、秋吃果
、冬吃根,越活越健旺
,頭發(fā)也黑了
,臉也光潤了,看上去如三四十歲
。我那幾個兒媳婦照我說的常常吃枸杞
,也都祛病延年。只有這個小兒媳婦好吃懶做
,不光不吃枸杞
,連素菜也不大吃,成天雞鴨魚肉
,吃出這一身毛病?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睍犃诉@番言語
,回到家里
,多買枸杞服食,天長日久
,百病消除
,活到八十多歲。這雖然是神話傳說的故事
,但枸杞的功效卻是古今公認(rèn)的
。
枸杞為茄科植物L(fēng)ycium chinense Mill, 莖桿高三、五尺
。春天發(fā)芽
、生葉,枸杞葉嫩綠
,可以直接食用
。到六、七月開始開小紅花
,隨后就結(jié)出鮮紅色的果實
,形狀如棗核。枸杞的結(jié)果期較長
,從七月直到十月底霜凍來之前
,每隔15天就要摘一次果,果農(nóng)們可以有四個月的時間享受收獲的喜悅
。枸杞主要生長在中國北方的寧夏
、內(nèi)蒙、河北等省
。其中以寧夏枸杞品質(zhì)最優(yōu)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共》中載明“藥用枸杞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實”。
人們食用枸杞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按《本草綱目》的記載
,古代的枸杞產(chǎn)于常山的為上品,到了唐代就生產(chǎn)于山東
、河北一帶
,明代時是陜西、甘肅的最好
,清代的極品枸杞則產(chǎn)于寧夏
,其子園、大小像櫻桃一般
、肉厚籽少
、曬干后也紅潤甘美。
人們歷來把枸杞做為進(jìn)補(bǔ)的佳品
,《本草匯言》中說:“枸杞能使氣可充
、血可補(bǔ)
、陽可生、陰可長
、火可降
、濕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
。自古以來
,常食枸杞而強(qiáng)身長壽的例子很多。相傳蓬萊縣南丘村各家各戶都種有枸杞
,材里人多長壽
,活到一百歲的老人就有十幾個,縣令得知此事報到皇宮
,皇帝叫人送匾
,稱此村為“長壽村”。
寧徽宗時
,順州筑城
,民工們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
,立即獻(xiàn)入宮中
,這就是傳說中的千歲枸杞。
又傳唐代潤州有個開元寺
,寺里有一口井
,井旁長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
、二丈
,其根盤結(jié)粗壯,寺里人飲此井水
,人人面色紅潤
,至八十而頭不白、齒不掉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為此做《枸杞井》一詩
,詩中說:
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
。
翠黛葉生籠石?
,殷紅子熟照銅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
,根老能成瑞犬形
。
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人參的傳說
傳說山東才真正是人參的故鄉(xiāng)呢
。
在很久很久以前
,山東有座云夢山
,山上有座云夢寺
,寺里有兩個和尚,一師一徒
。老和尚無心在山上燒香念佛
,又不好好勤勤懇懇種地,還對小徒弟百般虐待
。小徒弟被老和尚折磨得面黃肌瘦
。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去了
,留小徒弟在寺廟里干活
,不知從哪里跑來一個穿紅兜肚的小孩,幫著小和尚做事
。從此以后
,只要老和尚一外出,穿紅兜肚的小孩就來幫小和尚的忙
。老和尚一回來
,小孩就不見了。
日子久了
,老和尚見小和尚臉色紅潤
,再多的活也能干完,感到很奇怪
。心想
,這里一定有什麼奧秘。他把小徒弟叫來
,威逼盤問
。出于無奈,小和尚只好說出了真情
。老和尚心里思忖:深山僻嶺
,哪來的紅兜肚小孩呢?莫非是神草棒棰(人參)
?于是他從箱子里取出一根紅線
,穿上針,遞給小和尚
,幷交代說:“等那孩子再來玩的時候
,你悄悄地把這根針別在小孩的紅肚兜上。”
第二天
,老和尚下山了
。小和尚本想把實情告訴穿紅兜肚的小孩,可又怕老和尚打罵
,只好趁小孩急著回家的時候
,把針別在了小孩的肚兜上。第三天清晨
,老和尚把徒弟鎖在寺里
,自己拿著鎬頭,順著紅線
,找到一棵老紅松旁邊
,看到那根針插在一棵棒棰苗子上。他高興極了
,舉鎬就刨
,挖出了一個“參童”來。
老和尚把“參童”拿回寺里
,放進(jìn)鍋
,加入水,加上蓋
,壓上石頭
。然后,叫小徒弟生火燒煮
。不巧這個時候
,老和尚的朋友有急事找老和尚下山去,老和尚推辭不掉
。臨走時
,老和尚對小徒弟千叮嚀萬囑咐:“我不回來,不準(zhǔn)揭鍋
!”老和尚走后
,鍋里不斷噴出奇異的香氣。小徒弟出于好奇
,不顧老和尚的叮囑
,搬開石頭,解開鍋蓋
。原來鍋里熬著一只大棒棰
,香氣沖鼻。小和尚掐下一塊放進(jìn)嘴里一嘗
,味道又甜又香
。于是
,不管三七二十一,小和尚乾脆把它吃光了
,連湯也喝個精光
。就在這時,老和尚急急忙忙地趕了回來
。小徒弟一急
,不知所措,在寺院里跑了兩步
,頓覺兩腿輕飄
,悠然地騰空起飛而去
。老和尚一看這般情景
,知道“參童”讓小徒弟偷吃了,懊悔莫及
。
原來
,紅兜肚小孩就是那棵人參變的。老紅松下長著一對人參
。自從那棵“參童”被老和尚挖走以后
,剩下的這棵人參在老紅松下哭的傷心。老紅松說:“好孩子
,別哭了
。我?guī)愕疥P(guān)東去吧。那里人煙稀少
,我可以永遠(yuǎn)保護(hù)著你
。”人參不哭了
,跟著老紅松逃到關(guān)東深山老林
,在長白山上“安家落戶”了。從此以后
,關(guān)內(nèi)人參日趨消失
,而長白山的人參卻越來越多。
月季花的故事
月季花
,又名長春花
,月月紅,四季花
,勝春
。為薔薇科常綠直立小灌木,植株低矮直立
,小枝有粗壯略帶鉤的皮刺
,樹干青綠色
,主干下部灰褐色。羽狀復(fù)葉
,小葉3~5片
,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尖
,葉緣有鋸齒
。花數(shù)朵集成一簇
,花梗長
,散生短腺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ㄉ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主要有紅、紫
、白
、粉紅、黃
、橙黃
、綠等顏色?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ㄆ?~12月
,月月紅即以此得名。目前
,全世界有月季品種約1萬多個
,我國有1千余種。根據(jù)花的長式
,分四個類型:即雜色芳香類
、繁花類、巨株繁花類和微型類
。關(guān)于月季花
,還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
,
神農(nóng)山下有一高姓人家
,家有一女名叫玉蘭,年方18
,溫柔沉靜
,很多公子王孫前來求親,玉蘭都不同意
。因為她有一老母
,終年咳嗽
、咯血,多方用藥
,全無療效
。無奈之下,玉蘭背著父母
,張榜求醫(yī):“治好吾母病者
,小女以身相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庇幸晃唤虚L春的青年揭榜獻(xiàn)方
。玉蘭母服其藥,果然康復(fù)
。玉蘭不負(fù)前約
,與長春結(jié)為百年之好。洞房花燭之夜
,玉蘭詢問什么神方如此靈驗
,長春回答說:“月季月季,清咳良劑
。此乃祖?zhèn)髅胤剑罕桥c月季花合燉,乃清咳止血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