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天仙藤的功效與作用,天仙藤配伍應(yīng)用治療水腫

      道醫(yī) 2023-06-25 05:42:44

      周老善用一味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藥物——天仙藤

      ,當(dāng)前研究發(fā)現(xiàn)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
      ,長期連續(xù)服用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可導(dǎo)致腎衰竭
      。然周老在臨床上發(fā)現(xiàn)其用于治療不明原因水腫卻有良效
      ,非他藥所能取代
      。宋代《女人大全良方》中亦載有“天仙藤散”
      。主治“氣滯腫脹”所致“子腫”
      。周老訓(xùn)誡曰
      ,有故無殞
      ,毒藥治病估計有之
      ,若運用得當(dāng)砒霜亦可以生人
      ,關(guān)鍵是辨證要準(zhǔn)確,用法
      、用量要有度
      。如是自可趨利避害,助醫(yī)者克制頑痼矣

      張某

      ,男,55歲
      ,2002年1月15日初診
      。雙下肢水腫2周.患者既往體健,此次無明顯誘因兩下出現(xiàn)肢水腫發(fā)脹
      ,觸之有壓痕
      ,伴有腰酸,怕冷
      ,尿多
      、尿頻、尿色黃
      ,口哨淡
      ,大便尚調(diào),苔黃薄膩,舌中裂
      ,脈細(xì)
      。曾查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生化
      ,均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
      ,診斷為特發(fā)性水腫。辨證為脾腎兩虛
      ,氣不化濕
      ,濕熱下注,水濕潴留

      處方:生地黃12g,山茱萸10g

      ,牡丹皮10g,茯苓10g
      ,澤蘭
      、澤瀉各12g,楮實子10g
      ,山藥10g
      ,淫羊藿10g,生黃芪15g.木防己12g,路路通10g,雞血藤15g
      ,天仙藤15g,車前子(包煎)15g
      ,肉桂(后下)3g,7劑

      二診:兩下肢水腫基本消退

      ,酸脹不重,腰酸尿頻不多
      ,舌苔白膩
      ,脈細(xì)滑。原意繼進(jìn)
      ,并加入活血利水的冬瓜皮12g
      ,懷牛膝10g。

      服上方14劑后

      ,肢腫發(fā)脹及其他癥狀完全消失
      。囑繼以金匱腎氣丸、黃芪口服液及三妙丸善后

      按:水腫為臨床常見疾病

      ,多由各種原因所致肺的輸布、脾的運化
      、腎的 開合氣化作用失常
      ,水濕代謝異常
      ,水液泛濫肌膚所致。但從氣血津液辨證而言
      ,水液的代謝運行與氣
      、血關(guān)系更為密切。因為水不自行
      ,賴氣以動
      ,氣虛氣滯可致水停
      ;血水同源
      ,同屬陰液,血虛血瘀亦可致氣機(jī)郁滯
      、水液停聚
      。故在水腫的診治過程中,適當(dāng)選用調(diào)氣行血養(yǎng)血法具有重要意義

      本案為特發(fā)性水腫

      ,病機(jī)為脾腎兩虛,氣血失調(diào)
      ,水濕潴留
      ,在主癥上表現(xiàn)肢體腫脹。病機(jī)重點為氣血不調(diào)
      ,故在治療中都應(yīng)當(dāng)配合使用調(diào)氣血法

      天仙藤為青木香之藤,味苦

      ,性溫
      ,歸肝、脾
      、腎經(jīng)
      ,具有行氣活血,利水消腫
      ,解毒之功
      ,主治疝氣痛,胃痛
      ,產(chǎn)后血氣腹痛
      ,風(fēng)濕痹痛,妊娠水腫
      ,蛇蟲咬傷
      。而雞血藤微甘,性溫
      ,歸肝
      、腎經(jīng)
      ,具有活血疏經(jīng)通絡(luò),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之功
      ,治手足麻木
      ,肢體擁瘓,風(fēng)濕痹痛
      ,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
      、痛經(jīng)、閉經(jīng)
      。周老師在辨證施治的前提之下
      ,配合使用此藥,而取其具有行氣活血
      ,疏通經(jīng)絡(luò)
      ,利水消腫之功。凡有氣血不調(diào)之水腫
      ,諸如本案之特發(fā)性水腫
      ,又如卒中后遺癥、高血壓
      、心臟病患者因氣血不調(diào)所致的水腫以及手足麻木不仁
      ,均可配合使用此二藥,且可達(dá)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這已成為周老臨床用藥的一個特色

      另本方中所用天仙藤為馬兜鈴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馬兜鈴的莖葉,又名“青木香藤”

      ,性味苦溫
      ,有活血通絡(luò)、化濕利水之效
      ,主要用于風(fēng)濕痹痛
      、妊娠水腫等,周老常用于肝腎不足
      ,氣血失和
      ,久病水腫不消的病癥,同時指出因其含有馬兜鈴酸
      ,可造成腎損害
      ,所以現(xiàn)在臨床上已被限用,但若能辨證準(zhǔn)確
      ,用量適當(dāng)
      ,使用時間不過長,則可以達(dá)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67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大黃的臨床應(yīng)用" rel="prev"> 大黃救人無功

      ?大黃的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文章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
      ,山楂1錢
      ,澤瀉1錢,陳皮8分
      ,甘草3分
      ,生姜、大棗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
      黃蓍酒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
      ,京棗5個(每個分5塊)
      ,半夏25個,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
      。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