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痢疾的中藥治療方法,民間治療痢疾的偏方大全

    道醫(yī) 2023-06-24 17:55:38

    本文目錄

    1 我用扁眉豆花治愈紅白痢疾2 我用本方治愈瀉痢患者數(shù)百人3 我用鹽灸法治愈痢病患者不計其數(shù)4 我用此方50年治痢數(shù)百例均霍然痊愈5 用陳年水芋頭柄治痢特靈6 我用石榴皮治痢疾效果好7 石榴皮治痢確實有效8 雞蛋沾明礬治痢很有效9 我用燒大蒜治痢疾有效率100%10 火燒雞蛋沾白礬治痢療效確切11 用醋和明礬治阿米巴痢疾3日可愈12 吡哌酸治阿米巴痢60例全部治愈13 用白酒燒紅糖可治愈紅白痢疾14 我用白酒加糖治痢勝過痢特靈15 師傳秘方治菌痢初起獲速效16 芝糖靈治痢疾51例均愈17 我用家傳方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屢試屢驗18 師傳秘方治菌痢有效率100%19 健脾解毒湯治霉菌性腸炎135例,治愈率100%20 氟嗪酸治傷寒細菌轉(zhuǎn)陰率100%21 用仙鶴草煎服治痢160余人均痊愈22 用鮮仙鶴草煎服3劑痢止23 復方馬齒莧治痢疾120例

    ,治愈率100%24 馬齒莧煎服治痢4天痊愈25 我用老翁傳授的秘方治痢疾無不靈驗26 老校長的獻方治痢有良效27 我用醋蛋治痢1劑見效28 魚腥草治痢效果也很好29 我應用旱蓮草治痢效果佳30 地錦草治菌痢治愈率很高31 我用鮮地榆治菌痢效果超過痢特靈32 一味中藥蘇鐵煎服治愈膿痢33 苦楝子粉治白痢有良效34 絲瓜絡(luò)末治赤白痢有效35 棗茶對久瀉難止者有良效36 山楂與紅白糖治痢效果也很好37 生附子烘熱敷臍治噤口痢有神效38 霜黃瓜藤燒灰敷臍治噤口痢極有效39 田螺敷臍治噤口痢有奇效40 白頭翁(可治熱毒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膫髡f

    我用扁眉豆花治愈紅白痢疾配方及用法:扁眉豆花50克

    ,黃砂糖50克。將扁眉豆花搗成蒜汁形
    ,用白開水一碗沖沏,再將花渣濾出,然后加上黃砂糖
    ,半溫可服用。

    注意:若是白痢疾

    ,可用扁眉豆白花;若是紅白痢疾
    ,可用扁眉豆的紅白花各半。無禁忌
    ,什么人都可以用。

    1951年9月我在部隊時

    ,一位首長得此病已臥床不起,經(jīng)多方治療無效
    。我將此方告訴首長
    ,遂得以康復。

    薦方人:河南正陽縣付騫鄉(xiāng)尚營學校 尚殿華

    我用本方治愈瀉痢患者數(shù)百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

    ,我求學于福建沙縣,曾患痢疾
    ,日瀉數(shù)十次,致體瘦如柴
    ,步履艱難。幸得一老師珍存的治痢疾驗方
    ,就方抓藥,1劑服之
    ,頓見痢止,霍然而愈
    。后來同學親朋紛紛來取良方,50余年來,以此方治愈痢瀉癥者不下數(shù)百例

    現(xiàn)將此方抄錄如下:

    (1)腹痛有風時:當歸5克,藿香3克

    ,檳榔3克,茯苓6克
    ,地榆5克,薄荷3克
    ,車前子9克
    ,蘿卜子9克,甘草3克
    ,陳皮3克
    ,黃芩5克
    ,白芍6克,水煎服

    (2)腹無痛無風時:在(1)方中

    ,除去黃芩、陳皮2味
    ,將當歸改為3克
    ,并增加茅根6克。

    注意:一般腸胃不佳

    、泄瀉者均可服

    百姓驗證:新疆阿克蘇市英巴格路6號邢源愷,男

    ,54歲
    ,干部
    。他來信說:“同事韓旭患腹瀉
    ,渾身無力,用西藥收效甚微。經(jīng)我用本條方試治
    ,僅1劑病獲痊愈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我用鹽灸法治愈痢病患者不計其數(shù)人患痢疾時

    ,若轉(zhuǎn)為慢性痢疾,請試用鹽灸療法
    ,既省錢又省力。我利用此法
    ,數(shù)年來治愈此病患者不計其數(shù),這里獻給大家
    ,遇有此病,不妨一試

    方法:取食鹽1克左右,放入神厥(肚臍)凹陷處

    ,再滴入2~3滴溫開水,使鹽濕潤后
    ,用火罐灸(拔)之。若無火罐
    ,可用二號茶缸代替
    ,為加大杯的拔力
    ,用水涂杯口一圈拔之
    ,不亞于火罐。拔火罐時
    ,為避免火燒肚皮之苦,可把火具做成燈座形放在肚臍邊點燃聚熱后拔之

    百姓驗證:廣東吳川市黃坡水潭林順余,男

    ,62歲
    。他來信說:“湛江市許玉清在近10年來
    ,隔兩三天就腹瀉
    、腹痛
    ,便有黏液并消瘦,服土霉素等藥
    ,也只是暫時緩解。食魚肉類則病情加重
    ,每日大便數(shù)次,經(jīng)湛江市人民醫(yī)院
    、龍頭衛(wèi)生院確診為慢性潰瘍性過敏性結(jié)腸炎
    。10多年花藥費無數(shù)。后來我用本條方為其治療
    ,15天病就好了,又用藥15天鞏固療效
    ,至今未復發(fā)。龍頭竹枝山村陳惠珍也患此病
    ,用此條方治療30天痊愈,未復發(fā)
    。”

    薦方人:河南許昌縣五女店北街 劉全掌

    我用此方50年治痢數(shù)百例均霍然痊愈配方及用法:取市售糖水山楂罐頭

    ;或生山楂30~50克,水煎加食糖適量
    。每次少則服150毫升,多則可服500毫升
    。一般1次即可止痛止瀉。孕婦慎用
    ,瀉止則停服

    療效:經(jīng)反復驗證,本方確有溫臟止痛

    、止瀉之功
    ,對多種原因所致的腹瀉及菌痢均有奇效。

    百姓驗證:貴州綱雍縣飼料廠李元發(fā)

    ,男
    ,52歲,工人
    。他來信說:“我叔叔李龍義患痢疾,日瀉8次
    ,吃瀉痢停不頂事,隨后又到醫(yī)院打針輸液觀察
    ,花去醫(yī)院費400多元仍無好轉(zhuǎn)。后來用本條方治療
    ,服藥2劑立見奇效,痢疾停止了
    ,一共才花了10余元錢?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引自:《四川中醫(yī)》(1990年第12期)

    、《單味中藥治病大全》

    用陳年水芋頭柄治痢特靈我小時候?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剂〖?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拉肚子

    ,求醫(yī)治療效果不佳
    。后經(jīng)老人介紹此驗方
    ,果然立竿見影,1劑即愈
    ,從未再發(fā)

    配方及用法:陳年水芋頭柄(即葉稈

    ,農(nóng)家常割來曬干,隔年再吃)一把
    ,臘肉100克
    ,加三碗水熬制一碗即可。然后加紅糖
    ,連湯帶藥食完,當天即愈

    注意:水芋頭柄陳一年為好。臘肉如不腐爛

    ,二年最好。如無臘肉
    ,只用水芋頭柄亦可

    薦方單位:湖北黃陂研子梳店木蘭山武術(shù)氣功技擊學校

    我用石榴皮治痢疾效果好我今年67歲

    ,過去常患痢疾
    ,糞便里有黏液
    ,有時微有紅色。在衛(wèi)生所吃些藥也不見效
    。后來我想起了母親生前說過石榴皮治痢疾
    ,便弄了3個石榴的皮熬了一碗湯
    ,一次服下去
    ,大約是下午4點服的
    ,第二天上午大便時就隨糞便下了3條蛔蟲
    ,都是死的
    ,痢疾也好了

    百姓驗證:山東臨沂市羅莊區(qū)唐沙溝唐功曉

    ,男
    ,26歲,畫師
    。他來信說:“有一次我母親患了痢疾
    ,我用本條方為她治療,上午服下
    ,下午就好了,一分錢也沒花
    。”

    薦方人:河南魯山縣馬樓鄉(xiāng) 郝建文

    石榴皮治痢確實有效50多年前

    ,我不慎患了痢疾,有位好心的印度老太太送給一個偏方:采摘3~4朵石榴花
    ,洗凈并搗成碎塊,然后加入半碗酸奶子
    ,拌勻食之。按上述辦法炮制
    ,食后痢疾即愈。

    又過20年

    ,突然又患了痢疾,肚子下墜
    ,疼痛難忍
    ,每晝夜拉肚20多次
    ,服用多種藥物仍不見效。猛然間
    ,我想起了石榴花配酸奶子治痢疾病的方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墒钱敃r無法找到石榴花,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將半個石榴皮(藥店有售)放入磁茶缸內(nèi)
    ,加水約500克煎至250克
    ,倒入碗內(nèi)
    ,再加白砂糖少許,一次溫服下
    。服后10分鐘,肚子下墜減輕
    ,拉肚次數(shù)明顯減少;晚間又服1劑
    ,竟獲痊愈。后來我的同事與朋友服用此方
    ,每每奏效。輕者1次
    ,重者2次即愈。

    引自:《老年報》

    雞蛋沾明礬治痢很有效把小手指甲粒大的明礬一塊研末

    ,將雞蛋煮熟扒皮沾明礬吃,每次吃1個
    ,最多吃2次,立即治愈

    薦方人:遼寧黑山縣公路段 代金洪

    我用燒大蒜治痢疾有效率100%此方經(jīng)本人多次驗證,有效率100%

    方法:將紫皮大蒜埋在柴炭火中,燒熟扒皮吃飽

    ,1次即愈
    。用其他蒜蒸食也可。

    百姓驗證:河南鄭州市政七街八號院李樹彬

    ,男,74歲。離休
    。他來信說:“我和兒子均患了痢疾,用本條方治療
    ,1次均愈,未花分文
    。”

    薦方人:黑龍江省林口縣雙豐鄉(xiāng) 苑光利

    火燒雞蛋沾白礬治痢療效確切配方及用法:雞蛋1個

    ,用紙包上埋在火里燒熟,然后去皮
    ,把白礬碾成粉末,沾白礬吃
    。每次用白礬不要超過2克,一般1次即愈
    。如果痢疾比較重,可再吃1個
    。此方經(jīng)驗方人多次試用
    ,療效確切
    ,無任何副作用

    薦方人:內(nèi)蒙古開魯縣 王海英

    用醋和明礬治阿米巴痢疾3日可愈我患阿米巴痢疾久治不愈

    ,后得一偏方
    ,3天治愈

    配方及用法:取食醋(最好是鎮(zhèn)江醋)一調(diào)羹,明礬1粒(約黃豆大?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氤煞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放入食醋的調(diào)羹中,連醋帶明礬粉一起服下

    。早
    、晚各服1次
    ,每次按此比例配制。此方無副作用
    ,同病者不妨一試
    。(徐建國)

    吡哌酸治阿米巴痢60例全部治愈配方及用法:吡哌酸。成人每天1.5~2克,兒童每天每千克體重30~40毫克

    ,均分3~4次服
    。療程7天
    。有混合感染者不必加用其他抗生素。

    療效:泰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傳染科收治60例患者

    ,結(jié)果臨床全部治愈,癥狀在用藥后1~3天全部消失
    ,效果優(yōu)于甲硝唑。適于急性阿米巴痢疾
    ,治愈率100%。

    用白酒燒紅糖可治愈紅白痢疾前幾年我害了一場嚴重的紅白痢疾病

    ,一天到晚要進進出出廁所十幾次,弄得人難受極了
    ,渾身沒有一點兒氣力,真是日夜不安
    。吃了不少藥
    ,花了不少錢
    ,用了不少“單方”,結(jié)果都無濟于事
    ,病情一天比一天厲害,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

    后來

    ,聽一位老農(nóng)說了一個驗方
    ,即用50毫升白酒,一小撮紅糖
    ,將紅糖加入酒中
    ,點燃1~2分鐘,然后吹滅
    ,待酒冷卻后喝下肚,一天3次
    。我抱著試試的心理照此法喝了3次,確實有效
    ,真比“瀉痢停”還靈
    ,花錢不多,方法簡便
    。之后我將這個驗方傳給了一些患痢疾的病人
    ,有95%以上的患者治好了。近幾年來
    ,我家大人孩子碰上痢疾
    ,都未吃藥打針
    ,全是用此驗方治好的。

    我用白酒加糖治痢勝過痢特靈配方及用法:好白酒50毫升

    ,倒入細瓷碗內(nèi),加紅糖
    、白糖各25克
    ,點著,等火快滅時用半碗涼開水沖沏喝下
    。此方消炎洗腸、補寒祛疾
    ,1次痊愈。

    百姓驗證:河南臺前縣馬樓鄉(xiāng)村康希存用此方治好了老白頭的痢疾

    。這位老人得痢四五天
    ,吃痢特靈
    、黃連素都不管用,可是用上本條方立刻就好了
    。后又治愈痢疾患者2人。

    師傳秘方治菌痢初起獲速效配方及用法:上肉桂1克

    ,用玻璃片或小刀刮去粗皮
    ,研為細末,先取一半
    ,用開水送下,1小時后再服剩下的一半
    。稍停片刻
    ,再取生川軍15克,搓粗末
    ,分作3次服,每隔2~4小時服1次
    。服后片刻即覺腹鳴,旋即瀉下較多惡穢稀糞
    ,或雜少量黏液膿便。瀉后腹內(nèi)即覺輕松
    。注意忌食生冷,休息一兩天即愈

    療效:見菌痢初起即投以上方,均獲速效

    ,無一失敗。

    薦方人:山西新絳縣 藺振玉

    引自:廣西醫(yī)學情報研究所《醫(yī)學文選》

    芝糖靈治痢疾51例均愈主治:急性痢疾

    配方:芝麻(炒)、白糖各等量

    用法:將芝麻(食用芝麻)炒至焦黃色

    ,與白糖拌勻,口嚼頓服
    ,每日2~4次,連服1~5天

    療效:治療51例,均愈

    按語:該方尤適于中老年患者

    ,不論輕重
    ,止痢捷
    ,恢復體力快
    。服藥期間禁食,可飲白開水

    薦方人:遼寧省建昌縣第一人民醫(yī)院主治醫(yī)師 劉維鹽

    引自:《當代中醫(yī)師靈驗奇方真?zhèn)鳌?/p>

    我用家傳方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屢試屢驗配方及用法:白芍

    、馬齒莧各30克,當歸
    、白頭翁各20克
    ,黃連、黃芩
    、檳榔
    、木香、枳殼
    、甘草各10克,焦山楂40克
    。上藥水煎,空腹溫服
    。年老體弱者及兒童用藥量酌減
    。下痢赤多加紅糖(另沖)30克
    ,地榆15克
    ;下痢白多加白糖(另沖)20~30克
    ;痢下赤白加紅糖
    、白糖各15克;有表證選加葛根
    、荊芥
    、藿香、薄荷各10克
    ;有積滯,痢不爽
    ,腐臭難聞加大黃、枳實
    、萊菔子各10克;嘔吐加姜半夏
    、竹茹、生姜、藿香各6克
    ;肛門無灼熱
    ,小便不赤黃
    ,舌苔不黃膩者去黃芩、黃連

    療效:此方乃家傳,我臨床驗證近30年

    ,屢試屢驗,輕者1劑
    ,重者2~3劑即痊愈。

    百姓驗證:福建廈門市體育路15號葉文武

    ,男
    ,68歲
    。他來信說:“黃梅珍
    ,女,45歲
    。在2000年8月23日突然腹痛,伴有惡心嘔吐
    ,腹瀉、便次增多
    ,量減少,繼而發(fā)高燒39℃
    ,大便出現(xiàn)膿血
    。醫(yī)院確診為細菌性痢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颊咭蚣彝ソ?jīng)濟困難
    ,怕花錢多而來找我治療,我按本條方只用藥5劑就為她治愈了
    ,效果特別好
    。”

    薦方人:新疆霍城縣 丁四明

    引自:《當代中醫(yī)師靈驗奇方真?zhèn)鳌?/p>

    師傳秘方治菌痢有效率100%配方及用法:取鮮樺柏樹(又名馬尾松樹)去上層粗皮

    ,取第二層白皮30~60克
    ,切碎,加水煎至半碗
    ,加糖少許,每天早
    、晚空腹各服1次,連服2~4劑

    療效:100%。

    薦方人:福建華安縣 陳祖恩

    引自:廣西醫(yī)學情報研究所《醫(yī)學文選》

    健脾解毒湯治霉菌性腸炎135例

    ,治愈率100%主治:霉菌性腸炎。

    配方及用法:炙黃芪5克

    ,懷山藥(麩炒)6克,建蓮肉6克,補骨脂4克
    ,雞內(nèi)金3克,炒麥芽6克
    ,土茯苓10克,大葉桉葉4克
    ,苦參4克,金銀花3克
    ,炙甘草2克。每日1劑
    ,每劑煎2次,混合2次藥液分3次服(此為3歲左右兒童劑量
    ,1周歲左右兒童及成人酌情加減劑量)。腹脹
    、腹痛明顯者去炙甘草,加姜制厚樸5克
    ,制香附3克,丹參4克
    ;大便清稀加車前子4克

    療效:本組患者135例

    ,均痊愈
    ,腹瀉停止
    ,腹脹腹痛消失
    ,食欲增加,糞霉菌轉(zhuǎn)陰為痊愈標準
    ,并于糞霉菌轉(zhuǎn)陰后每7~14天查大便一次,糞霉菌未再出現(xiàn)陽性
    。7天治愈者20例
    ,14天治愈者48例,1個月治愈者52例
    ,42天治愈者15例
    ,痊愈率100%。

    薦方人:湖南省郴州衛(wèi)校附屬醫(yī)院副校長 周萍

    引自:《當代中醫(yī)師靈驗奇方真?zhèn)鳌?/p>

    氟嗪酸治傷寒細菌轉(zhuǎn)陰率100%配方及用法:氟嗪酸(氧氟沙星)

    。每日口服2次
    ,每次300毫克
    ,療程10~14天。

    療效:上海醫(yī)科大學汪復等報道收治64例傷寒患者

    ,其中59例為經(jīng)氯霉素、復方新諾明
    、氨芐青霉素等治療無效者
    。結(jié)果用此藥后多數(shù)患者發(fā)熱在5天內(nèi)消退
    ,臨床有效率和細菌陰轉(zhuǎn)率為100%。隨訪30例
    ,無一例復發(fā)

    引自:《實用西醫(yī)驗方》

    用仙鶴草煎服治痢160余人均痊愈龍芽草(仙鶴草)可治痢疾,曾聞某草澤醫(yī)久矣

    ,以未深信
    ,故不試用。吾鄉(xiāng)楊若鵬將軍
    ,于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任錢江岸軍指揮官
    ,由前線歸來,謂軍中患痢者甚多
    ,西藥愛美丁不勝供給,取鄉(xiāng)人驗方
    ,用龍芽草一味煎服汁,病院中160多人
    ,皆經(jīng)四五日而痊愈

    百姓驗證:廣東廣州市五羊新城寺右新馬路19號彭宗堂,男

    ,35歲,保安員
    。他來信說:“去年我外甥陳友生患了嚴重痢疾,到個體醫(yī)生處打針吃藥
    ,花錢50多元,治療2天未愈
    。后來用本條方僅服藥2劑就徹底治愈了
    。”

    引自:《中醫(yī)單藥奇效真?zhèn)鳌?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潛廠醫(yī)話》

    用鮮仙鶴草煎服3劑痢止程某

    ,男,24歲
    。1987年8月9日初診
    。腹痛
    、腹瀉伴發(fā)熱5天
    ,開始水瀉
    ,后轉(zhuǎn)膿血
    ,赤多白少
    ,里急后重
    ,飲食不思
    ,四肢無力。小便短赤
    。苔薄而黃膩
    ,脈滑數(shù)
    ;血檢:白細胞16000/mm3
    ,中性80%
    ;糞檢:紅細胞“+++”,白細胞“+”
    ,膿細胞“+”。曾口服氯霉素
    、靜脈輸液,效果不佳
    。用鮮仙鶴草100克煎濃頻服,連服3劑
    ,痢止病愈。

    引自:《浙江中醫(yī)雜志》

    、《中醫(yī)單藥奇效真?zhèn)鳌?/p>

    復方馬齒莧治痢疾120例,治愈率100%配方及用法:鮮馬齒莧90克

    ,當歸、白芍
    、榔片
    、烏梅
    、黃柏、地榆炭
    、厚樸、茯苓
    、陳皮各9克
    ,木香5克
    ,黃芩、白頭翁各12克
    ,甘草6克,水煎服

    療效:治療痢疾120例

    ,治愈率100%。

    薦方人:河北保定市 許國瑞

    引自:廣西醫(yī)學情報研究所《醫(yī)學文選》

    馬齒莧煎服治痢4天痊愈孫某

    ,女,31歲
    。患痢疾20天
    ,腹痛,里急后重
    ,腹瀉每天5~6次,服用合霉素及其他中藥等未見效
    。改用馬齒莧250克,炙炭研末
    ,日服3次,每次9克
    ;再用馬齒莧30克,煎成濃湯送服
    。服1天,即減輕
    ,連服4天痊愈
    ,糞便檢查正常

    引自:《上海中醫(yī)藥雜志》、《中醫(yī)單藥奇效真?zhèn)鳌?/p>

    我用老翁傳授的秘方治痢疾無不靈驗相傳明朝貴州安頓汩洲劉官水橋寨有位姓羅的青年農(nóng)夫

    。因吃嫂了的飯菜而患了急痢
    ,腹痛一陣緊似一陣。那時附近村寨無人行醫(yī)
    ,他只得捂著肚子去十里外求人治病。不料
    ,走了七八里,便因腹瀉腹痛加劇而躺倒在地
    。這時,恰巧一位老者路過這里
    ,發(fā)現(xiàn)正在呻吟的青年農(nóng)夫。老者急忙蹲下去問:“喂
    !小后生,你咋的了
    ?”青年農(nóng)夫畏寒發(fā)熱、頭昏腦漲
    、四肢無力,他痛得咧著嘴勉強支撐著講了腹痛原因
    。老者安慰青年農(nóng)夫幾句話后
    ,隨即在田邊地角采來一種綠茵茵的名叫馬齒莧的野菜
    ,說:“你把這種野菜嚼下去
    ,可能會治療你的病。我去幫你喊人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青年農(nóng)夫忍著腹痛

    ,把老者采摘來的野菜慢慢咀嚼后吃了下去。大約半個小時
    ,他的腹痛就減輕了,腹瀉次數(shù)也明顯減少
    。待他的家人來到時
    ,他精神好轉(zhuǎn),已能站立
    。他又采了不少馬齒莧帶回家
    ,洗凈后單味水煎服,每日服3次
    ,10日后病體痊愈

    后來

    ,水橋寨痢疾肆虐,青年農(nóng)夫背著籮筐
    ,提著鋤頭,去田邊地角
    、河塘堤壩上挖來馬齒莧送給鄉(xiāng)親們治痢
    ,無不靈驗
    。(雷國剛)

    百姓驗證:福建尤溪縣溪尾鄉(xiāng)埔寧村紀儒,男

    ,27歲
    。他來信說:“我父親?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剂〖玻啻沃委?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花錢無數(shù),總是不能根除
    ,時好時壞。后來我用本條方為他治療2天就好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引自:1996年8月27日《生活與保健》

    老校長的獻方治痢有良效配方及用法:炒白芍30克

    ,當歸30克,車前子(單包)15克
    ,蘿卜籽9克,檳榔6克
    ,枳殼15克
    ,粉甘草6克
    。上藥水煎服。

    此方是一位老校長提供的

    ,經(jīng)多人服用
    ,1劑大見輕,2~3劑痊愈
    。后來,鎮(zhèn)醫(yī)院醫(yī)生用此方給患者治療
    ,均獲良效

    薦方人:河南民權(quán)縣退休教師 底世東

    我用醋蛋治痢1劑見效這是一個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有效驗方,主治熱性或濕熱性的痢疾

    、腹瀉。一般1劑見效
    ,2劑痊愈

    方法:將250毫升左右食用醋(米醋用低度的

    ,9度米醋應用水稀釋)倒入鋁鍋內(nèi),取新鮮雞蛋1~2個打入醋里
    ,加水煮熟,吃蛋飲湯
    ,1次服完。

    百姓驗證:江西泰和縣城南路67號萬風麟

    ,男
    ,46歲
    ,工人。他來信說:“有一次我回鄉(xiāng)探親
    ,晚餐時
    ,妹妹吃了田螺后
    ,突然感到腹痛劇烈,隨即瀉水樣便
    ,一次比一次厲害
    。這時我想起本條方,馬上按方配制醋蛋給妹妹服用
    ,僅1次即便欲消失。此方治毒痢疾確實靈驗
    ,既經(jīng)濟又方便?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薦方人:廣西蒙山縣 覃熟才

    魚腥草治痢效果也很好夏秋時節(jié),人們因氣候炎熱

    、飲食不潔,易患痢疾
    ,輕者健康受損,重者危及生命
    。患了痢疾采用魚腥草(側(cè)耳根)治療
    ,效果良好。

    配方及用法:取新鮮魚腥草一小把

    ,洗凈晾干
    ,用木棍搗爛,放入洗凈擰干的紗布或毛巾中包好
    ,擰汁服用
    。白痢在汁中加適量白糖,紅痢在汁中加適量紅糖
    ,3小時服1次
    ,連服3次見效。

    平日就餐時

    ,用鮮魚腥草調(diào)料涼拌食用,可消脹化食
    ,預防腹瀉和痢疾病發(fā)生。

    薦方人:江西武寧縣船灘鎮(zhèn)政府 傅鶴鳴

    我應用旱蓮草治痢效果佳民間流傳著以單味旱蓮草泡水口服治菌痢的方法,其效果之佳絕不遜色于氟哌酸

    、磺胺類藥及芍藥湯等方藥,常常只需服用2~3次即可治愈

    例一:患者陳某,男

    ,25歲,農(nóng)民
    。患者2日前因進食不潔而腹痛
    ,里急后重
    ,解黏液便帶少量膿血
    ,日十余次
    ,肛門灼熱,伴口干口苦
    ,小便黃
    ,舌紅,苔黃膩
    ,脈滑
    。大便常規(guī)檢查提示為細菌性痢疾。立即將干旱蓮草30克加熱開水300毫升
    ,泡15分鐘
    ,分2次服,每日1劑
    。服藥后當天患者大便次數(shù)明顯減少,為黃色黏液便
    ,無膿血,腹痛減輕
    ,里急后重不顯,肛門尚略有灼痛
    。第二天瀉稀便2次,便后有少量黏液,其他諸癥均消失
    。共服藥3天而告病愈。

    例二:周某

    ,男,2歲
    。其母代訴患兒于就診前一日起無明顯誘因而解黏液便8次,無膿血
    、嘔吐、寒熱等癥
    ,口唇稍干,小便量正常稍黃
    ,大便常規(guī)檢查提示為細菌性痢疾
    。立即將干旱蓮草按前述方法泡服
    。當日患兒大便減少至4次,為少量黏液便
    ,次日僅解稀便1次,第三天大便恢復正常

    早蓮草全國各省均產(chǎn)

    ,藥房常備
    ,田間水溝旁也隨處可見,因斷其莖溢汁如墨
    ,故俗稱“墨汁草”
    。一般中藥書載其性味甘
    、酸、寒
    、功能養(yǎng)肝益腎,故現(xiàn)多用于治肝腎陰虛之證。其實《新修本草》首載其藥時就記載“主血痢”
    。后世醫(yī)家治痢時不知何故而棄之不用,唯流傳于民間
    ,我偶爾獲得,用之即驗
    。故結(jié)合臨床
    ,究其原旨,為不使其治痢之功效被埋沒
    ,發(fā)掘以獻于同道

    百姓驗證:福建尤溪縣溪尾鄉(xiāng)埔寧村紀儒,男

    ,27歲。他來信說:“有位10歲男孩
    ,因放學回家進食生冷食物,晚上突然腹瀉
    ,口干
    ,肚子痛
    。清晨起床到村衛(wèi)生所口服西藥治療而不見效之后
    ,其母又將孩子帶到鄉(xiāng)醫(yī)院治療3天仍無效

    轉(zhuǎn)而又到我處治療

    。我一查小兒身虛,受風寒感冒發(fā)燒
    ,即用本條方給藥
    ,當日瀉止
    ,3日后恢復正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薦方人:廣東新會市大澤鎮(zhèn) 楊冬梅 賴登紅

    地錦草治菌痢治愈率很高解放軍一0四醫(yī)院采用地錦草浸膏治療細菌性痢疾

    ,一次服用60毫升,治愈率達83.9%,二次服用
    ,治愈率達96%以上。

    細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見的腸道傳染病

    ,這種病發(fā)病快,傳染性強
    ,患者一天拉膿便血數(shù)次,并伴有發(fā)燒
    、肚痛等癥狀。過去治療多采用抗生素藥品
    ,療程長,副作用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在
    ,一0四醫(yī)院把地錦草熬成糖漿
    ,針對不同病人,運用短程療法
    ,讓病人一次服用30~60毫升,1~2次即可痊愈

    地錦草采集方便,家庭若發(fā)現(xiàn)痢疾病人

    ,可采集鮮地錦草60克
    ,洗凈煎水一小碗加點糖
    ,分1~2次服用
    ,即可治愈

    地錦草還可治療急性腸炎

    、副傷寒等其他腸道感染性疾病
    ,效果都很好
    。(陳發(fā)軍)

    我用鮮地榆治菌痢效果超過痢特靈陳某,男

    ,44歲。1971年夏
    ,患小腹陣發(fā)性脹痛,解稀便
    ,伴有血絲膠凍樣物,滯下腹脹
    ,每日4~6次,在某醫(yī)院診為“菌痢”
    ,給予氯霉素
    、土霉素
    、痢特靈等治療,綿延月余不愈
    。即以地榆莖葉鮮品60克,分2次煎服
    ,服后腹痛墜脹停止
    ,便中血絲及膠凍樣物消失
    ,大便成形,遂愈

    百姓驗證:湖南衡陽市清水塘周永平,男

    ,33歲,工人
    。他來信說:“領(lǐng)導張要生的小孩患腹瀉,服藥效果不佳
    。我用本條方為他治療
    ,三四個小時見效
    ,效果非常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引自:《四川中醫(yī)藥》(1985年第6期)

    、《中醫(yī)單藥奇效真?zhèn)鳌?/p>

    一味中藥蘇鐵煎服治愈膿痢王某,男

    ,44歲
    。腹痛,腹瀉
    ,大便日行十余次,為黏膿血便
    ,伴有里急后重感。大便化驗
    ,膿球“+++”
    ,紅細胞“+++”。曾先后用土霉素
    、黃連素、痢特靈等藥物治療月余無效
    。后改為蘇鐵50克,水煎服
    ,每日2次
    ,服藥3劑而愈
    ,隨訪至今未復發(fā)。

    引自:《廣西中醫(yī)藥》(1981年第4期)

    、《中醫(yī)單藥奇效真?zhèn)鳌?/p>

    苦楝子粉治白痢有良效侯某

    ,女
    ,55歲
    。1969年10月21日初診
    ,便下白色黏凍狀物,反復發(fā)作近兩年半
    。曾在衛(wèi)生院用中草藥治療
    ,未見好轉(zhuǎn)。近來全身浮腫
    ,小腹微痛
    ,大便日解8~9次,糞便夾白色黏液
    ,里急后重
    ,舌淡,苔薄白
    ,脈沉細
    ,診為白痢。即以苦楝子150克
    ,米拌炒成炭
    ,研成細粉過篩,日服3次
    ,每次服1.5克
    ,服20天后愈。再服10天鞏固療效
    ,隨訪10余年未復發(fā)

    引自:《廣西中醫(yī)藥》(1983年第3期)

    、《中醫(yī)單藥奇效真?zhèn)鳌?/p>

    絲瓜絡(luò)末治赤白痢有效患者張某,男

    ,41歲
    。曾患赤白痢
    ,里急后重,用煅干絲瓜絡(luò)末
    、黃酒對水煎
    ,連服7日痊愈。

    引自:《陜西中醫(yī)驗方選編》

    、《中醫(yī)單藥奇效真?zhèn)鳌?/p>

    棗茶對久瀉難止者有良效配方及用法:大棗5枚

    ,綠茶3~5克,紅糖適量
    。先把綠茶、大棗放入鍋中
    ,加清水200毫升
    ,煎沸5分鐘
    ,加紅糖攪勻,分4次溫熱飲用
    ,每隔6小時1次,對久瀉難止者有良效

    注意:菌痢初期不宜使用。

    引自:1996年6月5日《遼寧老年報》

    山楂與紅白糖治痢效果也很好李某

    ,男,32歲
    。腹痛痢疾,后重異常
    ,服藥5天未愈
    。用山楂150克
    ,紅、白糖各50克
    ,水煎
    ,4次分服
    ,1日服完
    ,2劑治愈

    引自:《中醫(yī)驗方匯選》、《中醫(yī)單藥奇效真?zhèn)鳌?/p>

    生附子烘熱敷臍治噤口痢有神效配方及用法:生大附子(切片)1枚

    ,放在無根火上(即生石灰
    ,用冷水灑之
    ,自有熱氣冒出),烘熱后敷于臍上
    。冷則再烘
    。用于治療噤口痢有神效

    引自:《中藥鼻臍療法》

    霜黃瓜藤燒灰敷臍治噤口痢極有效配方及用法:霜黃瓜藤(燒灰存性)研末

    ,用香油調(diào)敷臍中,每日換藥1次
    。用于治療噤口痢極有效。

    引自:《中藥鼻臍療法》

    田螺敷臍治噤口痢有奇效配方及用法:田螺20枚

    ,或加麝香0.5~1.5克,共搗爛如泥
    ,填敷臍中,每日換藥1次
    。用于治療噤口痢,有奇效

    引自:《中藥鼻臍療法》

    白頭翁(可治熱毒血痢)的傳說相傳

    ,秦朝有一個農(nóng)夫名叫王商
    ,因吃了一碗餿飯而腹痛下痢
    。村里沒有郎中
    ,他只得手捂著肚子到村外找人醫(yī)治
    。不料,走出村子不遠
    ,便因腹痛腹瀉加劇而栽倒在路邊

    這時

    ,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翁拄杖走來
    ,見他躺在地上,急忙將他扶起
    。王商呻吟著將病情敘述了一遍
    ,然后搖了搖頭說:“老人家
    ,我怕不行了
    ,求您給我家捎個信吧!”老翁一邊安慰王商,一邊用拐杖指著路旁那些長白毛果實的野草
    ,說:“這草的根莖能治好你的病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闭f完,老翁便匆匆離去

    王商半信半疑

    ,拔了一把草咀嚼起來。說來也怪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
    ,就感覺腹痛減輕,拉痢次數(shù)減少
    。隨后
    ,他支撐著身子,采了一捆藥草跟踉蹌蹌背回家
    。每天用其根和莖葉煎湯服用
    ,5天之后病痊愈了

    第二年夏天

    ,村子里鬧痢疾
    。王商想起白頭翁指點的藥草,為自己治愈腹痛下痢的事兒
    ,便找著鋤頭來到原來的地方,挖了幾大捆草藥
    ,煎湯給村里人治痢
    ,結(jié)果確有奇效
    。此后,人們?yōu)榱思o念那位白頭老翁
    ,給這種藥草取名“白頭翁”

    引自:1995年7月28日《健康報》

    ——以上偏方摘自《中國民間秘驗偏方大成》

    痢疾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治療痢疾的偏方

    1 醋和大蒜能治痢疾食醋約含有21%的醋酸,具有收斂

    、抑制細菌的作用
    ,甚至能殺死食物里的部分細菌。痢疾桿菌的適宜生活環(huán)境偏堿性,食用食醋后
    ,將痢疾桿菌的環(huán)境改為酸性,將其殺死
    ,故食醋對痢疾有治療作用。

    大蒜含有植物殺菌素——硫化丙烯

    。它對痢疾、傷寒
    、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十多種細菌和阿米巴原蟲都有強烈殺滅作用
    。有人試驗:一小瓣大蒜放在口里細嚼
    ,可以殺死口腔里的全部細菌
    ,把大蒜壓碎放在一滴含有很多細菌的生水里
    ,1分鐘內(nèi)細菌全部死亡。紫皮大蒜比白皮大蒜療效更佳

    大蒜在酸性環(huán)境里能提高功效四倍,如與醋合用

    ,對治療痢疾、腸炎效果更理想

    2 治療痢疾的簡易食療大蒜粥:將大米煮成粥,臨熟前加入大蒜數(shù)瓣

    ,用少許食鹽調(diào)味
    。大蒜辛辣而溫
    ,少食能開胃醒腹
    ,辟穢解毒
    ,祛寒升溫。常用于治療腹瀉
    、痢疾
    ,尤其對痢疾偏于濕重而下痢白多赤少或純?yōu)榘變稣忒熜Ц谩?

    馬齒莧粥:鮮馬齒覽60克,洗凈切碎和大米煮粥

    ,加少許食鹽調(diào)味。馬齒莧能清熱解毒
    、止痢,適用于治療急性痢疾偏于熱者
    ,如瀉下赤多白少
    ,純下赤凍、肛門灼熱

    蔥白粥:大米煮成粥,熟前加蔥白5根再煮

    ,以食鹽調(diào)味溫后再進服

    3 馬齒莧團子治濕熱痢疾濕熱痢疾是一種濕熱之邪、陰滯腸腑病癥

    ,常有赤白膿相夾
    ,稠黏氣臭
    ,腹脹痛
    ,里急后重
    ,小便赤短,或見畏寒發(fā)熱
    、口干
    、苔黃
    、脈滑
    。取鮮馬齒莧100克
    、大蒜1~2頭
    ,攤雞蛋兩個做餡
    ,以小米面或玉米面加點白面包成團子上鍋蒸熟食用。2~3天病即好轉(zhuǎn)。

    4 大蒜汁灌腸治痢疾大蒜頭適量

    ,搗爛取汁30毫升,加冷開水至300毫升
    ,充分攪勻,用灌腸器將大蒜液緩緩注入直腸
    。每日1次
    ,成人1次用300毫升
    ,兒童酌減,連用3~5日

    這幾種用于痢疾的中成藥
    ,值得收藏

    我們從古代就對痢疾有了一定的認識

    ,從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論》
    、《金匱要略》中就將痢疾與泄瀉統(tǒng)稱為「 ”下利”
    ,其治療痢疾的有效方劑白頭翁湯等一直為后世沿用
    。而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有「 ”天行毒氣,夾熱腹痛下痢”之說
    ,以「 ”痢”稱本病
    ,逐步為后世醫(yī)家所接受
    。 臨床上中醫(yī)所說的痢疾與西醫(yī)學中的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類似
    ,都具有腹痛
    、里急后重、膿血便等特征
    ,而中醫(yī)則認為痢疾是由于邪蘊腸腑
    、氣血壅滯
    、傳導失司、脂絡(luò)受傷而成痢
    ,治療以清熱解毒
    、瀉火通便、清熱燥濕等為主
    ,常用的中成藥有以下幾種: 三 *** 三 *** 由大黃
    、鹽酸小檗堿、黃芩浸膏三味組成
    ,為糖衣或薄膜衣片
    ,除去包衣后顯棕色,味苦
    、微澀
    ,具有清熱解毒
    ,瀉火通便的作用
    ,主要用于三焦熱盛所致的目赤腫癰
    、口鼻生瘡、咽喉腫痛
    、牙齦腫痛、心煩口渴
    、尿黃、便秘;亦用于急性胃腸炎
    ,痢疾。每次口服小片4 片
    ,或大片2片
    ,一日2 次
    ,小兒酌減
    ,孕婦慎用
    。 千喜片 千喜片由穿心蓮、千里光兩味組成
    ,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除去包衣后顯綠褐色至黑褐色,味苦
    ,具有清熱解毒
    ,消炎止痛
    ,止瀉止痢的功效
    ,主要用于熱毒蘊結(jié)所致腸炎、結(jié)腸炎
    、細菌性痢疾和鼻竇炎
    。每次口服2?3片
    ,一日3?4 次
    ,重癥患者首次可服4?6 片
    。 木香檳挪丸 木香檳挪丸由木香
    、檳榔
    、枳殼
    、陳皮
    、醋炒青皮
    、醋制香附
    、醋三棱
    、醋莪術(shù)
    、黃連
    、酒黃柏
    、大黃
    、炒牽牛子
    、芒硝十三味組成
    ,為灰棕色的水丸
    ,味苦
    、微咸
    ,具有行氣導滯
    ,瀉熱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濕熱內(nèi)停
    ,赤白痢疾,里急后重
    ,胃腸積滯
    ,脘腹脹痛
    ,大便不通
    。每次口服3?6g
    ,一日2?3次
    ,孕婦禁用
    。 六味香連膠囊 六味香連膠囊由木香
    、鹽酸小檗堿
    、枳實
    、白芍
    、姜厚樸
    、檳榔六味組成,為硬膠囊
    ,內(nèi)容物為黃棕色的粉末,氣清香
    ,味極苦
    ,具有祛暑散寒,化滯止痢的作用
    ,主要用于腸胃食滯,紅白痢疾
    ,腹痛下墜
    ,小便不利
    。每次口服2粒
    ,一日2次
    ,孕婦忌服
    。 白蒲 *** 白蒲 *** 由白頭公翁、蒲公英
    、黃芩、黃柏四味組成
    ,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除去包衣后顯黃褐色,味微苦
    ,具有清熱燥濕
    ,解毒涼血的功效
    ,主要用于大腸濕熱
    、熱毒壅盛所致的痢疾
    、泄瀉
    ,癥見里急后重
    、便下膿血;腸炎
    、痢疾見上述證候者
    。每次口服3?6片
    ,一日3次
    。 加味香連丸 加味香連丸由木香
    、姜黃連、黃芩
    、酒黃柏
    、白芍、當歸
    、姜厚樸
    、麩炒枳殼、檳榔
    、醋延胡索
    、制吳茱萸、炙甘草十二味組成
    ,為黃掠色至棕褐色的水丸
    ,氣微香,味苦
    ,具有清熱祛濕
    ,化滯止痛的功效
    ,主要用于大腸濕熱所致的痢疾
    ,癥見大便膿血
    、腹痛下墜
    、里急后重
    。每次口服6g
    ,一日3次。 克痢痧膠囊 克痢痧膠囊由白芷
    、蒼術(shù)、石菖蒲
    、細辛、蓽芨
    、鵝不食草、豬牙皂
    、雄黃
    、丁香
    、硝石、枯礬
    、冰片十二味組成
    ,為硬膠囊
    ,內(nèi)容物為淡黃色至棕色的粉末,氣香
    ,味辛、澀
    ,具有解毒辟穢,理氣止瀉的作用
    ,主要用于泄瀉
    ,痢疾和痧氣(中暑)。每次口服2粒
    ,一日3?4次,兒童酌減
    ,孕婦禁用。 連蒲雙清片 連蒲雙清片由鹽酸小檗堿
    、蒲公英浸膏兩味組成
    ,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除去包衣后顯棕黃色至綠褐色;氣微
    ,味苦
    ,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功效
    ,主要用于濕熱蘊結(jié)所致的腸炎
    、痢疾
    ;亦用于乳腺炎
    、癤腫
    、外傷發(fā)炎
    、膽囊炎
    。每次口服4片
    ,一日3次
    ,兒童酌減。 腸炎寧糖漿 腸炎寧糖漿由地錦草
    、金毛耳草
    、樟樹根
    、香薷
    、楓香樹葉五味組成,為棕褐色的黏稠液體
    ;味甜
    、微苦
    ,具有清熱利濕
    ,行氣的功效
    ,主要用于大腸濕熱所致的泄瀉、痢疾
    ,癥見大便泄瀉
    、或大便膿血
    、里急后重
    、腹痛腹脹
    ,急慢性胃腸炎
    、腹瀉
    、細菌性痢疾
    、小兒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每次口服10ml
    ,一日3~4次
    ,小兒酌減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得了細菌性痢疾應該怎么治療

    菌痢各型治療方法

    (一)急性菌痢的治療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

    、消化道隔離。給予易消化
    、高熱量
    、高維生素飲食。對于高熱
    、腹痛、失水者給予退熱、止痙
    、口服含鹽米湯或給予口服補液鹽(ORS)
    ,嘔吐者需靜脈補液,每日1500ml~3000m
    。小兒按150~200lml/kg/日
    ,以5%葡萄糖鹽水為主。中毒癥狀嚴重時可用氫可琥珀酸鈉100mg加入液體中靜滴
    ,或口服強的松10~20mg
    ,以減輕中毒癥狀。

    2.病原治療 由于耐藥菌株增加
    ,最好應用≥2種抗菌藥物
    ,可酌情選用下列各種藥物:
    (1)磺胺類:磺胺甲基異惡唑(SMZ)加甲氧芐胺嘧啶(TMP),即復方新諾明(SMZco)
    ,1.02次/日
    ,首次加倍,兒童50mg/kg/日
    ,連用5~7日

    (2)喹諾酮類:為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物
    ,作用于細菌DNA旋轉(zhuǎn)酶
    ,阻止DNA合成
    ,有殺菌效果
    。此外組織滲透性強
    ,少有耐藥產(chǎn)生
    。①吡哌酸(PPA)0.53次/日或1.02次/日
    ,連用5~7日
    。②氟哌酸(NFLX)0.4,2~3次/日
    。③氟啶酸(ENX)0.1,3次/日
    ,小兒酌減

    (3)抗生素:可適當選用慶大霉素(8萬u2次/日
    ,小兒3000~5000u/kg/日
    ,或卡那霉素0.52次/日)肌注或靜滴,療程均為5~7日
    。還可選用丁胺卡那霉素、磷霉素及頭孢菌素類等

    (4)利福平:對痢疾桿菌也有一定殺滅作用


    3.中醫(yī)中藥治療:①辨證論治:表未解里熱已盛者應表里雙解
    ,用葛根黃連湯加減;濕重于熱者應利濕清熱
    ,用胃苓湯加減
    ;熱重于濕者應清熱利濕
    ,用白頭翁湯加減
    ;濕熱互滯者用芍藥湯加減
    。②黃連素0.4g
    ,每日3次
    ,兒童30 mg/kg/日
    ,連用5~7日
    。生大蒜口服
    。③亦可選用馬齒莧、地榆
    、苦參、地錦草等單方草藥煎湯口服
    ,早晚各一次。

    4.針刺:取天樞
    、氣海、關(guān)元
    、足三里或止痢穴(左下腹相當于麥氏壓痛點部位)
    。配止瀉、曲地
    、陽陵泉等強刺激,不留針


    (二)中毒性菌痢的治療

    1.抗感染 選擇敏感抗菌藥物,聯(lián)合用藥
    ,靜脈給藥,待病屬于情好轉(zhuǎn)后改口服
    。具體抗菌藥物同上


    2.控制高熱與驚厥
    (1)退熱可用物理降溫
    ,加1%溫鹽水1000ml流動灌腸
    ,或酌加退熱劑

    (2)躁動不安或反復驚厥者,采用冬眠療法
    ,氯丙嗪和異丙嗪1~2mg/kg,肌注
    ,2~4小時可重復一次
    ,共2~3次
    。必要時加苯巴比妥鈉鹽
    ,5mg/kg肌注
    ,或水合氯醛
    ,40~60mg/kg次
    ,灌腸
    ,或安定0.3mg/kg/次,肌注或緩慢靜推


    3.循環(huán)衰竭的治療: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療。主要有:①擴充有效血容量
    ;②糾正酸中毒
    ;③強心治療
    ;④解除血管痙攣
    ;⑤維持酸堿平衡
    ;⑥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


    4.防治腦水腫與呼吸衰竭
    (1)東莨菪堿或山莨菪堿的應用
    ,既改善微循環(huán)
    ,又有鎮(zhèn)靜作用。
    (2)脫水劑: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kg/次
    ,4~6小時一次
    ,可與50%葡萄糖交替使用。
    (3)地塞米松:0.5~1.0mg/kg/次
    ,加入莫菲滴管中靜滴,必要時4~6小時重復一次

    (4)吸氧
    ,1~2立升/分
    ,慎用呼吸中樞興奮劑
    ,必要時氣管內(nèi)插管與氣管切開
    ,用人工呼吸器


    5.中藥:生脈散或枳實注射液
    ,靜脈或肌肉使用
    ,以升高血壓
    ,改善微循環(huán)
    ,抗休克


    (三)慢性菌痢的治療

    1.尋找誘因
    ,對癥處置。避免過度勞累
    ,勿使腹部受涼
    ,勿食生冷飲食。體質(zhì)虛弱者應及時使用免疫增強劑
    。當出現(xiàn)腸道菌群失衡時
    ,切忌濫用抗菌藥物,立即停止耐藥抗菌藥物使用
    。改用酶生或乳酸桿菌
    ,以利腸道厭氧菌生長。加用B族維生素
    、維生素C、葉酸等
    ,或者口服左旋咪唑
    ,或肌注轉(zhuǎn)移因子等免疫調(diào)節(jié)劑,以加強療效


    2.對于腸道粘膜病變經(jīng)久有愈者
    ,同時采用保留灌腸療法
    ,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150ml
    ,或加氫化可地松100mg
    ,或5~10%大蒜溶液150ml加強地松20mg及0.25%普魯卡因10ml
    ,保留灌腸
    ,每晚一次
    ,10~14日為一療程

    怎樣用木香治痢疾

    木香味辛

    、苦而溫
    ,可散郁結(jié)
    ,直達腸胃
    ,使氣滯宣通
    ,是臨床常用的行氣之藥
    ,入脾
    、大腸
    、三焦經(jīng),有治療痢疾的功能
    。臨床常以木香為主
    ,配伍馬齒莧、白芍
    、黃連治療痢疾。

    根據(jù)藥理實驗研究

    ,木香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
    、大腸桿菌
    、多種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馬齒莧清熱解毒
    ;白芍止痛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黃連祛濕清熱,涼血解毒而止大便膿血
    。四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
    、治瀉除痢之特效。凡腸胃濕熱積滯所致的痢疾
    ,用木香配伍,尤為適宜

    用量與用法:最大用量為15克

    ,最小用量為3克
    。生食可行氣
    ,煨食可治痢。

    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是

    ,木香辛香而散
    ,苦溫而燥
    ,血虛有熱及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44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
    ,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面糊丸
    ,如黍米大。功能主治 : 補肝腎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干葛1錢
    ,山楂1錢,澤瀉1錢
    ,陳皮8分
    ,甘草3分
    ,生姜
    、大棗
    。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蒼術(shù)1斤
    ,神曲1斤
    ,麥芽1斤,山楂1斤
    ,甘草半斤
    ,黑豆半斤。制法 :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固衛(wèi)御風湯
    處方 : 炙黃耆9g,防風9g
    ,炒白術(shù)9g
    ,桂枝9g,赤芍9g
    ,白芍9g
    ,生姜3片,大棗7枚
    。功能主治 : 調(diào)營固衛(wèi)
    ,以御風寒。主冷激性蕁麻疹
    。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加烏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防風
    、桂心
    、天麻、萆薢
    、石斛
    、虎骨(酥炙)、白芍藥
    、當歸
    、云母粉、白術(shù)
    、茵芋葉
    、木香、仙靈脾
    、甘草
    、川續(xù)斷,各一兩
    。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好酒一升浸之
    。春五日
    、夏三日、秋七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京棗5個(每個分5塊)
    ,半夏25個
    ,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