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真武湯治療水腫30例探討

    道醫(yī) 2023-06-25 15:09:52

    【摘要】目的探討真武湯對各型水腫的治療效果

    。方法將在我院住院治療的30例水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4例典型病例列舉
    。結果真武湯加減治療各型水腫效果滿意
    。結論真武湯治療各型水腫進行辨證論治
    ,效果均佳

    【關鍵詞】真武湯

    ;治療水腫
    ;探討

    真武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

    ,以太陽病過汗傷及腎陽或少陰腎陽虛衰
    ,不能化氣行水,水氣內停
    ,泛溢全身
    ,是溫陽化氣行水之劑。其病癥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①脾腎陽虛
    ,水濕內停
    ,小便不利
    ,肢體浮腫。②脾腎陽虛
    ,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痛,惡寒腹痛下利
    。③慢性腎炎
    ,慢性腸炎。④現(xiàn)代醫(yī)學心衰引起的水腫
    ,其中顯著的強心利尿作用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氧供求平衡
    ,促進肌體的循環(huán)。⑤水飲與里寒合而咳嗽
    。⑥損傷大量汗液后
    ,引起的身瞤動,振振欲擗地
    。原方:“茯苓三兩
    、芍藥三兩、生姜(切)三兩
    、白術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
    ,破八片)以上五味
    ,以水八升,去滓
    。溫服七合
    ,日三服。若咳者
    ,加五味子半升,細辛
    ,干姜各一兩
    ;若小便不利者,去茯苓
    ;若下利者
    ,去芍藥,加干姜二兩
    ;若嘔者
    ,去附子,加生姜
    ,足前成半斤”(摘自《傷寒論》)
    。方中藥物:附子辛熱溫腎壯陽
    ,使腎陽復而水有所主。白術健脾燥濕
    ,使脾土健而水有所制
    。生姜宣散水氣,佐附子助陽
    ,是于主水之中有散水之意
    。茯苓淡滲利水,佐白術健脾
    ,是于制水之中有利水之用
    。芍藥斂陰和營,既可制附子剛燥之性
    ,使之溫經散寒而不傷陽
    ,又可于大隊溫陽利水劑中起到固護陰液的作用,以免過利傷陰
    。此外
    ,芍藥尚能活血脈,利小便
    。筆者將真武湯治療各型水腫的經過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間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30例水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

    ,男性16例
    ,女性14例,年齡在48歲至75歲之間
    。腎陽虛者水腫12例
    ,脾腎陽虛而至水氣上逆凌心者水腫14例,脾腎陽虛者4例

    1.2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真武湯為主加減治療

    ,并將其中的典型4例列舉如下,請同道斧正

    1.2.1腎陽虛者水腫(現(xiàn)代醫(yī)學:腎性腎炎

    、腎病綜合征)證見:水腫不消,面色萎黃
    ,手足厥冷
    ,舌質淡胖,苔薄白
    ,脈遲細等一派虛寒脈證
    。此為病久,腎陽虛衰而不能溫陽化水
    ,而致三焦氣化不利
    ,水濕潴留
    ,不能排出,用峻烈的利尿劑而損傷腎氣
    ,治標不治本
    。用真武湯以溫陽利水,為扶正祛邪之法

    典型病例1:

    張某某

    ,女,55歲
    ,二年前周身浮腫
    ,高血壓,尿中蛋白(+++)經治療后血壓恢復正常
    ,癥狀消失
    ,而尿中反復出現(xiàn)蛋白(++),有時下肢輕度水腫
    ,腰酸腿困
    。脈沉遲而弱、舌淡
    、苔白等癥
    。反復時好時壞,持續(xù)兩年
    。給予真武湯10劑
    ,之后以真武湯為主配為藥丸,服20天后腫退
    ,尿蛋白(+)
    ,又服用1月,尿蛋白(±)
    ,又服藥15天
    ,尿蛋白(-),其后隨訪一年未復發(fā)

    1.2.2脾腎陽虛而至水氣上逆凌心者水腫

    。(現(xiàn)代醫(yī)學心源性水腫)證見:面浮,下肢腫
    ,甚則一身悉腫。腹部脹滿有水
    ,尿少
    ,心悸,喘咳不能平臥
    ,脘痞納差
    ,怕冷
    ,面色青紫,舌胖質黯
    ,苔白滑
    ,脈沉虛數(shù)或結代。此為脾腎陽虛衰微
    ,氣不化水
    ,水邪泛濫則面浮,肢體盡腫
    。尿少
    ,水飲上凌心故心悸,脾陽虛衰
    ,健運失職則脘痞納少
    。陽虛血瘀則面唇青紫。舌胖
    ,脈結代或沉虛數(shù)
    ,苔白滑為陽虛之證,用真武湯溫腎健脾
    ,化飲行水治療
    ,同時輔以紅花,益母草
    ,北五加皮
    ,赤芍化瘀行水效果佳。

    典型病例2:

    王某某

    ,女
    ,71歲,五年前經內科診斷為慢性心功能衰竭
    。經治療
    ,病情時好時壞,無勞作能力
    ,嚴重時不能下地活動
    。就診時面浮,下肢腫
    ,尿少
    ,心悸,喘咳不能平臥
    ,脘痞納差
    ,怕冷,面色青紫,脈沉虛數(shù)
    ,舌胖質黯
    ,苔白滑,給予真武湯加用紅花
    ,益母草
    ,赤芍,北五加皮服藥1周
    ,水腫基本消退
    ,心悸明顯好轉,可少量進食而未訴腹脹
    。之后給予真武湯為主配為丸
    ,服藥2月,可以在家中生活自理
    ,近兩年以來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
    ,癥狀較輕。且每次發(fā)作時服本藥效果佳

    典型病例3:

    患者張某某

    ,男,60歲
    。4年前因頭暈
    、全身無力到醫(yī)院就診,被診斷為擴張性心肌病
    。時查:胸片:左心室擴大伴右心室擴大合并肺淤血
    ;心電圖:心房顫動,室性早搏
    ,各盜聯(lián)低電壓
    ;心臟彩超:左心室明顯擴大,二尖瓣
    、三尖瓣收縮期關閉不全
    。4年來病情漸加重,起初可做較輕微的工作
    ,尤以近1年以來
    ,無勞作能力,還出現(xiàn)全身浮腫
    。到我科就診時:精神差
    ,面色晄白,怕冷
    ,全身浮腫
    ,肢冷無力
    ,脘痞納差,尿少
    ,舌胖,苔白滑
    ,脈沉虛結代
    。此為脾腎陽虛,病久氣血不足之癥候
    。給予真武湯合用生脈飲治療15天后
    ,腫消,肢軟好轉
    。精神
    、飲食均有明顯好轉。隨后真武湯為主配為丸
    ,合并生脈散服用
    ,效果極佳。1月后復診
    ,患者生活可自理
    ,可自己鍛煉行走,精神可
    ,脈較前明顯有力

    1.2.3脾腎陽虛者水腫(現(xiàn)代醫(yī)學生理性水腫)證見:雙下肢水腫,尤以站立久者為著

    ,以水腫反復發(fā)作為特點
    ,多數(shù)患者水腫不甚,休息或口服利尿劑好轉
    ,之后又易復發(fā)
    。到醫(yī)院檢查無病理性改變,診斷為生理性水腫
    ,而此類病人以有“手足不溫
    ,脈遲緩無力,食欲不振
    ,舌淡
    ,苔微清涼?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睂僦嗅t(yī)的脾腎陽虛之證

    典型病例4:

    趙某,女

    ,48歲
    ,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雙下肢水腫,晨起后減輕,反復發(fā)作
    ,持續(xù)3年
    ,服用利尿劑后變輕,但易復發(fā)
    ,此患者就診時觀之:唇淡
    ,手足不溫,脈遲緩無力
    ,給予真武湯為主配丸劑治療1月
    ,雙下肢水腫消失,又服用2周
    ,未復發(fā)

    2結果

    應用真武湯治療各型水腫收效明顯,尤其對筆者列舉的4例典型病例更是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3體會

    3.1真武湯治療水腫

    ,以腎陽虛,脾腎陽虛為主證
    ,效果均佳
    ,尤以治療慢性腎炎及腎病綜合征中的尿蛋白陽性的患者,效果佳
    ,有時患者出現(xiàn)手足溫暖也可用此方治療
    ,不過需加大白少量或加少許黃芩,以緩和附子的燥熱

    3.2真武湯具有顯著的強心利尿作用

    ,心衰時,強心作用更顯著
    ,治療心衰患者多伴有血瘀
    ,加用活血效果更佳。本方利尿作用
    ,從而減少血容量
    ,降低心臟負荷,有利于衰竭心臟功能改善
    ,所以脾腎陽虛而致水凌于心者
    ,每用此方均有滿意的效果。參考文獻

    [1]苗潤田.傷寒論教程.第一版.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0年P237.

    文章來源: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

    真武湯的配方 主治哪些病癥

    1

    、真武湯,出自《傷寒論》


    2
    、組成:茯苓三兩(9克)
    ,白芍三兩(9克),白術二兩(6克)
    ,生姜三兩(9克)
    ,炮附子(去皮,破八片)一枚(9克)


    3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溫服七合
    ,日三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代用法:水煎溫服。

    4
    、功效:溫陽利水


    5、主治:脾腎陽虛水腫
    。全身浮腫
    ,四肢沉重,小便不利
    ,惡寒肢冷
    ,腹痛下利,舌質淡胖
    ,舌苔白滑
    ,脈沉細。

    脾虛導致的下肢浮腫的解決辦法

    1.選藥范圍廣泛,使用相對集中
    補益藥

    、解表藥
    、利水滲濕藥、溫里藥共出現(xiàn)56味次
    ,占全部的78.87%
    。可見經方之類腎系水腫病是以補益
    、解表
    、利水、溫里四類藥為主組方的

    2.補益實為補氣健脾利水
    疾病的發(fā)生盡管復雜
    ,但不外正邪兩個因素
    。正氣虛弱是發(fā)病的條件,所以“正氣存內
    ,邪不可干”
    。腎系水腫病的發(fā)生亦正是臟腑虛損與外邪侵襲相互斗爭的結果。究其根本
    ,臟腑虛損的病位主在脾腎
    ,病機為脾腎氣化機能虛弱。脾主運化水濕
    ,為升降出入之樞
    ,脾健則運,交通上下
    ,溉濡四旁
    ,脾土傷敗,易致水濕泛濫
    ,術芪之類健脾益氣
    ,氣行則水調。
    3.解表祛邪實為疏風宣肺
    ,發(fā)表利水
    肺主皮毛
    ,為水之上源,一旦外邪阻遏
    ,肺氣宣肅失職
    ,不能通調水道,水泛肌膚則發(fā)為水腫
    ,故疏風宣肺
    ,因勢利導,使肺氣暢達
    ,肅降有權
    ,三焦通利,亦即“開鬼門”之意
    ,《金匱要略》“腰以上腫
    ,當發(fā)汗乃愈”即指此而言。
    4.溫里實為補腎溫陽利水
    腎系水腫病
    ,乃肺
    、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所致
    ,其中尤以腎為根本
    ,而水為至陰,乃腎陽命火不足所致
    。腎陽不足
    ,命火式微
    ,可致腎不能氣化,脾不能運化
    ,肺不能布化
    ,三焦之氣閉塞,決瀆之官無權
    ,《素問?6?1水熱穴論》:“腎者
    ,胃之關也,關門不利
    ,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上下溢于皮膚,故為浮腫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彼阅I陽命火不足是致成水腫的根本原因,補腎溫陽利水
    ,亦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唐容川語“腎為水臟
    ,水中含陽,化生元氣”
    ,氣為陽之微
    ,宜取溫潤平調之意,葉天士指出“此溫字
    ,乃溫養(yǎng)之義
    ,非溫熱竟進之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钡脺乜梢孕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兼潤可以固澀保精。
    5.利水滲濕實為“潔凈府”
    這是治療腎病水腫最基本
    、最直接的方法
    ,主治在里在下之水邪為患,使水邪從小便而去
    ,此亦即《素問》“潔凈府”之意
    。“諸有水者
    ,腰以下腫
    ,當利小便,腰以上腫
    ,當發(fā)其汗乃愈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笔恰督饏T》治療水腫的原則。
    由上可見
    ,補益脾腎
    、發(fā)汗解表、溫陽利水
    、滲濕利水藥再經方治療腎系水腫病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然方劑配伍作為一個整體是針對病證的病機,有目的地將群藥經過合理配伍
    ,組成一個新的有機整體
    。四者在經方方義中的體現(xiàn)也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如五苓散
    ,方中以澤瀉淡滲利濕為君,輔以桂枝甘溫辛通
    ,白術健脾利水
    ,通利膀胱與健脾助運合法,不僅能利小便
    ,通氣化而去水濕
    ,也能健脾振奮運化而去水濕,共奏化氣
    、行水
    、解表之功;再如防己黃芪湯
    ,方以黃芪防己為君
    ,通過補氣與祛除風濕合法,使脾氣健運
    ,表虛得固
    ,風邪得除,水濕得行
    ,而腫自消
    ;真武湯,方以附子為君藥
    ,主以溫陽
    ,配以茯苓、白術
    、白芍兼行散水
    、利水、燥濕
    ,剛柔通澀相濟
    ,共奏溫陽利水之功
    ,使陽復陰化水行。
    上述三方均由利水滲濕藥
    、溫陽藥
    、健脾藥組成,均是針對水腫病而設
    ,然其治法側重點不同
    ,方義也有別。這不僅體現(xiàn)了經方組方用藥對疾病病情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也反映了經方在病情針對性基礎上的組方完整性和嚴謹性
    。這也是經方在把握疾病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和配伍用藥基礎上發(fā)展的一種“病—證—癥” 的結合組方理論,是治有主次
    ,分進合擊的組方配伍思路的體現(xiàn)

    此外,從治療水腫經方的君藥組成來看
    ,利水滲濕藥(茯苓
    、澤瀉、豬苓)
    、解表藥(麻黃
    、桂枝)幾乎占了君藥的全部。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經方時代對發(fā)汗
    、利小便治法的推崇。
    結語
    《傷寒論》是中醫(yī)學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是一部偉大的醫(yī)學著作
    ,不僅有著完備的理法方藥,而且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
    ,也正因為如此
    ,《傷寒論》經得起歷代醫(yī)家從不同角度的推敲。腎系疾病如水腫
    、腰痛
    、淋證、腎勞
    ,從臨床上說
    ,都是屬于治療棘手的病證。本文粗淺地探討《傷寒論》中的治療腎系水腫病專方的用藥和配伍規(guī)律
    ,目的也是為了開拓視野
    ,拋磚引玉,為治療腎系疾病尋找更深刻的理論淵源
    ,從而拓寬腎臟疾病的治療思路

    健脾利水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75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
    ,根據《金匱要略》一書中張仲景對胸痹的論述,通過對導師李敬孝教授臨床治療胸痹的病例的分析總結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制法 : 上為末
    ,別入生地黃汁1合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
    ,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
    ,面糊丸,如黍米大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山楂1錢,澤瀉1錢
    ,陳皮8分
    ,甘草3分,生姜
    、大棗
    。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手足厥冷
    ,惡寒淅瀝
    ,肢節(jié)酸疼,有似陽微者
    ;口渴欲飲
    ,舌上微苔,有似陰弱者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蒼術1斤
    ,神曲1斤
    ,麥芽1斤,山楂1斤
    ,甘草半斤
    ,黑豆半斤。制法 : 上為細末
    固衛(wèi)御風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9g
    ,炒白術9g,桂枝9g
    ,赤芍9g
    ,白芍9g,生姜3片
    ,大棗7枚
    。功能主治 : 調營固衛(wèi),以御風寒。主冷激性蕁麻疹
    。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洗
    ,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
    ,不問陰陽二證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防風
    、桂心
    、天麻、萆薢
    、石斛
    、虎骨(酥炙)、白芍藥
    、當歸
    、云母粉、白術
    、茵芋葉
    、木香、仙靈脾
    、甘草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
    ,京棗5個(每個分5塊),半夏25個
    ,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