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苓桂術甘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
【關鍵詞】 苓桂術甘湯
慢性支氣管炎于中醫(yī)中屬“喘證”“咳嗽”范疇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67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77例)與研究組(90例)
。對照組男女比例37:40, 年齡42~87歲, 平均年齡(68.16±6.17)歲, 病程2~5年, 平均病程(3.16±0.65)年;研究組男女比例43∶47, 年齡41~88歲, 平均年齡(67.27±6.73)歲, 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14±0.6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予以患者抗感染、解痙
、祛痰、強心、擴張血管、利尿及平喘等對癥處理, 治療中注意患者酸堿及電解質平衡。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苓桂術甘湯加減治療:白芍15 g, 干姜、細辛、黃芪、桔梗、杏仁、當歸、黨參、百部1. 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3] 采用尼莫地平計算法對患者相關癥狀(咳嗽
、咳痰、氣促)予以評分, 0~10分, 分數越高患者癥狀越嚴重。采取《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咳嗽、咳痰)對患者臨床療效進行評定: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癥狀積分下降≥7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減輕, 且癥候積分下降30%~70%;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 癥候積分下降≤30%?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顯效51例(56.67%), 有效33例(36.67%)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情況比較 研究組治療前咳嗽(5.42±1.15)分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指由感染或者非感染因素引發(fā)氣管與支氣管慢性炎癥, 主要臨床癥狀為持續(xù)2年以上及每年3個月以上咳痰
、咳嗽, 此病癥于我國多發(fā), 且病發(fā)率北方高于南方, 于老年群體中尤為顯著[4]。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72.73%)(P綜上所述
, 苓桂術甘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效果顯著, 療效好于單純西醫(yī)治療參考文獻
[1]王振賢
[2]趙巍, 劉戰(zhàn)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
[3]張參軍
[4]張軍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104例.河南中醫(yī), 2013
[5]周海燕.沐舒坦霧化吸入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臨床觀察.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3
文章來源:中國實用醫(yī)藥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76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吳茱萸湯在疑難雜癥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