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苓桂術甘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

    道醫(yī) 2023-06-25 15:18:15

    【摘要】 目的 觀察苓桂術甘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

    。方法 167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77例)與研究組(90例)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西藥治療
    ,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苓桂術甘湯加減治療,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癥狀評分
    。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

    【關鍵詞】 苓桂術甘湯

    ;慢性支氣管炎
    ;療效

    慢性支氣管炎于中醫(yī)中屬“喘證”“咳嗽”范疇

    , 患者于遷移期由于久病入里, 導致病位由肺遷延至脾腎
    , 加大治療難度[1]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已選定的167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臨床資料,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67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77例)與研究組(90例)

    。對照組男女比例37:40
    , 年齡42~87歲, 平均年齡(68.16±6.17)歲
    , 病程2~5年
    , 平均病程(3.16±0.65)年;研究組男女比例43∶47
    , 年齡41~88歲, 平均年齡(67.27±6.73)歲
    , 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14±0.63)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予以患者抗感染、解痙

    、祛痰、強心
    、擴張血管
    、利尿及平喘等對癥處理, 治療中注意患者酸堿及電解質平衡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苓桂術甘湯加減治療:白芍15 g
    , 干姜
    、細辛
    、黃芪、桔梗
    、杏仁
    、當歸、黨參
    、百部
    、半夏
    、白術
    、茯苓、桂枝各10 g
    , 炙甘草6 g
    , 腹中有水聲者加用枳實生姜;大便干結者加用生軍
    ;氣虛者加用生曬參;胃脹發(fā)熱者加用黃連
    ;煎服
    , 1劑/d;兩組患者于治療期間均禁煙酒
    , 保持適量運動
    , 持續(xù)治療1個月[2]。

    1. 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3] 采用尼莫地平計算法對患者相關癥狀(咳嗽

    、咳痰、氣促)予以評分, 0~10分
    , 分數越高患者癥狀越嚴重
    。采取《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咳嗽、咳痰)對患者臨床療效進行評定: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 癥狀積分下降≥70%
    ;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減輕, 且癥候積分下降30%~70%
    ;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
    , 癥候積分下降≤30%?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 采用χ2檢驗
    。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顯效51例(56.67%), 有效33例(36.67%)

    , 無效6例(6.67%), 總有效率為93.33%
    ;對照組顯效30例(38.96%)
    、有效26例(33.77%)、無效21例(27.27%)
    , 總有效率為72.73%
    , 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情況比較 研究組治療前咳嗽(5.42±1.15)分

    、咳痰(4.92±1.24)分、氣促(4.21±2.32)分
    , 對照組咳嗽(5.58±1.24)分
    、咳痰(4.09±1.85)分、氣促(4.83±2.51)分
    ,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研究組咳嗽(2.23±2.87)分、咳痰(1.52±1.94)分
    、氣促(1.32±1.15)分, 對照組咳嗽(3.37±2.56)分、咳痰(2.82±1.60)分
    、氣促(2.10±1.92)分
    ,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指由感染或者非感染因素引發(fā)氣管與支氣管慢性炎癥, 主要臨床癥狀為持續(xù)2年以上及每年3個月以上咳痰

    、咳嗽, 此病癥于我國多發(fā)
    , 且病發(fā)率北方高于南方, 于老年群體中尤為顯著[4]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72.73%)(P

    綜上所述

    , 苓桂術甘湯加減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效果顯著, 療效好于單純西醫(yī)治療
    , 且對緩解及改善患者臨床咳嗽
    、咳痰、氣促等癥狀效果明顯
    ,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振賢

    , 李娥
    , 劉懷智, 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44例.河南中醫(yī)
    , 2015
    , 35(1):139-141.

    [2]趙巍, 劉戰(zhàn)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

    , 2012
    , 27(3):27-29.

    [3]張參軍

    , 王煜
    , 潘文, 等.王自立主任醫(yī)師運用補肺益壽合劑治療慢性咳喘380 例.西部中醫(yī)藥
    , 2012
    , 25(5):58-59.

    [4]張軍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104例.河南中醫(yī), 2013

    , 33(2):250-251.

    [5]周海燕.沐舒坦霧化吸入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臨床觀察.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3

    , 15(9):59-60.

    文章來源:中國實用醫(yī)藥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76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
    ,根據《金匱要略》一書中張仲景對胸痹的論述,通過對導師李敬孝教授臨床治療胸痹的病例的分析總結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別入生地黃汁1合
    ,拌令勻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
    ,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
    ,面糊丸,如黍米大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山楂1錢
    ,澤瀉1錢
    ,陳皮8分,甘草3分
    ,生姜
    、大棗。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惡寒淅瀝
    ,肢節(jié)酸疼,有似陽微者
    ;口渴欲飲
    ,舌上微苔,有似陰弱者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厚樸1斤
    ,蒼術1斤
    ,神曲1斤,麥芽1斤
    ,山楂1斤
    ,甘草半斤,黑豆半斤
    。制法 : 上為細末
    固衛(wèi)御風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9g,炒白術9g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
    、桂心、天麻
    、萆薢